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疇與真
——與王路教授談康德

2023-12-21 05:30
哲學分析 2023年4期
關鍵詞:弗雷格亞里士多德談論

劉 萌 王 路

劉萌(以下簡稱“劉”):王老師,最近幾年您發表的文章開始越來越多地涉及康德哲學,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①參見王路:《論關于認識本身的認識》,載《中國社會科學》2021年第5 期;《“表象”的使用和意義——弗雷格與康德比較研究》,載《學術月刊》2022年第6 期;《研究還是讀后感——關于鄧曉芒〈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句讀〉的幾點看法》,載《河北學刊》2017年第6 期;《為什么要區別真與真理——回應鄧曉芒教授的批評》,載《河北學刊》2018年第2 期;《邏輯判斷是“消極的”嗎?——與鄧曉芒教授商榷》,載《河北學刊》2019年第4 期。我曾多次聽您談論康德,您在以前的著作中也多次提到過康德,比如他對“形式邏輯”的命名,他對上帝存在的反駁,您還仔細分析過他的“是(Sein)顯然不是真正的謂詞”這個論題,以及他的判斷表和范疇表。②參見王路:《邏輯的觀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是”與“真”——形而上學的基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邏輯與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是”到底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但是,像您近幾年這樣連續寫文章專門談論有關康德的問題,有些文章還帶有一些論戰的性質,這都還挺讓人感到意外的。所以,我想就此專門向您請教幾個問題,聽一聽您的想 法。

王路(以下簡稱“王”):好 的。

劉:您早年在《邏輯與哲學》中就系統討論了康德的先驗邏輯和“形式的”邏輯,您認為,康德的先驗邏輯是一種哲學,這種哲學是以邏輯為基礎的,這個觀點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國內學界對康德形式邏輯與先驗邏輯關系問題的討論。而近幾年,您又開始談論康德關于“真”(Wahrheit)的論述,算上一開始提到的“是顯然不是真正的謂詞”、判斷表和范疇表等內容,這些論述看似松散,其實還是有聯系的?!笆恰迸c“真”是您長期以來研究的重點,其實質則涉及邏輯與哲學的關系。我是不是可以認為,您所有關于康德的論述,都是圍繞著邏輯來談論的或者說是從邏輯出發的?這與國內學界普遍做法顯然是不同的。如果我的看法是正確的,您能不能說一說,這是為什么 呢?

王:你說的是對的??档碌闹魑抑皇煜ぁ都兣?,這也是我一直讀的主要著作之一,其他的讀得不多。你可以看到,我關于康德的談論也只限于《純批》。而從這部著作看,談論邏輯或者圍繞邏輯來談論康德哲學就是自然的事情了,因為康德自己就是這樣做的。我最近的討論主要集中在《純批》中“先驗邏輯的理念”這一章。它屬于開始部分,分四節,第一節“普遍邏輯”談的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邏輯??档聦⑼ǔKf的邏輯稱之為“普遍的邏輯”或“形式的邏輯”,這樣就說明了邏輯的一些性質,比如它只研究形式,不研究內容,它是純粹的科學,與質料無關,然后基于這樣的說明提出一些不同的性質,比如僅與“Verstand”(知性)相關,與對象相關等等,由此形成他說的“先驗(的)邏輯”。所以,不是我要圍繞邏輯來談論康德,而是康德本人就是這樣談論的?;蛘咄艘徊秸f,圍繞邏輯來討論康德是可行的,至少是有文本依據 的。

除了文本的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根源于對邏輯與哲學關系的看法。邏輯研究薄弱,對邏輯重視和把握不夠,是國內哲學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對《純批》的研究也是如此。我并不專門研究康德,但是這一點還是看得很清楚的。我討論康德,主要圍繞邏輯來討論康德,強調邏輯在康德思想中的作用,其中含有一個意思,是希望這個問題能夠引起學界的重視。在我看來,這是研究康德哲學的必要條 件。

劉:您認為“是”與“真”這兩個概念是把握西方邏輯與形而上學思想的核心。然而相比康德研究中像“范疇的先驗演繹”這樣的核心話題,對康德思想中“是”與“真”的研究卻算不上真正的熱門,您如何看待這樣的研究狀況?此外,您認為“是”與“真”這兩個概念在理解康德的批判哲學中應當發揮怎樣的作 用?

劉: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罢妗边@個概念很重要,但是卻沒有出現在康德的范疇表中。您能談一談這是為什么 嗎?

