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業態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要素與發展路徑探究

2023-12-15 07:18李美巖隋響
中國市場 2023年36期
關鍵詞: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李美巖 隋響

摘?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后的必然形態,也是未來我國戰略性目標達成的一種戰略轉變。文章通過分析新形勢下影響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諸多矛盾及問題,提出新形勢新業態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高市場及國際競爭力,已經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和實現強國戰略目標的必然要求。對于如何正確深刻把握中央有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思想,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文章提出了可供參考的路徑選擇。

關鍵詞:新發展格局;經濟高質量發展;必然要求;路徑選擇

中圖分類號:F12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36-001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36.010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臨國內外形勢變化,經濟發展形勢也發生很大變化。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的變化必然引發發展思路、發展理念的調整,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十八大以來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路進行了精辟總結,其中既包括發展理念的理論創新,如“破除唯GDP論英雄”“新發展理念”等,也包括對經濟形勢判斷的創新,如提出“三期疊加時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理論。其中,關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論斷,是對經濟形勢的重大判斷。

1?高質量發展溯源

1.1?高質量發展概念的提出

高質量發展的概念最早在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具體描述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最早對高質量發展階段作出的判斷。之后中央一系列文件和會議當中都對高質量發展問題提出了明確的闡釋和具體的要求,特別是2017年年底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及其制度體系建設提出了具體的描述和明確的要求。

2020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對高質量發展階段又做出重要判斷:“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從“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到“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很顯然這個描述有很大區別。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又明確提出要“完整、準確、全面地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很顯然,從最早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高質量發展”單純指的經濟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發展到現在已經不單單指經濟領域的高質量發展要求,而是社會、文化、生態各方面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這也體現了我國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是一個動態演進、發展的過程。

1.2?高質量發展的基本特征

1.2.1?經濟增速的變化

總體上來講,我國的經濟增速已經由高速轉向中高速增長。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到2007年,我國的年平均增長率達到11.14%,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經濟增速趨于逐漸下滑的態勢,2008年至2021年平均增速保持在8%。這種經濟增速的變化,體現了我國經濟運行的實際,背后揭示的是我國經濟增長的客觀規律性,就是潛在增長率下降這樣一個發展趨勢。

1.2.2?產業結構的優化

一個發達、成熟的經濟體一般都呈現“三二一”的產業結構,即第三產業比重最高,其次是第二產業,最后是第一產業。對于我國來說,產業結構也是趨于動態變化和不斷演進的,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2012年達到了45.5%,首次超過第二產業45.4%。

1.2.3?動能模式的轉化

根據邁克爾·波特的創新驅動發展理論,經濟增長分為資源驅動、投資驅動、創新驅動三個階段,中國經濟的增長模式也遵循了這一客觀規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憑借勞動力、土地等成本較低要素,以資源驅動為主。21世紀初,中國進入了投資驅動發展階段。近些年隨著新科技革命以及產業變革,中國逐步進入了以知識經濟、數字經濟為主的創新驅動發展的階段。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提高到38.6%,比2002年的10%提高28.6個百分點,中國數字經濟取得巨大成就。

2?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原動力分析

2.1?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造了世界經濟增長的奇跡,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第一外匯儲備大國,這些成就的取得解決了原來很多問題,但是窮有窮的難處,發展起來也有發展起來的問題。?

2.1.1?科技創新薄弱影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發展水平總體不高,會導致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對于經濟規模巨大的中國來說,如果科技發展、科技創新薄弱,將會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命門,會成為一個很大的薄弱點。當前科技創新領域主要面臨以下三個主要問題。?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不足。2019年中國工程院對國內26類制造業展開產業鏈安全性評估,發現中國制造業產業鏈60%安全可控,部分產業對國外的依賴程度很大,如飛機、航空、數控機床以及船舶等。另外還有5大類產業,如集成電路、操作系統軟件、核心信息設備、航空發動機等,與世界存在巨大差距。這就導致我國對外進出口存在較大依賴,往往會成為國外對我國經濟進行制裁的手段。

二是關鍵核心技術遭遇卡脖子。根據工信部報告顯示,我國約95%的高檔數控系統、80%的芯片、幾乎全部的高檔液壓件和密封件都需要進口。關鍵核心技術對外的巨大依賴性,導致一些發達國家把經濟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把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和產品列入對中國出口的限制清單,對中國進行科技封鎖和技術制裁。所以我國必須要提高關鍵核心技術水平,進行科技創新,把握科技發展的主動權。

三是基礎研究薄弱。我國基礎研究的投入只有不到美國、日本的1/2,不到英國的1/3,不到瑞士的1/7,與發達國家還存在很大差距。

2.1.2?生態環境污染嚴重影響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的能源利用率即單位GDP能耗比發達國家顯著要高。另外,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仍然以化石能源為主,原煤、原油、天然氣三大化石能源的消費占比達85%左右,而水、電清潔能源只有16%,這種結構導致了高排放、高污染問題的出現,所以未來怎樣進行能源革命、提高能源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是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式。

