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刺聯合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對腦卒中后下肢偏癱患者的影響

2023-12-16 08:54王玲張祥華林群芳
現代電生理學雜志 2023年4期
關鍵詞:肌電生物反饋腓骨

王玲 張祥華 林群芳

1 景德鎮市中醫醫院(1 治未病中心,2 骨傷一科,3 康復科) 江西省景德鎮市 333000

腦卒中屬于神經系統常見病,在全球范圍內的患病率、致殘率、病死率較高,雖然診療技術不斷完善,使得該病的病死率有所降低,但致殘率仍居高不下,其中80%的幸存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后遺癥,給機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極大危害[1]。偏癱屬于腦卒中后常見的后遺癥之一,主要指患者屈伸肌痙攣,且踝關節主動背伸活動能力受限,從而導致患者站立與步行困難,直接增加患者家庭和社會的負擔[2]。目前主要通過康復訓練、物理療法等來幫助患者進行肢體功能重建,但康復訓練周期長,對偏癱嚴重者療效不理想。肌電生物反饋療法主要將患者肌肉的生物電活動信號放大,并將其轉變成視覺與聽覺信號,使其容易被機體接受,從而主動進行肌肉活動,最后起到增強肢體運動能力的目的[3-4]。針刺作為中醫常見的外治療法,它可以疏通經絡,保護神經細胞,促進腦功能恢復[5]。本研究探討針刺聯合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對腦卒中后偏癱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收集景德鎮市中醫醫院2022 年4 月至2023 年2 月收治的腦卒中后偏癱患者80 例,性別不限,年齡54~78 歲,病程35~72 d。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符合《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中腦卒中的診斷標準;單側發病,且均為下肢偏癱;性別不限,年齡54~78 歲;首次發??;病程小于 3 個月;意識清楚,存在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合并冠心病、惡性腫瘤者;精神疾病、癡呆或者溝通障礙者;依從性較差,無法配合治療或者中途退出試驗者。按照隨機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15 例,年齡(65.8±2.2)歲,病程(54.1±4.8)d,左側偏癱26 例,右側偏癱14 例;觀察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66.5±2.1)歲,病程(53.8±4.2)d,左側偏癱21 例,右側偏癱19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的方法與目的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二、方法

兩組均接受常規康復治療,包含肢體擺放、床上運動、關節被動鍛煉、坐站訓練、轉移訓練、平衡鍛煉、步行訓練等,訓練中穿插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30 min/次,1 次/d,5 d/周。

對照組:在常規康復鍛煉的基礎上選擇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儀器為神經康復重建儀(中國廣州,WOND2000F),協助患者采取坐位或者臥位,利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拭下肢脛前肌表面,嚴格遵照說明書要求將電極片置于暴露的下肢,設置儀器參數,選擇雙向波形,頻率50 Hz,脈寬500μs,刺激時間8~10 s,間隔時長10 s。通過儀器的聲音提示指導患者進行自身相關肌肉的運動,直到自發肌電信號達到提前設置的誘發點即可發出神經肌肉電刺激,并引起肌肉收縮,20 min/次,1 次/d,5 次/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針刺,由專職針灸醫師施針(0.3 mm×40 mm),確定患者患側豐隆、足三里、解溪、陽輔、丘墟、陽陵泉、懸鐘穴,常規消毒穴位周邊皮膚,對準穴位進針,控制深度在15~30 mm,得氣后實施小幅度捻轉,詢問患者感受,一旦出現酸脹感即可停針,留針30 min 取出。30 min/次,1 次/d,5 次/周。2 組均持續治療1 個月。

