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媒介依賴對高校思政教育的影響與對策思考

2023-12-14 16:30李江冬
關鍵詞:校園文化媒介育人

李江冬

(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 長沙 410205)

隨著移動互聯等媒介技術的高速發展, 媒介不再只是信息傳播的工具, 人類社會進入了深度媒介化的時代。 人們越來越依賴于媒介獲得信息、 滿足需求。 熱衷于追逐新事物的大學生群體, 其媒介依賴特別是手機媒介的依賴程度更高, 手機媒介幾乎滲透了大學生生活的每一個環節。 手機媒介也通過滿足大學生的需求, 反向操控、 塑造著大學生, 一定程度上重構他們的人格與社會期待。 大學生如果主要依賴媒介來了解、認識社會, 就會脫離高校思政教育現實環境, 影響大學生成人成才, 給高校立德樹人工作帶來沖擊和挑戰[1]。

1 大學生媒介依賴的現狀

媒介依賴理論闡釋的是人、 媒介和社會的依存關系。 當個體利用媒介來了解、 解釋社會關系和環境時, 就產生了人、 媒介和社會的關聯, 當這種關聯的程度很高時, 便會形成媒介依賴。 媒介依賴的程度越高, 個體被媒介塑造和控制的程度就越高。 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 手機作為最便捷的新媒介有效地融合了各種傳統媒介、 新興媒介的優勢, 成為大學生群體必不可少的媒介。 “低頭族” “拇指族” “手游族” 高頻率地出現在高校, 大學生媒介依賴已成為普遍現象。本研究以湖南長沙某高校800 名學生為對象,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 分析大學生媒介依賴情況。

1.1 大學生學習、 消費、 社交和娛樂的媒介依賴嚴重

被調查的大學生中, 83%的大學生認為手機媒介已經成為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大學生利用手機媒介查閱資料、 記錄重點、 完成作業等。大學生手機消費量和消費金額均高于傳統線下消費, 有96%的大學生生活費基本上都是通過手機支付。 90%的大學生會首選手機社交軟件去與老師、 同學、 朋友進行交流。 80%的大學生在學習時間之外的娛樂活動, 均通過手機媒介實現。 手機媒介深受大學生青睞, 出現了大學生對手機的學習依賴、 消費依賴、 社交依賴和娛樂依賴等現象。

1.2 精神性依賴體現在對使用媒介獲得的滿足接納程度高

調查結果顯示, 大學生失去手機等媒介會帶來心理的焦慮、 情感以及滿足感的缺失。 83%的大學生表示, 即使沒有具體的行為需求, 也會隨時拿出手機, 漫無目的地 “刷手機”。 有53%的大學生表示, 睡覺前不玩手機會導致難以入睡。有70%的大學生存在錯失內容的心理焦慮, 會每天強迫自己瀏覽完 “朋友圈” 等平臺更新的內容。 60%的大學生表示, 自己的喜怒哀樂會在手機媒體上進行表達。 80%的大學生會在生活和心理遇到困難的時候, 向“手機網絡” 求助, 有問題找百度、 知乎、 B 站、 小紅書、 抖音等內容平臺, 并且對這些內容感到滿足。 手機等媒介憑借其豐富的功能和巨大的信息載量, 極大地滿足了大學生的需求, 大學生對手機媒介逐漸形成依賴。

2 大學生媒介依賴消解高校育人有效性的表征

高校思政育人有效性主要由育人要素、 過程、 結果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而產生。 育人要素主要包括高校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的實施主體即高校管理者、 大學生和教育環境、 教育方法等。 育人過程主要是育人實施主體和大學生的意識活動過程、 實踐活動過程。 育人結果是諸多育人元素作用于大學生而呈現出的價值屬性, 即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育人的有效性的體現[2]。

2.1 消耗時間精力, 弱化主動投入, 縮減育人時間

在調查中發現, 有60%的大學生每天使用手機媒介的時間超過6 小時, 37%的大學生每天使用手機媒介的時間在3 到5 小時, 9%的大學生每天使用手機媒介的時間在2 到3 小時, 只有3%的大學生把使用手機媒介的時間控制在2 小時以內。 在使用頻率上, 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在早上起床時、 一日三餐、 課堂、 休息時間、 睡覺前, 經常性的刷手機。 長時間、 高頻率、 多場景的使用手機媒介, 占用了大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長時間沉浸在媒介當中, 會急劇擠壓和縮減大學生花在學習和社會實踐上的時間及精力, 影響其學習的時間、 學習的質量和社會實踐的深度廣度。 媒介依賴讓大學生投入到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實踐中的實際時間不斷減少, 消減了高校育人過程的有效性。