2.1.3?產業結構仍處低端環節影響持續健康發展

以芯片為例,芯片分為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及應用5個環節,全球芯片產業的市場占有率幾乎被歐美日韓等國家所壟斷。此外,我國僅有少數的企業像中芯國際在芯片的制造、長電在封裝測試領域占有一定的市場占有率之外,其他幾乎都是歐美日韓的企業為主,這也體現了我國未來的產業要升級、要往高端攀升方面面臨的壓力和挑戰巨大。

2.2?高質量發展是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

我國社會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種社會矛盾的變化,要求我國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去化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2.2.1?發展不平衡問題

一是區域間發展不平衡。近年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出現明顯分化的態勢,板塊分化嚴重,南北差距加大。2013—2022年東部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遙遙領先于其他板塊,傳統的沿海發達地區,如長三角、珠三角逐步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而作為傳統制造業發達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發展相對滯后,2012—2020年,東北經濟占全國的比重由8.7%下降到6.2%,經濟發展極化效應明顯,全國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二是城鄉間發展不平衡。改革開放之后,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呈現出先升后降的趨勢,全國平均水平2000年城鄉居民的收入比是2.8倍,2007年擴大到3.3倍,2015年又下降到2.9倍,?2021年是2.5倍。國內現在城鄉收入比較均衡的是浙江省,達到1.96倍的水平,所以這也是國家把浙江列為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群體間發展不平衡?;嵯禂凳怯脕砗饬渴杖敕峙洳罹嗟囊粋€權威指標,一般而言基尼系數越大,說明收入分配越不合理。如果是0.2以下說明收入分配絕對合理,0.2~0.3相對合理,0.3~0.4相對不合理,0.4~0.5收入差距較大,高于0.5說明收入分配差距已經超過國際警戒線。對于我國而言,?2003年到現在,基尼系數呈現倒U型,即先上升后下降,處在0.46左右的水平,仍然處于貧富差距的高位。

2.2.2?結構性不平衡問題

一是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主要是由于供給產能體系與當前老百姓的生活所需不相匹配,進入新時代,老百姓的需求朝著個性化、多樣化、高端化的消費需求升級,但是供給體系仍然停留在低端低質量、低價格的供給體系。

二是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失衡。實體經濟是機體,金融是血液,金融應該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但2014—2018年世界500強利潤排行榜前20強中,美國入榜10家有4家是高科技型企業,中國入榜5家全部是銀行類企業。同時中國上市公司的金融利潤率平均值都在20%~37%,遠遠高于制造業,達9倍之多,兩者差距顯而易見。

三是房地產和實體經濟的失衡。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分布來看,2011—2021年房地產占比達23%左右。從全行業的分布來看,房地產在全社會的固定資產投資僅次于制造業,在19個行業當中居第二位,所以我國要看到房地產對于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反之也要看到中國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性,所以怎樣來破除這種結構性失衡,是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一個挑戰。

2.3?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

面向未來,我國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強國目標看,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是基礎。但國家要強,經濟必須強。而經濟要強,規模是基礎,質量是關鍵。所以對于未來的戰略目標,要贏得世界競爭的優勢,傳統的以規模這種第一要素成本來驅動規模增長的模式已經不可持續了,必須轉向高質量發展模式。

但要實現在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我國要質量的同時,也要保證一定的經濟增速。所以要完成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一是進行動能的轉換,由技術模仿轉向自主研發,解決科技的自主創新問題;二要解決依賴國際貿易、對外貿易的需求,拉動經濟,逐步轉向擴大內需;三要實現自主研發,實現產業鏈的攀升,最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中等收入國家的跨越。

3?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

3.1?貫徹“一個理念”:新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理念,這是我國黨的治國理政理論體系的一個重大創新。關于新發展理念與高質量發展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指出:“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關鍵?!蔽覈斍懊媾R的國際形勢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的發展必然對國內經濟社會建設產生巨大的沖擊和影響,因此我國要在新發展理念指導下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系統觀念,統籌發展與安全,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各個領域都要體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3.2?抓住“一條主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當中出現了諸多矛盾和突出困難,主要體現在供給側的問題上,所以我國要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化解這種供需不匹配的問題、結構性失衡的問題,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通過提高供給的質量和供給的水平,來推動供需的動態平衡。注重需求側的管理,通過刺激消費、培育國內內需體系,推動通過需求牽引供給來拉動經濟的增長。

3.3?實施“六大戰略”

