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的小學英語繪本實踐探索

2023-12-18 22:09王文琦
教育界·A 2023年33期
關鍵詞:主題意義單元整體教學繪本閱讀

【摘要】單元整體教學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效途徑,也是深化教材與繪本融合的具體路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單元整體教學視角,尋找教材與英語繪本之間的關聯,擴大單元教學容量,深化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全面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文章分析英語繪本的教學價值以及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從深度解讀文本、創設主題語境、整合作業設計三個角度,深度剖析如何聚焦主題意義,深化教材與繪本融合,開展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繪本閱讀實踐。

【關鍵詞】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繪本閱讀;主題意義

作者簡介:王文琦(1995—),女,江蘇省昆山市大市中心小學校。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中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及閱讀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對課外閱讀量提出了建議,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然而,現有教材提供的閱讀量有限,因此,教師需要補充符合不同階段學生認知發展需求和語言發展水平的讀物。融合教材與英語繪本能夠滿足這一教學需求,是核心素養視角下英語課程改革與實踐的熱點。

一、英語繪本的教學價值

英語繪本生動活潑,充滿童真童趣,不僅有著豐富的故事價值、語言價值,還有著深遠的育人價值,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意義深遠。首先,英語繪本圖文并茂的形式符合小學生的語言學習規律與認知發展水平,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繪本閱讀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帶給學生意猶未盡的閱讀體驗,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故事預測、質疑、分析與評價方面,繪本還能發展學生的高階思維。最后,繪本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認識社會,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繪本閱讀能讓學生欣賞語言文學之美,享受閱讀的愉悅,帶領學生體驗不同的人生經歷,領略不同的地域風情,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單元整體教學是指教師深入解讀單元內容,整體把握單元內各板塊之間的關聯,統一整合單元內各板塊內容,合理安排各課時的教學內容,序列分解單元內的重點和難點的教學設計。單元整體教學是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關鍵載體,也是深化教材與繪本融合的具體路徑,它既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能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的理解,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在新課標及“雙減”背景下,單元整體教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應用,是當前教學實踐的重要課題之一。

單元整體教學不僅為教材與英語繪本之間的融合提供了生長的環境,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而且有效推進了主題意義引領下的單元探究活動,為英語教學實踐打開了新思路,開拓了新天地??傮w來說,從單元統整的角度出發,立足主題意義,能夠更好地開展繪本閱讀教學,讓學生的拓展閱讀變得更加水到渠成。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大單元視角,提煉主題意義,并根據單元目標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深化教材與繪本閱讀的有機融合,以此解決教學碎片化的問題,提高繪本閱讀與單元教學的契合度,在關注學生語言知識掌握情況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

三、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的英語繪本教學路徑

(一)深度解讀文本,確定主題意義

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的教材與英語繪本融合教學,應基于教師對單元教學內容的深度解讀。文本解讀是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起點。在以往的繪本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的閱讀指導處于無序狀態,對繪本的選擇存在隨意性,脫離了教材,不能契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對繪本閱讀時機的選擇存在偶然性,缺乏統籌安排。而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在于教師不能從單元整體教學視角深度解讀文本,建立教材與繪本教學之間的意義關聯。那么,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從哪些方面解讀文本,建立繪本與單元主題、單元知識、單元目標之間的關聯呢?筆者認為,在解讀文本時,教師可以從單元統整的角度出發,充分挖掘文本的主題意義、主要內容、文體結構,建立單元教學與繪本閱讀之間的內在聯系。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5“Our new home”的教學為例,教師融入繪本Home is best,從“What”“Why”“How”這三個維度開展繪本教學。

“What”指向文本的主題與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What”出發,尋找與單元主題及主題意義相契合的繪本故事,喚醒學生情感與經驗上的共鳴。本單元的主題屬于“人與自我”“人與社會”范疇,涉及“生活與學習”“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等主題群,同時也涉及“家庭與家庭生活”“同伴交往,相互尊重,友好互助”等子主題,這些主題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英文繪本Home is best主要講述了鸚鵡先生不喜歡自己居住的舊家,在外出尋找新家的過程中,獲得驚喜,經歷挫折,最終還是回到自己的舊家的故事。本單元的主題與繪本主題高度契合,都包含熱愛自己的家的主題意義。

“Why”指向文本的深層含義,即作者的意圖、情感態度或價值取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分析教材,深度挖掘繪本的育人價值,拓展繪本故事,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本單元的文本和繪本Home is best都蘊含熱愛家庭的情感。

“How”指向文本的文體特征、內容結構和語言特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整合單元所學的閱讀方法,基于文本結構及語言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方式,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鼓勵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內容,明晰文本的語言特征,掌握閱讀方法。本單元主要學習如何談論家具和物品的方位,圍繞關鍵語句“Where's/Where're...”及其回答“It's/ They're...”展開。繪本故事中,在描述鸚鵡先生尋找自己的新家的過程時也出現了上述關鍵句型。兩者存在高度相似的結構化語言知識,拓展繪本閱讀有助于學生在拓展閱讀中內化和鞏固語言知識。

教師從單元整體角度出發,結合教材內容和繪本,能巧妙地解決教學過程中內容單一、碎片化的問題,使學生獲得更深層的主題感知。因此,教師在教學前應精心解讀單元教學內容,提煉單元主題,精心選擇與單元主題、內容相契合的英語繪本,從而加深學生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二)創設主題語境,優化閱讀活動

