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教育專業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實施

2023-12-18 14:55李潔曹慧覃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高職院校

李潔 曹慧覃

【摘要】本文分析高職教育專業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教學的現狀,提出采取立足“四有”教師理念引領課程思政總設計,重構課程整體框架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整合“三型課堂”資源優化課程思政內容對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等課程思政教學整體設計策略,結合“道德情操(嚴于律己)”與“班主任一日常規體驗”、“理想信念(為國育才)”與“主題班會設計”等課例分析課程思政實施效果,探究課程思政融合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 小學班級管理 課程思政 案例設計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7-0043-05

教育部2020年5月出臺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闭n程思政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任務之一,教育學類專業核心課程需結合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需在教學中注重加強師德師風教育,突出課堂育德、典型樹德、規則立德,引導學生樹立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職業理想,培育愛國守法、規范從教的職業操守。2017年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進一步強調師范類院校學生培養的重要性。小學教育(師范)專業畢業生是小學教師的主要來源,小學教育師范類專業辦學質量直接決定小學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是影響小學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

高職教育專業的小學班級管理課程(以下簡稱“本課程”)作為小學教育專業的一門核心必修課,一般開設于大二下學期,旨在培養學生以理論指導小學班級管理實踐的意識和對班主任工作的興趣,進而樹立熱愛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專業思想和職業道德。其前續課程為小學教育學課程與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課程,能滿足本課程所需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要求。而本課程作為理實一體的課程,更著眼于提高高職師范生的班級管理理論水平以及班級管理策略的運用能力。依據《小學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準(試行)》對“綜合育人”能力中的“開展班級指導”所提出的要求,“課程思政”與“小學班級管理”課程進行融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凇靶W班級管理”課程思政的實際教學,以典型案例為實證探索課程思政模式,貫穿價值引領,以期增強課程育人實效。

一、高職教育專業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教學現狀

現有關于小學班級管理課程的研究和探索多集中于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心理學理論如學習遷移理論在“班級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師范生班級管理能力培養等方面,有關課程思政教學的相關研究不多。

基于此,本課程以課程思政與專題教學相融合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與實施。在前導課程“小學教育學”“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良好的理論學習基礎上,在課程思政典型案例中引導學生多視角、多維度辯證思考并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擇宜素養,并在學思用貫通、知行信統一的課程理念下,在專題授課中自然融入了思政映射點。調查結果顯示,課程任務完成后學生對班主任職責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并且教育實踐、組織溝通等能力均得到了明顯提升。

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但高職院校小學班級管理課程在融通課程思政理念中依舊普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學生對班主任重要性的認知層次偏低。班級是學校管理的基層單位,班集體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會影響學生的德智體各方面的發展?!吨行W班主任工作規定》提出“班主任是中小學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直接管理者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結合學生未來就業,如果學生日后擔任班主任一職,與其他學科教師相比,將承擔更多的德育工作,更應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诖?,課程教學團隊在課前對學生進行了學情分析調研。當問及是否愿意擔任班主任一職,80%的學生認為班主任工作瑣事多、責任大、待遇低,表示不太愿意擔任班主任一職,且男生意愿低于女生,畏難避嫌是普遍的認知;當問及不愿意擔任班主任的原因,70%的學生表示曾在小學階段受到所接觸的班主任負面影響較大,缺乏對班主任崗位的積極評價;當問及擔任一名鄉村小學的班主任需要具備的素養,85%的學生將師德師風放在了首位,“四有”好老師的標準也成為班主任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

其次,班主任相關的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研究較少。在本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相當一部分授課教師挖掘課程思政內容的意識不強,自然也較難在該課程的授課中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另一方面由于對小學班主任工作感性經驗不足,授課教師難以深入了解小學班主任實際工作中的典型任務及痛點、難點問題,更多基于小學班級管理相關教材授課,講授的專業內容理論偏多。采用案例教學法時,授課教師在案例設計中較少參考在思政教學背景下實施案例教學的相關研究,或是對課程參政理解有偏差造成思政育人融入生硬,呈現“兩張皮”的問題,未能達到“鹽溶于水”的授課效果。部分教師積累的課程思政案例素材不足,缺乏實證研究,未能專題化、整體性地開發該課程的思政資源,導致開展案例教學時案例陳舊過時、說服性不足,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上述問題有可能導致學生對班主任的角色產生誤解,影響其在專業領域的成長和發展,進而影響班主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作用發揮。故應當加強班主任相關的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研究,以充分發揮班主任在學生成長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高職教育專業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教學內容設計

為有效破解思政課與專業課“兩張皮”的問題,形成整體性育人生態,教學團隊應針對課程思政目標、結合學生學情特點,分析教學內容,構建合適的思政資源庫,采取專題嵌入、案例導入等方式有機融入,落實在班級管理的“小事”中樹立“大先生”意識的立德樹人核心問題?;诖?,課程團隊探索了以“‘四有’教師為綱,‘三型課堂’聯動”的課程思政建設策略。

