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然比證據評價方法的科學性探討

2023-12-18 06:02牟麗王青楊敏
刑事司法科學與治理 2023年2期
關鍵詞:司法鑒定科學性

牟麗 王青 楊敏

摘 要|證據評價是科學證據生成過程中的重要部分,影響法庭科學證據的應用。似然比評價方法描述兩種競爭性主張的概率比值,具有客觀性、透明性、容錯率等特點。結合似然比評價在常見物證評價中的應用,從兩個角度對似然比證據評價方法的科學性進行探討。從司法鑒定的角度來看,過于依賴鑒定人主觀判斷的評價方法模糊了鑒定過程及結果中存在的不確定性,其影響會延續到事實認定環節。通過似然比評價能夠有效提高科學證據的客觀、有效性,為科學證據服務于事實認定提供更為科學的手段。從事實認定的角度來看,似然比評價方法能夠量化證據對事實認定者的信念影響,弱化法官對科學證據的依賴性,強化法官事實認定的規范性、合理性,推動事實認定科學化。

關鍵詞|證據評價;似然比;司法鑒定;事實認定;科學性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一、引言

刑事訴訟的三個階段包括偵查、起訴和審判,串聯這三個階段的是證據。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確保偵查、審查起訴的案件事實證據經得起法律的檢驗”。法庭科學證據逐漸成為庭審事實認定的主要依據。廣泛來講,科學證據一般被認為是指通過科學原理或科學技術方法取得、固定或發現、檢驗并能夠揭示案件事實的證據材料。這一提法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加強法院法醫工作的通知》及《人民檢察院文件檢驗工作細則(試行)》兩個文件中出現??茖W證據已經日益成為解決由法律爭議引發之事實性問題的重要方法。在我國,科學證據主要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具有“實物證據屬性”的科學載體型,包括電子數據、視聽資料等;另一類是具有“言詞證據屬性”的專家意見型,包括鑒定意見、勘驗、檢查筆錄、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具的報告等[1]。

科學證據涉及的專業背景具有跨學科跨領域的特點,增加了檢察官、法官對科學證據實質性審查的難度,使得他們往往對科學證據結論采取盲目采信的態度。我國法庭科學證據評價對象主要為鑒定意見。鑒定意見是先進的科學技術在自然領域的應用,理應具有客觀性、科學性,但鑒定意見由人給出,受到主客觀各方面因素影響。如果鑒定結果錯誤,案件錯誤的可能性則是100%,起訴、審判程序糾正偵查機關錯誤鑒定結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2]。案件現場的痕跡物證(材料)轉化為法庭證據要經過收集提取、識別、比對檢驗與評價等不同環節。隨著社會文明和科技的發展,科學證據的評價模式和方法得到廣泛關注。評價是決定材料最終以何種形式呈現、能在多大程度上呈現分析結果、對事實認定起到何種作用的重要環節。準確地對證據進行評價需要一個客觀和科學的可操作標尺,最終使采信結果達到可重復或可檢驗的程度[3],才能在事實認定活動中達到法律和科學的完美融合[4]。Sakes等認為基于絕對唯一性假設的評價方法應當被更具可靠性的似然比評價方法所取代[5]。荷蘭率先要求全國鑒定實驗室統一使用似然比評價方法[6],而后諸多國家和地區進行了似然比等概率證據評價方法改革。在我國,似然比作為法庭科學證據的評價工具活躍在DNA鑒定領域。國外評價方法改革引起國內法庭科學其他分支學科研究人員的注意,推動了對似然比評價方法適用和可行性的探索,包括在指紋、足跡、槍彈痕跡以及聲紋鑒定等多個領域的應用研究。然而,我國學界與實務界仍對似然比方法存在許多質疑,有學者認為使用似然比方法是舍本逐末,并不能提高鑒定意見的客觀性[7],認為似然比方法只能徒增事實認定者的理解成本[8]。

這些質疑并沒有認識到似然比證據評價方法的實質。本文將從司法鑒定與事實認定兩個角度系統討論似然比證據評價方法的科學性,以期推動我國證據評價逐漸向似然比證據評價方法轉變。

二、證據評價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一)傳統評價方法之弊端

司法鑒定是指在訴訟活動中鑒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和判斷并提供鑒定意見的活動[9]。司法鑒定意見不僅是法定證據種類之一,也是科學證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類證據。鑒定中通過既往時空留下的痕跡物品對過去時態的事件進行判斷,所追求的是客觀真實的判斷,其基礎理論是同一認定原理[10]。然而,受遺留條件、提取條件、實驗方法、保存條件、時間間隔等因素的干擾,實踐中司法鑒定最終得出的判斷往往依托于某些特定條件。在這種情況下,鑒定人員能夠得出的結論并不是確鑿無疑的,更多是程度性的、不確定的。除此之外,在同一認定鑒定領域中,鑒定意見的得出依據的核心假設已經受到越來越強烈的質疑,客體具有可識別的唯一性之假設并沒有充分科學數據支撐,該假設使鑒定人員能夠得出大膽、明確的結論,但在沒有檢驗過并且也無法檢驗世界上所有樣本的情況下,聲稱每個樣本都是獨一無二的,顯然十分武斷。隨著科學和法律的交叉融合,越來越多的學者對同一認定鑒定結果的科學性提出質疑。

