?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

2023-12-11 12:05茹煜李建華周宏平陳青賈向東
高教學刊 2023年35期
關鍵詞:教學實踐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茹煜 李建華 周宏平 陳青 賈向東

摘? 要:以“立德樹人”為本,將課程思政有效融入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堂教學中是思政教育方式的創新實踐。該文分析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出課程思政在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教學中的必要性,從思政目標、思政教學設計、思政教學實踐三方面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探討,讓學生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通過專業導論課程思政的教學探索及課程優化,指導學生在知識學習的同時,牢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愛國主義情懷,提升機械工程科學素養;通過課程教學實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意識,對于引導學生專業認知、職業規劃,提高林業裝備特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課程思政;機械工程專業導論;教學設計;教學實踐;思政目標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5-0026-05

Abstract: Taking "moral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s the foundation,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s an innovativ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It explor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desig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help students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responsibility and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times. By exploring and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course, the course guide students to firmly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enhance patriotism, and enhance their scientific literacy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while learning knowledge. Through course teaching practi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are cultivated. It has the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gnition, career planning,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ng forestry equipment characteristic talents.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practi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是服務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必修課程,是本專業學生專業入門教育至關重要的一環,對新生具有專業啟蒙教育的作用,同時也是進入專業課程學習階段前必須進行的重要教學環節,可以為進入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本課程以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為導向,以樹立機械工程教育理念,提高學生專業素養為宗旨,介紹機械工程概況、機械工程基礎、現代設計方法、機械制造系統及先進制造技術、先進制造系統模式、機械工程的發展與人才教育培養等內容,目的是使本專業學生建立對機械工程的初步概念,了解機械的基本工作和結構,了解機械(電)產品制造的過程及工藝;了解現代機械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以及應用;通過學習對專業培養目標、專業發展、從業領域和課程體系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引導大學生遵循專業知識的學習規律、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專業認知的渴望和探索欲望,提升專業自信力。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黨組頒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1]。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作為大學生接觸的第一門專業課,有責任也有義務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環節,在教學實施過程中發揮思政教育功能,實現“思政+知識+能力教育”的有機統一[2]。

課程思政不是簡單的“課程+思政”,也不是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剝出幾節課時講授思政內容。更應當是“如春在花、如鹽化水”,即將思政教育元素,包括價值理念、精神追求、行為規范等融入到課程教學環節中去;實現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因而,開展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的探索和實踐,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方位、多角度、有重點地挖掘與專業相關、與行業相關、與產業相關、與課程相關和與學生相關的合適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選擇合適的思政教育載體,開展思政教育教學活動,推動課程思政效果的實現,達到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教育目的是非常必要的[3]。本文以南京林業大學機械類專業的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為例,通過探討該專業的技術現狀、行業趨勢、崗位需求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行業使命感和時代緊迫感,實現在知識傳授和專業傳道過程中的價值引領和德育培養。

一?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分析

(一)? 課程目標亟待進一步明確

為進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質量,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應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學習產出為導向的工程教育認證理念,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作為專業必修課,是參與工程教育認證、畢業要求評價的重要支撐課程,由于目標定位不明確,導致學生對專業的認知不足,學習目標不明確,甚至產生專業偏見,缺少專業認同感,失去了專業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專業教師通常認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課程的事情,專業必修課僅僅是傳遞專業知識,與立德育人、思想育人沒有很大關系,缺少課程思政的認識,導致課程目標中往往缺少思政教學目標,這顯然違背了“三全育人”思想,不符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

(二)? 教學設計需要進一步完善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課程思政教育元素不僅限于在教學中講幾個人物事跡,也不是空談思政理論知識,課程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需要進一步設計和完善,教師要充分結合授課內容,立足學科優勢,從社會實際中尋找,從各學科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度中去挖掘專業建設和行業發展中的思政教育內容和資源,在授課內容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靈活利用課堂講授、多媒體教學、視頻短片、紀錄片和課堂討論等多種授課形式,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使學生在接受專業知識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吸收思政元素和德育元素,使學生做到知之深、信之篤、行之實,感受科技力量、匠人精神、強國使命,從而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形成課程協同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三)? 教學實踐有待進一步改進

