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公共衛生技能為導向的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改革
——依托雨課堂平臺的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

2023-12-14 22:11汪楠楠
教育教學論壇 2023年43期
關鍵詞:流行病學公共衛生醫學生

丁 蕾,汪楠楠,袁 慧

(皖南醫學院 公共衛生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2)

引言

“預防醫學”是非預防專業醫學生的必修課程,是培養臨床醫護生的健康觀念、預防觀念、群體意識及科研能力的應用學科[1]。其實踐性和實用性尤為突出,旨在培養促進全體人民健康的醫生[2]。然而,近年來,臨床醫務工作者預防觀念相對單薄及預防醫學知識與技能的儲備不足的問題,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處置過程中有所凸顯[3]。提示醫療機構及一線臨床工作者樹立預防觀念、具備預防醫學技能的重要性。

在新時代國家衛生工作方針的指導下,結合健康中國的戰略需求,同時減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經濟和健康造成的重大影響,進行公共衛生體系改革和發展的必要性突顯,其最基礎和根本的工作就是公共衛生教育與人才培養[4]。在此背景下,積極推進臨床與預防的結合,培養面向基層醫防兼備的實用型、創新型醫務工作者,不斷提升臨床醫護服務衛生事業發展的能力極為重要。

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教學不僅關系理論教學的質量,而且對培養學生實踐操作技能、融通醫學人文、激發創新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提升臨床醫護生未來的崗位勝任力,做好基層健康守護人,本研究針對非預防專業醫學生,以公共衛生技能為導向,依托雨課堂教學平臺,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探索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改革,以期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推動達到“以健康為中心”的醫學教育目標。

一、以公共衛生技能為導向,重構課程實踐教學體系

研究[5]顯示,全國各地區高校臨床醫學培養方案中預防醫學課程的課時數在其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比(4.3%)嚴重不足,建議增加諸如科研設計與論文寫作、統計軟件、行為醫學等。對于重要的方法學內容如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等,建議增加課時,以培養學生從宏觀角度開展人群研究的能力,并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實踐,強調科學的邏輯思維、嚴謹的科研設計、縝密的因果推斷、合理的結果解釋。公共衛生綜合能力是政府現代化疾控體系建設和社會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標志[6]。為了能夠適應新的形勢,培養“五星級醫生”,教學團隊在預防醫學教學內容和教學課時上做出調整,重新編寫適用于臨床醫學專業的實驗指導[7]與實踐教學大綱,在實踐教學中增加更側重于公共衛生技能的綜合性內容,以提高醫學生公共衛生素養。

“預防醫學”課程理論教學內容以環境與健康的關系為主線,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1)衛生學部分。緒論:包括預防醫學的概念和特點,健康及其影響因素,三級預防策略等。環境與健康:包括生活環境(空氣、水、土壤),食物與營養,職業環境。疾病預防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和處理。(2)醫學統計學。(3)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醫學生除了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之外,還應當具備過硬的實踐能力,公共衛生實踐涉及臨床基本技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能力,傳染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職業衛生、營養和環境調查處理等多方面能力。尤其需要加強的是傳染病防控相關的消殺滅、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等能力。再者還需卓越的創新思維[8]。鑒于此,教學團隊在上述三大部分內容中均補充了相關的實踐教學內容。例如,緒論中三級預防策略的應用是重要的公共衛生技能之一,在設計性綜合性實驗“社區居民慢性病狀況及其相關因素調查”的最后環節,要求學生通過對結果的分析,依據三級預防原則,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策略,并實施一級預防中的具體措施:健康教育。在環境與健康篇中,以直接采樣法為例,介紹空氣樣品采集方法、末梢水樣本采集方法等,培養學生現場樣品采集的能力;通過噪聲測定,溫/濕度、風速等氣象條件檢測等方法培養學生的現場檢測能力;以水源水消毒為例,培養學生的衛生處理能力。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以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為例,通過查閱資料并結合真實案例,撰寫了細菌性食物中毒、職業性苯中毒、鉛中毒等腳本,開展相應的桌面應急演練,使得學生掌握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分類及其特征等知識,以及各類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特點、發生原因與預防措施;了解食物中毒相關法律和管理規定和食物中毒的調查處置流程。掌握職業中毒的有關知識及職業中毒的處理程序、現場控制原則、現場人員救治原則、預防措施等。重大傳染病疫情以新冠疫情為模擬情境,進行情境演練,各環節設置相關問題要求學生作答,使得學生知道什么是傳染病突發事件,知道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的預防控制措施,如正確佩戴口罩、正確穿戴防護用品、傳染病疫源地終末消毒等,知道如何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8]。此外,還增加了一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踐基地教學的內容。通過參觀社區實踐基地以及帶教教師的介紹,深入了解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性質與內容,包括社區預防保健的基本內容、社區診斷、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社區健康管理等。如教學內容能使醫學生切身感受到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平凡和無私奉獻精神,深刻理解“健康所系”的責任和擔當,能提升醫學生對基層醫護和公衛人員的職業認同感。流行病學與醫學統計學方法在實踐教學內容上除保留以往案例教學外,還體現在前文所述的“社區居民慢性病狀況及其相關因素調查”的綜合性實驗中,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或假期,通過查閱文獻、小組討論完成問卷設計,參與問卷調查;利用統計學知識整理分析數據,最終得出結論。在這一過程中培養醫學生組織協調、團隊協作、溝通交流、科研創新等公共衛生職業素養。此外,還增設預防醫學專題假期社會實踐內容,要求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開展至少一次“發現和解決自己身邊的公共衛生問題”,并結合自己關心的公共衛生問題,發現與人群健康有關的生活環境與職業環境存在的有害因素,制定相應預防控制措施,從而有針對性地預防環境有害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以此讓醫學生了解公共衛生問題的重要性,提高其主觀能動性和學習興趣。

