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營企業如何掌握全球高科技市場話語權?
——基于巨灣科技主導制定CIM國際標準的案例研究

2023-12-14 10:22曾國煒郭春蘭
宏觀質量研究 2023年5期
關鍵詞:產學研智慧融合

劉 彪 曾國煒 郭春蘭

一、引言

多年來,中國的民營經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為經濟的穩定增長、創新驅動、就業機會的創造以及民生福祉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民營經濟已經深刻融入中國的經濟體制,成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增長的核心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持。民營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份額持續擴大,已逐漸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動力。它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實現中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力量。然而,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中美經貿關系持續緊張,這導致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的劇烈變動,科技創新資源的流動也遭遇了重大挑戰,這無疑對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造成了影響。為了應對這些變化,適應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中國正將科技發展戰略轉向以自主創新為核心的內循環模式。通過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實現創新資源的協同整合,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的緊密結合,各個創新主體之間實現組織融合,從而實現創新資源在各主體之間的高效流動(張羽飛,2021)。這種模式有助于企業更好地應對外部環境的挑戰,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民營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創新將是中國實現經濟現代化、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走技術創新路線,實現科技轉型無疑是企業持續發展和競爭中極為重要的一步。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技術創新和科技轉型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有助于民營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和外部挑戰。產學研融合作為一種能整合創新資源、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各環節相互滲透、各創新主體組織不斷融合的模式,具有重要意義。這種模式能實現創新資源在大學、研究機構和企業間的高效流動,推動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從而促進經濟發展。然而,民營企業在實現產學研融合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資源對接和承接能力不足。很多民營企業尚未建立完善的科技資源對接機制和平臺,導致科研成果難以快速轉化和應用,影響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二是偏好松散型合作方式。民營企業往往更傾向于靈活、松散的合作模式,而這種模式可能導致資源的分散,不利于深度融合和持續合作,從而影響科技創新的效率。三是缺少橋梁角色。政府和科技中介機構在產學研融合中起到橋梁和鏈接的作用,但現有的政府和科技中介機構對于民營企業的支持還不夠,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導和服務。四是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現象依舊突出(何郁冰,2012)??萍寂c經濟“兩張皮”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企業的核心技術能力還不夠強大,尚未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未能有效支撐經濟發展。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應出臺更有利于民營企業的政策,加強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建設,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企業自身也需提高創新能力,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同時,高校和科研機構也應更加注重成果的實際應用,提高轉化效率,以實際行動支撐經濟發展。

參與制定標準對企業發展有眾多益處:一是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影響力;二是可以始終掌握行業前沿資訊和規則;三是可以將自身創建或者熟悉的規則融入到標準中,使企業自身有先發優勢,掌握話語權。然而民營企業參與編寫國際、國家標準的并不多,主要原因包括短期內無法產生效益,及公司規模小難以單獨配置標準化工作團隊。

針對上述提到的理論缺口,本文選取深圳巨灣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案例分析對象,基于其在智慧城市領域國際、國家標準編寫、制定的經驗,尤其是主導并于2023年順利發布的第一個CIM領域的國際標準項目IEC SRD 63273-1:2023 Smart city use cas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city information modelling-Part 1: High-level analysis,將研究問題聚焦于“民營企業如何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技術創新,從而占領全球高科技市場話語權”。具體而言,本文將通過發布的“IEC SRD 63273-Part 1”項目闡述城市信息模型概念,說明其在支撐智慧城市發展中的重要性,闡述城市信息模型的發展以及城市信息模型的優勢。它將為國際標準制定組織(SDOs)提供城市信息模型標準的總體范圍,指導IEC及其技術委員會如何將城市信息模型用于智慧規劃和城市管理特別是電工等基礎設施,使之和城市各個方面相兼容。本文結論將對在國家“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目標下企業對于如何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走技術創新路線,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從技術規則的服從者到參與者再到制定者的身份轉換提供啟示和借鑒。

二、文獻綜述

(一)智慧城市與城市信息模型的關系

20世紀90年代,智慧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Gibson,1992)。這個概念描述了城市在發展過程中科技化、創新化和全球化的進程。2009年,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使得“智慧城市”這一概念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智慧城市被定義為以“創建一個由新工具、新技術支持,包含政府、市民和商業組織在內的新城市生態系統”為核心的技術方案。

