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路徑分析

2023-12-15 15:56郭美蘭
中國市場 2023年34期
關鍵詞:農業經濟管理新農村建設優化路徑

郭美蘭

摘?要:進行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路徑分析,需了解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基本定義,掌握農村經濟管理優化意義,在文章最后核心模塊選擇優化路徑時,可從明確農業經濟管理目標、加強頂層設計等各個方面落實對應舉措,為農業經濟管理指明方向,搭建良好的管理環境,解決以往農業經濟管理中可能存在的缺漏、障礙等,提升經濟管理實效,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鞏固新農村建設成績,推動農村可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業經濟管理;優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23)34-0031-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3.34.031

1?引言

我國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在國家整體經濟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如何保持高效、持續的經濟發展趨勢,始終是備受關注的事情。依靠傳統的農業經濟管理模式,雖然能取得一定實效,但已經難以滿足各方面的真實需求,基于此,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在綜合考慮各方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探索農業經濟管理優化路徑,貫徹落實到實際的管理項目上,并取得了初步實效。

2?關鍵概念闡釋

2.1?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基礎改善農村條件的建設主要包括農村居民改善、農村通水通電、通網絡等,為農村居民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解決農村發展過程中的遺留問題、阻礙等,響應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農村建設成績。

2.2?農業經濟管理

農業經濟管理有狹義、廣義之分,就廣義而言,農業經濟管理是基于國家政策、新農村發展背景、地方發展規劃等的宏觀管理行為。就狹義而言,農業經濟管理指的是基于當地的市場經濟規律、環境條件、人文特色等發展當地農業經濟的管理行為。對比廣義農業經濟管理來說,狹義農業經濟管理關注的是管理本身的區域性、特色性,是對特定農村地區各類生產要素的整合、發展、調配、完善過程,并以產業化、信息化模式推動生產方式的更新。

3?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意義

3.1?提升農民生活水平

新農村建設的核心目的在于提升農民生活水平、創造良好鄉村環境,而農業經濟管理的引入與落實,對新農村建設起到具體的規范、引導作用,促使農村經濟轉型,使其與當地整體化發展局勢相契合,降低發展壓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增加農村收入,尤其是改變當地單一的農業經濟發展結構,對當地長遠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具備一定保障作用。

3.2?促進農村改革深化推進

鄉村振興戰略自提出與落實以來,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環境、市場、技術等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而暴露出各類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引入適宜的農業經濟管理方法,將經濟建設作為農村農業發展的關鍵點,深化農業改革,健全基礎服務體系,強化對農業發展的技術、資金支持,可在改善農業經濟發展環境的同時,重新激發農業發展活力,吸引人才回流,解決農村發展障礙。

4?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路徑

探討如何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凸顯農業經濟管理優勢,有必要確定農業經濟管理優化路徑,關注發展實效,調整發展策略,如此才能適應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整體需求。

4.1?明確農業經濟管理目標

確定農業經濟管理目標,才可進行各類資源、資金的科學分配,保證農業經濟管理優化不會偏離方向。應關注以下要點:①在綜合當地農業總產值、農業增加值、農業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等相關數據參數的基礎上,設定本年度與下一年度的經濟發展目標,確保當地農業經濟能保持可持續的增長趨勢[1]。②要求農業經濟管理目標覆蓋到各個層面,如農村財務與資產、農村土地、農業勞動力科技等,避免管理目標脫離當地實際情況,難以起到對農業經濟管理的引導作用。③管理目標應呈動態化,結合各個歷史階段的經濟管理成效加以調整。

4.2?加強頂層設計

加強頂層設計,突出對整個農業經濟管理過程的宏觀指導作用,可從以下兩方面加以落實:①構建全面完善的農業經濟管理機制,從宏觀角度出發,相關決策部門需對中共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與其他新農村政策進行深入、細致的研讀、分析,對相關內容認真研判,從可持續角度出發,圍繞新農村建設發展搭建更加完善的農村經濟管理機制,確定農村經濟發展方向與動力[2]。②決策部門應針對農業經濟發展中涉及的權責部門,進行職責分配,確定各個部門在各個發展階段的主體責任,進行經濟管理目標的分化、細化,保證管理目標能按時完成,切實解決以往權責不明的相關隱患、問題,使得頂層設計與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經濟管理模式相匹配,提升發展質量。