(一)立足“四有”教師理念,引領課程思政總設計

2014年第30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發表重要講話,勉勵廣大師生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八挠小苯處煶蔀楦鲙煼对盒E囵B師范生的標桿,因此,小學班級管理課程以“四有”教師為綱,對接鄉村班主任崗位需求,將專業課教學劃分為班級常規管理、班級組織建設、班級活動指導、班級文化營造、班級影響因素協調、班級管理評價、班主任專業發展等7個子任務,通過在完成子任務的過程中滲透課程思政元素,完成培養具有愛生如子之心、能勝班級管理之事、飽含扎根鄉村之情,樹立助鄉村振興之志的新時代“四有”班主任的課程思政目標。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建設邏輯如圖1所示。

(二)重構課程整體框架,挖掘課程思政元素

教學團隊通過調研鄉村小學、采訪小學班主任等調研活動,了解班主任崗位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務,根據學生學習心理及班主任成長路徑,將課程分為認知模塊、實務模塊、拓展模塊,并以“我想當班主任”“我能當班主任”“我會當班主任”作為主線調整授課安排(具體教學項目、思政載體和映射點如表1所示)。

在教學實施中,教學團隊要求教師秉承“兩結合”原則即“理論提升+實踐運用”“立德樹人+能力提升”的原則開展教學。使學生在“理論+實踐”一體化過程中完成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和素質養成;在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理念下,以價值引領知識、技能和態度,明確課程實施中的思政載體內容,在每個模塊子項目中均融入“四有”好老師的思政映射點,將專業課程內容與思政映射點雙線耦合,從而完成“潤物細無聲”般的教學思政任務,避免簡單和呆板地說教。教學團隊充分挖掘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有機融合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等多個目標,幫助師范生成長成材。

(三)整合“三型課堂”資源,優化課程思政內容

“三型課堂”即以網絡新課堂、課程主課堂和實踐大課堂三種課堂形式相結合的方式,以實現教學貫穿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在本課程的“三型課堂”構建過程中,課前,教學團隊在網絡新課堂中依托本課程的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省級和校級專業教學資源庫,為學生開放充足的課程資源,將七大主題的理論學習緊密鏈接教師資格證,在每一個主題學習結束后,教學平臺評測數據顯示知識考核平均分85分以上比例達82%,教師資格通過率也有明顯提升。課中,在課程主課堂中依托新形態一體化教材,借助學習通App實施教學,如實時投票、選人、討論、小組任務探究等方式,增強交互式體驗,調動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反饋與評價的時效性。利用智慧課堂、騰訊會議等開展現場連線,增加與一線鄉村班主任交流的機會,促進學生對鄉村教育和小學班主任工作的了解,對接崗位真實需求與增強帶班育人意識。課后,在實踐大課堂中注重通過課外實踐將師德認知轉化為師德行為,聯合基地小學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班會、班隊活動,從學生實訓返校的測試中,可以看出“一專題一任務一技能一實訓”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班主任帶班核心能力和綜合素養,較課程學習之初,操作標準化、規范化程度明顯提升,前后測中學生愿意擔任班主任的人數比例也有所增加,“三型課堂”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維度全過程、全方位、全員滲透思政教學,優化課程整體設計。

三、高職教育專業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教學典型案例設計

完成對市區小學、鄉村小學及采訪班主任、調研問卷等多樣形式的調研后,課程團隊劃分了班主任的典型工作任務,在授課前,分析學生學情發現學生對“班主任的一日常規管理”與“主題班會活動設計”的畏難情緒大,但學習意愿較為強烈。故以下以“一日常規”與“主題班會”為案例,依據“四有”好老師理念,闡述如何將其貫穿于課堂教學中,以實現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道德情操(嚴于律己)”與“班主任一日常規體驗”

1.教學分析

大二的學生已經完成了為期一周的小學見習,初步了解小學班級的常規管理。但由于對班主任角色與職責理解片面,71.4%的學生并不熟悉班主任常規工作且普遍認為班級管理與班主任的領導風格有較大的聯系。教師在認知模塊“我想當班主任”中通過設計“班主任一日常規體驗”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掌握小學班級的一日常規管理,通過一日常規的學習培養學生扎根鄉村之情,促使學生樹立嚴于律己的優質品格。

2.案例具體設計

課前,教師在學習通平臺布置主題為“我當班主任的一天”的小組任務,將鄉村小學班主任的一日常規分解為入校常規、課堂常規、課間常規、兩操常規、升旗儀式常規和放學常規六個子任務,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生通過情境模擬、拍攝短視頻等方式,在體驗中領會班主任的常規管理內容。

教師對學生的子任務完成情況進行問題診斷與改進,分析每一個子任務中班主任常規工作中的程序及細節,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知識點、反思小組完成的案例設計;強調班級常規管理中班主任從入校至放學的一日常規中感悟其工作的道德情操(嚴于律己);播放鄉村班主任一日常規工作的短片,引導學生學習優秀鄉村班主任扎根鄉村的教育情懷,從班級的點滴小事做起,懂得利用鄉村教育資源開發和創新班級常規管理新范式。最后以自評、互評的方式讓學生談談六個子任務完成之后的體會,并結合一線班主任的管理妙招和經驗進行總結提升。