智慧城市是一個集多學科交叉于一體的復雜概念,因而在學界并沒有形成統一的定義。一方面,有學者從功能角度出發,嘗試定義智慧城市的概念。部分學者的研究指出,智慧城市需實現智慧經濟、智慧政府、智慧市民、智慧出行、智慧生活和智慧環境等要素,只有這些要素充分協同、相互促進才能夠實現智慧城市的建設。另一方面,還有學者更傾向于從技術角度來解釋智慧城市。其他的研究認為,智慧城市主要是先進信息技術與城市的固有組成部分的結合,而數據的交流和信息的存儲與利用是首要關心的問題。這些學者認為,智慧城市不僅僅是一個信息存儲平臺,而是要通過技術的實際應用,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實現智慧城市的各個功能。

新興技術融合對于未來智慧城市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三維數字模型、地理信息系統、城市感知網絡以及數字基礎設施等技術已成為實現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作為一種創新的城市技術載體,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的出現,體現了對新型城市操作平臺的需求和愿景。其通過融合多源數據、整合各種技術并實現系統集成,讓城市的多維特性和豐富屬性在數字化的三維空間中共融。該模型旨在宏偉且精細的數字孿生城市中探索無盡的應用可能性,有望成為智慧城市發展中的一項重大實踐。

但是如果沒有系統、規范的城市信息模型標準,就很難實現城市間的互操作以及國際交流和協作。目前,已經有不少與城市信息模型相關的國際標準工作小組,然而,仍然沒有任何一個專門針對城市信息模型的工作小組,這是國際標準的一個巨大缺口。

(二)城市信息模型的發展及貢獻

從20世紀70年代的BIM到20世紀90年代的3D GIS,再到21世紀初IBM的智慧地球以及智慧城市,城市都被認為是一個空間載體?,F在為了實現智慧城市管治,通過結合BIM、GIS、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云計算技術,提出城市信息模型的概念,只為應用好錯綜復雜的城市信息,實現高效、協調、共享的城市治理目標、城市經濟與基礎設施的智能化。

2007年,一些研究者開始探討計算輔助設計(CAD)與地理信息系統(GIS)的融合可能性,這是因為兩者分別在設計和地理分析方面都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研究者基于犀牛軟件(Rhinoceros)來探索城市尺度的參數化設計模式,強調的是聯動式、參與式、動態式的過程模擬。這樣的模擬過程通過地理信息系統(GIS)提供的各種分析能力得到了加強。然而,這種基于參數化設計模式的模擬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強調非線性的形態模式,這意味著生成的模擬城市與真實城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這種差異表現在模擬城市的形態、結構以及功能分布等方面,可能不足以完全反映真實城市的復雜性和多樣性。隨后,3D GIS帶來了地理設計的新理念。這種設計方法是基于GIS的平臺,輸入大量的參數化規則,可以直接生成道路、立面、建筑等城市元素。這種基于GIS的地理設計方法在三維表達方面表現突出,能夠更直觀地展現城市的空間結構。然而,這些地理設計與傳統的CAD仍存在較大差異。一方面,這些地理設計工具的設計工具箱并不友好,可能會給設計人員帶來使用上的困擾。另一方面,這些工具在設計部件要素方面的提供相對缺乏,可能無法滿足設計人員在細節和多樣性方面的需求。因此,這些地理設計軟件雖然在技術上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前瞻性,但至今還未能真正進入主流的設計領域,成為設計人員廣泛采用的工具。

鑒于智慧城市和城市信息模型的發展、應用會影響到所有人,IEC 智慧城市系統委員會第二工作組在2017年采用了城市解剖結構學,以檢視不同利益相關者及其所對應的城市需求。在城市解剖學的框架中,城市生態系統由三個關鍵要素構成:一組物理結構(結構)、構成城市社會的生物實體(社會)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流(相互作用)(見圖1)。復雜的城市可以包括九個特定領域:物理環境、城市基礎設施、建筑領域、城市功能、經濟、文化、信息技術、公民和公民社會、政府。根據2017年的城市需求調查,城市信息是智慧城市的關鍵領域之一。在信息技術領域,主要需求是大數據、城市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和信息。除大數據外,公民被確定為主要直接受益者,業界和政府被報告為重要的間接受益者。本文案例介紹的重點是城市信息模型,屬于信息技術領域。