4.3?明確農村經濟管理模式優化方向

①提升農業經濟管理地位,加強重視程度,確保相關管理部門在各項管理工作中端正態度,有計劃、有意識地引入各類農業經濟管理先進理念、方法、技術等,以此來提升管理實效;將農業經濟管理納入當地的整體戰略發展規劃中,確保不會與當地下一階段的發展目標背道而馳,靈活調整各項資源的應用過程,提升管理質量。②完善農村市場組織化規模,培育農民信得過的農合組織帶頭人,分析當前農合組織發展現狀,緊抓農村各個時期、各個行業涌現出的“大戶”“尖子”“能手”等,增加培訓經費,培育一批會經營、通信息、善管理、懂技術的致富帶頭人,完善激勵機制,發揮激勵“杠桿”,調動農合組織帶頭人為農民服務的積極性[3]。③發展外向型經濟,解決農業科技發展下的勞動力剩余問題,引入外貿,創辦新型企業,加強文化交流,結合當地特色舉辦各種旅游節慶、文化活動、文化展覽等,吸引更多外來游客關注鄉村文化、體驗鄉村生活;發展農產品、手工藝品,強化對農產品的種植、采摘技術支持,提升農產品產量與質量,打通營銷渠道,拓展經濟來源。

4.4?進行現代化農業知識宣傳

農業經濟管理進程中,政府職能部門起到對應的引導作用,能否在各個關鍵發展節點進行正確、有效的宣傳、引導,直接關系到農業經濟發展成效。關注以下要點:①搭建官方網站或者是在新媒體平臺(抖音、頭條、微博等),定期推送相關農業化知識,為保證農業化知識的簡單、易懂,可通過動漫形式展示,或者是直接拍攝短視頻進行相關農業知識、技術的解析。此外,為保證所推送知識的有用性,可通過網絡或者實地調研,了解各階段農業發展現狀,進行相關模塊知識的定向推送[4]。②在農耕時期,為提升農業種植效果,可組織志愿者技術團隊到田間地頭科普各類現代化農業機具的使用、維護方法、病蟲害防治方法、自然災害應對時機、畜牧養殖等相關知識,并與農民進行面對面的溝通、交流,解決其在農業種植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從專業角度加以解析;分發宣傳手冊,鼓勵農民在閑暇時期查閱、學習,使得更多的農民感受到現代化農業的重要性與對本身的影響。

4.5?完善農村金融體系

很多農村農業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資金支持,在前期遇到較多的阻礙,故而有必要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給予更大的支持力度。應關注以下要點:①加大普惠力度,增加對鄉村產業的金融服務供給,做好以下工作:強化精準滴灌、正向激勵,提倡金融機構繼續加大對農業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確保提供的金融服務與農村產業供需匹配;加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靈活應用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健全融資擔保、財政貼息、風險補償等配套政策;聯合政策職能部門、金融機構、社會投資主體等,協同發力、豐富農村經濟資金的來源;發行綠色金融、小微、“三農”債券,拓展貸款渠道;推進“黨建共建+金融特派員下鄉進村”機制,搭建集合招商引資、融資支持、產銷對接的服務平臺,加速農業經濟發展步伐[5]。②科技賦能,促進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如靈活利用計算機網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拓展線上支付結算、在線融資深度與廣度,通過大數據為各類用戶精準“畫像”,設計信貸模型,開發可循環、低利率、純信用的小額貸款;通過區塊鏈、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將金融服務鑲嵌在各類農業經濟發展場景中,打通農民金融的信息壁壘、時空限制,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搭建“數字化+新農村建設”“數字化+農業經濟管理”機制,加速金融科技在農村地區的推廣,開發各類涉農智能化產品。③進行金融創新,健全農業經濟金融服務體系,包括:進行金融服務、產品等的制度創新,推動銀擔銀保合作、銀證合作、銀銀合作,靈活利用信息技術,推動高契合度的信貸產品,提升金融服務均等性、供給質量,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形勢,引入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模式,讓更多金融資源適配到對應的農村產業鏈條上;結合不同農業經濟主體對資金的根本需求,分析農村龍頭企業到農戶各個主體的差異化需求,在展業團隊、服務模式、產品設計等方面給予個性化金融支持。