開展單元整體視角下的繪本閱讀教學,教師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把主題意義貫穿于閱讀任務中,設計層層遞進、豐富多元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任務探究中加深對繪本故事的理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

驗[1]。在設計閱讀活動時,教師要聚焦單元主題,創設主題語境,營造沉浸式的學習氛圍,將一個個分散的學習活動及學習任務串聯起來,形成一條清晰明確、關系緊密的線,在主題語境中深化學生的語言感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

“Holiday fun”時,教師在單元統整的過程中,在Checkout time板塊融合了繪本Travel to Green Land。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創設了“Travelling”這一主題語境,引導學生們圍繞“travel”這個關鍵詞,聚焦思維導圖,主動提出問題,梳理問題鏈,鎖定關鍵問題,開展閱讀探究活動。

【學習任務一:Weather】

1.How was the weather?

2.When did they travel?

【學習任務二:Green Land】

1.What is Green Land?(運用“It's...”“I could see...”

“There was /were...”回答)

2.How did the land become green?

【學習任務三:Let's be water drops】

以小雨滴的視角完成一封信,六人一組表演不同天氣影響下的活動。

在學習任務一中,教師指導學生回顧在前一單元中所學的知識,關注天氣變化;在學習任務二中,教師鼓勵學生閱讀繪本,激發學生的表達欲,讓學生在真實的互動中靈活運用英語;在學習任務三中,教師開展遷移創新活動,鼓勵學生化身小雨滴,以讀寫整合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創造性地呈現故事內容,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小雨滴在不同天氣中的變化與活動,加深學生對水資源的重要性的理解。

單元整體教學意味著有序建構知識框架,教師在教學中應設計邏輯鮮明的任務情境線,將單元核心語言知識積極融入層次漸進、螺旋上升的任務情境,基于單元整體促進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深層理解,在活動中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其學習能力。

(三)整合作業設計,拓展單元容量

“雙減”政策的實施,將作業推到了課程改革的“浪尖”。在教材與繪本的融合教學中,教師除了在課堂上發力,還可以嘗試從作業出發,通過對作業的優化設計,深化單元整體教學,為教材與繪本的融合教學開辟新的路徑,以此拓展單元教學容量,豐富學生的課后實踐,讓繪本閱讀在課堂“生根發芽”,在課后“茁壯生長”[2]。例如,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7“Protect the Earth”時,教師在單元作業設計中融入繪本White Ghost,指導學生利用午間閱讀時間及課后時間,以獨立或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繪本閱讀,并在閱讀之后完成作業單。

Reading Task:

1.What animals are mentioned in the story “White Ghost”?(可多選)

A. seal B. bear C. octopus

D. dolphin E. seagull F. elephant

G. turtle

2.What happened to these animals?

A. The seal can't walk.

B. The dolphin has a stomach ache.

C. The octopus can't see.

D. The seagull can't fly.

3. All animal are sick except ?

A. seal B. seagull C. turtle

D. dolphin E. octopus

4. According to the story, which of following makes them sick?(可多選)

A. plastic bag B. plastic bottle

C. plastic string D. plastic straw

*5.According to the story,“white ghost” is .

A. the turtle

B. a white animal

C. a bad monster

D. white pollution like plastic bags, plastic straws,? etc.

*6.As for “white ghost”, we should .(可多選)

A. use less B. recycle C. choose alternatives

* 7.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A. We should protect the animals.

B. We cannot throw litter.

C. We should use fewer plastic things.

D. Everyone need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8.為海洋動物們制作一份防治白色污染的宣傳海報。

教師以作業單的形式,為學生設計了必做題和選做題(加星號的題目),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權,引導學生基于自身的閱讀水平,選擇是否完成選做題。與此同時,教師還通過設計讓學生為海洋動物朋友們制作海報的作業,實現教學內容與繪本知識的深度融合,提高學生的語用實踐能力。通過課后作業的有效設計,教師實現了教材與繪本閱讀教學的多元融合,促進了學生的深層語言學習,拓展了單元語言學習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促使學生在趣味盎然、深刻豐富的作業體驗中拓寬文化視野,發展高階思維,提升學習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3]。

結語

總之,教材與英語繪本的融合是課程標準的內在要求,是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是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單元整體教學視角,重新審視教材與英語繪本之間的關系,重新思考如何開展基于主題意義的融合教學,有效落實單元教學目標,并在主題意義融合中將教學目標轉化為具有現實意義的語用實踐,促進學生對單元主題意義的探究,豐富學生的文化視野、情感體驗,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任務。

【參考文獻】

[1]劉宇.借繪本之力完整建構教材主題意義:以深圳版《牛津英語》小學中年段教材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2022(12):50-52.

[2]費如春.基于項目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問題與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0(5):52-54.

[3]錢荷琴,陳洋.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實踐[J].教學與管理,2021(20):62-64.

猜你喜歡
主題意義單元整體教學繪本閱讀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下)
跳出經驗看經驗,探尋小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改變(上)
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有效性的研究
繪本閱讀教學中如何運用恰當有效地提問促進幼兒積極情感體驗的發展
新課改背景下英語繪本閱讀分析
孩子們與繪本的那些事
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范式下學與教方式初探
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勞娜古迪蓀詩歌主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