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校園古代藝術遺存 助力初中美術教學

2023-12-13 06:39吳晶晶
考試周刊 2023年49期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育教學

作者簡介:吳晶晶(1978~),女,漢族,江蘇南京人,南京市鐘英中學,研究方向:初中美術教育。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初中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美術教育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文化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的初中美術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資源不足、教學內容單一等,制約了初中美術教育的發展。因此,如何豐富初中美術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果,成為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校園古代藝術遺存是指在學校范圍內保留下來的古代藝術品、工藝品、建筑遺跡等文化遺產,不僅有藝術價值還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可以為初中美術教學提供寶貴的教學資源和實踐機會。因此,文章旨在探討校園古代藝術遺存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及作用。

關鍵詞:校園古代藝術遺存;初中美術;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49-0001-05

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科教學改革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首先,從重視“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開始,這一階段強調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其次,進入抓“三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階段,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同時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最后,倡導美術學科核心素養階段,強調培養學生的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養,旨在培養學生的正確審美觀,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在這種新的學習方式下,學生將不再只是簡單地模仿或復制,而是要在廣泛生動的文化情境中,通過深入的觀察、思考和實踐,學習和感受美術的內在精髓。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學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和體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術形式,進而獲得全面的知識和技能,真正理解美術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培養出獨特的審美判斷和文化理解能力。

因此,未來的美術學習將更加注重文化情境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將使美術教育更加豐富和多元,也將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可能性,使其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要“廣泛而有針對性地利用地方和社會文化資源,如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文化景觀、文化遺產和遺跡以及各類傳統藝術等。發掘其蘊含的中華文化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增進對中華文化的理解和認同”。這需要在美術教學設計中讓學生感受藝術的多樣性,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的多樣性。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學環境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雖處鬧市,卻是清代官祠的遺址,是市文物保護單位。學校不僅有錯落有致的園林景觀,還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建,如石刻、彩畫、木雕等古代的藝術遺存實物,這些實物實景為美術教學提供了更多的靈感,課堂模式可以從說教式轉向體驗式,引導學生從身邊實景中獲取藝術信息,只有了解了藝術遺存所承載的文化美,學生在創作時才能傳遞相同的文化理解,感受共同的人文情懷,體驗像藝術家一樣去創作的過程,激發他們對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熱愛和感受,提高欣賞與創造美的能力。真正地做到對藝術的一份熱愛之情,從而提升自身的美術核心素養。

為此,筆者創設了依托校園古代藝術遺存,以提升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的系列課程,此系列課程是結合初中美術教材與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標準拓展和完善的。課程設計根據美術學科所提出的五個核心素養——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態度、創新能力、文化理解的要求,利用身邊的古代藝術遺存,納入美術教學資源,讓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沉浸式地探尋和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文章以初中八年級下冊美術教材中所設計的《水墨交融寫青山》——水墨山石畫法為例,介紹巧用校園古代藝術遺存,助力初中美術教學的實踐活動。

《古跡中的水墨山石》一課的設計致力于拓展學生對藝術的感性認識和文化理解,以提高他們的造型表現能力和文化素養。傳統課堂上,學生通常僅通過觀賞圖片或視頻來學習山石的繪畫技法,缺乏對山石的美感、美的原因以及其在自然環境中的美的感知。而普通的課堂無法提供真實的景觀,也無法引導學生深入感受。

然而,校園中保存著完好的清代古建筑和園林景觀,這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天然的課堂。學校環境中的蒼翠樹木和奇特的假山石頭,恰好成為學生探索古代藝術遺存的理想背景?;诖?,筆者設計了《古跡中的水墨山石》一課,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古代藝術遺存,去探究、實踐并構建他們對造型表現的認知。

在這門課程中,學生有機會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中感知并體驗山石的風采,了解其獨特的滄桑氣質和文化韻味。通過在古代藝術遺存中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表達出對文化的理解,還能夠將人文情懷融入國畫山石的創作。這樣的學習經歷,使學生能夠像真正的藝術家一樣去創作,體驗藝術創作的樂趣。

通過將校園古代藝術遺存作為教學背景,我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真實而豐富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這門課程不僅幫助學生提升了造型表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對文化的理解和欣賞能力。學生通過此課程,不僅能夠學到技法,還能夠感受到藝術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情感表達,從而達到提升藝術性和文化素養的目的。