當前我國以形象特征為比對基礎的證據,如痕跡、筆跡、印章印文等,其對鑒定結果的評價往往采用絕對性評價方式,包括二元判決(肯定同一和否定同一)或者多元判決(肯定同一、否定同一和傾向性等級)。不確定的內外部環境往往使得證據的鑒定結果介于絕對肯定與絕對否定之間的狀態,而最終給出的評價多為肯定同一或否定同一,這種絕對性的評價方式得出的鑒定意見并不能完全反映證據檢驗結果的客觀實際和科學性。

絕對性評價方式同樣影響法庭對科學證據的采信的信念程度。由于法官往往缺乏解決專門性問題的背景知識,在庭審中涉及專門性問題時需要請鑒定人針對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定。鑒定人對法官解讀專業性問題具有較強的支配力,正是這種“知識—權力”話語的邏輯結果,往往會造成法官對鑒定意見的證明力形成肯定性預斷。鑒定人所具有的專業優勢提升了證據評價結果的可信賴性,使事實認定者在內心確信鑒定意見,從而予以采信。

法庭采用科學證據之前應當經過審查。美國對科學證據審查的依據從普遍接受的Frye規則發展到更為嚴格的Daubert規則,目的是加強對科學證據科學有效性的審查。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七條之規定,對鑒定意見的審查包括十項內容,其中“(六)鑒定的過程和方法是否符合相關專業的規范要求”這一審查內容重在對鑒定意見的可靠性亦或者說科學有效性進行審查,但在實踐中往往變為對鑒定報告的形式審查。在刑事案件的偵查階段形成的鑒定意見,肯定性預斷會影響后續事實認定者的判斷,使得司法向“偵查中心主義”傾斜,與“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相背離。

絕對性評價方法在理論基礎和認識論兩個方面都存在缺陷。二元式鑒定意見對證據檢驗結果評價為“是”或“否”兩種極端,而忽略了中間的折中狀態或多樣性。在理論基礎上,二元式或多元式鑒定意見評價方式忽視了證據檢驗結果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檢驗結果傾向程度的度量。在認識論方面,絕對性評價方式影響了事實認定者對科學證據的準確認知,往往造成事實認定者在內心只認同肯定和否定的鑒定意見,而忽視了物證檢驗結果不確定性的客觀事實,阻礙了事實認定者對于科學證據證明力的準確判斷。在刑事案件中,鑒定意見由偵查機關內部鑒定機構作出,很可能存在情景偏差的影響,從而可能導致法官對案件的總體誤判。因此,為了彌補事實認定者缺乏專門性知識的劣勢,對于鑒定意見,應當盡可能提升其評價的客觀性,正視評價對象的不確定性,設置一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標尺,使其更為準確和客觀,從而使采信結果達到可重復或可檢驗的程度。這一標尺應當是傳統司法經驗與專門科學知識相融合的客觀標準。概率是衡量不確定性的公認方法,國內外學者均開始將目光投向概率評價方法,通過概率實現事實認定科學化。

(二)似然比評價方法

概率評價主要包括來源概率、隨機匹配概率和似然比等方法。其中,來源概率和隨機匹配概率兩種概率評價方法均為鑒定人從案件中的檢驗材料、背景材料和個人經驗知識綜合觀測估算出的單一概率。使用來源概率評價證據時,鑒定人除了使用案件中的檢驗材料,往往還需要考慮超出其專業知識的其他案件信息,比如,某犯罪現場上嫌疑血跡的DNA分型圖譜與1977年逝世的貓王的DNA分型圖譜一致,若鑒定人作出現場血跡來源于貓王的可能性為0%的結論,其不僅是考慮了現場DNA分型,同時還考慮了貓王不在現場這一事實。顯然,鑒定人在估計來源概率所依賴的材料中,部分(貓王不在犯罪現場的事實認定)超越了科學知識的范疇,并且鑒定人充當篡奪了法律事實認定者的角色。使用隨機匹配概率評價證據時,鑒定人需要使用相關數據庫或統計模型,這提升了概率估算的客觀性。但是,單一的隨機匹配概率不能說明鑒定中比較的兩個材料之間的價值強度關系,僅反映檢驗材料從不同來源的典型性觀測結果的概率。