圖1 城市解析的結構

根據2017年城市需求調查,城市信息是智慧城市的關鍵領域之一。在信息技術領域,主要需求是大數據(41.9%)、城市操作系統(19.4%)、應用程序(14.0%)和信息(6.5%)。除大數據外,公民被確定為主要直接受益者,業界和政府被報告為重要的間接受益者。業界和政府在信息技術領域引發了許多問題,而政府應該承擔解決相關問題的責任。

城市信息模型對智慧城市的貢獻體現在可為城市中的所有利益相關者提供高效的多功能集成管理工具。城市信息模型在城市規劃、虛擬現實、旅游、物業管理、基礎設施維護、災害管理等不同領域具有大量需求、價值和用途。城市信息模型的功能范圍包括:數據融合、地理可視化、數據同步、仿真和數據交換與安全。具體來說,數據融合方面,是將城市中所有利益相關方的相關信息/數據連接和存儲到一個協作中心。城市信息模型能夠連接不同類型的信息/數據和技術,構建智慧城市信息模型,幫助決策層和主管部門規劃、建設、管理和運營更智能的城市(Thompson,2016)。地理可視化方面,是在n維地圖中可視化多源數據。城市信息模型通過向利益相關者透明地展示城市問題來支持虛擬城市設計和治理。它可以在n維地圖中顯示多源數據(例如2D、2.5D、3D和4D),以一種簡單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現復雜的城市環境。數據同步方面,將實現實時自動更新數據。城市信息模型可以通過物聯網提供一種實時更新數據的方法,這有助于實時或近實時地管理城市。仿真方面(Fukuda,2016),旨在模擬城市增長并建立預警。城市信息模型可以提供城市增長的實時模擬,以探索現實環境,實現不同用戶之間的交互。它允許專業用戶部署多種分析功能,以實現智慧城市設計并測試不同的設計選項。數據交換與安全方面,主要是交換和保護數據。城市信息模型也是一個協作平臺,使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例如公眾、企業、政府機構和研究人員)能夠訪問動態城市數據和信息。它為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提供不同的訪問權限,以便開發不同的分析和利用率。

(三)產學研融合模式及階段

產學研融合已經逐步成為大部分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由于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以及外部環境不同,產學研融合模式也有所不同。其大致可分為技術協作、契約合作、一體化合作等形式,對應的產學研發展階段為產學研合作、產學研結合、產學研融合等階段。技術協作模式是高?;蚩蒲袉挝缓推髽I對于一個或者多個領域的研究、開發工作進行協作。該模式一般是合作雙方的合作初期階段,主要是根據一個或者幾個項目由高?;蚩蒲袉挝还リP并由企業提供經費等資金支持來完成。契約合作模式是高?;蚩蒲袉挝慌c企業進行共同開發、攻關。該模式對應產學研結合階段,因為在此階段,項目攻關的風險和收益由雙方共同承擔,合作程度也較上一階段得到進一步延伸,雙方的合作關系更為緊密。一體化合作模式是將高?;蚩蒲袉挝缓推髽I進行更緊密的結合。該模式對應產學研融合階段,可以將多個產學研單位整合為規模、結構更為合理的一體化組織。各方的宏觀發展戰略、信任度和風險方面也會達成協同,逐步發展為產學研共同體形式。

(四)產學研融合對于民營企業發展的意義

在2023年7月19日,國家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這是一份關于推動民營企業發展和增強其競爭力的重要文件。這份文件意味著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也為民營企業提供了發展的新方向和新機遇。產學研融合,即產業、學術和研究的深度融合,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動力。對于民營企業而言,產學研融合的意義尤為重大。首先,產學研融合能夠幫助民營企業加速技術創新,通過與學術機構和研究院所的合作,民營企業可以更快地獲取前沿科技和研發資源,從而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其次,產學研融合有助于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民營企業可以通過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接觸到更多的科研人才和技術專家,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人才基礎。同時,產學研融合還能夠幫助民營企業優化創新生態,構建開放、協同、共享的創新體系,激發企業內部創新活力。此外,產學研融合還能夠提升民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通過與學術和研究機構的合作,民營企業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趨勢,提前布局,形成核心競爭力(黃祥嘉,2015)。在國際化的過程中,產學研融合將有助于民營企業減小技術和市場風險,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值得注意的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中,對于民營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給予了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持,為產學研融合創造了有利條件。政府的這一舉措,無疑將進一步推動民營企業走向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產學研深度融合將助力民營企業掌握全球高科技市場話語權,這不僅是因為融合帶來的技術和人才優勢,還因為它有助于民營企業形成獨特的創新文化和機制,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面對全球化競爭的新態勢,民營企業需要借助產學研融合,加快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贏得未來的發展空間。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產學研融合必將成為推動民營企業走向世界舞臺的重要力量。