課程思政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具有幫助新時代大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的育人功能。多數專業教師只熟悉本學科體系,只關注自己所深耕的專業領域,對課程思政治教育的認識和理解不深,缺乏推進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能力,特別在課程思政建設的初期階段,主要靠自己去鉆研琢磨,思政教學成效不理想,使得工科專業教師對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實踐的積極性不高。其次,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榜樣教學中思政元素引入、滲透和升華的教學方法需要進一步提升,隨著“互聯網+”“智慧+”等教學手段的出現,應該以短視頻、紀錄片、虛擬教學等新型教學載體呈現給學生對科技強國、實業興國、產業報國和工匠精神的認知內容,在感同身受、身臨其境中實現育人育才的教育目標。再次,除教學過程評價、學習成績評價外,還要考慮思政傳遞和引導評價,在“學評教”體系中應該體現德育元素,踐行立德樹人,涵養師德師風,關切學生全面發展,專業教師能夠以崇高的品德和正確的人生信念引導學生,展現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成為學生的好榜樣,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實現教書育人和為人師表相統一,讓思想政治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4]。

二?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 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需要

高等教育是為社會培養各類高級專門技術和管理人才。作為專業導論課,結合我國國情,緊密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重大命題[5],將專業課程教學與課程思政教學同向同行、充分融合,把我國機械工程技術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大國工匠頑強拼搏、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先進事跡和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課堂,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者融為一體,推進專業課的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讓學生深刻感受到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科學性與時代性,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與思政課程形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努力培養適應新時代發展的高素質科技人才。

(二)? 建立行業可持續發展觀的需要

機械類專業的畢業生要求有能在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有效運用專業知識和工程技術原理解決機械工程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能夠適應社會發展趨勢,以實現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不僅講授機械工程的發展歷程,也介紹智能制造業的發展和增長對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提升的重要價值。以專業知識和技能為載體開展思政育人,遵循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增強學生環境保護和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機械工程行業對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意義。

(三)? 培養學生服務社會意識的需要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是培養學生服務社會、服務民生[6]意識的重要途徑,通過專業課程介紹建立應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通過認知技術價值和行業發展趨勢,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度。通過課程討論及案例分享,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鍛煉口頭表達能力。將課程思政與工程教育OBE教學理念有機地融合在目標體系中,通過課程教學目標和思政目標的共同實現,讓學生既能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7],又能用專業服務行業需求,回報社會,回報國家。

三?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目標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主要介紹機械工程的發展歷史、覆蓋領域、技術標準、知識產權及工程活動對社會的影響;專業類相關專業的發展方向、發展趨勢及研究熱點;培養方案、課程體系、主要課程及其相互關系,以及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專業理論知識;本專業的就業前景及如何做好職業規劃等內容。旨在幫助學生全面認識機械類專業,解開學生對專業前景的迷茫和疑惑,幫助學生對各專業課程有所了解,學會規劃大學四年的生活,建立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做準備。

課程目標 1: 了解機械工程領域的發展現狀及國際發展趨勢、研究熱點,結合機械工程學科和行業發展現狀,激發學習機械工程的熱情;強調機械工程科學素養培養,突出機械工程推動社會進步的理想信念、創新精神和民族精神。

課程目標 2: 了解機械工程領域分析、解決復雜工程問題所需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強化解決機械工程問題的方法,培養機械設計邏輯思辨能力,同時讓學生了解機械設計常用方法及軟件;通過中國機械設計典型案例分析,培養機械設計過程中的文化自信、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

課程目標 3: 了解與機械工程領域相關的技術標準、知識產權,理解不同社會文化對工程活動的影響,將全球機械制造發展動態納入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機械制造的系統觀念、全局意識和全球視野。

課程目標 4: 了解拓展知識和能力的途徑,能夠通過學習不斷提高、適應職業發展。機械工程先進技術是可以為社會的科技進步作出重大貢獻的,其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幫助學生進行專業規劃,讓學生能夠明晰個人職業規劃和責任擔當,培養學生理解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和職業素養的重要性。

四?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機械工程導論課程的教學內容需要針對入校新生對機械類各專業最關切的問題,如:針對機械類的幾個專業是干什么的、專業需要學什么、畢業后自己能做什么等問題,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了解專業、熱愛專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同感,為學生答疑解惑[8-9]。