似然比概率評價方法是鑒定人依據案件中的檢驗材料、背景信息和個人經驗知識綜合觀測估算出的兩個條件概率的比值。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脫胎于貝葉斯推理,通過新獲得的證據不斷地更新信念。貝葉斯推斷很少會做出絕對的判斷,但可以做出非??尚诺呐袛?。似然比與先驗比相乘得到后驗比,其中,“先驗比”是指事實認定者在不考慮特定證據的情況下對案件假設的初步信念,“后驗比”是指考慮似然比評價的特定證據后對案件的最終判斷。在推理過程中,似然比評價的證據對事實認定者起到了信念修正的作用。與以往鑒定人員僅考慮特征相符程度能夠為控方假設提供多大支持不同,也與隨機匹配概率評價方法僅考慮特征的典型性不同,似然比代表了鑒定人員在關于證據來源的備選假設下觀察到特征的相對概率的看法。似然比同時從來源與非來源兩個角度(或者控方和辯方兩個假設)考慮證據的特征,滿足邏輯充分性的若干必要條件。以我國目前已經運用似然比評價方法的DNA鑒定為例,鑒定人員對某案發現場上遺留的血跡提取后進行DNA分型檢驗,分別與犯罪嫌疑人的DNA和DNA分型數據庫中的等位基因頻率進行計算,得出似然比值4.0×1018。該數值含義為現場遺留血跡“來源于犯罪嫌疑人的概率”是“來源于犯罪嫌疑人以外其他人的概率”的4.0×1018倍。似然比數值作為統計學上的概率衡量了證據檢驗結果的不確定性程度。在似然比評價框架下,鑒定人員只需要向法官提供似然比數值并加以闡明數值含義,而不需要給出現場血跡是否就是犯罪嫌疑人所留的絕對判斷?,F場血跡是否是犯罪嫌疑人所留的確切判斷,應當由法官結合案件其他信息或證據來得出。

似然比證據評價范式兼顧了檢材和樣本特征的相似性,及其特征在背景人群中的典型性。這種評價方法已經在國外法庭科學界得到了廣泛認同,并被稱為是迄今為止最為科學的法庭證據評價方法。因此,我國證據評價方法向似然比評價方法轉換也是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討論其科學性不僅具有理論意義,更為方法迭代的實踐研究奠定了基礎。

三、似然比評價范式科學性之司法鑒定角度

(一)檢驗結果評價的客觀性

在霍姆斯看來,科學是“無知”的局部解剖學。一切科學的發展都意味著對未知的探索,科學作為認識世界的實踐方法,處于永恒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司法鑒定所依據的科學原理和技術方法應當是科學可靠的,如前所述也是不斷完善發展的,而等到所有鑒定理論和技術都完美后再去應用到訴訟中顯然不能滿足現實需求,所以方法的可靠性程度只是相對于以往的方法而言,不可能做到精準無誤沒有偏差。鑒定中使用的原理和技術總是滯后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導致檢驗結果必然具有不確定性,對檢驗結果的評價無論是夸大還是限縮都將使鑒定意見偏離科學性,出現泯滅于科學性的誤用,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本質效能。

似然比評價方法的首要效用就在于其對檢驗結果評價的客觀性。形象痕跡、筆跡和人(物)像等以形象特征為檢驗參量的檢驗過程和作出的鑒定意見均或多或少存在著主觀性。以工具痕跡為例,工具痕跡檢驗認定的標準包括四點:第一是工具的結構功能具備形痕條件;第二是穩定的凸凹線條特征吻合;第三是線痕凸凹趨勢和傾斜流向一致;第四是能科學地解釋差異點。其中對于認定標準的第二、三、四點在檢驗中的運用均不可避免地摻雜鑒定人的主觀判斷,如“穩定的凸凹線條”往往是指“粗大、明顯、連貫”的線條,這些線條特征是工具痕跡比較所依賴的最重要的特征,但“粗大”線條的判定依賴于鑒定人員的經驗;實務中,工具痕跡特征比較的方法為特征接合法,對線條特征的識別仍然停留在一維向量表征相似度,導致凸凹線條之間的相似性取決于鑒定人對線條的形狀、粗細、間距特征的個人選擇與注解,對特征注解的精度將不確定性引入到相似性的判斷中,比較判斷結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鑒定人主觀判斷的影響;工具痕跡特征受到多種可變性因素的影響,同一把鋼絲鉗剪切形成的痕跡其特征也不可能完全一致,鑒定人主觀上易從“可變性因素影響”出發對差異進行合理解釋。此外,迫于鑒定任務要求必須得出“認定”或“否定”的意見,實務中在線痕有一定程度符合的情況下,鑒定人為了得出“認定”意見有時會對超出自身認知能力外的差異進行“合理解釋”,檢材與樣本痕跡特征相符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化處理,最終的“認定”評價不可避免地混入主觀因素。

