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廛”字考

2023-12-14 09:15
衡水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貨倉孟子貨物

余 輝

(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常見《孟子》白話文譯注本有三種,分別為楊伯峻《孟子譯注》、方勇譯注《孟子》以及中華經典藏書系列萬麗華、藍旭譯注《孟子》。三種譯本皆是中華書局所出,語言精審,言簡意賅,無論是初學者閱讀、學習《孟子》,還是有一定積累的人深入研究,此三種譯本都是當讀必讀之經典著作。然三種譯本在解釋翻譯有關“廛”字之相同語句時,意義卻多有出入,容易使讀者產生困惑,且譯本所釋與趙岐之訓也多有不同。同時部分辭書在對“廛”字的某義項解釋中,也多引用《孟子》之句作為配例,可見原句當為經典例證,但個別釋義是否精洽亦值得商榷。為求對原文字義理解準確,筆者對比諸家之言,仔細查考,冒昧闡述己見以就教于方家。

一、“廛”字在原文中的解釋

經統查,“廛”字在《孟子》原文中共出現四次,具體如下: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則天下之商皆悅而愿藏于其市矣?!軣o夫里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悅而愿為之氓矣。(《公孫丑上·五》)

愿受一廛而為氓。(《滕文公上·四》)

(一)“市廛而不征”之“廛”

“市廛而不征”,趙岐注:“廛,市宅也?!盵1]64按趙岐之說當為市場中的房屋。此句楊伯峻《孟子譯注》翻譯為:“在市場,給予空地以儲藏貨物,卻不征收貨物稅?!盵2]70則是以“空地”釋“廛”,此與趙岐解釋不同。萬麗華、藍旭譯注《孟子》則注釋為:“公家所建供商人租用的貨倉。這里指抽取貨倉稅?!狈g此句作:“做生意的,只抽取貨倉稅而不征貨物稅?!盵3]68首先以“貨倉”釋“廛”,貨倉與房屋意義相似,此說與趙岐相近。然后又講“指抽取貨倉稅”,“廛”字是否承載了動詞“抽稅”之義也待商榷。方勇譯注《孟子》注釋“廛”為“市宅,棧房”,此說與趙、萬相似。翻譯此句為“在集市上,儲藏貨物的地方不征稅”[4]58。對比趙、楊、萬、方四家注釋,這就出現了“廛”字究竟是側重指“房屋”還是指“土地”的矛盾,以及“廛”在語境中是否有“抽取貨倉稅”之涵義,不征稅究竟是不征倉儲稅還是不征貨物稅,抑或是二者兼免。此句趙岐注:“古者無征,衰世征之?!锻踔啤吩唬骸锈芏欢??!吨芏Y·載師》曰:‘國宅無征?!盵1]64

考察《禮記·王制》“市廛而不稅”。鄭玄注:“廛,市物邸舍,稅其舍,不稅其物?!盵5]246則趙岐引《王制》之說,已是明言商賈之貨物存放于“廛”,只征收使用倉庫的費用,不征收貨物稅?!吨芏Y·地官·載師》:“凡任地,國宅無征?!编嵭⒁嵄娭f:“任地,謂任土地以起稅賦也。國宅,城中宅也。無征,無稅也?!盵6]201焦循《孟子正義》:“此國宅不專指市中之宅,凡民之居,與官吏之居,皆可統稱?!盵7]228載師就是掌管利用土地、制定相應稅率法規的人。不同品質的土地分給不用的職業用作不同的功能,其中都城內用作住宅的土地不征稅。趙岐引《載師》之言是解釋“廛”與“國宅”意義相近。但是“廛而不征”解作商賈居?。ɑ蛘叨诜咆浳铮┯诖藝植徽鞫?,就與上文鄭玄“稅其舍,不稅其物”之說相矛盾。由此,趙岐給出的解釋是“古者無征,衰世征之”,即古代社會商業發達之時,貨物稅和倉儲稅都不征收,而經濟不景氣的時代即“衰世”,則只征收倉儲稅。