王:很簡單啊,他的范疇表怎么會有“真”這個概念呢?我強調康德的范疇表來源于他的判斷表,要認識二者之間的關系,這一點你是知道的??档碌呐袛啾硎且罁壿嫎嬙斓?,而且主要是依據邏輯的句法構造的。這從量、質、關系和模態這四個分類可以看得非常清楚,它們都是句法方面的分類?!罢妗辈皇蔷浞ǜ拍?,而是一個語義概念。雖然康德時代對這一點尚缺乏充分的認識,但那時人們對邏輯句法的認識還是清楚的。所以,“真”這一概念無法放入這個判斷表中,而是需要另做說明。此外,康德關于分析判斷和綜合判斷的區別所作的說明是明確的,關于這一原則的使用是貫徹始終的。這一區別和原則顯然是圍繞著“S 是P”這樣的句式說的。所以,“是”與“真”的對應,“是”與“真”的聯系,在康德思想中無疑是存在的,只不過在范疇表中沒有而已。而且在我看來,這一點也是非常清楚 的。

劉:許多現當代學者在爭論,康德在真理問題上究竟是“符合論”,還是“融貫論”,抑或是兼而有之,您剛才也提到您讀過許多有關康德的真之理論的論文,那么您能不能談一談您對康德關于“真”的論述的理解,或者說,您認為康德對“真”的看法對于理解他的批判哲學有著怎樣的價 值?

王: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近幾年我討論了有關康德關于“Wahrheit”是知識與對象的符合的論述。它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康德稱這個說法是關于“Wahrheit”的名詞解釋,另一個是康德說還要追求有關知識的“Wahrheit”的普遍標準。在相關研究中,一種觀點認為,前一個問題表明康德是符合論,另一種觀點認為,后一個問題表明康德是融貫論。當然也有人認為這兩種看法康德都有。我認為符合論的說明是自然的,康德從這個觀點出發來探討這個問題也是自然的,這也是塔爾斯基的真之理論產生之前人們的普遍看法。所以認為康德有這樣的看法并不奇怪。融貫論的意思是說,“真”乃是相對于某一種知識系統而言的。所以將康德(根本不可能有關于知識的“Wahrheit”的普遍標準)的看法歸于融貫論,也不能說沒有道理。我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對“Wahrheit”一詞的理解和翻譯上,因而沒有就這個問題本身展開討論。在我看來,無論是從符合論出發還是從融貫論出發,也就是說,無論怎樣解釋康德對“Wahrheit”的看法,將“Wahrheit”譯為“真理”都是有問題的?!罢胬怼迸c對象不同,與知識或認識卻是相似的,但是,“真”不僅與對象不同,與知識和認識也不同。因此將“Wahrheit”譯為“真”還是譯為“真理”乃是完全不同的。我認為康德是在“真”的意義上談論認識與對象的符合的,而且主要是在“是真的”這種意義上談論“真”的?;谶@樣的認識來解釋康德,比如將他的論述解釋為符合論,“真”就是知識或認識與對象之間的關系。無論這樣的看法是不是對的,不管這樣解釋康德是不是有道理,“真”顯然是與知識和對象不同的東西,我的意思是說,它們是不同種類和不同層次的東西。這樣的說明與說“真理”是知識與對象之間的關系無疑是不同的,至少是有重大區別 的。