在似然比評價框架下,鑒定人最終給出的是“現場證據來源于犯罪嫌疑人(客體)的條件概率與來源于犯罪嫌疑人以外的其他人(客體)的條件概率的比值”,即似然比。還是以工具痕跡鑒定為例,鑒定人無論是依據先前經驗對檢材與樣本的凸凹線條特征一致程度進行判斷還是使用計算機自動打分系統進行估算,通過似然比評價均能給出檢材痕跡來源于嫌疑工具的概率與檢材痕跡來源于嫌疑工具之外的其他工具的概率之比值,即給出的是在特定假設下關于工具痕跡檢驗結果的強度評估,而非傳統評價“同一認定”和“否定同一”的絕對表述,或者“傾向于同一”和“傾向于否定”的可能性表述,從而不會為了達到某一認定標準對其同一程度進行夸大或縮小,避免二次加工對證據價值的影響。似然比評價方法最終給出的是相似性和典型性之比的數值,是對檢驗結果判斷的客觀度量。似然比評價結果幾乎不會出現絕對同一(100%)和絕對否定(0%)的情況,這也與檢材和樣本的形成、提取和保存等“可變性因素”影響痕跡特征的完備性和易變化的客觀實際相符合。在我國多元證據評價體系中,除了“肯定同一”和“否定同一”絕對評價等級之外,還存在不同可能性即傾向性等評價等級,如筆跡鑒定的三類九等、聲紋鑒定的五等,在劃分同一個等級的評價中由于缺少每一個等級的準確而客觀的界限標準,易導致同一確信程度最終給出的鑒定意見不同。似然比評價方法的客觀化數值通過具象化檢驗結果和鑒定人的信念,能夠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二)評價過程的透明性

依賴于人類感知和主觀判斷的方法本質上是不透明的。相比之下,基于特征數據提取和統計建模、機器學習的方法可以詳細描述估算或推理的過程,能夠無偏差地重復計算過程。根據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要求,總統科學技術顧問委員會(PCAST)在2016年發布了一份報告“Forensic Science in Criminal Courts:Ensuring Scientific Validity of Feature-Comparison Methods”。該報告對七類科學證據特征比對方法的科學有效性進行了研究,除了單一來源和簡單兩種來源混合DNA的檢驗方法基本符合基礎有效性和應用有效性的科學標準外,其他六種需要進一步建立明確的具有基礎有效性和應用有效性的檢驗方法,如手印檢驗方法也僅基本具備基礎有效性而缺乏應用有效性。究其原因,除DNA外,其他科學證據特別是使用形象特征進行比較的證據,其檢驗和評價過程缺乏透明性,有些甚至不具有可重復性。以剪切工具痕跡檢驗為例,傳統檢驗方法以檢驗檢材和樣本的線條特征接合情況判斷檢材與樣本是否同一,線條的形態以及線條接合的數量與狀態情形均由鑒定人內心確認,最終的鑒定評價結果依賴于鑒定人的自身經驗和知識積累。此外,檢驗所使用的特征僅為線條特征,對于剪切工具痕跡的種類特征如痕跡面的形態、尺寸、峰角等基本沒有被納入檢驗比對中,這些種類特征自然在比對檢驗前被鑒定人內心確認為一致。鑒定人的內心確認過程不透明,不同的鑒定人可能得出不同的鑒定意見。對于上述工具痕跡檢驗,使用似然比方法不僅采用線條特征的統計數據,還會使用種類特征的統計數據,估算過程顯得更為科學?;谪惾~斯理論的似然比評價方法具有明確的科學推理理論,倒逼證據檢驗方法向量化和更具有可操作性方向發展,使得整個檢驗和評價過程更具有透明性。

(三)數值計算的兼容性

PCAST報告中強調了實證檢驗的必要性,通過實證檢驗以確定鑒定方法的準確性。如果沒有適當的準確性估計,鑒定人給出的“兩個樣本相似,甚至無法區分”意見,從科學的角度上來看是沒有意義與證明價值的,且存在較大潛在的偏見影響。無論是培訓、個人知識儲備還是專業實踐,均無法取代實證證明的準確性。PCAST在進行檢驗鑒定方法有效性的研究中,使用黑箱測試研究了不同方法的錯誤率。錯誤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方法的準確性,應當成為鑒定意見的一個組成部分,使事實認定者能夠更好地了解鑒定結果的證明價值。