一、沉浸古跡,親身體驗;提升文化理解素養

文化理解從認識開始,為了使學生感受山石在中國造園文化中特有的內涵,筆者設計了課前實地調研學習活動,設置問題情境。班級學生分組,利用課間,按照教師布置的要求,觀察古跡中的園林之美。校園古跡中的石頭都有哪些形態,是怎么安放的,它們在對園林的環境裝飾中起到何種作用,在中國文化里是怎么看待石頭的。

學生運用現場觀察,在圖書館查閱資料等方法,得出如下結論:

校園古跡中的石頭大小不一,形態自然、靈活,巧于變化。形態造型各異的石頭,擺放自然,疏密不均,這些石頭具有造景功能,豐富了校園園林的景觀,增加了園中的空間和層次感,營造出咫尺山林的意境。石頭還可以與園林建筑、園林植物組合成富于變化的景致,增添自然生趣,使園林建筑融入山水環境,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在中國文化中,石不僅是園林的重要元素,還象征著園主人的思想和文化修養,代表堅定的品格和骨氣。

通過實地調研學習活動,使學生對石頭有了直觀、鮮活的體驗,了解到石頭在中國文化里的美學價值和人文內涵,不再覺得石頭是冷冰冰的物品了,對學習如何表現山石之美有了積極嘗試的想法。

有些時候校園藝術古跡不僅僅是藝術品,還可能是一個供學生活動的公共空間或場所。利用這個條件,古代藝術遺存為美術課程創設了真實情境,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作能力。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和理解美術的概念和表現方式,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二、沉浸古跡,親自探究;提升審美判斷能力

尹少淳老師在《圍繞核心素養的思考》中提到:文化具有塑造和改變人的作用。一個人具有什么樣的文化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所處的文化空間。一個人的審美判斷能力一定會影響他的文化人格。審美判斷能力是指個體對美術作品和現實生活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評價、判斷和表達的過程。具備審美判斷素養的人能夠發現不同事物獨特而又多樣的美,形成基本的審美能力,并表現出積極健康的審美趣味;他們能夠運用所獲得的知識,對身邊美的對象進行感知、描述、評價,通過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并且還擅長用美的方式改變和美化生活環境。

為了提升學生欣賞與判斷美的素養,筆者在課堂教學環節,采取了按活動推進的方法。特別強調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際情境中,通過細致的觀察和親手操作,深層次地感知和理解生活中的各種美術現象。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更加敏銳地察覺到藝術表現的細微之處,更好地理解和欣賞各種藝術遺存的獨特之處。同時,也鼓勵學生對所觀察到的美術現象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判斷,從中獲得新的靈感和創意。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設置了一個有趣的“石頭找不同”的小游戲,組織學生在校園古跡中深入觀察各種石頭。通過引導學生從美的角度(形態、紋理、結構)去感知和理解石頭的特點,游戲旨在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描述一下的方式,更加細致地觀察和體驗石頭的美。學生熱情高漲地參與了游戲,他們在校園古跡中尋找各種不同的石頭。經過觀察,學生發現這些石頭在外形、紋理和結構上都有自己的特點。有的石頭外形圓潤光滑,給人一種柔和舒適的感覺;有的石頭棱角分明,顯得非常硬朗有力;有的石頭表面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紋理,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有的石頭在顏色上也有一定的差異,讓人感到一種自然之美。

學生還通過描述表達了自己對不同石頭的感受。有些石頭看上去非常古樸,讓人聯想起了古代文化和歷史;有些石頭則非常靈動,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有些石頭則顯得很有風骨氣勢,讓人不禁為之傾倒。這些不同的感受都是學生在觀察石頭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美好體驗。通過這次游戲,學生不僅提高了對不同石頭特點的認識,還鍛煉了自身的觀察和審美能力。通過對比觀察,他們學會了如何歸納出不同石頭的共性和個性,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石頭的多樣性和美麗之處。

在此基礎上,教師鼓勵學生在接下來的繪畫活動中,運用自己對石頭特點的觀察和審美體驗,來表現自己的審美趣味和情感體驗。學生可以通過繪畫來表現石頭的形態、紋理和結構特點以及自己在觀察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美好體驗。這樣的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也能夠促進他們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感知和理解。