那么“廛”字側重指“房屋”還是“土地”,可以考察其在文獻中的相關用法。

上文《王制》鄭玄注:“廛,市物邸舍?!臂∩?,即用作倉庫的房屋、屋舍。又《周禮·地官·廛人》:“廛人,掌斂市絘布、緫布、質布、罰布、廛布,而入于泉府?!编嵭ⅲ骸扳懿颊?,貨賄諸物邸舍之稅?!焙笥忠嵥巨r注:“廛,謂市中之地,未有肆而可居以蓄藏貨物者也?!盵6]226,227廛布,為邸舍之稅。邸舍,即用于存放貨物的倉庫、庫房等。同樣可證“廛”字明顯與房屋有關。又按鄭眾之說,“廛”當有三個詞義特點:其一與“肆”有關?!八痢碧幱谑兄信c市有關,按《漢語大字典》義項七,“肆”字當理解為“集市貿易場所,商店。如:酒肆、茶肆?!盵8]3376肆是商店之義,商店應該設置于房屋之內而不是露天的空地;其二是可居。雖然空地可居房屋亦可居,但結合上下文“未有肆”,我們同樣把可居之特點落在房屋之上,以實現文義前后統一;其三是“以蓄藏貨物者也”。結合《孟子》原文“法而不廛”之句,當貨物發生滯銷才需要貯藏于“廛”以待官家收購。貨物滯銷勢必不是一天兩天的短時間問題,那么需要數天或長時間貯藏的貨物應當不太可能置于室外,否則日曬風吹雨淋必然不利于貨物保存。

同時可以進一步猜測哪些貨物需要官家收購?其中之一就是糧食?!读夯萃跎稀と酚小肮峰槭橙耸扯恢獧z,涂有餓莩而不知發”之句?!皺z”字:趙岐訓“以法度檢斂”;錢大昕《十駕齋養心錄》亦有過解釋:“發斂之法,豐歲則斂之于官,兇歲則糶之于民。記所謂‘雖遇兇旱水溢,民無菜色’者,用此道也?!奔簇S年糧食產量高,官家可收購貯藏,兇年再低價出售賑濟災民。若貯存糧食更應置于倉房室內而非露天堆放,可證“廛”字特點之三“蓄藏貨物者”乃房屋之類。那么綜合這三個特點理解鄭眾對“廛”字的解釋,則應該是“集市中的某處地方,沒有設置交易功能但可用于貯藏貨物的閑置房屋”。

又《詩經·魏風·伐檀》有:“胡取禾三百廛兮?”“胡取禾三百囷兮?”之句,廛古音在元部,囷古音在文部,二者旁轉押韻音近且義近,廛正作房屋解,和囷一樣都是儲藏糧食的倉庫[9]。

綜上,則“廛”字當作“房屋、倉房”解。焦循《孟子正義》中也贊同趙岐之觀點:“故后鄭以為居民區域,市物邸舍。商賈貨物,宜藏居舍之中,不得貯于空地。趙氏不用空地之說,以為市宅,是也?!盵7]229所以,我們認為“廛”字趙岐所訓“市宅也”不可以理解為“空地”,而應為“市場中閑置的房屋”,其主訓詞“宅”作房屋解。

(二)“法而不廛”之“廛”

此句楊伯峻《孟子譯注》譯文作:“如果滯銷,依法征購,不讓它長久積壓?!盵2]70“廛”即長久積壓之義。方勇譯注《孟子》翻譯為:“依法征購滯銷的貨物不使它積壓?!盵4]58此說亦與楊伯峻相似。萬麗華、藍旭譯注《孟子》翻譯為:“或竟連貨倉稅也不收?!盵3]68結合上文“廛”指“抽取貨倉稅”,此處“不廛”還是不抽取貨倉稅,萬說“廛”即為收稅之義。

趙岐注:“法而不廛者,當以什一之法征其地耳,不當征其廛宅也?!盵1]64此句正承接上一條注釋“古者無征,衰世征之”。商賈貨物貯藏于市場,倉儲稅、貨物稅都不應該征收,只以“什一之法”征收他們耕地的土地稅就夠了,這樣才“天下之商皆悅而愿藏于其市矣”,才是盛世之象。按趙岐之說,“廛”字沒有積壓義,也沒有“收稅”義,還是指“居所”“宅院”等。