至于你說的這樣解釋康德思想的價值何在?我認為至少有兩個層面。字面上看,這樣的解釋至少更清楚。即便認為這樣的解釋會有問題,它也提供了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是從“真”的角度,一種是從“真理”的角度。我們至少可以而且也應該思考一下,這兩種角度的理解是不是一樣,哪一種理解更有道理。而就理解康德本人思想而言,我們應該看到,康德關于“真”的討論是在區別出形式和內容之后提出的一種思考方式。他認為邏輯是純形式的,與內容無關,而他所期望的先驗邏輯不是這樣的。在撇開形式的考慮之后,他提出“真”及其相關問題,希望可以通過相關討論來說明內容或與內容相關的東西。知識或認識顯然是有內容的,因而與內容相關。那么它們如何相關?“真”是不是也與內容相關呢?它與內容又是如何相關的呢?這些都是康德討論中所涉及的問題。今天我們知道,邏輯有句法和語義兩個方面,“真”乃是其語義的核心概念。那么句法是什么呢?對照起來看就會發現,康德所說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或者就相當于我們今天所說的句法,而他說的“真”,在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或者就相當于我們今天所說的語義。所以康德可以談論形式,可以依據判斷形式構造他的范疇表,并通過這樣的談論使他所說的形式與內容區別開來,并通過這種形式方面的刻畫對內容方面的事情作出說明。但康德同時也可以談論“真”,并試圖通過“真”來談論與內容相關的事情,從而為他從形式方面作出的說明提供補充說明和論證。只不過他那時的邏輯沒有今天成熟,沒有關于句法和語義的明確區別和說明,沒有一個清晰的語義學。所以康德的區別不是非常清楚,論述也不是特別清楚??梢钥吹?,他關于句法方面的說明還是明確的,有條理的,因為有亞里士多德邏輯所提供的句法作參照,但是他關于“真”的論述基本上還是常識性的,即依據人們對“真”這個概念的直觀認識。所以,從語義的角度來看康德對“真”的論述,其實還是可以看到它們與句法論述的對應性的。這也是今天人們研究康德的一個基本認識,無論是符合論還是融貫論,在這一點上,差不多都是一樣 的。

劉:您認為康德是從邏輯出發構建出他的先驗邏輯的,然而國內許多康德研究者似乎并不贊同您的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康德實際上是以先驗邏輯的范疇來為形式邏輯的判斷形式奠定基礎的。您的觀點主要以康德對普遍邏輯等內容的一般說明,判斷表、范疇表等部分的文本為論據,而持相反觀點的學者則主要以范疇的先驗演繹部分作為文本支撐,并認為您所依賴的文本只是康德“表面上”的說法。您如何看待這樣的分 歧?

王:我認為這里至少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如何看待邏輯,一個是如何理解康德。當然,二者合一就要問:康德是如何看待邏輯的?康德認為邏輯是普遍的,是純粹的科學。僅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如果還可以找出可以為邏輯奠基的東西,那么這樣的邏輯就一定不會是普遍的,也不會是純粹的。原因很清楚,因為它還會依賴于其他科學。但是這與康德關于邏輯的看法顯然是相悖的。所以,這里的問題實際上是如何理解康德的問題,但是在理解康德的過程中又涉及如何理解邏輯的問題。我認為康德的先驗邏輯依賴于邏輯,這一點是自明的,用不著多說什么,我只就你說的論證方式說一說我的看法。我之所以要談康德關于邏輯和判斷表的認識,主要是因為我認為它們很重要,它們對于康德的先驗邏輯很重要。而且我認為,它們與康德關于先驗邏輯和范疇表之間的關系十分密切,但是這一點并沒有受到充分的認識。不是說不可以從范疇的先驗演繹部分來論述和論證康德關于邏輯的看法,問題是,是不是應該認真研究和理解康德關于邏輯和判斷表的論述,并由此出發理解康德關于邏輯與先驗邏輯之間關系的論述。即使僅從文本的角度說,邏輯和判斷表也是在先的。換句話說,在尚未讀到后面的論述之前,我們該如何理解康德關于邏輯和判斷表的論述,如何理解康德關于邏輯與先驗邏輯、判斷表和范疇表之間關系的論述?僅從閱讀的角度說,康德的思想有一個延續性的問題,即我們依據他在先的論述來理解他后面的論述。即便我們在后面的論述中獲得了與先前不同的認識和理解,是不是也應該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不同,這是康德本人表述的變化,還是他的論述過程的變化,這是他的思想的變化,還是僅僅是我們理解出來的變化?我只討論康德在“先驗邏輯的理念”這一部分的論述,并不意味著我不能討論康德后面的論述。我強調在這一章讀不出康德關于先驗邏輯為邏輯奠基的思想,是因為這一章有康德關于邏輯與先驗邏輯之間關系最明確的論述。反對者可以提出自己的論證,但是不對康德這一章的論述作出說明,不針對我圍繞這一章所作出的論述作出反駁,只是籠而統之地談論是不行的。所以,這里既有理解康德思想的問題,也有如何閱讀文本和進行討論和論證的問 題。

劉:眾所周知,您研究最多的兩個人物是亞里士多德與弗雷格,一位是邏輯的創始人和形而上學的奠基人,一位是現代邏輯的創始人和分析哲學之父。所以您強調邏輯與哲學的關系是很自然的??档碌南闰炦壿嫽蛳闰炚軐W非常重要,但是他的邏輯似乎并沒有那樣重要。您在論述康德時這樣強調邏輯的作用,強調康德關于邏輯的看法,這會不會有問題???或者我換一個問法,你認為康德的思想在亞里士多德和弗雷格之間大概處于一種怎樣的位 置?