三、觀察指標

(1)中醫證候積分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6]制定中醫證候評分量表,主要評價偏癱、口眼歪斜、語言謇澀、神志昏蒙的嚴重程度,滿分3 分,分值越高癥狀越嚴重。(2) 積分肌電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m, iEMG)及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 RMS) 采取表面肌電圖進行檢測,協助患者采取俯臥體位,下肢中立位,選擇軟墊對其踝部進行支撐,保持膝關節屈曲120°角,常規消毒肌腹的皮膚,粘貼IDEEA 表面肌電分析儀的電極片,分別測定腓骨長短肌、脛前肌的iEMG 及RMS。(3) 活動能力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評分[7]評估日?;顒幽芰Γǎ?0分為喪失日?;顒幽芰?,生活完全需要依賴;20~60分為生活需要一定幫助;61~100 分為生活可自理);采用Fugl- Meyer 運動功能評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評分[8]評價患者下肢活動能力,分數越高,功能越好;采用關節量角器測量踝關節主動關節活動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 AROM);使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9]評價患者神經功能情況,分數越高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4)血清相關指標 治療前后分別測定血清環腺苷酸(cAMP)、環鳥苷酸(cGMP)、三磷酸肌醇(IP3)水平,清晨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按3 000 r/min 速度進行離心,時間10 min,分離血清,按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cAMP、IP3,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cGMP。

四、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一、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中醫癥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癥狀積分減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表1 兩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 P<0.05;與對照組比較,b P<0.05

組別 例數 偏癱 口眼歪斜 語言謇澀 神志昏蒙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2.36±0.41 1.56±0.22a 2.29±0.38 1.15±0.23a 2.25±0.46 1.09±0.26a 1.96±0.58 0.98±0.20a觀察組 40 2.41±0.36 0.78±0.16ab 2.33±0.40 0.64±0.11ab 2.17±0.52 0.60±0.10ab 2.02±0.51 0.55±0.13ab

二、兩組患者iEMG 和RMS 比較

治療前,兩組iEMG 和RMS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腓骨長短肌、脛前肌iEMG 和腓骨長短肌、脛前肌RMS 均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iEMG 和RMS 比較()

表2 兩組患者iEMG 和RMS 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 P<0.05;與對照組比較,b P<0.05

組別 例數 腓骨長短肌iEMG(μV·s) 脛前肌iEMG(μV·s) 腓骨長短肌RMS(μV) 脛前肌RMS(μV)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940.2±36.1 1039.5±42.0a 1409.4±37.2 1867.5±44.1a 8.5±2.6 16.5±3.0a 18.0±3.6 66.2±4.3a觀察組 40 936.6±35.3 1214.7±46.2ab 1423.3±37.5 2103.6±50.4ab 8.5±2.7 20.1±3.8ab 18.2±3.6 74.4±5.8ab

三、兩組患者ADL、FMA、AROM 及NIHS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ADL、FMA、AROM 及NIHSS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DL、FMA 和AROM 升高,NIHSS 評分下降,且觀察組ADL、FMA 和AROM 高于對照組,NIHSS 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ADL、FMA、AROM 及NIHSS 評分比較()

表3 兩組患者ADL、FMA、AROM 及NIHSS 評分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 P<0.05;與對照組比較,b P<0.05

組別 例數 ADL(分) FMA(分) AROM(°) NIHSS(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22.1±3.9 45.9±5.0a 11.2±2.7 19.4±3.1a 1.9±0.6 8.4±2.7a 16.0±3.5 10.8±2.6a觀察組 40 21.7±3.8 68.0±6.2ab 10.9±2.6 23.2±3.2ab 2.0±0.6 10.3±3.3ab 16.0±3.2 8.2±1.7ab

四、兩組患者信使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信使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AMP水平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cGMP和IP3 水平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信使因子水平比較()

表4 兩組患者信使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a P<0.05;與對照組比較,b P<0.05

組別 例數 cAMP(nmol/L) cGMP(nmol/L) IP3(p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12.0±3.2 19.5±4.1a 8.4±2.4 6.2±2.0a 7.1±2.1 6.2±1.9a觀察組 40 11.8±2.9 23.2±5.2ab 8.1±2.6 4.8±1.4ab 7.3±2.3 4.2±1.3ab