本校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設置為 8 個學時(0.5個學分),主要包括機械工程歷史及趨勢、機械工程專業內涵、專業知識體系及典型應用和學業職業規劃及就業前景4個篇章。

(一)? 第一篇 機械工程歷史及趨勢

從介紹機械、機器、機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入手,通過18世紀工業革命到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機械工程發展歷程、機械工程在各領域的成就、機械工程的社會重要性的教學,讓學生對本專業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加強、堅定學生的專業信念。

例如,通過講授機械工程簡史,介紹機械發明在整個技術體系中占有基礎和核心地位,從典型的古代機械案例(軸、螺旋、活塞、蒸汽機和發動機等)到以國產大飛機C919、中國“天眼”、“復興號”動車組和龍芯等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國重器,將所學專業知識與國家發展戰略、中華民族繁榮復興結合起來,用數據和實例展示機械工程作為國家重要支柱的職業特點和發展前景,通過思政教學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熱情,引導學生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發展相融合,培養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通過思政教學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熱情。

(二)? 第二篇 機械工程專業內涵

以學科門類、機械類別為索引,并結合本校機械類專業特點,特別強調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在機械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先進性,通過介紹機械語言即圖紙,讓學生了解設計是機械產品的靈魂,而力學和運動分析是設計的關鍵;介紹解決機械設計制造相關問題所需的現代儀器、信息技術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擬軟件的基本知識和使用方法,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介紹機床加工、特種加工、工藝規程等先進制造技術,明白中國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發展意義;介紹先進制造、智能制造技術對機械產品的重要作用,人工智能化及信息化是機械工程將來的重要方向;通過選用《我愛發明》《大國重器》《厲害了,我的國》等影像資料,使學生了解產品的設計制造過程,了解機械工程領域關鍵技術,強調“精益求精”“孜孜以求”“一絲不茍”的大國工匠精神,建立全局意識及職業的科學思維。

(三)? 第三篇 專業知識體系及典型應用

課程體系由一個專業所設置的課程相互間的分工與配合構成,主要反映在基礎課與專業課、理論課與實踐課、必修課與選修課之間的比例關系。①建立課程體系對專業思政要求支撐關系矩陣,基于分解的29個思政內涵觀測點,幫助新生了解理論及實踐教學環節的設置與思政畢業要求的關系;秉持南京林業大學林業學科特色和機械行業背景,深度挖掘課程體系中符合工程教育要求解決復雜問題能力和工程倫理知識,明確使命擔當和社會責任,激發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②林業機械是南京林業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典型應用。林業機械對林業可持續生產有重要影響。通過我國第一任林墾部長、林學家梁希先生提出的“黃河流碧水,赤地變青山”宏偉目標,引出現代生態建設對林業機械的重要性,培養投身林業裝備行業的榮譽感、使命感。通過引用1962年在塞外荒原上“恢復森林、重涂一片綠”的塞罕壩機械林場造林的生動事例,講授林業機械在植樹造林中的作用,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思想,踏實鉆研、敬業樂群、團隊協作和吃苦耐勞精神。

(四)? 第四篇 學業職業規劃及就業前景

大學提倡自主性學習,課堂學習、網絡線上學習、交流討論和聆聽學術報告等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方式。機械工程職業應該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通過介紹行業發展前景和職業定位,培養學生用不斷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鍛煉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思維與能力,明確專業核心知識點的掌握是學生能夠終身學習,不斷進步的前提,這些自主學習方法的訓練、終身學習意識和科學倫理的培養,既契合了新工科教學改革的理念,又屬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范疇,有助于新生更快適應大學學習生活,有序地、循序漸進地完成大學學業和既定目標。

五?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思政教學實踐

(一)? 課程思政的教學融入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以思政課程為點,課程思政為面全面實施。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過程中,要將愛國情懷、社會責任、職業道德及匠心精神等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專業知識的合理拓展。圍繞課程的四個教學目標,分別尋找合適的思政教育切入點,有的放矢地開展課程思政教育[10],鼓勵學生從課堂到課外,從理論到實踐,從知識輸入到社會服務,循序漸進地建立文化自信,促進書證融通,樹立職業目標,做敢于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工匠人,從而構建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教學全過程思政育人模式。