王:這是一個好問題,直接涉及邏輯與哲學的關系。亞里士多德和弗雷格在邏輯和哲學中有崇高的地位,他們的邏輯與他們的哲學是密切聯系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档碌恼軐W地位沒有問題。但是他在邏輯史上沒有什么地位,他最出名的大概就是他關于邏輯說的那句話:邏輯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就已經完成了。但今天人們知道,這句話是不對的。那么在他的思想中,邏輯與哲學是不是有密切地結合呢?強調對邏輯的認識和把握,這對康德研究是不是必要的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既然你提到亞里士多德和弗雷格,我就從比較的角度說一 下。

調蓄水池的主要作用,是用來調節供水量與用水量的不平衡情況,以及發生事故檢修時的備用水量。由于工程規模較小,并且選擇水泵、管材均易于檢修,所以水池容積按檢修4 d考慮。項目區共11 120人,標準為40 L/(人·d),共計需水量2 000 m3,最終確定蓄水池容積為2 000 m3。

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與《形而上學》是完全不同的著作,弗雷格的《概念文字》和哲學論著比如《算數基礎》 《論涵義和意謂》等等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形而上學》等哲學論著中,你可以看到邏輯理論和方法的應用,還可以看到后者確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事實是,在這些哲學論著中,幾乎看不到專門關于邏輯本身的論述。但是人們承認,如果沒有相應的邏輯理論背景,讀懂它們是有困難的??档碌摹都兣凡煌?,國人說它難懂,主要是因為它的語言表達方式。確實是這樣。但是如果你對照康德的《邏輯學講義》和《純批》,你會發現,《講義》中導論部分的內容幾乎都在《純批》中出現了。也就是說,《講義》和《純批》有許多內容是重合的。所以我強調,把握邏輯或者把握康德對邏輯的認識對于理解《純批》是至關重要的。大體上說,康德與亞里士多德有一點不同,他談論哲學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地基于邏輯作出區別。比如,他將邏輯稱為普遍的或形式的,基于這樣的說明他稱自己建立的東西為先驗邏輯。他將邏輯分為分析的和辯證的,稱前者為真之邏輯,與真之普遍標準相關,稱后者為邏輯的應用,因而包含一些與真之標準不同的東西。他區分出感性和“Verstand”(知性),邏輯與二者相關并且只與形式相關,他的先驗邏輯只與知性相關,并且還會涉及相關的對象等等。我說這些不是要談論它們,我要說的是,這些無疑都是《純批》的內容,但它們同時也是《講義》導論中的內容。這樣的情況顯示出康德與亞里士多德和弗雷格的不同,但同時不也恰好說明,他的邏輯與哲學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 嗎?

劉:那么關于康德在亞里士多德和弗雷格之間的位置 呢?

王:這一點我說不好。就談談我自己的直觀認識吧。亞里士多德是形而上學奠基人,分析哲學被稱為當代形而上學,因此弗雷格可以被看作是當代形而上學奠基人,所以在形而上學上他和亞里士多德是一脈相承的??档率墙軐W家中明確提出建立形而上學科學的人。我認為,如果形而上學有兩個階段,那么一個是從亞里士多德到弗雷格之前,包括康德及其以后的哲學家,另一個是自弗雷格以來到今天。如果有三個階段,那么康德就是第二個階段的開啟者。我這樣說是因為,在重視邏輯,應用邏輯的理論方法來從事哲學研究這一點上,康德與亞里士多德和弗雷格顯然是一致的,而且他使用的邏輯理論和方法本身與亞里士多德的是相同的,與弗雷格的卻是不同的。弗雷格的邏輯與亞里士多德的邏輯不同,因而導致哲學形態和成果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有一種觀點認為,近現代哲學的所有問題都是從康德那里來的。假如這種觀點成立,那就還可以繼續問,康德的問題又是從哪里來的?所以我認為,研究康德,固然可以談論他本人的思想,但是也可以將他放在哲學史上去看,這樣他就不是一個孤立的個 體。

劉:您的說法讓我想起康德提出范疇表時的一句話,“我們想依據亞里士多德把這些概念稱為范疇,因為我們的意圖(Absicht)原本與他的意圖是一回事”。我覺得這句話很能說明康德對亞里士多德的繼承關系,特別是他那些先驗哲學范疇。但是“范疇”這一概念到了現代以后似乎消失了,比如弗雷格構造的“概念文字”就不再談論范疇了,這樣我們就看不到他們之間的繼承關系了,至少字面上看不到這樣的關系了。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呢?