如楊、萬等說“廛”字積壓之義當見《周禮·地官·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斂而入于膳府?!编嵭ⅲ骸肮蕰鴾蜃麾??!盵6]227則滯、廛二字義近。又古音廛在定紐元部,滯在定紐月部,二字雙聲、對轉,讀音也相近,所以在古籍中有作為通假字替換使用的可能性。鄭玄注又引鄭眾之言:“其有貨物久滯于廛而不售者,官以法為居取之,故曰‘法而不廛’?!庇衷唬骸靶^不售而在廛,久則將瘦臞腐敗?!盵6]227即貨物在“廛”中積壓滯銷,官府要依法收購不使其腐敗變質?!安烩堋奔础安涣钬浳锓e壓”,則“廛”字當是由名詞“存放貨物之倉庫”引申指動詞“存放、堆積貨物”,這是一步動名引申。這里我們贊同鄭玄以及楊伯峻、方勇之說,“廛”當為“積壓”之義,不用趙岐之言。另外,統觀趙岐之注,有關征稅之言當由《孟子》原文“不征”一詞承載,與《王制》之“不稅”對應,“廛”字實在沒有征稅之義。

(三)“廛無夫里之布”之“廛”

“廛無夫里之布”句中之“廛”字,三個譯本皆訓作“民居”,即百姓居住的地方,沒有額外的徭役稅和土地稅?!胺虿肌币娪凇吨芏Y·地官·閭師》:“凡無職者出夫布?!辟Z公彥疏:“此無職,即《大宰》‘閑民無常職,轉移執事’者也?!盵6]203即沒有固定職業、以打工為生的人。夫為勞動力,夫布即按人頭出的徭役稅?!袄锊肌币娪凇吨芏Y·地官·載師》:“凡宅不毛者,有里布?!编嵭⒁嵄娭裕骸坝钫瑯渖B?,民就四業,則無稅賦以勸之也?!盵6]202即希望百姓都在宅院里種植桑麻,人民都去擔任一定工作如放牧、耕地、種樹、養蠶等。如果百姓的宅院里不種桑麻,則按宅地面積處以罰款謂之“里布”。具體討論稅收時,“廛”指民居、宅院。但稅收制度乃國家所定,百姓居住的地方其實就是指所在地區、所在國家而言。如孟子所講,當為某個國家如果沒有類似稅賦,則天下之民皆悅而愿為之氓。若解為“百姓的宅院沒有稅賦”顯然愚頑不通。故而,此句中“廛”指百姓居住的地方(國家)。

(四)“愿受一廛而為氓”之“廛”

“愿受一廛而為氓”,趙岐注:“廛,居也?!薄拔墓c之處”,趙岐注:“文公與之居。處,舍之宅也?!盵1]97楊伯峻《孟子譯注》譯為:“希望得到一個住所,做您的百姓。文公給了他房屋?!盵2]115萬麗華、藍旭《孟子》注釋:“廛,民居?!弊g文:“希望得到一個住所,成為僑民。文公給了他房屋?!盵3]113,115方勇譯注《孟子》注釋:“廛,住宅?!贝司浞g為:“希望領受一處住所成為您的子民。文公給了他房子?!盵4]98,100

趙岐以“居”訓“廛”,以“與之居”訓“與之處”,以“舍之宅”訓“處”,則廛、居、處、舍之宅義近,亦當指房屋而言。萬、方二人注釋分別為“民居”“住宅”,今天講“有一處民居或住宅”一定是指有房子,而不是空地,所以此二人注釋“廛”之詞義重心亦在房屋。楊、萬、方三人在譯文中都使用“住所”一詞,甚為恰當?!白∷币辉~是翻譯句子時,為使上下文語意連貫通順而對“房屋”義的抽象處理,許行等人愿意被賜予一處住所(房屋)從此作為滕國的百姓,然后滕文公就賜給了他們一處房子。所以我們認為,此處“廛”字之詞義重心仍側重于“房屋”,可作為“房屋”講。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仔細考察“廛”字在《孟子》原文中出現的語境,以及“廛”字在相關文獻中的用法,得到“廛”字在《孟子》中有三種意義:①房屋;②貨物積壓;③百姓居住的地方(國家)。其中后兩種應該屬于“廛”字在上下文語境中產生的臨時性語境義。

三、“廛”字引申脈絡

考“廛”字之本義。

《說文·廣部》:“廛,一畝半,一家之居。從廣、里、八、土?!盵10]190段玉裁改作“二畝半”[11]449,即可供一家居住的二畝半土地。字形從廣、里,與房屋、居住有關,八、土表示分土,即分一塊土地用于居住。按《周禮·地官·載師》:“以廛里任國中之地?!编嵭ⅲ骸扳?,居民之區域也?!盵6]198即把國中土地用作居民居住的區域,用于居住則必有房屋建設,正合從“廣”之意,“廛”即用來居住建房的土地。