3.3.1?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從短期來看,要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既然是一場戰役,就要講究戰略戰術:首先要健全新型舉國體制,面向世界、面向市場競爭,解決市場競爭力的問題,比如我國在高端芯片領域遭遇了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在高端芯片領域方面存在短板和弱項,創新能力仍然不足,所以如何集中攻關、實施有效的短期突破,解決芯片競爭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其次在打贏這場攻堅戰的過程當中,顯然離不開人才,要通過內培外引的方式,引進國內國際一流人才和科研團隊,實施“揭榜掛帥”制度,實現技術突破。

從長期來看,要把握科學規律,加強基礎研究。遵循用好奇心來驅動,鼓勵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辯論,真正掌握科學背后的規律。同時也要加大財政對基礎設施和基礎研究的投入,鼓勵坐冷板凳,深化改革。

3.3.2?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空間的高質量發展是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所以如何優化空間布局非常重要,關鍵是如何來推動培育形成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把握城市群、中心城市這些關鍵主體,發揮它們的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從現實看,發達國家的做法值得我國借鑒,他們非常重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這種空間形態,如美國圈定了11個大城市群、日本規劃圈定了10個大都市圈等。對于我國來說,空間形態的分布極不均衡,集中在少數沿海地區、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地區,所以“十三五”時期我國也把全國的十九大城市群進行了規劃,在區域空間層面抓重點、抓中心城市和城市群。

3.3.3?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現代產業體系是構成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終端領域,從歷史的發展經驗來看,過度的去工業化會造成產業空心化,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如經濟衰退、社會內部貧富差距拉大等。所以必須警惕這個問題,我國傳統產業多新興產業少、低端產業多高端產業少、資源型產業多高附加值產業少、勞動密集型產業多資本科技密集型產業少。未來怎么辦?“十四五”規劃綱要當中也是明確首次提出了要保持制造業比例的基本穩定,并且指出重點發展方向就是壯大實體經濟,改造提升傳統的制造產業,在產業優化升級上多下工夫,推動產業基礎的高級化和產業鏈的現代化,發展培育戰略新興產業,加快數字化與產業的融合發展,把新興科技與產業相融合,如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與傳統的產業相融合,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3.3.4?構建高質量的要素保障體系

金融是一個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因素,要重點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多樣化的金融服務。

要素還體現在人才要素高質量發展方面。黨中央召開的人才工作會議對于人才的高質量發展有明確的目標,就是到2030年,適應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體系要基本形成,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要提升,要吸引國外優秀人才,為科技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與此同時,勞動力也是一個重要支撐。因為一個國家發展尤其是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工人隊伍,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中國創造更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具有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勞動者,所以如何實現人才和勞動力的支撐,需要進行深化教育改革,建設高質量的教育體系,中央陸續出臺的一系列相關文件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3.3.5?構建高質量的分配機制

做大蛋糕的同時也要分配好蛋糕,否則會影響經濟和社會的穩定,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對分配問題非常重視,尤其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共同富裕問題提到了更重要的高度,提出要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將浙江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的探路者。為推進共同富裕,在分配問題上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當中的比重,以體現公平;健全各類生產要素,如土地、勞動、資本、信息、技術等平等參與分配機制,激發社會的積極性,以體現效率;政府通過再分配的調節機制來調節收入差距;對低收入群體進行兜底;等等。

3.3.6?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

中國過去的發展一是靠改革,二是得益于開放,未來走高質量發展的路更需要擴大開放。與改革開放之初低水平的以商品開放為主的狀態不一樣的是,我國現在更注重開放的范圍、領域及層次,已經由傳統的商品貿易開放轉向制度型的開放。同時我國也更加注重推動對外開放一系列重要平臺的建設,如參與國際貿易協定的談判、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等,特別是RCEP協議這樣一個覆蓋全球1/3人口、1/3經濟總量、1/3貿易量的關貿協定的達成并生效,對于未來我國推進開放、促進經濟發展是大有益處的。

4?結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备哔|量發展是一個全方位要求,是對所有地區的要求,是一個長期堅持的要求,因此各個地區要在未來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適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人民網.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2]?陳景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區域差異及分布動態演進[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20(12).

[3]?牛麗娟.數字金融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23(1).

[4]?劉世錦.推動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率和動力變革[J].中國發展觀察,2017(11).

[5]?金碚.關于“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學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8(4).

[6]?任保平,韓璐,崔浩萌.進入新常態后中國各省區經濟增長質量指數的測度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8).

[7]?李偉.高質量發展有六大內涵[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8-01-22(3).

[8]?荊文君,孫寶文.數字經濟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個理論分析框架[J].經濟學家,2019(2):66-73.?

[9]?張占斌.經濟高質量發展[J].經濟研究,2022(4).

[10]?王一鳴.大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J].人民論壇,2018(9):32-34.

猜你喜歡
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經濟形勢與中國新發展格局
在新發展格局下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