討 論

腦卒中主要是指患者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其病因和腦動脈狹窄、破裂甚至閉塞有關,從而引起急性腦血管循環障礙,該病發展較快、致殘率較高,成為危害人們機體健康的常見病[10]。而腦卒中后偏癱屬于常見的后遺癥之一,通常指患者運動能力障礙,或者喪失精細運動能力,直接影響患者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11]。臨床盡早選擇適宜的康復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以往,臨床除了常規康復治療之外常采取肌電生物反饋療法進行治療,其屬于現代物理治療學的新技術,主要利用神經康復重建儀將患者活動期間產生的肌電信號轉變為聽覺以及視覺信號,同時反饋至患者,并對肌電信號閾值實施動態設定,一旦肌電信號水平達到提前設置的閾值后,治療儀會發出對應的電刺激,可使患者和醫師及時掌握機體對于肌肉的控制情況,加上患者的自我鍛煉,可有效提升肌肉的收縮能力,并促進肢體運動功能改善,為預后提供保障[12-13]。此外,中樞神經系統可利用發布與傳遞命令的方式,促使患者依賴神經康復重建儀對大腦指令實施反饋調節,加上重復鍛煉,形成對應的反射,同時對大腦皮層進行條件性重復刺激,有利于中樞神經功能重組[14]。隨著臨床研究的持續深入,研究發現在此基礎上采取針刺的效果更好[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各癥狀積分減低,腓骨長短肌、脛前肌iEMG 和RMS 均升高,ADL、FMA 和AROM 升高,NIHSS 評分下降,且觀察組以上指標優于對照組。說明聯合針刺治療可快速減輕癥狀,促進神經功能改善,增強肢體運動能力,并顯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從中醫上看,腦卒中后偏癱是由臟腑陰陽失衡導致氣滯血瘀,經脈受損,氣血不暢導致,最終引起筋失所養,對此,臨床治療原則應以補氣活血、疏經通絡為主。針刺作為中醫常見的外治療法,可改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并調節神經遞質,為創建側支循環提供前提,在恢復缺血病灶大腦組織細胞上發揮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針刺的穴位中,豐隆主治下肢痿痹;足三里作為足陽明經合穴,主治肢體麻木與半身不遂;解溪可疏經通絡;陽輔通絡止痛;丘墟消腫止痛、舒筋活絡;陽陵泉、懸鐘均為足少陽經穴,可降火息風、平肝潛陽,諸穴聯合可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使患者肢體運動能力提高,并促進其神經功能改善[16]。有研究指出[17],cAMP、cGMP 屬于細胞信息傳遞的第二信使,可相互拮抗,腦卒中患者通常因為缺氧而抑制了cAMP 的分泌,并導致其水解。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cAMP 高于對照組,但cGMP、IP3 較對照組更低(P<0.05),提示針刺能夠刺激患者大腦,并激活腦細胞,改善受損位置的血流量,并雙向性調節腦部功能,起到活血化瘀、疏通脈絡、調和陰陽的作用。加上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兩者相輔相成,不僅能夠刺激激脛前肌和腓骨長短肌周邊的穴位,還可對肌肉進行刺激,融合了主動和被動治療模式,通過針刺激發患者外周神經細胞的活性能力,改善細胞神經功能,促進大腦血液循環。肌電生物反饋療法刺激神經電信號反饋至中樞,可有效預防肌肉廢用性萎縮,同時向患者中樞神經系統提供本體感覺和運動感覺,不間斷刺激運動皮層以及皮質下核團,顯著提升突觸效率,并改善神經反射通路的代償功能,進一步改善神經肌肉的功能障礙程度,使肢體運動能力增強,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綜上所述,針刺聯合肌電生物反饋療法的效果更理想,可促進神經功能和肢體功能恢復,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猜你喜歡
肌電生物反饋腓骨
更正啟事
基于生物反饋的非遺表演沉浸式體驗與交互研究
盆底肌電刺激聯合盆底肌訓練治療自然分娩后壓力性尿失禁的臨床觀察
老年焦慮癥應用生物反饋治療的效果觀察
經皮神經肌電刺激治療上肢周圍神經損傷的療效
經腓骨前方外側入路結合外固定架治療Gustilo Ⅲ型脛腓骨遠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療效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復脛骨缺損伴小腿軟組織缺損
女生穿運動鞋與高跟鞋步行腰背肌電比較
補中益氣湯聯合生物反饋治療功能性便秘40例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盆底表面肌電與臨床癥狀的相關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