4.6?完善農業要素配置

完善農業要素配置,推動農村地區主導產業實現高質量、高效率發展。關注以下要點:①結合當地的地形地貌、環境、天氣情況、歷史文化、人文發展、經濟基礎等各類要素,因地制宜地發展主導產業,打造產業集群,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逐步形成集約、高效、優質的產業發展體系,加速“一縣一業”布局形成,提升產業附加值,從傳統的“靠天吃飯”、粗放式發展,調整為科技化、規?;?、工廠化、系統化、一體化的農業產業模式,并在技術、資本、人才等方面做好支持工作。②堅守耕地紅線,保護基本農田,以防基本農田用地性質出現改變,為農業發展留出充足的土地保障。強化農業內部耕地保護,歸納總結耕地耕作層影響因素,劃分各類耕地利用行為,執行差異化管理措施;針對違規建設綠化帶、挖湖造景等破壞耕地、糧食產能的行為,嚴厲禁止、嚴格處罰,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針對種植中草藥、果樹、桑樹等可能損害耕地的行為,也需嚴厲禁止,可推行網格化管理機制,將責任落實到個人,提升管理實效[6]。③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改善農村民生福祉,個體富裕、集體富裕相互關聯、依賴,可通過以下方式促進發展:多元經營,若是純農業村,應著力于盤活農地、進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若是城郊村,可著力于物業經濟提檔升級;若是城中村,可向集體企業轉型,降低發展壓力,創造更大經濟收益。還可通過林地、土地等資源入股當地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不參與經營管理,只負責監督、分紅,并可由此產生更多的就業機會。此外可借鑒各類發展案例,如張浦鎮22個村社共同投資成立樂浦強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持續增收,取得較大實效。④分類推進農村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落實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機制,提升農民工就業待遇;搭建完備的農村要素市場體系,覆蓋土地市場、技術市場、資本市場、勞動力市場、數據市場等各個方面,發揮市場對農業經濟的促進作用,讓各類市場要素實現優質配置、自主有序流動。

4.7?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使其與當地實際發展相契合,對推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關注以下要點:①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夯實新農村建設產業根基,關鍵在于:進行地域特色農產品深度加工,搭建以重點鎮布局、專業村支撐、農民合作社落實、養殖與種植大戶參與的一條龍發展格局。引導龍頭企業在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督下聚集更多的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要素,建設園區載體、優化要素配置,帶領農業經營主體參與農村資源開發。發揮龍頭企業在農業產業鏈中的“鏈主”作用,跨界配置農業、現代化產業要素,徹底打通農業產業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形成合力,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開辟開展空間。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引導龍頭企業通過其雄厚的實力、先進的技術團隊,加強新技術、新設備研發,促進成果轉化,解決農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7]。②以工業化理念抓好產銷閉環,推動一二三產融合,延伸產業鏈,遵循“點面結合、龍頭帶動、品牌培育、三產融合”產業化發展思路,培育當地特色產業,打造更有競爭力的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帶動民眾參與熱情;做強供應鏈產銷一體補齊農業短板,合理規劃用地、搭建產業園,引進先進的產業集群項目,如在農產品發展方面,可緊跟潮流,建設預制菜產業園,搭配現代冷鏈物流體系,提升各類產品標準化程度,提升二次加工能力,對不同品質產品分級管理,培養新餐飲、新零售、新食品等新業態。③以項目帶動農業產業發展,統籌創建新農村示范區,緊抓機遇,整合各部分資源創造更加良好的項目發展環境,徹底解決以往“卡脖子”問題。