似然比評價范式可以將錯誤率直接納入最終的評價結果中[1]。例如,在某一鞋印鑒定中,初始LR非常有力地支持控方假設(檢材鞋印由嫌疑鞋子所留),即似然率的分子為1,辯方假設(檢材鞋印由嫌疑鞋子以外的其他未知鞋子所留)的支持率為四千分之一,則分母的值為0.00025。此時若考慮以往鑒定的錯誤率,包括鑒定機構的歷史錯誤率、鑒定人的假陽性錯誤率等,假設此處假陽性錯誤(該鑒定機構以往鞋印鑒定中把肯定同一的鞋印鑒定為否定同一)的概率為一千分之一(0.001),將此假陽性錯誤納入LR,即把該錯誤與辯方假設進行融合。由于辯方假設反映鞋印的巧合或特殊匹配,而假陽性錯誤是鑒定人自身導致,兩者相互獨立,因此,兩個概率可以簡單相加。則考慮錯誤率的LR為:

當然假陰性在鑒定中也可能會發生,這時錯誤的概率將會被納入LR的分子而不是分母。直接將錯誤率納入LR的計算中,要比將錯誤率單獨向法官報告更容易理解,增加了對鑒定結果評價的客觀性。鑒定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評價時應當予以考量,似然比評價方法滿足評價透明性的同時能夠兼容計算錯誤率,使結果更加客觀。

(四)評價結果的定量化

似然比評價把傳統等級證據評價轉換為定量描述,能夠提高痕跡物證的利用效率。以指印為例,案件現場留下的指紋往往不可能是完整無缺的,通常僅僅反映局部花紋。世界各國均對指紋同一認定特征點數量進行了規定,如荷蘭要求最少12個特征點,若具有傷疤、細線點、汗孔等任意一個三級特征,特征點數也可降至10—11個。我國要求最少8個特征點。在鑒定中,若指印不能滿足最低特征點數要求則會被予以排除,被視為沒有證明價值。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不滿足最低特征點數的痕跡并非其證明價值為0,最低特征點數僅是一個閾值,滿足該閾值只是代表達到了確定接受某一證據的臨界標準,但并不意味著沒有達到閾值的證據就沒有證明價值。更何況,對于特征點數的最低要求并沒有得到準確的科學驗證,超過最低數量特征點要求的指印也并非絕對同一。按照傳統證據評價方式,對沒有達到閾值的指印直接予以排除變相地將痕跡的證明價值賦值為0,由此可能會導致原本能夠提供證明價值的證據被擋在庭審的大門之外;對于達到8個以上一致數量特征點要求的指印均視為同一,即只有8個符合特征點與12個符合特征點的指印評價結果是相同的。使用似然比評價方法,其針對的不是特征點的個數問題,而是現場局部花紋與嫌疑人指紋及背景人群指紋花紋匹配的概率,量化評價痕跡證據對控方與辯方假設的支持程度。似然比方法并不要求特征數量達到某個閾值,故無論痕跡特征殘缺程度如何都能夠通過似然比模型量化得出支持力度,提高殘缺痕跡的利用率。實踐中,現場遺留的痕跡因各種因素干擾殘缺程度較高,使用似然比方法能夠將現場痕跡都予以評價,為一些現場痕跡物證少的疑難案件提供突破口。同時能夠為偵查破案提供更多線索,減少因為殘缺痕跡的排除而陷入偵查困境。

四、似然比評價范式科學性之事實認定角度

傳統證據評價方式模糊化了科學證據檢驗結果的不確定性,影響著司法從業人員對證據評價的理解。事實認定者需要根據證據進行推理和決策,而推理決策離不開邏輯,偏離邏輯的推理容易產生偏見。在司法訴訟中,錯誤的推理和結論將會使無辜者面臨風險并且可能最終導致誤判。

(一)信念修正符合判案思維

在刑事審判中,事實認定者在被告被證明有罪之前相信其無罪,經過審判后,事實認定者綜合全案證據認為針對被告的案件已經“排除合理懷疑”,對被告是否有罪的信念才會轉變為“有罪”。若不能“排除合理懷疑”,對被告是否有罪的信念仍為“無罪”。庭審過程中,由控辯雙方出具的證據來主導。針對這些證據,事實認定者需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某一特定證據如何影響他們對指控事實的信念;二是一項特定證據如何與其他證據相互作用,從而影響他們對指控真實性的信念。

這兩個問題涉及證據對信念的影響,只有當一個人的信念發生了變化,才可以說證據對他的信念產生了影響。檢測信念變化需要一種測量變化的方法,而貝葉斯推理中的似然比恰好能夠量化這一變化。貝葉斯推理模式符合法官判案的思維模式,法官在證據被出示之前根據案件調查獲得的背景信息(品格證據、證人證言)對被告的有罪情況形成貝葉斯推理中初始的“先驗信念”,而通過貝葉斯評價計算出的證據不斷地對這一先驗信念進行修正,最終得到針對被告是否有罪的“后驗信念”。Schum證明了似然比具有可加性性質,似然比的對數形式使得后驗信念的計算更加簡便,能夠更加清晰地顯示信念的變化。似然比的可加性性質符合事實認定者對多項證據采信的信念疊加,完美契合事實認定者推理的思維過程。