三、研究方法

(一)方法選擇

本文采用探索性單一案例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本文的基本研究問題是如何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走技術創新路線,實現企業轉型升級,實現從技術規則的服從者到參與者再到制定者的身份轉換,屬于怎么做的范疇,案例研究方法適合深度分析并解答此類過程和機制問題。另一方面,雖然是單一案例,但是能深入持久地挖掘一個案例, 通過一個案例把問題研究透徹, 也可以通過案例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增強研究基礎(王金紅,2007)。

(二)案例選取

本文選擇深圳巨灣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巨灣)作為案例研究對象,主要出于如下考慮:首先,巨灣作為一家年輕的公司,旨在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為政府和企業提供更高效、更可信、更精細化的城市資產價值管理綜合解決方案。同時,巨灣已先后通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認定,擁有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通過國家鼓勵的軟件企業評估、房地產估價服務軟件產品評估。目前主營業務和主要客戶群體包括為稅務部門、住建部門、自然資源部門、金融機構、估價機構等客戶提供數據采集、數據治理、平臺建設、信息化管理等綜合解決方案,住房交易與租賃信息化、租金評估、房地產涉稅評估方案得到多地政府部門和專業機構的選用和肯定。巨灣還面向金融、評估機構提供房地產交易數據管理及房地產估價服務平臺,提供案例查詢、自動價格評估、自動生成詢價預估報告等功能。目前為建銀咨詢、建信金科、鵬信評估等客戶提供了17萬次詢價服務,共出具2萬份評估報告,評估總建筑面積達200萬平方米,總價值達1400億元。

作為民營企業,巨灣堅持走技術創新,產學研融合路線,讓其在各業務行業已經逐步具備影響力。在標準領域,巨灣標準化工作核心團隊先后參與國際、國家標準的編寫和制定,其中參與編寫的國際標準《ISO 37156:2020 Smar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s-Guidelines on Data Exchange and Sharing for Smar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s》 是中國主導的第一個ISO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領域的國際標準,是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數據領域母標準,也是ISO在智慧城市領域發布的首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數據標準。該項標準的發布具有重要的意義,將為政府或具備管理職能的企業、組織和個人進行城市基礎設施數據交換與共享提供參考,有助于提升信息化水平,消除信息孤島,加強城市的智慧程度,并朝著使用數據的方向發展,從而使城市變得更智慧。參與編寫的國家標準《GB/T 42420-2023智慧城市基礎設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居民社區基礎設施數據獲取和報送規范》是規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的居住社區基礎設施數據獲取和利用,建立可參考的理論框架,發現內在的標準需求,并提出相關建議。該標準有利于促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智慧城市數據質量和使用效率的提升,促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智慧城市數據標準的發展,使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智慧城市數據標準化工作的重點和方向更清晰,能夠為不同國際組織、不同國家的智慧城市標準制定機構提供方法論,促成未來智慧城市國際標準化工作的連續性發展。另外,巨灣在城市信息模型領域也有重要的科研產出。團隊主要核心成員于牽頭撰寫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城市信息模型和城市數字孿生》(City Information Modelling and Urban Digital Twins) 技術報告已于2021年12月發布。該報告指出,城市信息模型與城市數字孿生兩者存在許多重疊,也有不少相異之處。城市信息模型是隨著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發展而出現的。BIM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是城市信息模型的兩個重要基礎。兩者分享共同目的,即通過使用數據和科技實現更好的城市規劃和城市管理。它們都為數據處理、城市分析、城市設計、模擬和建模等提供了技術解決方案。

(三)數據收集

1.案例數據類型

案例研究的數據來源應該是豐富的,主要方式包括觀察、訪談、文檔以保證數據資料的完整性、可比性和說服力。本文案例數據類型選取包括一手資料和二手資料,首先從收集二手檔案資料開始,這些二手檔案資料包括記錄企業發展歷程的檔案、企業官網、媒體報道、企業領導采訪資料、會議記錄、內部材料。一手資料包括訪談、實地調研和深度觀察收集到的數據。