4.8?凸顯電商優勢

信息化時代,以抖音、淘寶等為代表的電商行業發展如火如荼,要在農業經濟管理上取得更大效果,必須凸顯電商優勢,加速電商、農業經濟融合過程。關注以下要點:①通過互聯網技術,推動農業經濟精細化發展,在農業生產進程中,所用生產方式、管理模式不盡相同,結果亦有較大差異,特別是在農產品產出率、生產效率等方面,將科學、先進、智能的農業生產設備、技術等引入生產過程,強化監控、管理,并為生產銷售活動提供豐富、精準的數據參考,有利于實現對農業經濟發展的精細化控制。而在實際發展中,農業生產者、經營者需加強互聯互通,重視軟硬件建設,比如引入農業生產傳感器,進行農業水分、溫度、土壤等的持續性監測,結合其預警功能,調整生產過程,并可以直播的形式,呈現在電商平臺,讓用戶觀察到農產品的生產過程,確保其能放心購買相關農業產品,打開銷售渠道。②搭建平臺創新農產品營銷模式,完善物流配送機制,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優化農村物流配送網絡,通過各類激勵政策吸引快遞企業進駐農村,為農業電商經濟提供助力;夯實農村電商產業基礎,結合市場需求,對農產品進行初級或者深度加工,改變單一的種植、養殖產品發展模式,提供多樣化產品、服務,延伸農產品產業鏈條,克服產品供應周期性變化,擴大銷售半徑,提高市場占有率;對農產品進行品牌化、標準化提升,注重品質,進行包裝設計、改良,提升產品附加值,針對生鮮類農產品,完善質量抽檢機制,強化品質控制力度。③直播帶貨農產品,開發農業經濟發展新動力,如可通過政府代言公信拉動扶持鏈,以政府領導干部擔任主播角色,介紹農村風貌、展示農產品生產過程,參與電商系統鏈條發展。在通過直播助力農業經濟發展進程中,還需關注到:農產品市場需求,包括消費者需求、農產品銷售需求、電商平臺需求等;確定直播帶貨策略,包括產品選擇、營銷手段、直播時間、直播間布局等,以直播間布局為例,需保證布局簡單明了,能突出產品的特點與優勢,避免過于復雜、花哨;確定直播帶貨步驟:確定營銷目標、產品準備、直播平臺選擇、直播前準備、直播推廣、直播實施、銷售跟進等;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關注到農產業直播帶貨的風險,如產品質量風險、平臺風險、市場風險等,提前制定應急策略,進行整體化管控,如此才能發揮直播帶貨更大的效用。

4.9?壯大農業經濟管理團隊

新農村建設提出,在進行新農村建設時,除了建設完善的基礎設施,還需關注到當地的可持續發展,要做好該項工作,必須壯大農業經濟管理團隊,按照上級部門的指導,按部就班地完成相關經濟管理任務。關注以下要點:①由政府職能部門、龍頭企業技術管理人員、農村合作社、志愿者等組成農業經濟管理團隊,按照農業經濟管理目標、發展方向、根本需求等,確定管理團隊在各個管理階段的核心任務,形成管理合力,提升管理效果。②做好培訓工作。農業經濟管理內容、要求、標準等在各個階段都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若是管理人員仍舊保持傳統的管理方法,很難適應新時期所需,故而有必要進行定期培訓,篩選培訓內容,如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知識、技能等,確保管理人員高效、高質量地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并在管理中積累經驗、進行技術調整。③做好人才儲備工作,加強與高校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的合作力度,從大一開始即每年抽出至少半個月的時間進入農業經濟管理崗位實習,在實踐中驗證相關理論知識的可行性;此外注意與高校間的溝通,結合農業經濟發展規律提出要求,靈活設置農業經濟管理課程,讓學生能真正學到有用、可用的農業管理知識,做到畢業即可上崗。④進行人員考核評價,定期就管理人員在經濟管理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整體化考核評價,細化考核目錄,根據考核結果確定管理人員下一階段的工作安排、薪酬待遇等,提升重視程度,針對在各個方面表現較差的行為,予以勸退、解雇處理,保證農業經濟管理團隊的整體實力,能切實承擔起新農村建設任務。

5?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就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路徑展開了綜合論述與分析,應給予足夠的重視,明確各項優化措施在實際落實中的優勢與不足,發揚優勢、彌補不足,積累經驗,反饋到后續的優化管理進程中,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創造更佳的新農村建設成績,推動新農村建設穩步展開。

參考文獻:

[1]孔芳芳.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J/OL].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6):127-130[2023-10-12].http://epub.cqvip.com/mediadetail.aspx?gch=72203X&years=202306.

[2]紀艷君.新農村發展要求下農業經濟管理優化思考[J].河北農機,2023(10):139-141.

[3]邵兆平.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鄉鎮農業經濟管理優化對策[J].山西農經,2022(12):141.

[4]孔麗華.農業經濟管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探討[J].江西農業,2023(4):102-104.

[5]吉薇.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問題及發展策略[J/OL].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2):156-159[2023-10-11].http://cqvip.com/mediadetail.aspx?gch=72203X&years=202302.

[6]向陽.龍山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路徑[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3,26(5):193-196.

[7]于淑霞.基于新農村建設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優化策略[J/OL].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農業科學,2023(3):32-34[2023-10-12].http://epub.cqvip.com/mediadetail.aspx?gch=72524X8&years=202302.

猜你喜歡
農業經濟管理新農村建設優化路徑
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運用激勵理論開展企業管理面臨的困境分析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