二、以雨課堂為依托,創新課程實踐教學模式

雨課堂是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智慧教學工具,研發目的是提升課堂教學體驗,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現代教學理念[9]。利用雨課堂工具,可以實現課前—課中—課后、線上線下全程覆蓋。

(一)課前準備與前測

在實踐教學課前,教師根據實踐教學大綱發布公告,通知學生每次實驗課內容、教學時間和地點、教學形式等;提前制作預習課件,在課前1~2天通過雨課堂推送,提醒學生進行預習;同時插入與實踐內容相關的理論基礎知識選擇題進行前測,以了解學生對于基礎背景知識的掌握程度,便于教師將學生沒有掌握的重點和難點再次滲透,讓學生在實踐之前能更好地理解本次實驗課要做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從而真正達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而不是簡單地、機械化地重復實驗操作過程。此外,實踐教學都是由小組合作完成,教師課前即可通過雨課堂發布分組任務,完成分組,小組成員可以按實驗主題自由更改組名。這一細節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實踐課堂參與度。相關準備工作如下:將操作性實驗如飲用水消毒、維生素測定等錄制成示教視頻;對職業衛生、營養和環境調查處理等相關的實驗項目,準備好教學案例、桌面應急演練腳本、真實案例的視頻資料,形成資源庫;準備好流行病學研究實例與其他醫學研究數據,以及用于前測的試題庫等。

(二)課堂教學實施

教師登錄雨課堂,開啟授課。學生通過微信掃碼、課堂暗號或者進入正在上的課進行簽到,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到課的情況。雨課堂的題目功能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與處理、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醫學統計學等實踐教學中非常實用,我們在準備教學課件時就可以將考查的內容編輯成問題,在課堂上實時提交答案。也可以通過隨機點名功能滾動選擇學生答題。彈幕與投稿功能實現師生實時互動,彈幕詞云還可以使得數據分析可視化,突出重點詞匯。在雨課堂播放過的課件,學生可以隨時在手機端回放查看,避免了傳統課堂上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因忘記了某一操作細節需要前往講臺電腦端調閱課件的麻煩。

(三)課后鞏固與后測

課堂教學時間非常有限,每次僅有2~3學時,有時一次課堂需要完成2個項目。想要在短暫的課堂上消化掌握全部實踐技能,難度較大,尤其是科研設計、現場流行病學調查、醫學科研數據統計分析等技能,需要在平時課題中應用。教師可以通過課后發布總結進行實踐技能鞏固,通過推送作業、討論題進行后測,還可以發布一些有趣的動畫、優質的慕課視頻、最新的公共衛生領域研究成果,達到科普和知識拓展的目的。當然,學生在進行復習或者假期社會實踐時,也可以在雨課堂討論區發起話題討論,教師可以及時在線答疑解惑。

三、混合式實踐教學效果評價

學生對于教學效果的定性和定量評價可以為教學方案的優化提供依據。在課程結束后,利用雨課堂、QQ、微信等工具發布調查問卷二維碼,對混合式實踐教學效果進行調查。我們隨機抽取了2020級護理本科生74名學生參與問卷調查。對課程的教學評價(滿分為100分)總體得分為(98.49±3.58)分,共分為三個方面:教學態度方面(20分)得分為(19.60±0.89)分,教學情況方面(40分)得分為(39.30±2.50)分,教學效果方面(40分)得分為(39.59±0.10)分。教學滿意度方面:86.5%的學生對預防醫學實踐教學表示非常滿意,8.1%的學生表示比較滿意,4.1%的學生表示滿意。大部分學生對新的實踐教學內容和模式給出了較高的評價,認為在認識課程重要性(94.6%)、學習興趣提升(87.8%)、創新思維培養(83.8%)、知識應用(100.0%)、課堂參與(97.3%),以及提高公共衛生職業素養[組織協調能力(98.6%)、團隊協作能力(91.9%)、溝通交流能力(94.6%)]等諸多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結語

目前,醫學院校非預防醫學專業的“預防醫學”課程普遍存在知識點繁雜、課時占比低、重視程度不夠等問題,預防醫學實踐課時少之又少,部分專業甚至沒有開設預防醫學實踐課程。結合目前的不足之處,本研究對預防醫學實踐教學進行了教學體系的重構,增加了實驗項目和課時,以培養公共衛生技能和素養為側重點,依托雨課堂平臺,并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實施混合式實踐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將預防醫學的重要性、醫防結合的理念深植學生內心,為提高崗位勝任力奠定了基礎。學生總體滿意度高,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提高,科研思維能力、公共衛生綜合能力等得到了鍛煉。同時雨課堂也為學生的課程綜合成績提供了過程性評價資料。課前準備資料、新的教學手段的使用、不限時空的溝通交流等要求也讓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

本次線上線下混合式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不足。對此,教學團隊進行了深入的教學反思。本次實踐教學中融入醫學人文素養內容遠遠不夠,今后將加大挖掘思政元素力度。實踐教學課時和內容還應繼續增加和優化。對于重大傳染病疫情、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等的應急處理,籌備建立虛擬實驗,模擬真實情境,讓學生更能身臨其境地參與到應急處置中。實踐教學的考核和評價體系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猜你喜歡
流行病學公共衛生醫學生
羊細菌性腹瀉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與防治措施
羊球蟲病的流行病學、臨床表現、診斷和防治措施
新型冠狀病毒及其流行病學特征認識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一起疑似霉變蛋撻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學調查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醫學生怎么看待現在的醫學教育
公共衛生服務怎加強
公共衛生監督不是“陪襯”
對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