綜上,校園古代藝術遺存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一系列珍貴且豐富的創作素材和靈感,同時也作為一種真實的歷史文化遺產為美術教學提供了更加直觀、生動的教學素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研究這些遺存,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使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得到提高。這些遺存不僅代表了古代藝術的精髓,也反映了學校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三、沉浸古跡,親手實踐;提升美術表現能力

美術表現是藝術家運用各種形式的媒介、技術和美術語言,通過構思和創造,將作者的內心感情、審美體驗等內在的感受與情感物化為外在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可以是繪畫、雕塑、攝影、裝置藝術等多種形式,用于傳達創作者的個人觀點、情感和思想。

在真實情景中,學生可以深入地觀察和思考所看到的事物,從而創作出更具生動性和真實性的作品。真實情境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靈感,幫助他們拓展創作思路和表現手法。通過觀察和體驗,學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并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來創作出更具創意性和表現力的作品。

校園古跡中的各種石頭給了學生最好的創作對象。教師分組輔導學生觀察和繪畫自己喜歡的石頭。教師會首先鼓勵他們觀察石頭的外形、結構、質地和顏色,探究式自主學習。嘗試先自己看一看,畫一畫,即使畫得不好也沒關系。根據他們出現的一些問題,再次引導他們觀察,結合畫山石的各種表現方法進行教學。對外形:用中鋒或側鋒畫石塊的輪廓,確定其形狀,線條可依石頭的特點靈活運用,行筆速度不易過快,要有頓挫委婉,有的要剛勁;水墨畫中筆墨的控制也很重要,為了適合表現石頭的質感,毛筆上的水要少,筆要干。對結構:石頭是立體的,起伏轉折,所以畫畫時線條要有粗細對比,疏密排列,皴擦是表現山石立體感的重要手法,可以表現不同的石頭風格。對色彩:根據石頭色彩的深淺,調配濃墨或者淡墨,表現山石的陰陽塊面。染色一定要注意用筆,并且不要一次把顏色染得太滿,少許留白,這樣顯得畫面非常的鮮活。

通過啟發學生在古跡實景中仔細觀察石頭的特點和結構,根據不同造型和部位,使學生學會運用水墨表現方法(干筆皴擦、顏色暈染、濃淡變化、線條多樣等)表現出各種氣韻生動的石頭。通過作品展示自己對美術的理解、想法與情感,提升美術表現能力。

總的來說,將校園古代藝術遺存融入初中美術教學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創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認真觀察并深入思考所看到的事物,這樣他們創作出來的作品就會更加生動、真實。同時,學生不僅需要觀察繪畫對象,還需要與同伴和教師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討創造方案、解決問題和分享經驗。從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藝術水平和綜合素質。

四、沉浸古跡,親賞作品;豐富審美體驗

作品完成以后,舉辦了一個課堂畫展,目的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通過將不同的美術作品進行比較,以鑒別其中的美學元素及其表現方式,使學生深入理解美術作品的形式和內容,并對其中的美進行感知和分析。教師將學生的作品匯總,展示于古跡實景之中,真實的山石與作品中山石相映成趣,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和實景進行對照欣賞,有的實景石頭本來的顏色很深沉,學生覺得不好看,就刻意表現得淡雅一些,有的石頭本身比較小巧,但是學生卻把它畫得頗有氣勢,還有的石頭造型別致,學生畫出了巨石猛獸的感覺,國畫的筆墨為山石營造出一種特有的人文氣息,大家在欣賞山石作業的時候,興致勃勃,互相點評。有的學生說:我覺得繪畫中石頭因為有墨色深淺的變化,比真石頭更有韻味。有的學生說:我覺得這幅畫中,水墨沒有控制好,洇墨了,石頭被畫得胖乎乎的,沒有表達出堅硬的質感。通過體驗,學生感受到一件藝術品不僅源于生活,還滲透著作者自己的理解與情感,有著獨特的繪畫“表現性”,而這往往是作品中最生動的部分,進而體會到當年這個園林在設計時,這些石頭的擺放也是取自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讓人在游園時身心愉悅,體現了當年園主人希望自己的居所和自然能夠和諧融合的美好愿望。美術學習能夠增進大家敏銳地觀察、領悟和提高審美感,作業展示本身也是一次沉浸于校園古跡的審美體驗。通過這種全方位的展示、感受和評價,讓學生知道美術學習的意義,了解美術作品的形式和情感,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和鑒賞能力,收獲良多。通過校園古代藝術遺存學生可以體會古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他們對世界的理解,也可以更好地使學生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

