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科建設的高校學科服務推進路徑研究

2023-12-14 16:30蒲姍姍
關鍵詞:一流館員學科

蒲姍姍

(四川外國語大學圖書館, 重慶 400031)

1 引言

教育是立國之本, 是國之大計、 黨之大計,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 而高等教育是一個國家發展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和集中體現。 伴隨著物聯網、 大數據、 云計算、 人工智能、 區塊鏈以及5G 等技術的迅猛發展, 為了提升教育發展水平, 促進高等教育的能級發展和轉型, 增強核心競爭力, 2015 年10 月24 日, 國務院正式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 (簡稱 “雙一流”), 旨在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1]。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改委于2018 年8 月聯合印發了 《關于高等學校加快 “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 指出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 以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為主線, 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提升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2]。 “雙一流” 建設作為人才強國戰略的衍生和落地, 是中國高等教育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寄托著國家宏愿、 彰顯著中國國情、 承載著國家綜合發展需求, 為實現“兩個一百年” 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勁支撐?!半p一流” 建設的核心是學科, 作為高校的知識、信息和文化中心以及教、 學、 研支撐機構的圖書館, 理當乘 “雙一流” 建設之勢, 以現代化高新技術為抓手, 以綜合型人才和專業型人才培養為基石, 以學科服務轉型和優化為依托, 以求達成與高等教育現代化學科建設主動、 有效、 科學的鏈接。

2 基于學科建設的高校學科服務

學科服務最早又稱學科館員制度, 旨在為學習、 教學、 科研提供主動性、 專業化、 深層次的文獻信息服務[3]。 國內最早是1998 年由清華大學圖書館率先建立的學科館員制度, 隨即北京大學、 中科院、 復旦大學等高校圖書館紛紛嘗試。2005 年, 清華大學又率先將其更名為學科服務。歷經了20 多年的更新迭代, 高校學科服務的內涵和外延有了多元化、 縱深化和橫向化的延伸和拓展。 學科服務是基于教學和科研, 以用戶需求為中心, 以學科館員為主體, 依托圖書館特有數據、 信息與技術資源, 面向特定機構和用戶群體, 形成多方協同的一種服務模式和服務機制[4]。分析發現, 雖然國外相關研究早于國內研究, 但研究的起源卻是一致的, 均是基于學科館員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逐步興盛起來的。 現有的相關研究成果較為豐富, 研究內容逐步多元, 研究范圍逐步拓寬, 研究深度逐步深入, 研究主題也涵蓋了學科館員制度、 學科服務平臺建設、 學科服務評價體系以及嵌入式學科服務模式等諸多領域。

隨著“雙一流” 建設戰略的提出, 面向學科建設的高校學科服務理論研究和實踐應用也日漸豐富。 一流的大學需要一流的學科建設, 一流的學科建設需要一流的學科服務。 高校學科服務更強調促進學科建設、 以讀者用戶需求為導向, 更專注于學科服務與學科建設的貼合度和精準度,推出更智慧化、 知識化、 泛在化和精準化的學科資源建設、 信息素養教育、 決策支持、 情報分析、 科技查新、 課題跟蹤等學科服務。

2.1 學科建設助力高校學科服務升級和優化

“雙一流” 建設的核心是一流學科建設。 高校學科建設是高校教育質量和教育水準的集中體現, 而高校圖書館是為教學、 科研和人才培育提供支撐服務的機構, 其學科服務的開展也面臨著“雙一流” 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傳統的學科服務側重文獻信息資源供給, 而基于 “雙一流” 學科建設的學科服務更關注 “用戶導向、 嵌入全程、融入一線”。 隨著 “雙一流” 建設的開展, 高校學科服務面對日益多元化、 精細化、 個性化和專業化的用戶需求, 應根據學校定位和學科特色,深入挖掘學科發展走向, 發掘學科服務增長點,積極參與高校建設和開展核心事務, 深度切入高校教學、 學習和科研的全過程, 高度聚焦和深度契合不同背景、 不同層級、 不同領域用戶的學科需求, 做到有的放矢、 全面建設和重點服務。 時代在發展, 技術在進步, 高校在轉型, 學科建設和學科服務亦在革新和發展。 高校學科服務應在技術、 設備和人才的加持下, 主動作為、 升級內容、 革新路徑、 優化模式, 積極投入到學科建設中。

2.2 高校學科服務助力學科建設轉型和發展

學科建設促進了高校學科服務的升級和優化, 高校學科服務也為學科建設的轉型和發展注入了強勁推動力。 “雙一流” 背景下, 學科建設順勢催生和演化出了適用于更多領域、 類型和模式的學科服務, 例如嵌入式學科服務、 智慧化學科服務、 面向PI 的學科服務、 人工智能+學科服務以及面向科研數據管理的學科服務等。 學科建設對高校學科服務提出了更個性化、 更專業化、更智慧化的要求, 高校圖書館要因館制宜, 在深入、 系統、 全面調研高校學科設置特色、 學科資源供給、 學科發展聯盟、 學科發展前景以及學科建設預期等基礎之上, 審時度勢地轉變學科服務意識、 升級學科服務技術、 革新學科服務手段以及更新學科服務內容。 高校智慧化學科服務就是生動的例子, 智慧化學科服務融合智能技術、 圖書館業務與學科館員智慧, 是圖書館發展的新形態, 同時亦是未來圖書館服務發展的新態勢。