公式中H與H表示兩個對立假設,P(H)與P(H)分別表示其概率,E表示證據,P(H|E)與P(H|E)分別表示證據E為真的條件下兩個對立假設成立的概率。假設存在A、B兩個相互獨立的證據,它們的似然比值分別為:

似然比的對數形式說明了在引入新證據時,可以通過新證據的似然比的對數與原證據似然比的對數進行加法運算得到最終信念,更加清晰反映內心推理的過程。

(二)明示不確定性可降低盲目依賴

似然比評價與傳統評價方法的不同之處在于,似然比評價方法將證據檢驗結果的不確定性顯性化,能夠明確地給事實認定者以提示。

《歐洲法庭科學研究機構聯盟法庭科學評價報告指南》中指出,法庭科學評價中應當遵循平衡性原則,檢驗結果應當在有兩種假設(分別支持控辯雙方)的情況下進行評價。如果僅有控方假設而沒有辯方假設,平衡就會被打破,也就違反了平衡性原則。這是因為“國家專門機關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在追究和懲罰犯罪的過程中,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超越權限,甚至濫用權力,進而侵犯被追訴者的權利”。這種傾向會導致事實認定者在決策時產生依賴傾向從而導致非理性決策。在刑事案件偵查階段表現為注重收集有罪證據,從而使鑒定人員受到偵查人員有意無意表露出的期望影響產生情景偏差。而在審判中,法官或多或少會在審查卷宗時受到有罪推定的影響,因為沒有備選方案的效用參照,法官在面對鑒定意見時往往只關注到采信方案的收益(證據實際科學可靠)和損失(證據實際不科學可靠),而未能關注到不釆信方案中收益(證據實際不科學可靠)和損失(證據實際科學可靠)。這是一種為了實現內心期望(追訴)而產生的確證偏見。與確證偏見有相似之處的是錨定效應,若事實認定者認為鑒定意見具有很高的科學準確性,則會將對案件事實的判斷錨定在鑒定意見所指向的案件事實。錨定并不能保證判斷正確,且往往會忽略其存在錯誤的可能性從而導致調整不足。事實認定者錨定鑒定意見的科學準確性后,對于否定鑒定意見的事實證明力分配將會降低甚至趨近于零,使其他證據對案件事實認定的調整能力大打折扣。

似然比方法滿足平衡性原則,在考慮控辯雙方一對假設的情況下以數值的形式對結果予以明示。以指紋為例,使用似然比方法進行量化既會考量兩枚指紋的相似程度,也會考量檢材指紋特征在背景人群中分布情況。似然比評價方法將證據檢驗結果的不確定性明示化,給出對控辯雙方假設的支持力度,反映證據證明力的客觀實際,能夠提示事實認定者注意指紋匹配下的其他可能情況,提醒事實認定者須綜合全案證據進行裁判。另一方面,似然比結果反映了證據在控辯雙方假設的條件下的支持強度,而非對檢材與樣本是否同一這件事實進行認定,能夠有效地避免鑒定人員越俎代庖侵占法官的事實認定權力,避免了法官依據鑒定意見直接進行裁判,推動事實認定的科學化轉變。

(三)量化證明價值不會侵犯法官認定職能

似然比數值反映的是鑒定人對專門性問題檢驗鑒定后對其支持控辯雙方假設程度所做出的評價,對于庭審人員來說,這一評價表明了鑒定意見的證明價值。傾向認定和認定之間的支持強度差異有多大,傾向認定提供的支持力度究竟有多少,均能夠通過似然比數值予以量化、明晰化。庭審人員通過數值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現場痕跡物證及其鑒定意見在多大程度上支持何種案件事實。需要注意的是,似然比量化評價的鑒定結果的證明價值,并不是庭審人員所最終認定的證據的證明價值?,F場痕跡物證類型、檢驗目的不同,其評價層面也不相同。來源級別解決來源于犯罪嫌疑人的物證是否與案發現場的物證屬同一,活動級別解決是否是該犯罪嫌疑人留下或導致了現場物證的存在,犯罪級別解決是否是該犯罪嫌疑人實施犯罪的問題。在很多情況下物證檢驗考慮的僅僅是來源級別的命題。如,“這把刀捅死了王五”是活動級別命題,來源級別的命題為“刀上的血液中檢測到了王五的DNA”,顯然似然比數值表明的是對來源級別的命題支持程度。從來源級別命題過渡到活動級別命題仍然需要法官考慮其他因素?;顒蛹墑e命題往往與最終的犯罪命題有著緊密聯系,換言之,是犯罪命題的子命題。因此鑒定意見對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據證明力仍然需要法官在考慮似然比數值的情況下結合案件其他證據及信息來綜合判斷,事實認定仍然掌握在法官手里。