校園古代藝術遺存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其內容涵蓋建筑、雕塑、壁畫、園林、圖案、工藝等眾多寶貴的課程資源,蘊藏豐富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與此同時,初中美術教育作為培養學生藝術素養和創造力的重要環節,也面臨著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升教學效果的挑戰。因此,巧妙運用校園古代藝術遺存,助力初中美術課程將成為引領初中美術教學的一種具有潛力的方法。古代藝術遺存,其形式豐富多樣,內涵深邃,令人向往,我們將初中美術課堂和校園豐富的古代藝術資源結合,助力初中美術教學,豐富學生對美的感知,并以此來作為提升學生文化積淀的一個方法,為學生嘗試不同的藝術經歷、豐富審美體驗、提升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提供了一條有效途徑。

首先,教師要對校園古代藝術遺存進行深入細致的梳理和研究。其中包括了解這些藝術遺存的特點、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藝術風格等方面。通過對這些古代藝術遺存的研究,教師可以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和藝術風格,為美術課程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教會學生判斷哪些是藝術遺存:一是看時間——時間久遠,有一定的歷史;二是看數量——幸存的數量十分稀少,“是最后的”;三看價值,具有“藝術性”和“人文性”。通過這樣的精心準備,讓學生對藝術遺存的概念不再模糊,學會自主辨認身邊的藝術遺存,學會從美術門類上按繪畫遺存、建筑遺存、雕塑遺存、器物遺存等進行分類,同時激發學生對校園古代藝術的興趣和熱愛。

其次,教師要探索如何將校園古代藝術遺存融入初中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校園藝術遺存的觀察和研究,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藝術元素和表現技巧。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校園內的古代建筑、雕塑、壁畫、彩繪等藝術遺存,并指導他們仔細觀察、分析其藝術特點和表現手法。同時,教師還布置相關的藝術創作任務,鼓勵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與技能運用到個性化的創作中。比如繪制校園風景、設計制作具有校園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深入地理解和欣賞校園古代藝術遺存的藝術價值,并培養出自己的藝術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最后,教師要關注學生在校園古代藝術遺存環境中取得的學習效果和感受體驗。通過實地觀摩、互動交流、創作實踐和作品展示等設計,學生將獲得豐富的藝術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的意愿。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展示,讓他們介紹自己的創作思路和制作過程,展開互評,交流學習心得。同時,教師還可以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給予及時反饋和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綜上所述,將校園古代藝術遺存融入初中美術教學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為美術課程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還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和欣賞古代藝術的內涵和價值。豐子愷曾說:“各種藝術都有共通的關系,尤其是中學生,需要獲得各種常識,來建造健全人格的基礎。故對各種藝術,應該都知道一點?!蓖ㄟ^將古代藝術遺存與美術課堂教育結合,可以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藝術素養,提升他們在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的能力。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積極推廣這種教學方式,為培養具有文化自信和創造力的新時代青少年做出積極貢獻。

除了以上提到的具體方法,還有一些重要方面需要注意。例如,教師在進行課程融合時,應該注重教學的整體規劃設計。其中包括明確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等。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根據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和調整。

教師作為學生美術學習的重要引導者,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其中包括了解和掌握古代藝術的有關知識、技能和教學方法,不斷學習和更新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效果,及時發現問題并改進。只有具備了較高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才能更好地將古代藝術遺存融入美術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總之,將校園古代藝術遺存融入初中美術教學可以豐富教學資源,提升學生文化素養和創造力,培養文化自信和藝術鑒賞能力。實施時需注重課程規劃和設計,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實現美術教學目標,培養具有文化自信和創造力的新時代青少年。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121.

[2]尹少淳.文化·核心素養·美術教育——圍繞核心素養的思考[J].教育導刊,2015(9):17-18.

[3]胡立根,謝晨.審美的盛宴[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8:258-259.

[4]張璽璽.山西民間美術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D].西安:延安大學,2021.

猜你喜歡
初中美術教育教學
實現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初中美術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形勢與政策”課實踐教學效果研究
讓高中政治教學走入生活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醫學院校臨床藥學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關于開展計算機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