“廛”字為何指二畝半土地?按《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狈蹲ⅲ骸俺龀锇耸€,余八百二十畝。故井田之法,八家共一井,八百畝余二十畝,家各二畝半為廬舍?!盵12]122八戶人家共同耕種一塊“井田”共九百畝,井田中包括公田八十畝以及每戶私田一百畝,合計為八百八十畝,剩余二十畝平分給八家即每家二畝半作為居住的宅院,此即“廛”為二畝半之由來。公田為八十畝,每家耕十畝,十畝恰是各家私田一百畝的十分之一,此為“什一”之稅法?!豆珜O丑上·四》:“耕者助而不稅?!壁w岐注:“助者,井田什一,助佐公家治公田?!盵1]64以及上文趙岐注:“法而不廛者,當以什一之法征其地耳,不當征其廛宅也?!盵1]64皆是據此而言。

“廛”字本義為用來居住建房的二畝半土地,可引申指人居住的房屋,又引申為用于存放貨物的房屋,再由存放貨物的房屋引申指存放貨物,繼續引申貨物存放時間過久則是貨物滯銷、積壓。同時,由用來居住的土地還可引申泛指人居住的地方、國家等。其引申脈絡如下:

圖1 “廛”字詞義引申脈絡

由此,《孟子》原文中“廛”字三種意義皆由《說文》本義“土地”引申而來。這樣我們對“廛”字四處語境的意義分析有源頭、有例證,基本可以實現自洽。

四、“廛”字在字典中的解釋

“廛”字在不同辭書中,主要有如下義項:

1) 古代指一戶平民所住的房屋和宅院,泛指城邑民居。(《現代漢語詞典》第7 版)

2) ①古代一戶人家所占的房地?!睹献印る墓稀罚骸霸甘芤烩芏鵀槊??!雹诩兄袃Σ?、堆積貨物的棧房?!鹨u東西的店鋪。(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3) ①一家所居的房地?!睹献印る墓稀罚骸霸甘芤烩芏鵀槊??!雹诠宜ü┥倘藘Υ尕浳锏姆可??!睹献印す珜O丑上》:“市,廛而不征?!保ㄍ趿Α豆艥h語字典》)

4) ①古代城市平民一家所居的房地?!睹献印る墓稀罚骸霸甘芤烩芏鵀槊??!壁w岐注:“廛,居也?!雹谥赋且刂蟹课?。③市中儲藏、堆積和出售貨物的地方。④古代一夫所耕田,即百畝。(《漢語大字典》)

5) 古代城市平民一家所居的房地為廛?!睹献印る墓稀罚骸霸甘芤烩芏鵀槊??!狈褐该窬?。(《字源》)

《現代漢語詞典》以詞語“房屋”“宅院”“民居”等解釋“廛”字,可見這是“廛”字在古代常用意義,與我們上文的分析結果也大致相同。然后除《現代漢語詞典》未附例句之外,另外四本字典的其中一個義項同時引用了《孟子·滕文公上》“愿受一廛而為氓”這一句,并以“房地”釋“廛”字。這些解釋大致看來并無不妥,現實語境中“房”與“地”也經常連用,且粗考《孟子》上下文語境,許行等人來到滕國領受一棟房屋或者一塊土地得以生存皆能講通。但若細考之下:首先,《孟子》原文中該句“廛”字詞義重點在于“房”,而字典的訓釋詞“房地”之詞義重心在于“地”,這就與原文沖突了。其次,“房地”一詞模糊了“房”與“地”的界限,仿佛模棱兩可地講既指房又可以指地,這使得“廛”字訓釋結果模糊,不利于讀者準確理解。我們不反對“廛”字有“土地”的意義,這是《說文》所講本義。只是以“房地”作為訓釋詞以及該句例證的選用可再商榷。

或許,該義項可調整為“可供一家居住的土地”,以“土地”代替“房地”消除這種模糊性。例證設置可采用《周禮·地官·載師》“以廛里任國中之地”之句,鄭玄注:“廛,民居之區域也?!盵6]198即居民用于居住的土地,如此則釋義更為清晰、準確。

猜你喜歡
貨倉孟子貨物
逛超市
磨刀不誤砍柴工
進出口侵權貨物刑事執法之法律適用
路遙知馬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