3 基于學科建設的高校學科服務亟待攻克的四大壁壘

高校學科服務已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但仍存在亟待攻克的壁壘, 具體如下:

3.1 意識壁壘

“雙一流” 戰略促使高校學科服務成為熱門話題, 但這并不能掩蓋學科服務整體發展仍有很大提升空間的事實。 究其根本, 館員和教師的學科服務意識相對淡漠是其根本原因。 高校學科服務的創新力、 導向力、 前瞻力和助推力未獲得應有的認可和重視, 部分高校閉門造車, 其學科服務理念停滯不前, 面對高??焖侔l展的前景, 缺乏與時俱進對接學科特色服務的緊迫性、 主動性和精準性, 嚴重阻礙了高校學科服務的良性發展, 也阻礙了學科建設的順利展開。 相關研究表明, 高校學科服務普遍存在學科館員配備不足的現象, 也普遍存在著學科館員與服務系部/學院的“一對多” 現象, 即一個學科館員必須同時為多個系部或院系提供學科服務, 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學科服務的普及面和覆蓋面, 但學科館員分身乏術、 無力提供深入的、 定制的和精準的高質量學科服務, 更無法助力學科建設的目標實現和愿景達成。

3.2 人才壁壘

高校圖書館轉型的根本是人的轉型, “雙一流” 建設促進了高校學科建設的健康發展, 也催生了高校圖書館的轉型和升級。 學科服務的直接提供者、 參與者和推動者是學科館員, 學科館員是學科服務的智慧支撐。 但是, 高校學科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卻與學科服務建設需求不匹配。 首先,專業學科館員配備普遍不足, “一對多” 的學科館員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提供量身定制的學科服務來推動“雙一流” 的建設和發展。 其次, 學科館員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亟待提升, 由于學歷學位、 學科背景、 職稱匹配度、 服務意識和服務經驗等的影響, 學科館員的成長滯后于學科建設和學科服務所需。 再次, 學科服務隊伍的布局配置亟待優化, 應充分考慮高校發展愿景和學科特色, 規避學科劣勢、 互補學科優勢, 建立一支多學科、 高層次、 高素質、 復合型的學科服務專業人才隊伍, 并加強學科服務的繼續教育和優化培訓。

3.3 用戶壁壘

高校學科服務的對象是用戶, 是面向所有用戶的, 故應以用戶為中心。 雖然高校圖書館已開展了不同種類、 層次和領域的學科服務, 但是,目前的學科服務仍存在著用戶定位不清晰和用戶需求度不契合的問題。 首先, 學科服務的用戶主要是高校一線教師、 研究人員、 行政人員、 大學生、 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 按照用戶職業類型和信息需求可劃分為學習型用戶、 科研型用戶以及管理型用戶[5]。 但是, 現有學科服務的用戶畫像卻不夠清晰, 導致在學科服務中存在厚此薄彼、 用力不均的現象。 其次, 高校學科服務基于用戶需求的調查研究相對滯后。 多類型、 多層次、 多學科的用戶需求是高校學科服務得以順利推進的基準, 但是目前的學科服務大多是以高校管理層的主觀意愿為出發點, 需求推斷單調且片面, 未能建立在全面、 系統、 精準的用戶需求調研上。

3.4 協同壁壘

自從“雙一流” 建設工程開展以來, 高校圖書館紛紛加大學科服務在資金、 技術、 人才等維度的投資力度、 深度和廣度。 但由于歷史沉疴、固有成見和認知局限等多方面阻滯, 高校學科服務并未得到校領導、 各二級部門、 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學生社團組織等應有的認可和重視。 在高校層面, 學科服務欠缺基于學科建設深層次研究之上的頂層布局、 規劃; 欠缺立足于高等教育層面的高瞻遠矚。 學科服務僅被認作是學科建設的邊緣產物, 未引起足夠的關注和支持。 在圖書館層面, 學科服務大多只是圖書館一力所為、 孤軍作戰, 并未與相關職能部門、 二級院系、 學生社團、 公共圖書館、 大眾傳媒平臺及其他宣傳推廣機構等建立協同合作關系, 因而無法為學科用戶提供多樣化、 精準化、 智慧化的學科服務。 現有運行機制下, 學科服務核心主體的主導作用不凸顯直接造成了學科服務運作系統的權責邊界模糊、 協同聯動體系缺位、 溝通對接不暢等諸多亂象。