王:我明白你的意思。繼承關系,一種是字面上的,一種是非字面上的。前者是清楚的,說起來也比較容易,后者似乎不是那樣清楚,說起來似乎也要費些力氣。我認為從亞里士多德到康德到弗雷格的繼承關系,大體上說,他們都是哲學史主線上的人物,他們都是研究先驗的東西的,他們都是開創性的人物。具體一些說,在他們的哲學著作中,邏輯的理論和方法的應用是顯然的,因而他們應用邏輯的理論方法來探討哲學問題的方式對后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這些也可以看作是他們的繼承關系,即他們共享一種哲學研究的方式。但是一定要看到一個重大區別,這就是邏輯在弗雷格這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我們一般說,亞里士多德邏輯是形式的,但不是形式化的,而弗雷格邏輯是形式化的。這一區別其實在我看來還只是表面的。重要的是,弗雷格改變了邏輯的基本句式,他使邏輯從“S 是P”這樣的主謂句式變為“Fa”和“?xFx”這樣的函數結構,結果使邏輯的理論和方法在應用于哲學時的解釋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從而使現代哲學的形態發生了重大變化??档轮栽谧置嫔弦部梢燥@示出與亞里士多德的繼承關系,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使用的邏輯還是亞里士多德邏輯。而在弗雷格的哲學及其以后的分析哲學中,“范疇”,或者說亞里士多德和康德意義上的“范疇”概念不再是核心概念,不再在討論中占據主要位置,這是很自然的事情:邏輯的理論和方法完全不同了??!但是即便如此,人們仍然發現并在努力研究和試圖進一步發現弗雷格受到的康德影響以及他與康德的關系,比如弗雷格關于算數定律是先驗綜合的還是分析的論述,關于“Bedeutung”(意謂)的論述等等。你剛剛提到弗雷格的“概念文字”。一些研究認為,弗雷格之所以這樣稱呼他的邏輯,是因為“概念”一詞自康德以來就與認識相關,特別是與“Verstand”(理解)相關,所以弗雷格的邏輯實際上是一種關于概念、關于理解的邏輯。還有人認為,弗雷格的概念文字引入的第一個符號含有一條橫線,弗雷格稱之為“內容線”,后來他從這條內容線區別出涵義和意謂,即思想和真值。所謂“內容線”中的“內容”與康德區別形式和內容時所說的“內容”是一樣的,這樣似乎也就可以看出,弗雷格關于邏輯的考慮乃是與內容相關的,他關于“真”的考慮也是與內容相關的,但是他考慮的結果則比康德要前進了一大步。當然也有人認為弗雷格的思想是開創性的,沒有受到他之前的德國哲學家和德國哲學的任何影響。對弗雷格和康德關系的研究很多,有些研究也比較深入,這你是知道的。我一再說我不是康德研究專家,我也沒有做過關于康德的專門研究。就我一直關注的問題而言,我認為邏輯與哲學的密切聯系在康德著作中是顯然的。所以,說他對亞里士多德思想的繼承沒有問題。但是說弗雷格對康德的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籠統地說一下肯定是可以的,但是提供明確的說明和具體的論證就需要下功夫了。

劉:我發現,您在探討康德時有一個特點:您經常是從翻譯入手的。關于“Sein”和“Wahrheit”,您的討論很多,也很出名。這些我就不問了,我只問一下其他的。在近幾年,您專門探討了“negativ”一詞的翻譯。您認為應該將“negativ”譯為“否定(式、性)的”,而不應該譯為“消極的”。您批評“消極的”是錯譯,由此形成對康德思想的誤解,而產生這種錯譯的原因則在于對邏輯的偏見。我贊同您的看法,但是讀到這部分內容時感到有些奇怪。這個詞并不是一個重要的用語啊。以我對您的了解,您平時都是讀外文的,您怎么會注意到這個譯文的問題呢?