(二)? 課程思政的教學路徑

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內容主要是以課堂介紹為主,以學生了解或比較熟悉為深度,具有難度不大但信息量大的特點。針對該課程的特點,以上述四大篇章為索引,結合專題講座、視頻演示、小組討論等形式開展教學[11]。譬如,在課堂教學中邀請教授對所研究領域的知識學科發展概況學科發展前沿問題等進行專題講座, 并在此基礎上行討論, 從而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來了解專業內容;借助國際知名企業產品制造視頻、工業機器人作業視頻等,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先進制造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提升專業認知度。將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案例相結合,將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反映工程職業能力和標準,緊靠機械工程發展和專業的前沿。

(三)? 課程思政的教學評價

課程考核的內容與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強的促進和導向作用。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主要是引導大一新生對本專業相關內容有所認知,進行專業啟蒙教育的課程特點,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的課程考核以課程目標(包括課程思政目標)為基準,通過課后作業、課堂討論課及小論文的形式給出融合有思政元素的專業問題進行[12]。譬如,林業機械作為國家未來智能農機重點發展領域范疇,大家如何理解智能+林業機械?技術難點在哪?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你會做什么準備?考核注重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考核,使學生會主動思考里面蘊含的思政觀點,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以培養、形成及提高,從而增強了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

(四)? 課程思政的教學提升

對于專業授課教師,要提高自身對于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以及遷移能力,平日里努力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質,關注國家政策方針、國內國際時事政治,了解學界熱點話題,為挖掘、遷移思政元素做好知識儲備。建立專業教師和思政教師的結對機制,借助思政教師教學經驗,協助專業教師挖掘思政元素,設計思政教學環節,逐步提升專業課堂中思政教育的強度,以理、情、事激勵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高尚情感和社會價值的共鳴[13],從而潛移默化地轉化化為自身的價值取向和理想信念。

六? 結束語

本文就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程的思政目標、思政教學設計、思政教學實踐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對于高等學校提高林業裝備特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實踐機械工程導論課開展課程思政,是培養新時代機械類人才的必然要求。機械類行業特色人才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熟練的專業技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強烈的愛國情懷及實踐創新精神,通過對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合理運用,能夠更好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踐證明,機械工程專業導論課的課程思政,對引導機械新生了解專業,明確專業學習目標,培養專業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等方面都起到了較為明顯的積極促進作用。同時,讓學生對中國制造發展有清醒的認知,對大國工匠精神的內涵有深刻體會,正確認識作為新時代青年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達到培養學生專業素養的同時,實現價值引導,增強育人實效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高德毅,宗愛東.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從戰略高度構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2] 馬廉潔,張瑋,周立斌.理工類院校開展“課程思政”改革的認識與反思[J].高教學刊,2020(20):189-192.

[3] 吳佩育,張艷青.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理工類專業課程思政探析[J].衡水學院學報,2023,25(1).61-64.

[4] 高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Z3):11-14.

[5] 梅強.以點引線,以線帶面——高校兩類全覆蓋課程 思政探索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8(9):20-22,59.

[6] 李娟,曾強.基于“SWOT分析”視角下“課程思政”建設思路[J].高教學刊,2020(20):180-182,185.

[7] 王新華,錢煒.課程思政與OBE理念相融合的課程體系構建[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4(4):419-423.

[8] 袁文君.高?!罢n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協同育人研究[D].吉首:吉首大學,2020.

[9] 彭愛輝,李建敏.立德樹人視域下課程思政教學問題透視與路徑優化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23,27(1):111-118.

[10] 張春,何輝波,馬永昌.學生視角下機械專業導論課教學內容新思考[J].高教學刊,2020(11):97-102.

[11] 殷增斌,袁軍堂.機械工程導論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1(13):92-95.

[12] 茹煜,李建華,許薔,等.機械大類招生背景下機械工程導論課程改革初探[J].高教學刊,2019(19):118-120.

[13] 田曉紅,雷巧莉.高等學校專業導論課內涵、特征、功能及設計策略分析[J].中國農業教育,2017(2):69-74.

猜你喜歡
教學實踐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中職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與反思
淺論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測量平差課程教學改革探討與實踐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