2.一手資料收集

本研究采用訪談、調研和觀察等方式收集一手數據,旨在梳理各利益相關者在各個發展重要節點的思考和決策,目標對象為企業領導層、各部門負責人和企業相關人員。第一階段,2019年3月至8月,對企業領導層進行訪談,其問題主要是關注企業最初成立時所設立的愿景和目標,對企業領導層進行了兩次集體訪談和多次隨機訪談。第二階段,2020年2月至11月,對企業領導層和企業人員關于新冠疫情時期所做的考慮和判斷進行訪談,由于新冠疫情原因,采用線上形式進行,并得到了大部分人員的反饋,訪談時長400分鐘左右,整理錄音文字8.5萬字。第三階段,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在對前兩個階段收集的數據進行初步分析之后,結合巨灣當時的發展現狀,在新冠疫情逐步開放后,對企業進行現場調研和觀察。研究團隊通過參與復工復產動員會和疫情后相關項目推進會議,主要了解了結合企業性質,經歷疫情的洗禮及同時發生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改變、企業對于未來發展方向的判斷和依據以及企業相關人員對于未來的展望。

3.二手資料收集

在企業發展中,二手資料是重要的回顧和參考依據,需要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收集。本研究一方面對企業官方網站、公眾號、第三方網絡報道、企業領導的訪談資料等公開信息進行了搜索和整理(王永貴,2023);另一方面,也整理了包括企業會議紀要、部門項目檔案以及其他內部資料在內的非公開信息。

四、案例分析

案例研究需要在保證“講好故事”的基礎上“構建理論”,把具象化的案例提煉出抽象化的理論。一個好的企業故事或者案例一定是能讓讀者產生共鳴,具有啟示和參考的作用。本研究對巨灣的發展及轉型做了梳理,并總結了三個階段:產學研合作階段、產學研結合階段、產學研融合階段(張羽飛,2022)。

本文依據巨灣在標準領域的各個發展階段,分析巨灣產學研融合、核心技術發展路徑,以此來論證在產學研融合的基礎上,核心技術的發展和突破是企業逐步掌握國際話語權的成功之道。

(一)協助起草國際標準,產學研合作階段(2019-2020年)

隨著我國目前逐步進入城市化的中后期,城市發展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進入到城市發展新的歷史階段,急需進一步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和加強城市治理方式創新。要實現此目標,必須建立城市信息模型大型數字平臺及相關的標準進行智慧城市規劃和管理。目前,在國內,現有的城市信息模型相關的標準更聚焦于平臺的搭建和建設,對于城市信息模型其他方面,如在不同場景下的需求分析較少,標準體系仍不夠完善。因此,巨灣在結合自身資源實力和對于未來發展的考慮下,積極參與智慧城市、城市信息模型建設和幫助行業完善相關的標準體系。

關于標準以及參與標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誰制定標準,誰就擁有話語權;誰掌握標準,誰就占據制高點?!逼髽I通過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可以及時了解所在領域的國際最新進展,進而對本領域的發展趨勢和風險能夠判斷得更準確,不需要等外部環境受到影響后被動調整適應。有些國外市場通過將標準和認證結合的方式,對國內企業產品出口設置技術壁壘,企業如果掌握了國際標準信息,就能盡早準備,甚至可以推動自身優勢技術和先進理念納入國際標準,引領產業發展方向。企業通過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不但自身技術實力得到驗證,更容易獲得大眾認可,對企業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有利于提升企業品牌價值,進而幫助企業迅速成長。

在成立之初,巨灣組建了標準化工作團隊,并且擁有在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中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團隊核心成員。本階段中,巨灣利用已有的資源與高校、科研機構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積極參與智慧城市、城市信息模型領域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如發布于2020年的ISO 37156項目,該項目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有關部門的指導與支持下,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牽頭編制,巨灣團隊負責其中部分章節的編寫工作。本階段,產學研策略偏向于松散的合作類型,表現為與個別科研單位機構進行項目合作和共同承擔課題開發。隨著該標準的順利發布,巨灣也實現了核心技術發展路徑的第一步也就是實現了與學研伙伴建立合作關系、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的目標,為之后深化產學研發展打下了重要基礎。