王:你是對的:我發現“negativ”的翻譯問題確實是偶然的。讀德文著作當然是看不到這個問題的。最近由于討論康德關于真的論述,我讀了中譯文,一下子就看到了這個問題。(劉:怎么是“一下子”?)我要討論的是與“Wahrheit”相關的問題。你知道我認為應該將它譯為“真”,而不是譯為“真理”,因此查看與“真理”相關的中譯文。我看得比較粗。但即便是一目十行,“是一切真理的conditio sine qua non[必要條件]、因而是消極的條件”這一句的問題也是跑不掉的。原因很簡單。這里的“因而”表示推論。前提“必要條件”是褒義的,結論“消極的條件”是貶義的。這顯然是一個不符合邏輯的推論:從褒義的怎么能推出貶義的來 呢?

劉:您的意思是說,一個符合邏輯的推論是:如果前提真,那么結論必須真。如果結論假,而前提真,就是不符合邏輯的。而您將這樣的推論方式應用到康德這里所說的“因而”上,所以您發現了問題,是這樣嗎?

王:是啊。邏輯是二值的。但是應用到日常思維和其他學科的思維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不同情況,比如對錯、好壞、合適不合適、恰當不恰當,甚至黑白、高矮、美丑等等。而就推論而言,前提和結論的關系也是同樣。從假的前提可以得到真的結論,也可以得到假的結論,但是唯獨不能從真的前提得到假的結論,這才叫符合邏輯。你想一下,從好的能推出壞的來嗎?(劉:推不出來。)看到這個問題,我也有些驚訝,于是去看了一下其他譯本,結果發現這是一個普遍問題,于是我就做了一些討 論。

劉:謝謝您,邏輯的學習和應用還真讓人受啟發。我注意到,您在訪談過程中多次特意用德文詞“Verstand”替代了中文詞“知性”,巧合的是,“范疇”也是康德對“純粹知性概念”的簡稱,這就不得不讓我聯想到您在之前《是“知性”還是“理解”?》一文①參見王路:《是“知性”還是“理解”?》,載《社會科學報》2018年2月8日。中的觀點,您認為將康德所說的“Verstand”譯為“理解”會比現在通行的“知性”更好。確實,如果從“理解”來看待范疇,您剛才所說的弗雷格的“概念文字”受到了康德的影響這種觀點似乎就更說得通了。而在另一篇文章中,您又說您只關注“理解(知性,Verstand)”,因為既然是與理解相關,那么邏輯當然就是非常重要的。②參見王路:《邏輯判斷是“消極的”嗎?——與鄧曉芒教授商榷》,載《河北學刊》2019年第4期??上У氖?,除此之外我再沒有看到您關于“理解”這個詞的談論了,您能不能簡單談一下您為什么會這樣看呢?特別是,您為什么會認為邏輯對于“理解”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呢?

王:那篇小文章是為了參會而寫的,不是正規的論文。但是這個問題卻還是有意義的??档抡f的“Verstand”是接著培根的“understanding”說的,這在《純批》和《講義》中都提到過。培根的書在前,被譯為《人類理解論》。當然,“understanding”這個詞的字面意思也是理解。而從德文本身來說,“Verstand”是名詞,它的動詞是“verstehen”,字面意思也是“理解”。所以,采用“理解”這個譯名不僅符合其詞義,而且也與培根的表述相一致。否則,國人還會以為他們說的是不同的東西。至于說邏輯與“理解”相關,至少可以有幾個意思??档抡劦臇|西很多,包括感性、理解(知性)、理性,但是他所談的主要是“理解”(知性)??档略谡務摗袄斫狻钡倪^程中有許多與邏輯相關的論述,這一點,僅從康德對感性和理解(知性)作出的區別,并由此展開關于“理解”(知性)的論述即可以看出。此外,我們探討康德的思想,最基本的就是對康德的理解,這包括對康德著作的閱讀和解釋,對自己觀點的說明和論證,對不同意見的批評和反駁。在這一過程中,當然會涉及邏輯,而且邏輯會起重要的作用。比如對前面所說關于“因而”的理解。超出康德,在現代分析哲學討論中,“理解”(understanding)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與“意義”,與“真”直接聯系起來。所以,僅從字面上即可以看出,這一概念在西方哲學中,至少從培根以來,一直是一個重要概念。所以,這個詞既是一個術語,也是日常表達用語。我對它的翻譯只是簡單說一下,我說我只關注理解,這只是借用這個說法,有些一語雙關的意思,但也僅此而已。因為在我的研究中,“是”與“真”才是重點。關于它們的討論會給我們帶來關于西方哲學完全不同的認識。這樣說吧,像與“negativ”“Verstand”相關譯名的討論,可以是一次性的,但是關于“being”和“truth”的討論,卻是可以一直進行下去 的。

