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北地區稻麥周年均衡增產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2023-12-21 15:45杜興華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3年6期
關鍵詞:淮北地區

杜興華

摘要:【目的】為了進一步探討稻麥周年高質高效栽培技術,從淮北地區稻麥的輪作種植應用現狀入手,就稻麥周年均衡增產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的關鍵環節進行深入的探討和說明?!痉椒ā恐貙Φ钧溳喿髂J降钠贩N選擇、播種、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技術措施進行系統的研究分析?!窘Y果】淮北地區的稻麥種植經過多年的探索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種植方式,通過對當地稻麥生長各環節進行系統的調查和分析,讓當地的種植規模、種植效率以及種植效益都有顯著提升?!窘Y論】通過對淮北地區稻麥周年均衡增產配套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究,可顯著提升稻麥輪作產量和經濟效益,以期能夠為更大片區域的稻麥周年大面積生產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稻麥周年;淮北地區;高效栽培技術;均衡增產

淮北地區處于黃淮海平原南部,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也是全國優質稻麥生產基地[1],該地區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水稻與小麥,在進行種植的時候往往是兩種作物進行輪番耕作。通過對以往的收成進行對比可以發現水稻的綜合表現要優于小麥,不論是單位面積內的產量穩定性還是后續所能獲得的經濟效益都要高于小麥。正是由于水稻的種種優異表現,讓更多的農戶在水稻種植上的積極性要高于小麥,因此小麥的種植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在種植時間以及種植空間上面都出現了壓低小麥提升水稻的現象。雖然水稻面積在增加,但是稻麥總產量與總效益并沒有提高,反而在有的地方出現了下降的趨勢。為了能夠解決這種情況,需要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狀況、資源配置進行一個系統的調查研究,形成科學合理的稻麥增產措施,真正培育出符合自己地域特色的稻麥高產栽培技術。

1 嚴格進行品種篩選

淮北地區的氣候條件和稻麥輪作生育期較長等特點,導致在茬口的銜接上比較緊張,如果想要在淮北地區實現稻麥兩種作物同時豐收并且能夠保質保量,就必須要對兩種作物的種植特點、生長特點有較為詳盡的了解,并且還需要對雙方的品種布局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通過適當的品種搭配,讓稻麥輪作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1.1 小麥品種選擇

小麥生長發育有強烈的溫、光要求,不同區域的生態條件決定了適宜生長不同生態類型的小麥品種,因而一定要根據不同區域生產生態條件選擇適宜的小麥品種,不能跨區選種,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失。適宜淮北地區種植的品種類型為半冬性白皮小麥,產量水平較高,強筋、中強筋、中筋品質類型都有,質量較好。播種時間偏晚的粳稻茬小麥,要嚴格加強小麥品種的篩選工作,盡量選擇耐遲播、抗寒性較強,早發性良好、耐密集性強以及穗型大、抗病能力強、綜合性狀比較好的半冬性品種,例如淮麥33、淮麥45、徐麥35、煙農1212、連麥8號、鄭麥1860等。

1.2 水稻品種選擇

水稻品種的選擇要以熟期相對較早、前期發苗快、穗型偏大、抗倒能力強、綜合性狀好的早熟中粳、中熟中粳品種為主,因地制宜應用優質雜交秈稻、雜交粳稻品種,減少生育期較長的品種,防止因生育期推遲而產生晚熟、灌漿結實不良、青枯倒伏等一系列問題。成熟期要控制在10月20日之前。如連粳15號、華粳5號、華粳9號、徐稻9號、南粳5718、蘇秀852等。

2 把握合理的播種育秧及移栽時機

2.1 小麥播種

2.1.1 適期播種

淮北地區常年種植水稻是粳稻品種,其成熟期較長,水稻收獲普遍偏遲,季節緊張。因此稻茬小麥播種要晚中求早,搶時播種。優良小麥適宜在10月20日之前完成播種,但在現實情況中卻有很多地區將時間延后到10月25日到11月上旬[2],甚至有的農戶到11月底才播種結束。晚播小麥冬前積溫不夠,分蘗時間太短,致使分蘗過少。嚴格控制播種時間是為小麥能夠預留出足夠的積溫,確保在溫度降低之前其已經成長為壯苗,在冬前能形成2個以上分蘗,這樣才是實現小麥高產的前提條件。