(二)負責編寫國際標準重要章節,產學研結合階段(2020-2022年)

盡管產學研合作具備知識溢出效應,其伴隨的隱形知識和核心技術的轉移將增加企業自身的創新積累,一方面可以讓企業增強創新意識,重視創新工作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可以讓企業更好地對所處的領域需要進行的創新工作和方向有獨有的理解,并以此吸納和培養創新型人才。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隨之而來的是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化,基于此巨灣對于公司在標準領域的策略做出了靈活調整。松散的產學研合作方式已經不足以滿足新環境下,公司急需發展的需求。本階段,巨灣核心技術發展路徑的第二步就是實現擴大在目標領域影響力的目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積極活躍于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與智慧城市、城市信息模型相關的場景,如2021年6月,巨灣組織了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和城市數字孿生為主題的國際論壇,該活動得到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智慧城市系統委員會(IEC SyC Smart Cities)和國際標準組織物聯網及相關技術分技術委員會(ISO/ IEC JTC 1/SC 41) 的支持,論壇講者主要來自中、美、英、澳、加等地,包括政府部門、大學、企業及國際標準組織等不同界別資深專家。同時,巨灣團隊牽頭撰寫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城市信息模型和城市數字孿生》技術報告于2021年12月發布。另一方面,在標準制定工作中,由上一個階段的協助起草轉變為負責編寫重要章節,如于2023年發布的國家標準GB/T 42420—2023,巨灣團隊主要負責數據獲取和報送章節的編寫。

本階段中,產學研的合作內容、合作期限、合作方式、合作組織形式(仲偉俊,等,2009)與前一階段發生了變化。從合作內容來看,與個別高校、單位的合作技術創新已經遠遠不夠,需要增加信息共享和人才培養層面的合作。如在成功舉辦的國際論壇中,巨灣獲得了國際電工委員會以及世界各地不同界別資深專家的參與和支持,其中產生的思想碰撞、在專業領域的知識交流以及工作情況分享都將很好地為企業增加了知識儲備。而具體項目的開展如GB/T42420—2023的重要章節編寫工作則為標準化工作團隊提供了寶貴的工作經驗和團隊成員快速成長的機會,這無疑將逐步增強企業底蘊。從合作期限來看,短期合作一般是就某個問題或者項目進行攻關,隨著問題解決、項目結束,合作關系隨之結束,而長期合作是合作伙伴間就一系列問題或者一個專業領域的不同項目的攻關達成長期合作關系。本階段巨灣標準領域的其中一項成果,GB/T 42420—2023是智慧城市領域的國家標準之一,也是與上一個階段的主要學研伙伴合作的又一大成果,長期的合作關系有利于企業在所處的領域逐步擴大影響力。從合作方式來看,產學研合作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前期更多的是正式合作方式,例如在合同或者協議規范約束下開展工作。非正式的工作方式有共同發表論文、組織學術論壇或者產學研間非正式的信息交流。本階段中,巨灣組織的國際論壇也邀請了學研伙伴一同參與,雖然不是正式合作關系,但是也讓溝通和交流變得便捷和高效。從合作組織形式來看,企業一般會從單一的產學研項目合作小組演變到產學研合作聯盟的形式。巨灣自上一個階段后就積極與行業內學研伙伴建立合作聯盟等長期合作關系,這也是企業完成擴大影響力目標需要完成的重要一步。

(三)牽頭立項國際標準,產學研融合階段(2022-2023年)

隨著新冠疫情的減弱以及外部環境的好轉,企業對于發展的預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業自身實力扎實和外部合作關系穩定的條件下,對內繼續開展智能化、智慧化轉型工作,對外繼續夯實已有的合作關系并積極開拓新的合作機會成為本階段產學研融合的主要特征。產學研融合對于企業自身的內部組織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重視企業智能化、智慧化轉型,才能使企業有效地將已有的知識儲備和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和產業優勢,并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也將優化企業的內部組織結構(鄧悅,2022)。在本階段,產學研融合的深度和廣度得到進一步深化,已有的合作內容、合作期限、合作方式、合作組織形式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在戰略、信任和交流愿景以及風險和利益觀念三個層面形成協同。

