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建設路徑探析

2023-12-18 14:55鄭思
廣西教育·C版 2023年9期
關鍵詞:名師工作室輔導員高職院校

鄭思

【摘要】本文針對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坊和工作室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以“雙模式”正向循環為思路,從運行機制、培養任務、考核激勵三個方面提出高職院校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的建設路徑,以實現師生共進、能力提升、科研發展的耦合性效應。

【關鍵詞】特色工作坊 名師工作室 高職院校 輔導員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27-0109-04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國家對高校輔導員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輔導員基于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然而,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面對社會賦予“專家型”輔導員的職業期望,自身職業能力能否承擔有效推進“三全育人”的時代使命,憑借職業素養能否打造出“多樣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武器,成為輔導員隊伍建設面臨的挑戰。當前,各高職院校以輔導員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發展為目標,在建設輔導員隊伍過程中,先后以輔導員工作坊和輔導員工作室為載體,培養方向由業務型、事務型向學習型、科研型轉變。

在輔導員工作坊建設方面,高職院校通過輔導員研討學習、交流互動和團隊協作,在提升輔導員業務能力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效,但建設瓶頸仍未突破。

首先是工作坊運行機制不夠完善,普遍存在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不夠明確、日常專項培訓計劃和沙龍計劃缺乏、各項活動形式單一等問題。主要原因在于頂層設計上未形成系統管理理念,缺少專人管理和監督,以及工作團隊的專業運營來推動工作坊的有效運行,從而制約了工作坊運行機制的優化和革新。其次是工作坊培養目標廣而不精。工作坊涉及業務范圍廣,但多為蜻蜓點水,未能深入內核,只在短期內解決眼前問題,缺乏長期、持續研究,在發展“專業型”“專家型”輔導員隊伍上稍顯乏力。最后是輔導員個體缺少內驅動力。各院系輔導員由于缺乏學校工作坊帶來的激勵政策支持,且日常疲于完成各項業務,主動承接工作坊交流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甚至有部分輔導員認為這些是工作的“額外要求”和“硬性指標”,因此多以完成指標的消極心態對待,專項培訓講座效果甚微。雖然在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方面,全國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如今已初具規模,步入快速發展階段,涵蓋輔導員工作的各個方面,部分工作室在全國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支持和幫助,但仍存在政策支持滯后、規范約束滯后、成果應用滯后問題,并成為輔導員工作室發展不可回避的問題。

對此,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充分分析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和名師工作室的內在關聯性,以大學生實際需求和輔導員職業能力發展規律為出發點,探討高職院校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的實施方案,旨在提升輔導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專家型輔導員隊伍的打造和培育提供平臺和有效載體。

一、高職院校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的耦合性效應

(一)師生共進維度提升育人成效

生涯發展理論表明,初級輔導員在崗位初期面臨的是崗位認知方面的問題,他們對崗位的認同大多數來源于自身能否適應工作業務要求,能否從崗位中獲得能力上的提升,從而在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特色工作坊可以在輔導員生涯規劃層面構建“激勵新常態”。名師工作室則可幫助輔導員從思想引領角度,使新時代大學生在學業、生活、心理、就業等方面問題逐步減少,使得針對單個領域的輔導員工作室的價值更為凸顯,使工作室成為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的新陣地。例如,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向陽花開政當時”輔導員工作室就是針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根據學生的價值需求建設而成。該工作室在學生身邊開展工作,通過“小葵花座談會”為學生解惑,以“小葵花研討室”為依托共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梢?,特色工作坊注重輔導員群體整體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名師工作室聚焦輔導員個體的專業優勢發揮,二者耦合相互作用,能最終實現以輔導員高質量成長促進學生快速成才的良性循環。

(二)能力塑造維度提升解惑實效

輔導員特色工作坊聚焦輔導員隊伍的職業素養,以提升其業務能力為目標,在校院雙重管理下,打破學校學工部門單獨設立工作坊的壁壘,通過院本模式和校本模式兩種團隊組建模式相結合的方式,有效構建輔導員學習交流新陣地。在具備一定的研究基礎和工作成果后,作為對輔導員個人層面的激勵,輔導員可向學校學工部門申請成立名師工作室,并在輔導員隊伍內部招募目標一致、領域相同、專業互補、能力出眾的輔導員加入工作室,形成系列研究議題,把握學生工作的規律,形成名師工作團隊。院本模式和校本模式所構建的輔導員特色工作坊為新手輔導員、初級輔導員提供了一條職業化發展的路徑;而輔導員名師工作室所具備的縱深發展的特點,無疑是優秀輔導員、中高級輔導員帶動隊伍從職業化走向專業化的有效路徑,有利于由職業型輔導員向專業型輔導員轉變。二者耦合貫通,可以實現對輔導員整個職業生涯的全覆蓋,為輔導員素質能力提升開通不同賽道、不同領域的成長路徑。