2.1.2 嚴格進行種子處理

為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在播種前2-3天要進行曬種工作,曬種目的是提高種皮透氣性,增強種子活力,同時殺滅種皮上可能存在的病菌。播后種子吸水快,發芽迅速,出苗整齊一致。曬種需選擇晴天進行,避免在水泥場地表面直接暴曬,以防小麥種子燙傷??筛鶕?0cm的標準對攤鋪厚度予以控制,應每天對其進行翻曬,經過3天左右曬種可收集起來進行篩選,去除蟲粒與癟粒,正式播種之前還可以進行一次藥劑拌種工作。

2.1.3 科學確定播種量

為實現預期的基本苗,要根據播種期、整地質量、播種方式、種子質量等因素,確定一個相對合理的播種量。大面積生產重點要防止早播田塊播種量偏大、基本苗偏多,晚播田塊播種量不足、基本苗偏少等現象。以播期為10月20日為界限,由于水稻茬土質黏重,濕度大,耕整困難,淮北地區稻茬麥每畝播種量為20kg,遲于播種適期,要適當增加播種量,每晚播一天要增加0.5萬-1萬基本苗,即每遲播一天,每畝播種量要增加0.5kg,11月下旬播種,每畝播種量可增加到35kg。

2.1.4 溝系配套提高播種質量

根據土壤墑情選用適宜的耕播作業流程與機械,采取秸稈還田,機械勻播,實現播深適宜、深淺一致、出苗均勻、苗量合理,及時適墑鎮壓。小麥播種深度在2-4㎝,行距20-25cm。 播后墑情適宜時要及時機械開挖“三溝”,豎溝每條間隔3-4m,腰溝每條間隔40-50m,橫溝在田塊兩頭間隔2-3m處開挖,“三溝”寬度20-30cm,深度30-40cm。要做好內外“三溝”配套,確保能灌能排。溝系配套是防治漬害,奪取小麥高產穩產的重要保證。

2.2 水稻育秧移栽

2.2.1 播種期的確定

水稻播種育苗的播期要根據栽插的方式不同來確定,不同的種植方式要根據適宜秧齡,科學安排移栽期,確保適期秧齡移栽。如果是肥床旱育秧,秧齡時間35-40天,葉齡5-8葉,育秧時間要在5月10日左右進行播種。常規濕潤育秧,秧齡30-35天,葉齡6-7葉,保證在5月15日前完成播種工作。如果是塑盤拋秧育秧,秧齡25-30天,葉齡3-4葉,保證在5月20日前完成播種工作,如果使用機器進行插秧,秧齡20-25天,葉齡3.0-4.0葉,則要在5月28日前進行播種工作。目前,淮北地區毯苗機插育秧播種廣泛推行“長秧齡、低落谷”,即要求秧齡生長期25天左右,25㎝×60㎝規格秧盤每盤播種量控制在100g左右,這樣育出的秧苗健壯,機插后活棵早、分蘗快。另外水稻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藥劑浸種處理,通過藥劑浸種能夠更好地防治種傳病害,提升稻種的抗病性,營養壯苗,有效地防治立枯病、惡苗病、干尖線蟲病等病蟲害。

2.2.2 栽插密度的確定

根據移栽方式和品種類型,確定適宜的密度,栽足基本苗,如毯苗機插,每畝2萬穴,每穴4-5苗,每畝基本苗8萬-10萬苗。手栽稻,常規粳稻行距7.5-8寸,株距4.5-5寸,基本苗9.5萬/畝左右。拋栽稻,一般畝拋1.8萬-2.0萬穴,基本苗7萬/畝左右。

2.2.3 搶時收割及時栽插

小麥收割后立即搶抓時間進行灌溉泡田,在6月25日前完成水稻栽插工作,最遲要保證在6月底之前栽插結束,杜絕栽插7月秧。這樣要保證各項工作及早進行,不要延誤種植的最佳時機,以免出現后續生長周期不足、結實率低下等情況。