在前兩個階段,經歷了外部環境劇烈變化的大背景下,巨灣意識到需要加快產學研的融合程度,并且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在這個階段,巨灣實現了核心技術發展路徑的第三步,在已經具備一定影響力和豐富工作經驗的領域開展牽頭領導的工作,即實現牽頭領導目標領域工作的目標,如已經成功立項的國際標準IEC TS 63526 ED1和正在申請立項的一項智慧城市領域的國家標準。因為盡管標準制定費時、費力,而且有時不能立即給企業帶來直接收益,但是如果作為牽頭單位的話,則中遠期效益將提高不少,產學研聯盟不僅將更加牢固而且還會繼續擴大,并且將進一步深化形成產學研共同體的形式。

本階段中,產學研融合的側重點更偏向于互惠雙贏型,學研伙伴間的戰略、信任和交流愿景以及風險和利益觀念逐步達到協同。從戰略層面來看,盡管在價值觀和文化上會略有差異,但是隨著產學研共同體這個意識的形成,彼此間在價值觀和文化上認同感會增強,更容易達成互惠雙贏的共識。從信任和交流愿景層面來看,多方位的長期密切合作關系將使各方更清楚各自的角色、義務和責任,溝通的成本降低,產出的效率增加,這將體現在可以更專注于核心技術專業領域,如巨灣在標準領域知識深度和廣度的挖掘,為聯盟各方在該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做出貢獻。從風險和利益觀念層面來看,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在產學研合作程度不深的情況下,往往存在目標導向不一致,和知識產權、利益分配沖突等問題,而產學研共同體的組成各方將更愿意共同承擔和分享風險和利益,因為在戰略層面上的協同已經形成了長期合作、互惠雙贏的團隊意識了。

五、研究結論

(一)結論

產學研融合能夠快速凝聚產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各類創新資源,推動從知識生產到知識商業化各環節相互耦合,有效解決科技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產學研協同創新作為一種提升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全新組織模式,始終是各國科技創新活動的主流組織模式,也是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及行業協會融合的重要方式。這種模式將促使公共科技成果迅速轉化,推動科學研究更好地滿足產業創新需求,形成科技與產業發展齊頭并進的局面,同時也成為民營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使用探索性單一案例研究方法,通過巨灣的案例,梳理了產學研策略和企業核心技術發展路徑在結合外部環境的情況下,所處的不同階段,并且識別出各個階段所具有的特征。一般來說,產學研的策略變化過程為“產學研合作、產學研結合、產學研融合”,對應的核心技術發展路徑的目標為“與學研伙伴建立合作關系、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擴大在目標領域的影響力;在目標領域開始牽頭并領導”。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內部情況包括組織結構、技術底蘊和技術突破創新知識儲備和外部的學研合作關系都將朝好的方向發展。

(二)實踐啟示

本研究為民營企業在各自所處行業逐步掌握話語權方面提供了三方面的啟示。

首先,需要堅持產學研融合。本文結論表明,產學研深度融合是產學研各方關系從合作到結合到不斷深化與發展的結果。產學研融合,作為一種跨組織協作模式,連接了科學創新和技術商業化,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已有二十多年,并不斷朝著跨區域、國際化和網絡化方向發展。美國硅谷、芬蘭、我國的中關村都是運用產學研融合的方式,結合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的各自優勢,來推動區域創新能力的典型成功案例。因此,這也是民營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一環。

其次,需要進行轉型升級。為應對市場競爭的加劇、客戶需求的變化、新型技術的驅動需求,轉型升級變得不可避免。市場競爭的加劇要求企業進行智能化、智慧化轉型,以提升競爭力,從而優化效率、改善產品和服務品質,并拓展市場機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另外,企業一方面應充分了解產學研策略與其對應的核心技術突破目標的不同階段,這可以為企業提供其所處的發展階段需要應用的策略,將明顯增強企業的創新資源配置效率與效果。同時企業應重視如何擴大產學研的深度和廣度,將產學研合作關系不斷深化并發展為產學研一體化的深度融合狀態。另一方面,產學研各方以及政府應該積極參與,一起為產學研融合促進企業核心技術突破創造環境(陳海鵬,2019),助力其核心技術與國際一流的關系從陪跑到并跑再到領跑。

猜你喜歡
產學研智慧融合
精益求精產學研 繼往開來朝陽人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融合》
完善轉化機制 推動產學研融合
紡織摘獎項目產學研居多
學前音樂教育專業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探討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