2.2 內容依賴改變認知模式, 擠占高校育人的主導功能

大學生媒介使用的精神依賴程度高, 內容生產app 等成為答疑解惑的主平臺, 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大學生的思想、 情感、 行為。 調查發現,83%的大學生是百度、 知乎、 b 站、 小紅書、 抖音等平臺的深度用戶。 76%的大學生會在媒介平臺尋找各種攻略。 大學生的媒介依賴現象讓手機等媒介成為大學生認知的主場域、 情感獲得和表達的主平臺, 社會互動的主要陣地, 自我評價的主要參考。 手機等媒介在很大程度上指導著大學生的實際行動, 塑造著大學生的世界觀、 價值觀。 大學生對媒介的依賴, 給大學生的精神世界增加了復雜多元的價值導向, 擠占了高校育人的主導功能, 高校被迫讓出了部分育人空間, 消減了高校育人結果的有效性。

2.3 過度接觸擬態環境, “遠離” 校園真實環境, 弱化高校育人的引領地位

媒介擬態環境并不完全等同于真實的環境。手機媒介越是多層次的滿足大學生學習、 生活的需要, 大學生對媒介的依賴程度也就越嚴重。 長時間沉浸在媒介擬態環境當中, 與媒介擬態環境過度 “親密”, 會讓大學生誤把媒介環境當成現實環境, 而且會把各種現實生活和環境元素都數字化、 數據化, 把情感體驗、 認知感受媒介化。調查中顯示, 47%的大學生會把生活中的經歷,進行一定的加工或重構后, 再到媒介上進行呈現和表達, 這些學生更在意的是呈現出來的效果,而不是事實體驗本身。 長期深度接觸擬態環境會導致大學生缺少對現實社會生活的關注和關照[3], 不斷遠離真實的校園環境, 減少參與校園活動、 教育實踐的積極性、 主動性, 動搖高校在大學生心中的重要性, 弱化其育人的引領地位。

3 大學生媒介依賴消解思政育人有效性的原因

大學生媒介依賴能夠消解高校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育人有效性, 可以從媒介、 大學生、 高校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育人模式這三個角度找到原因。

3.1 媒介市場功能強大, 對大學生的滿足能力強, 育人能力弱

大學生脫離了家庭和學校的諸多限制, 基本上實現了 “手機自由”, 也順勢成了媒介市場、商業社會的直接消費者, 即媒介市場的 “獵物”。媒介市場通過提供全面的、 多層次的服務, 極大程度的便利了大學生的衣食住行, 同時較充分的滿足大學生的社交、 情感、 表達、 發泄、 娛樂等個性化的需求。 因而也會促使大學生不斷地通過使用媒介來獲得滿足, 形成媒介對大學生的 “吸附” 能力。 大學生在媒介中長期接觸未經教育主體把關的信息環境, 其中龐雜的內容和價值觀,對知識、 素養、 分辨能力尚需不斷加強的大學生來說, 會造成思想的混亂。 高校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育人模式對大學生的指向是要全面發展、 培養成人, 貢獻社會。 媒介市場對大學生的期待是更多的消費和消耗, 其育人能力弱。

3.2 大學生媒介接觸與使用的需求強, 反思、 判斷、 控制的意識弱

大學生通過接觸和使用手機等媒介可以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習需求、 社交需求、 求職需求、 減壓需求、 娛樂需求, 獲得社會信息、 社會認可以及內心平衡。 但是絕大部分大學生沉浸在媒介的使用與滿足感中, 缺少對媒介接觸的反思、 對擬態環境的判斷和對媒介使用的控制意識, 缺乏對媒介使用局限性的思考。 眾多的大學生沒有深刻意識到使用手機帶來的身體健康問題、 學習問題和思想問題, 無法清晰判斷接觸到的媒介信息是否正確合理, 也很難控制使用媒介的時間和地點。