似然比評價方法能夠為鑒定人員與司法人員提供一種證據量化輔助手段。案件事實認定并不會像一些學者所擔憂的那樣變成舍近求遠的數學計算問題。證據的評價終究是為了庭審服務,離不開事實認定者根據經驗規則和邏輯規則進行認定,并且仍然需要法官在心證層面達到排除合理懷疑。顯然,似然比的數值能夠有效降低鑒定意見對事實認定者“心證”的影響,避免了事實認定者對絕對評價的盲目依賴。隨著大數據等科技證據的不斷增加,庭審中的數字成分劇增,正如卻伯所言,硬的數字可能會擠壓那些貌似軟的變量,對事實認定者的自由心證產生不正當的干涉。凡事都應當辯證來看,客觀概率算法通過足夠多的數據來證明證據對控辯雙方主張的支持程度是多少,這與現代社會所追求的心證公開目標一致,強化了事實認定的規范性、合理性,且與以審判為中心的司法改革目標相吻合。

五、似然比評價方法的應用研究

似然比評價方法從估算的變量類型可分為離散型隨機變量和連續型隨機變量兩種,在法庭科學應用領域中大多為離散型的變量;從控辯雙方假設層級可分為來源層級和活動層級兩種。似然比評價方法在歐洲已經應用到幾乎所有的法庭科學證據的評價中,下面分別介紹幾種典型的應用。

(一)似然比評價在玻璃檢驗中的應用研究

在刑事案件中,玻璃是一種常見的物證,經常出現于盜竊案件現場,如門窗玻璃破損。破碎的微量玻璃碎片會轉移到作案人的頭發、衣服上,需要檢驗嫌疑人身上的玻璃碎片與現場破損的玻璃的折射率和化學成分是否一致,以便判斷嫌疑人與案件的關系。目前國內微量物證檢驗報告通常只列出檢驗數據或定性給出比對檢驗結果,無法量化表達物證比對檢驗結果。目前的技術只能檢驗玻璃的種屬關系,無法得到玻璃碎片是否來自某一特定來源的結論。在似然比方法應用到玻璃檢驗的研究中時,由于微量玻璃碎片存在轉移、留存或者背景水平等因素,可能對案件檢驗結果的強度產生關鍵影響,因此,在涉及玻璃破碎的案件中,通常使用活動層級的假設(“犯罪嫌疑人打破窗戶并/或進入房屋”和“犯罪嫌疑人與案件無關”兩個互斥假設),在檢驗檢材與樣本玻璃的基礎上估算嫌疑人與案件關系的強度。估算時需要考慮玻璃源內差異和源間差異,以及玻璃的稀有性和常見性。此類應用中的變量為離散型隨機變量,可按照貝葉斯公式計算似然比[1],從玻璃證據在特定活動層級的評價出發,可以使用以下簡化模型計算似然比。

其中,G為衣物上的玻璃組群數,M為匹配的玻璃組群數,P指特定組群數出現的概率,S指玻璃組群的規模概率,T則為玻璃碎屑組群轉移、留存和檢出的概率,f表示如果玻璃碎屑來自背景物質而非已知比對樣品,那么其分析特征為比對一致的概率,對此概率可以使用背景物質中具有相同折射率的玻璃碎屑的百分比進行賦值,N為接收但未發生轉移的對照品的數量。

根據實際在嫌疑人身上提取的玻璃碎片和現場玻璃損毀情況,通過對檢材與樣本玻璃進行比對,結合以往的數據(如玻璃數據庫或案件庫),可以計算出公式中大部分數據,而轉移概率則需要鑒定人員從經驗、研究或相關文獻中獲取。估算出的似然比反映在現有的證據情況下,這些活動“犯罪嫌疑人打破窗戶并/或進入房屋”與“嫌疑人與案件無關”的比值強度。

(二)似然比評價在槍彈痕跡中的應用研究

在涉槍案件中,通過對射擊彈殼痕跡或者射擊彈頭痕跡的檢驗來判斷現場提取的彈殼或彈頭是否由嫌疑槍支擊發,對于此類檢驗不存在物質轉移問題,通過使用來源層級的假設(“現場彈殼或彈頭由嫌疑槍支擊發”與“現場彈殼或彈頭由嫌疑槍支以外的其他槍支擊發”兩個互斥假設),使用射擊彈殼或射擊彈頭有關特征估算似然比。以射擊彈殼痕跡檢驗為例,在計算似然比時可以使用彈殼的多種類型的特征如彈殼的體積、表面積、長度和擊針頭痕跡、彈底窩痕跡、拋殼挺痕跡等,將這些特征構建為特征向量,結合相關背景彈殼痕跡數據庫,把檢材的特征向量與數據庫彈殼標簽值進行比對估算得到似然比。根據數據庫數據量的大小以及數據類型,可采用不同的比對計算模型,如多變量核密度模型、線性判別模型和邏輯回歸分析模型等。對于一維特征向量,彈殼痕跡似然比的邏輯回歸計算模型[2]如下:

對于二維特征向量,其似然比計算模型為:

其中,X為特征向量,a為截距,b、c為斜率。

使用邏輯回歸模型計算要求數據庫的數據量較大,一般來講,數據量越大擬合精度越高。槍彈痕跡數據庫可以使用國家有關部門創建的痕跡樣本庫,也可以使用相關案件庫,如果沒有這樣的數據庫,鑒定人員可以創建實驗樣本數據庫。

(三)似然比評價在人臉識別中的應用研究

似然比評價應用在人臉識別中主要采用基于人臉形態特征比對的相似度得分進行估算。人臉比對系統通過計算檢材與人臉庫的特征距離,映射生成一個單變量相似度分值S(x,y),通過相似度分值的概率密度計算似然比,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g表示S(x,y)的概率密度分布。

人臉特征數據為離散型,在計算似然比前須對人臉特征向量進行歸一化處理。首先利用歐氏距離、夾角余弦等方法對特征進行距離計算,進行相似性度量得到相似度分值,對同源人像的相似度分布進行統計,得到同一人不同設備生成人臉相似度分值的分布;然后利用與第一步相同方法對非同源人臉特征相似度分值的分布進行計算;最后將兩個相似度分值的分布代入公式即可得到人臉特征比對的似然比值。

人臉數據庫數據量大小影響估算精度。計算相似度分布的算法較多,不同算法計算的分布存在差異。不同算法計算的證據不能直接進行轉換。

六、結語

科技為人類還原過去時態的事實提供了抓手。使用科學技術檢驗生成的法庭科學證據為法官事實認定提供了技術支撐,證據評價是法官理解鑒定檢驗結果、理解技術支撐的橋梁。探索更加科學、客觀的證據評價方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推動事實認定科學化。對于評價方法的革新必然面對諸多質疑,當前證據評價方法將鑒定結果的科學性絕對化,缺少科學理論的嚴格證明,模糊了科學不確定性的本質。似然比評價方法為諸多特征比對類鑒定提供了計算模型,為客觀、透明地評價證據檢驗結果提供了科學工具?;谪惾~斯理論的似然比評價方法符合法官斷案的思維模式,能夠強化法官事實認定的規范性和科學性。似然比雖然具備嚴格的數學理論基礎,但證據評價方法如特征的選擇、量化方法以及數據庫數據數量的最小標準等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建立更為科學、可操作性強和標準化的似然比證據評價方法是推動我國證據評價模式革新的基礎。

(責任編輯:何 為)

A Scientific Discussion on the Evidence Evaluation Method of Likelihood Ratio

Mou Li1,2 Wang Qing1 Yang Min1,2

1. School of Criminal Justice,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2. Innovation Base of Forensi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Wuhan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of evidenc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scientific evidence generation, exerting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utilization of scientific evidence within legal proceedings.The likelihood ratio quantifies the probability ratio between two competing claims , exhib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ivity, transparency, and fault tolerance.Incorpor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likelihood ratio assessment in the evaluation of common material evidenc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to evaluating evidence through likelihood ratio analysis from two perspectiv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an evaluation method that excessively relies on the subjective judgment of the appraiser exacerbates uncertainty in both the appraisal process and its outcome, thereby perpetuating these uncertainties into the fact determination link. The evaluation of likelihood ratio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objectivity and validity of scientific evidence, thereby providing a more scientifically rigorous approach for utilizing scientific evidence in fact determin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fact finding, The likelihood ratio evaluation method enables the quantification of evidences impact on the fact finders belief, reducing judges reliance on scientific evidence, enhancing the standardization and rationality of their fact finding process, and facilitating scientifically grounded factual determinations.

Key words: Evidence evaluation; Likelihood ratio;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Fact finding; Scientificity

猜你喜歡
司法鑒定科學性
醫學論文科學性的標準
醫學論文科學性的標準
醫學論文科學性的標準
醫學論文科學性的標準
論《中華通韻》15韻部的科學性
說話寫句要注意科學性
肌電圖在司法鑒定中的應用(續)
肌電圖在司法鑒定中的應用(續)
肌電圖在司法鑒定中的應用(續)
肌電圖在司法鑒定中的應用(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