除此之外,為緊跟當前教育時政熱點,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當前“雙減”等教育熱點問題,如:什么是“雙減”?“雙減”對班主任日常管理帶來了哪些影響?作為一名鄉村小學班主任,如何開展“課后服務”?并要求學生課后進行文獻搜索及確定小課題研究方向。

課后拓展,讓學生觀看平臺上的鄉村小學班主任一日常規短片并談談自己的感受。理解班級常規管理中班主任的教育意義,作為高職師范生應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二)“理想信念(為國育才)”與“主題班會設計”

1.教學分析

班會活動的開展是班主任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師范生必須了解班會活動的重要意義,并基本具備設計班會活動的能力,以更好地開展班會活動指導班級管理工作,提升班主任崗位能力。教師在課前了解到86.3%的學生基本掌握班級活動指導的相關理論,具備一定的班級活動指導能力,但在班級活動設計方面經驗不足、班級活動組織能力不高。因此,在實務模塊“我能當班主任”中,以小組任務驅動,設計鄉村小學主題班會活動,引導學生增強活動育人的意識,發揮科學教育專業優勢,樹立科技興國、鄉村振興之志。

2.案例具體設計

教師課前發布平臺自學和小組任務,三個學習小組結合鄉村小學留守兒童調研現狀和時政熱點“天問一號”探測器,發揮專業優勢,設計了“傳統端午”“感恩端午”“科技端午”創意主題班會。學生在尋找和確定班會主題的過程中萌生家國意識和科技興國意識。

課上通過互動交流和教師小結,讓學生理解班會活動設計原則,建構班會活動與組織的知識框架。鄉村小學班會分組實操中,如“科技端午”班會以“上天入?!钡乃悸吩O計班會內容,讓學生通過自制天問一號模型引導小學生火星探秘,制作簡易小龍舟引導小學生探索海洋奧秘。在教育鄉村學生力圖志存高遠、科技興國的過程中,也強化了學生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力量的使命感。

課后根據組間評價和一線班主任、任課教師的點評指導,學生反思、修改、完善班會活動方案。開展“百年華誕,共筑中國夢”的主題班會活動設計比賽,以賽促學。同時將課堂從大學校園延伸到了小學校園,借助校外實踐基地,與市區小學對接以AVA三校直播聯動班會的形式,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與鄉村小學直播互動班會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鄉村振興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意義,從而堅定投身鄉村教育事業的職業理想。

四、高職教育專業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教學反思

通過重構小學班級管理課程體系、挖掘思政載體與思政映射點及進行典型思政教學案例設計,課程團隊取得了以下成效。86.12%的學生通過評價鮮活的班主任案例和實操活動讓自己切實感受到了身為班主任應具備的責任擔當,堅定了投身鄉村教育事業的信念。同時了解到了鄉村小學狀況及“留守兒童”問題,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鄉村教師實際工作的困難,更堅定了服務鄉村教育振興的理想。82.25%的學生受到鄉村教師及班主任的感人事跡的影響,擔任班主任的意愿人數較課前有所增加,培育了學生扎根鄉村教育的職業情懷。除此之外,教學團隊通過主編、參編《小學班級管理》教材,參與省級課程思政教學比賽,增強了團隊教師的思政意識,使之對課程整體設計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同時還存在以下需要改進之處:一方面需結合班主任崗位與能力需求及行業熱點,圍繞“鄉村小學班主任工作”開展深入研究,重構和持續更新本課程,同時及時收集整理優秀案例并形成數字資源庫。另一方面,需完善本課程思政評價體系,關注學生的思政素養、知識素質、職業能力三維目標達成,突出全過程發展性增值評價。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建設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依托“小學班級管理”課程,團隊成員教師近年累計榮獲省級教學獎項8項,主持市級、省級課題6項。省級精品課學習者參與度高、教學效果良好且課程輻射廣,小學班級管理課程于2022年4月入選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授課教師的“教—學—研”能力均得到了明顯提升。在后續的“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建設中,教學團隊將持續探索,精心打磨課程,希望本研究也能為本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教育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EB/OL].http://www.edu.cn/ji_chu_771/20090824/t20090824_401584.shtml.

[3]侯穎超.談學習遷移理論在小學教育專業“班級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

[4]于瀟.小學教育專業教師教育類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實踐:以小學班級管理與少先隊活動組織課程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12).

[5]侯穎超.談學習遷移理論在小學教育專業“班級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4).

[6]王學儉,石巖.新時代課程思政的內涵、特點、難點及應對策略[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2).

猜你喜歡
小學班級管理課程思政高職院校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專業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淺談小學班級管理
關于小學班級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體會
情感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