3.3 高校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價值引領性強, 實際需求側的體驗滿足感弱

目前大部分高校校園文化和思政育人資源及育人方式, 與當代大學生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具體的育人實踐中, 經典文化傳承和價值理念灌輸過于生硬, 形式與內容貼合度低, 形式缺乏活力, 教育方法比較單一, 脫離學生興趣點, 學生參與度不高。 大部分高校雖然在不斷改革育人模式, 但依舊存在 “大水漫灌” 的粗放型培育, 缺少精準識別、 精準施策。 大學生對校園提供的“精神養分” 的使用與滿足感弱, 缺乏獲得感、 價值感。 心智尚未成熟, 理想信念尚未穩定, 價值理念尚未完全確立的大學生, 很多時候不會積極主動地去尋找意義、 創造價值, 便會產生無聊的心態。 所以很多大學生會投身到手機媒介的 “懷抱”, 通過手機媒介尋找娛樂和消遣,獲得情感表達和交流, 通過手機游戲獲得成就感, 甚至沉溺于媒介環境當中無法自拔。

4 破解媒介依賴對高校思政教育消解作用的對策

大學生對媒介的依賴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高校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育人的有效性, 讓大學生參與思政教育的主動性積極性降低、 投入的時間精力減少, 使得育人資源和要素變少, 力度降低。 高校需要在校園進行一系列調整和改革, 降低大學生對媒介的依賴, 提高育人的有效性。

首先, 高校要在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中增加媒介素養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在入學教育中開設媒介素養課程, 給剛入學新生注入 “媒介疫苗”, 讓大學生與媒介保持清醒的距離和理性的態度, 建立媒介使用的目的意識。 在日常的學校生活中, 充分發揮高校、 社會力量和家庭的正確引導作用, 要提供媒介接觸和使用的專業咨詢服務。 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 加強學風建設,用積極向上的主旋律如學術報告、 紅色文化展覽、 校園文化節、 知識競賽充盈學生閑暇生活[4],建立健全引導機制和防控機制, 幫助大學生形成自律自強意識, 樹立遠大理想, 控制無意義接觸媒介的頻率。

其次, 高校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育人要與時俱進, 整合各種優質教育資源和要素, 契合大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新事物的敏感性, 迎合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 緊密結合當前的社會思潮, 用鮮活的事例提高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的吸引力、 滲透力。 充分調動和利用社會、 高校資源,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植大學生的精神領域, 以培育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話語權[5], 讓大學生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投放到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實踐當中來, 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說服人、 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懷感染人、 用真實的事例打動人, 才能讓思政教育煥發生命力, 逐步剝離媒介依賴的限制, 把大學生拉到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政教育的正確軌道上來, 回歸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最后, 高校和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更精準的把握大學生這一需求側的真實訴求, 充分利用新媒體對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政教育帶來的有利因素, 提升教育內容的豐富性和方式的個性化, 激發大學生參與思政育人的內驅力, 增強高校育人要素和過程的人文性和美感。 建立微博、 微信、微電影、 微公益平臺長效利用機制[6], 用學習強國微平臺、 微內容來弘揚社會主義文化、 紅色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 并凝聚成為一股強大的思想力量, 滿足大學生的學習需求。 用新媒體、 新技術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政教育工作, 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使大學生在校收獲價值感和幸福感。

總之,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政教育要對大學生產生有效的影響, 就要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 占用大學生的時間, 然后把經過教育管理者把關的、 經典的、 成熟的、 有益于社會發展的學習內容和價值理念注入大學生這一客體之中, 然后讓這些元素在大學生的精神領地扎根發芽, 最終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新青年。

5 結語

媒介化時代的技術革新給高校校園文化和思政工作帶來了挑戰, 針對大學生媒介依賴對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政教育帶來的消解作用, 高校和教師要準確把握大學生思想脈搏, 遵循入腦入心、外施于行、 情感體驗、 融于本體的邏輯, 增強思政教育的時代性, 及時有效地開展心理疏導, 把大學生拉回到高校育人的框架體系內, 引導大學生健全人格, 增強大學生的自律意識, 更好的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人成才。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媒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反思媒介呈現中的弱勢群體排斥現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