4 基于學科建設的高校學科服務推進路徑

4.1 重塑學科服務意識, 拓展學科服務內容深化

高校學科服務要想契合學科建設的內在需求, 達成學科建設和學科服務的預期成效, 樹立科學的、 符合時代發展的學科服務意識是關鍵所在。 首先, 在宏觀層面上, 高校圖書館應從歷史回顧、 現今審視和未來預期的多個時間維度出發, 集思廣益、 博采眾長, 科學規劃學科服務布局, 制定實事求是的、 利于學科建設的、 契合圖書館事業長遠發展的規章制度, 并在實踐中不斷檢驗、 總結和完善學科服務規章制度。 其次, 在微觀層面上, 高校學科館員應通過深度挖掘學科知識發現與創新, 主動激發需求, 成為學科領域用戶科技創新與決策的引領者與啟迪者[6]。 具體而言, 增強主動參與學科建設與學科服務的理念, 牢固樹立并堅定踐行學科服務思維意識, 指引基于學科建設的學科服務的正向、 有序、 持續建設和發展, 為學科用戶提供隨時隨地的、 量身定制的學科態勢分析、 信息素養教育、 查收查引、 課題跟蹤、 資源薦購、 決策支持等形式豐富的學科服務。

4.2 點燃學科館員智慧, 促進學科服務體系改進

優秀的學科館員團隊是高校學科服務的智慧資源和人才寶藏。 學科館員團隊的優劣直接決定了高校學科服務質量和服務體系的好壞。 首先,開啟館員 “智慧”, 重在事先高屋建瓴地實行學科館員綜合能力的重組和優化。 高校決策領導層應持有前瞻意識和整體理念, 高屋建瓴立足于高等教育事業和圖書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學校建設和學科特色不斷優化和完善學科館員隊伍, 培養與本校學科建設需求深度契合的、 擁有相應學科背景的學科館員。 其次, 合理規劃學科館員布局, 建立系統的、 動態的、 完備的學科館員制度。 比如, 根據學科館員的學科專長和學科背景科學地分配對接院系, 避免造成學科館員分身乏術的 “一 (館員) 對多 (學院)” 現象; 學科館員與對接院系保持密切鏈接和良好互動, 不斷因需調整學科服務目標和手段; 再次, 培養“終身學習型” 學科館員, 加大館員繼續教育、業務培訓的支持力度, 創新學科館員組織方式,完善學科服務評估機制。

4.3 調研學科用戶需求, 推動學科服務質量升華

“雙一流” 戰略背景下, 傳統的學科服務已不能滿足日益多元化、 精準化、 專業化和跨學科化的學科用戶需求。 高校圖書館應鑒往知來, 摒棄固有的、 單方面的、 零 (少) 互動的學科服務, 對用戶進行持續的數據追蹤, 研究用戶對圖書館學科服務的感知價值跟隨數據環境的變化路徑[7], 建立基于學科用戶需求調查研究的學科服務路徑。 其一, 根據高校一流學科、 優勢學科、重點學科、 特色學科等多維度的調研以及深入院系師生獲得一手資料, 建立和維護動態的、 發展的、 系統的學科用戶需求資料庫。 其二, 夯實學科館員與對接院系的溝通、 互動, 基于學科用戶需求及時、 真實反饋動態調整學科服務路徑, 提供重點突出的、 層次分明的、 兼顧全面的學科服務, 確保把個性化、 精準化、 專業化的學科服務真正提供給學科用戶。 其三, 為了提高用戶對學科服務的了解度和接受度, 還應加大力度, 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4.4 優化學科服務協作, 完善學科服務聯盟發展

高校學科建設和學科服務要優化協同聯動同盟的建設和發展, 建立協同合作長效機制。 第一, 高校圖書館應充分認識到學科服務僅憑圖書館一己之力遠遠不夠, 學科服務的有序推進需要依靠團結協作的多方力量。 第二, 持續完善和優化學科服務機制, 跟進培養學科館員人才建設,為高校學科服務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 第三, 堅持以協同機制、 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為制度保障, 以聯盟、 成員館與學科館員的縱向協同和學科服務小組的橫向協同為組織保障, 激勵各成員館積極投入資源、 人員參與平臺建設, 鼓勵各館學科館員協同建設服務內容[8]。 第四, 變被動為主動, 多渠道、 多形式、 多層面地加大圖書館文獻資源、 知識情報、 人才培養和聯盟建設的宣傳和推廣力度和強度, 加強與相關部門的互動與協作, 暢通協同聯動渠道, 搭建高質量的學科信息服務平臺, 形成學科服務健康發展的強勁合力, 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撐、 制度支撐、 經費支撐和人才支撐。

猜你喜歡
一流館員學科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關注一流學科
我校獲批4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雙一流”建設如何推進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轉聘謝承華、斗尕館員為榮譽館員的決定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轉聘謝佐等3位館員為榮譽館員的決定 青政〔2017〕32號
“超學科”來啦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淺談圖書館青年館員職業生涯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