(三)科研發展維度助推成果轉化

部分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存在重技能輕理論、重業務輕科研的心理,缺乏系統的學術思維和學術規范,導致其科研能力相對于專業教師和思政教師而言偏低。輔導員特色工作坊重點聚焦輔導員隊伍的科研短板開展培訓,定期邀請國內專業培訓機構、資深專家對輔導員進行案例撰寫、論文發表、課題申報等系列培訓。輔導員名師工作室是實現輔導員“一項職能一個賽道”的縱向延伸,針對學生工作某一領域開展集體科學研究、共同完成目標任務、實現成績共享、有效實現自我提升,最終實現科研學術成果的輸出。通過二者之間的耦合作用,輔導員既能借力工作坊培育名師科研思維,又能在工作室加強精深研究,傳承智慧,實現由專業型輔導員向專家型輔導員轉變。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設計

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不是簡單地將二者相加,更不是傳統意義上設置兩個獨立的個體。雙模式的設計需要遵循教育發展的規律,針對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的痛點、難點、堵點,以及學生發展需求、輔導員成長路徑和社會發展形勢,進行創造性和靶向性的實踐。

高職院校在校級層面應統籌做好頂層設計,以全局視角進行系統規劃,以院本模式和校本模式為思路,設置多個具有院系品牌特色的工作室,以及一個校級特色工作坊,由此延伸孵化出以優秀輔導員為主體的多個校級名師工作室,為多方資源共享搭建平臺。為精準組織結構實現正向循環,高職院校要在校級層面調動各院系、各部門的力量,共同參與到“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的設計、建設和運營中來。

為此,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在建設過程中以“雙模式”正向循環為思路,使輔導員成長平臺的“四個階段”形成閉環,即通過“院系特色工作坊→學校特色工作坊→成立或加入名師工作室→工作室反哺工作坊”四個階段的建設工作,全面發揮“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的優勢作用(見下頁圖1)。學校學工部門自上而下搭建校級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各院系學生管理中心組織本院輔導員形成院系特色工作坊。院系層面除小范圍學習交流外,還可收集具有典型性、針對性的棘手“疑難雜癥”,定期在校級層面開展全校性的沙龍研討。通過長期孵化,學校學工部門鼓勵符合資格的輔導員成立名師工作室,從輔導員隊伍中吸納成員,形成人才梯隊。同時,指定名師工作室的核心輔導員定期在校級特色工作坊進行經驗分享,實現工作室反哺工作坊的發展。

三、高職院校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實踐

(一)完善運行機制,打造專業團隊

一是規范準入機制,使運行機制高效有序。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要在校級層面的管理和政策支持基礎上,形成一套規范、合理、高效的運行機制。在準入機制上,強調輔導員要經過入職考核、崗前培訓等多渠道的審核,且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同時,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對名師工作室的準入機制也有嚴格要求,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必須具備副高以上職稱,或者中級職稱且有參加省部級技能競賽、課題立項等經歷。這就要求其在學生教育、管理與服務中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作理念,具備研究能力并能將研究成果用于學生工作實踐中。唯有如此,才能帶領輔導員隊伍走向職業化、專業化。

二是嚴格選拔制度,團隊構建更合理。高職院校在輔導員名師工作室團隊成員組成上要適當設置門檻,一方面要遵循異質性原則,做到定位一致、人職匹配、專業互補;另一方面要遵循靶向性原則,突出輔導員的興趣特長,不斷增強其職業認同感,并提高工作效率,克服職業倦怠,不斷超越自我。實踐證明,基于此思路開展工作普遍得到輔導員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認可。同時,要避免情感關系的“組團式”拼湊,鼓勵輔導員采取學術團隊推薦和個人申請相結合的方式積極申報加入某個名師工作室。比如,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定期開展審議推薦會,通過輔導員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學術團隊對擬吸收的輔導員進行提名,學校學術委員會全員進行集體評議和無記名投票,推薦符合工作室發展方向的優秀輔導員加入團隊。此外,院校也可接受輔導員的個人申請,但要求申請人有2年以上的輔導員工作經驗或具有相關專業背景或取得突出業績,且明確要求申請人研判本人與工作室發展方向的契合度,在此方向下能制訂出個人的研究主題和發展計劃。