3 測土配方科學肥料運籌

稻麥施肥總體原則是堅持因地制宜,實行分類指導;堅持增施有機肥,有機與無機相結合;堅持科學調控化肥總量,努力降低投入成本;堅持因土調磷補鉀補微,促進營養平衡;堅持調整基肥追肥比例,合理肥料運籌。根據小麥、水稻的不同品種掌握它們不同的吸肥規律來進行施肥工作,在實際的操作中應該盡量提高磷鉀肥的比重[3]。

3.1 小麥施肥技術

3.1.1 根據目標產量確定施肥量

在大面積技術推廣應用上要根據小麥目標產量確定施肥量,小麥目標產量在350-450kg時畝氮肥施用總量控制在14-17kg;目標產量在450-550kg時,畝氮肥施用總量控制在16-19kg;目標產量在550-650kg時,畝氮肥施用總量控制在18-21kg。根據土壤含磷鉀量不同,畝施總磷(P2O5)總鉀(K2O)量要控制在4-6kg。沿海地區土壤中有效鉀含量較高,可以不施用化學鉀肥。另外要根據土壤狀況,合理使用微量元素。

3.1.2 根據生產環節確定施肥量

大田生產上磷鉀肥用量是基肥與穗肥各半;氮肥實行分期施用,基肥比例一般在40%-50%,分蘗肥比例一般在10%-20%,拔節孕穗肥比例一般在30%-40%。生產上淮北地區稻茬小麥施肥量一般是:基肥一般是每畝尿素10-15kg加45%三元復合肥30kg,分蘗肥每畝尿素15kg,拔節孕穗肥每畝尿素10-15kg加45%三元復合肥15kg。

3.1.3 葉面肥及植物調節劑使用

小麥從籽粒灌漿起,根系吸肥能力開始減弱,為了防止植株缺肥早衰,可進行根外噴肥,增強葉片功能。如噴施濃度為0.2%磷酸二氫鉀、1%尿素、蕓苔素內酯,氨基酸液肥等,每隔5-7天噴灑一次,連噴2-3次,可有效加快籽粒灌漿速度,提高產量。具體施用時間可結合小麥揚花期赤霉病防治時,進行藥肥混噴,起到“一噴三防”的作用。

3.2 水稻施肥技術

3.2.1 重施基肥

水稻的基肥是指在水稻栽插和整地之前施用的肥料,一般是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和速效化肥?;实淖饔煤芏?,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質,促進水稻根系發達、早發苗、早分蘗,磷鉀肥要提前作為基肥施用。由于小麥秸稈還田,微生物參與分解秸稈需要吸收土壤里氮肥,會造成微生物和農作物爭氮,因此要增加氮肥用量,氮肥總量的40%-50%作為基肥施用?;室话闶敲慨€尿素10-15kg加45%三元復合肥30kg。

3.2.2 及早追施分蘗肥

分蘗肥是在水稻大田移栽后為促進植株早活棵、早分蘗而施用的肥料,一般速效氮肥、分蘗肥分兩次施用。第一次是在水稻栽插后5-7天時,每畝追施尿素10-15kg,第二次是在第一次施肥后10天左右根據長勢每畝施尿素8-10kg。需要注意的是水稻栽插后秧苗較小,為避免產生肥害,施肥之前田間要先灌水,保持3-5㎝淺水層,且避開高溫天氣,肥料施用后田間需保水3-5天,中間不能脫水。

3.2.3 看苗施好拔節孕穗肥

水稻拔節孕穗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進行的時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需肥最大的時期,是穗型和穗粒數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產量構成的關鍵時期。穗肥施用最好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施用時間一般在抽穗前15-20天左右,此時植株第一節間生長定長,小穗開始發育,長度在1-2mm,一般每畝施尿素8-10kg加45%三元復合肥10-15kg。第二次在抽穗前7-10天,每畝施尿素5-7.5kg,這個時候葉色開始落黃,如葉色一直不落黃,可以不施第二次穗肥。

4 重視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工作

4.1 小麥病蟲草害防治

4.1.1 小麥雜草防除

小麥化學除草要求是播種后苗前進行藥劑封閉,在氣溫穩定在5℃時進行冬前化學除草,此時雜草草齡正處于幼苗期,對除草劑敏感,此時化除,效果非常明顯。開春后氣溫穩定在10℃時視田間雜草情況進行再補除。除草劑的選擇要注意防除雙子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的藥劑配合使用,農藥噴灑時要注意農藥的漂移,以防對其他作物帶來藥害。