劉:圍繞康德,和您談了邏輯與哲學,也談到了“being”和“truth”,最后我想聽您談談哲學對于邏輯的影響。后人將亞里士多德的邏輯稱作“工具論”,似乎只認為它是一種工具??档略谡務撨壿嫷臅r候也總是區分純粹的、分析的和應用的、辯證的,似乎暗示我們邏輯是有局限性的。海德格爾寫過《邏輯的形而上學基礎》,似乎直接說明哲學對邏輯的作用。按照您的說法,邏輯在哲學中應用,邏輯對哲學有影響。那么哲學對邏輯有影響嗎?我贊同您說的邏輯是討論哲學問題、構建哲學體系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哲學家們在進行哲學研究的時候難道不需要合理地使用這種邏輯工具嗎?而所謂“合理地使用”難道不需要以某種哲學思想為指導嗎?還是回到康德。他最先提出了“表象與對象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何種根據之上”這個哲學問題(康德致赫爾茨的信,1772),只是在解決這個哲學問題時,邏輯才作為一種工具參與了進來,并以此為哲學體系的建構提供基礎。這難道不是說明哲學研究對于邏輯的使用具有指導作用 嗎?

王:你問了一個很大的問題。說實話,我還真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直觀上說,邏輯是在哲學研究中產生和發展的:在哲學研究過程中,人們發現有這樣一些獨特的東西,將它們的性質和內容揭示出來,形成了專門的理論。亞里士多德稱之為“分析”,后人稱之為“工具”,再后又有了“邏輯”之名。在這種意義上,你可以說沒有哲學就沒有邏輯,這大概就是哲學對邏輯的作用。既然沒有認真思考過,我就不便多說什么了。這樣吧,我回答你的幾個具體問題。一個是“合理地使用”邏輯。我認為,與其說需要靠某種哲學思想的指導,不如說取決于對邏輯的正確認識和把握。這是因為,邏輯畢竟成為一種具有專門性的東西,如果不懂或者沒有很好的把握,那肯定是無法正確運用的。另一個是康德所說的表象與對象的關系。這無疑是康德考慮的基本問題。對象與感覺相關,感覺與“Verstand”(理解)相區別。這些是康德討論的基本區分?!氨硐蟆眲t是他討論中用以說明這些區別的東西,比如他明確說過,感性是通過被對象刺激而獲得表象的能力,判斷是對象的一個表象的表象?!矮@得表象的能力”與“表象的表象”,顯然是不同的說明,而且還是區別出不同認識層次的說明。那么為什么邏輯會與判斷相關呢?即便我們不作進一步的討論,也還是可以看出,這一認識當然有賴于對邏輯的認識,或者至少有賴于對邏輯的認識,否則憑什么說邏輯與判斷相關呢?這樣就可以看出,討論中在什么地方引入邏輯,需要基于對邏輯的認識。至于為什么要引入邏輯,大概就不必說了吧?;蛘?,我們是不是至少可以認為,在邏輯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在哲學討論中需要引入邏輯這一點上,我們也許不清楚是不是需要依賴于某種哲學認識,但是至少有一點是清楚的:在這一點上,對邏輯的認識一定是最起碼的條件。如果我們不知道邏輯是什么,對邏輯的理論方法認識得不是特別清楚,那么用什么樣的哲學認識來指導也是沒有用的。

達米特有一本書叫《形而上學的邏輯基礎》,從書名上看,它與你說的海德格爾那本書似乎是對著干的,其實它們沒有什么關系。這兩本書我都讀過,在這里就不展開評價了。不過我倒是建議你讀一讀達米特的這本書,關于邏輯與哲學的關系,我覺得它說得更有道理。

劉:我會認真讀一下這本書的,您今天所說的觀點對我很有啟發,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解答!

猜你喜歡
弗雷格亞里士多德談論
當我們談論周杰倫時
當我們在談論“數字新聞”及其研究時,我們在談論什么?
談論
當我們談論VR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么?
弗雷格的“概念文字”解釋“因明”的可行性分析
亞里士多德的發現
亞里士多德的發現
從康德到弗雷格
探析概念馬悖論——兼評弗雷格與塞爾的謂詞理論
淺談“第三世界”的真——從弗雷格對“真之符合論”的批判出發看其對“真”的界定思路與動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