(二)明確培養任務,提升多維能力

一是把握工作方向,提升綜合能力。輔導員特色工作坊根據學生工作的實際問題和輔導員職業生涯成長需求,進行專題化、制度化、周期性培養。一方面,輔導員可以在同行交流和傳幫帶中掌握工作方法,實現快速融入,進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獲得工作的成就感,以樹立職業信心,從而提高職業歸屬感和滿足個人的職業期待;另一方面,工作坊也能促使輔導員以更專業的視角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拓展職業能力的空間,為其生涯規劃的多元化發展提供幫助。高職院校除了通過校院兩級特色工作坊為輔導員開展日常工作釋疑和保障正常培訓,還承擔著不斷拓展輔導員技能提升渠道的任務。如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常態化組織校際交流學習、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賽訓、“雙師型”輔導員訓練、優秀輔導員到企事業單位掛職等,以達到多層次、全方位、寬角度提升輔導員綜合能力的目的。

二是進行科學培養,促進專業轉型。高職院校應從學生成長成才的角度出發,持續深入構建教育、服務、管理、研究于一體的工作方式,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對接提供新方式,使輔導員名師工作室發揮更“接地氣”的作用。此外,名師工作室還需結合本團隊的發展目標、工作計劃和內容等,為團隊輔導員提供更高層次、更有針對性的學習和培訓機會。例如,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健康工作室針對輔導員發展方向,定期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集體備課,組織團隊輔導員前往本地區精神衛生中心、心理??漆t院進行學習、實踐,并讓輔導員通過國家專門培訓,考取大學生心理輔導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推動團隊成員朝專業型、專家型輔導員方向發展。

(三)注重考核激勵,有效發揮作用

一是落實政策支持,突出考核激勵。高職院校要把“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建設納入本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中,在政策導向、經費支持、場地設立、設備配套、人員培訓及成果認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如南寧職業技術學院設置專門的配套管理措施推進校級特色工作坊運行;對院系特色工作坊開展的學習研討活動,采取學院年度考核加分制的方式進行激勵;對新成立的名師工作室實行一年的培育期,年度考核合格后繼續支持建設兩年,每個階段均配備相應的經費支持,若建設周期內兩次考核不合格則將其撤銷。要增強名師工作室中輔導員的內在驅動力,還需要不斷優化職業環境。而優化職業環境的重要因素是設置合理的獎懲制度,院??赏ㄟ^“將被動轉為主動,讓先進帶動后進”所產生的“鯰魚效應”,對“躺平式”輔導員采取退出機制。如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會給成績突出的輔導員頒發榮譽,優先推薦其評優評先以及進行職稱和職務晉升,還有獲得主講校級特色工作坊“名師講壇”的機會,多舉措給予輔導員充分的職業認可。

二是強化品牌效應,有效發揮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高職院校要把“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作為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陣地用起來。比如,面對學生心理狀況異常的事前預警和危機事件應對的事后復盤,要考察輔導員是否第一時間在院系特色工作坊進行研討交流和及時處置;面對諸如探討利用思政元素滲透到學生意識形態和形勢政策教育等觸及根源的議題,要考察輔導員是否借力校級特色工作坊進行研討剖析;面對學生就業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惑,要考察輔導員是否有效發揮名師工作室解惑指引的作用,輔導員是否能將本人指導學生就業的經驗和思考上升到理論層面,并找出規律,形成高質量的案例集、工作規范、“金課”甚至專著。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每年擇優選擇重點支持的工作室申報省部級輔導員名師工作室,擴大育人影響力,通過依靠平臺的效應,培育更多學校精品項目和專家型輔導員骨干,打造工作坊和工作室品牌,甚至學校學生工作品牌,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協同共享。

從長遠角度來看,為實現我國高職院校輔導員整體育人水平的提高和隊伍的可持續發展,打造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有效平臺,構建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培養路徑,著實是一項高成效、高產出的投資。但我國高職院校輔導員工作坊和工作室的建設還面臨諸多挑戰,還需要通過政策引導、教育改革、教師隊伍建設等方式,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持續提升高職院校輔導員“特色工作坊+名師工作室”雙模式的育人成效,培養一批又一批有道德情感、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晶,胡浩.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J].中國高等教育,2016(24).

[2]王婷,趙曉凱.“三全育人”視域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坊建設探析[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2(1).

[3]馬景瑤.第五項修煉理論視域下的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探析[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2(10).

[4]薛海霞.精致化教育理念下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培養機制研究:從復旦大學輔導員工作坊談起[J].中國校外教育,2015(31).

[5]李敏,王文杰,黃薈宇.高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路徑探析:以北京工業大學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7(6).

[6]許俊杰.工作坊: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路徑選擇[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4).

[7]李罡,馮秀玲.非正式組織視域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室的建設路徑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2).

[8]謝彥,林柳.廣西高校輔導員工作坊建設研究[J].賀州學院學報,2020(3).

猜你喜歡
名師工作室輔導員高職院校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帶一支團隊 抓一批項目 出一批成果
關于中職學校組建“名師工作室”的一點思考
名師工作室環境下,發展英語教師共同體科研能力的策略探討
名師工作室與教研組效能差異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