4.1.2 小麥病蟲害防治

小麥的病蟲害高發期一般是在拔節孕穗期到抽穗揚花期,由于氣溫由低轉高,很適合病蟲害的發生發展??莶》乐蔚年P鍵時間是在拔節期;白粉病防治的關鍵時間是在拔節期至揚花期;赤霉病防治的關鍵時期是在小麥揚花期。赤霉病防治要突出“預防為主、主動出擊、統籌兼顧、總體防治”的防控策略,堅持“適期防治、見花噴藥”的防控要點。根據天氣狀況以及揚花期進展情況實施防治措施,如果天氣預報顯示有兩天以上的陰雨天氣或者存在結霧等空氣濕度大的天氣,需要做好統一防治措施,做到“見花打藥,主動預防”。第1次防治技術實施5-7天之后需要再次進行藥物防治,常用的藥劑主要為戊唑醇、氰烯菌酯、丙硫菌唑等[4]。

4.2 水稻病蟲草防除

4.2.1 水稻雜草防除

水稻雜草防除采取“封殺結合”的化學除草技術,對旱直播稻田推廣“一封二殺三補”化除技術模式,對水直播稻田推廣“一封一殺”化除技術模式,對機插秧稻田推廣“一封一補”的化除技術模式。直播水稻大田封閉藥劑使用時間是在種子播種后萌發之前進行,噴藥前后5-7天土壤需保持飽和濕潤。移栽水稻封閉藥使用時間在整地后栽插之前,噴藥時田間保持3-5㎝淺水層,保水2-3天后,田間積水落干開始進行移栽。水稻莖葉處理時,要注意水稻3葉期以上,雜草2-3葉期時,為防止藥害產生,噴藥時要避開高溫天氣,除草劑兌藥時要采用二次稀釋法,避免稀釋不勻。為提高除草劑效果,用藥前一天要排干田間積水,噴藥后間隔1天再灌水,保水5-7天。

4.2.2 水稻病蟲害防治

水稻病蟲害高發期一般是在拔節到破口抽穗時節,由于這一階段處于高溫高濕氣候,要著重注意螟蟲、稻飛虱、紋枯病、白葉枯病、稻瘟病的防治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視穗部病害的預防。穗期病蟲害防治要堅持“抓住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綠色防控”的策略。把握在水稻破口前5-7天和破口期這兩個關鍵時段,統籌做好穗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等穗期病蟲總體防控工作。

5 建立抗災防害的工作機制以及完善好基礎設施

5.1 建立小麥水稻防汛抗旱的主要措施

根據當地天氣情況、土壤條件以及作物的生長情況來對種植區域內進行一定的改造,并且對田間溝渠配套等灌溉工作進行調整,保證旱能灌澇能排,不會出現過旱或過澇的現象,尤其要注意小麥在出苗、越冬、拔節、揚花,水稻在移栽、分蘗、擱田、破口等幾個關鍵時期。由于淮北地區的特殊地質條件,很多種植區域內的土質存在土壤鹽堿化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一定要特別注意調整灌溉工作的方式,要杜絕以往灌溉工作中大水漫灌的錯誤方式,采用精準滴灌或者洇灌的方式能夠有效避免鹽堿化現象的加重。如果恰逢降水較多的時期要及時調整灌溉方案,注意排水工作,避免由于澇害導致作物受到損害。水稻在生長過程中需水量較大,所以在種植及后續的生長過程中要保證水量充足,但同時也需要注意水位不宜過深以免淹沒秧苗,等到生長過程的中后期就可以采用干濕灌溉的方式,臨近收獲前的7-10天停止灌溉工作[5]。

5.2 確保作物不會出現大面積倒伏現象

由于天氣等原因的影響,有時稻麥作物會出現成片的倒伏現象,除了外力現象所導致的原因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稻麥作物本身的抗倒伏能力較弱??梢栽谶x種時選用抗倒伏能力較強的品種;還可以在稻麥作物拔節之前噴施矮壯豐或者稀效矬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強抗倒能力。要重視水稻的擱田管理,擱田能夠有效地控制無效分蘗,具有促根、壯稈、控蘗、防病等作用。另外要合理施肥,適當減少氮肥的使用量,增加磷鉀肥及微量元素用量。一旦稻麥作物出現倒伏就會大大降低產量,同時品質也會嚴重下降。

6 注意作物成熟收獲的時機

淮北地區小麥的成熟期以及實際收獲期分別在6月5日至10日和6月10日至15日。經過科學研究發現,對于淮北地區水稻品種來說最佳的栽插期間為6月25日之前,但由于種種現實因素的影響,目前很多區域內的水稻栽植時間推遲,水稻的栽插期明顯后移,有的地區甚至推遲到了6月底甚至7月初,能夠真正按照最佳栽插期間進行栽插的面積只占50%?;幢钡貐^水稻的最佳成熟期以及實際收獲期分別在10月15至20日以及10月25至30日之間;小麥的最佳播種期在10月20日,但在現實情況中卻有很多地區將時間延后到10月30日以后甚至到11月中下旬。根據對現實情況的普遍調查發現,不管是水稻還是小麥在種植、收獲期都存在著普遍延后現象,可以確定的是在稻麥連茬輪作的生產模式之下,前一茬農作物的種植時間以及成熟時間過晚,是導致下一茬作物種植時間以及成熟時間推遲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對以往其他優秀的種植基地進行調查后可以發現,小麥的最佳收獲時期是當小麥的葉片整體上基本呈現枯黃的狀態、麥穗的籽粒變得堅硬的時候;水稻進行收獲的最佳時期是發現水稻的谷殼發黃、谷粒變硬,在水稻將要成熟的時期一旦發現水稻田內有95%以上的谷穗大面積的呈現谷粒變黃的情況就可以進行收割。一定要注意如果谷穗已經成熟要及時進行收獲工作,如果將成熟的稻麥仍然置在田間不理,讓太陽持續地進行烤曬不但不能夠增加稻麥的產量、保證稻麥的質量,反而會造成大面積的減產現象[6]。

7 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與栽培技術融合推進稻麥作物種植收獲工作

將農業機械與農藝管理相融合,能夠更好地將高產與優質融為一體,推廣現代的機械化栽培技術。在水稻的種植過程中使用水稻缽苗機,更有利于水稻的早發早育。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可以采用小麥機條播技術將旋耕、播種、施肥與鎮壓工作一體化,讓整體工作更加標準化、高效化。

8 結束語

作為當地的主要耕作作物品種,淮北地區的稻麥種植要想實現高質高效并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就必須結合淮北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特點,積極調整自己的栽培方案,借鑒先進地區的種植經驗,學習先進的種植技術,在種植生產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方案,以便能夠更契合當地的種植條件。在具體的工作安排中尤其要注意種植時機與作物品種的把控,同時做好后續生長過程中的管理工作,例如病蟲草害和作物栽培等技術管理工作,提前做好災害防治方案,避免出現緊急情況無法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任仰濤,金彥剛,李珍富,等.江蘇淮北地區21個玉米新品種篩選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1):18-19+53

[2] 徐德利,王艷,王兵,等.基于“雪壓稻”災情對江蘇省淮河以北地區稻麥周年協調發展的思考[J].作物雜志,2016(3):128-133.

[3] 趙加生,徐士清,葉世超,等.淮北地區稻麥兩熟輕簡高效周年生產主要技術集成應用與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12):175-176.

[4] 王繼輝.小麥高產栽培管理技術探究[J].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2022,34(1):94-96.

[5] 張斯梅,顧克軍,顧東祥,等.江蘇淮北地區粳稻產量與干物質生產特征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8,34(9):1-7.

[6] 陳長青,李偉瑋,朱相成,等.江淮稻–麥兩熟種植制度對氣候變暖的適應[J].作物學報,2021,47(11):2250-2257.

猜你喜歡
淮北地區
淮北地區麥茬機插優質食味粳稻氮肥減量的精確運籌
淮北地區夏玉米倒伏原因及防御措施
淮北地區秸稈全量還田下小麥品種比較試驗研究
淮北地區小麥茬機插水稻豐產精確定量栽培技術
淮北地區戲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產業化開發與運作研究
民間信仰與元明以降淮北地區社會變遷
氮素運籌對淮北地區超高產小麥養分吸收利用的影響
淮北地區馬鈴薯優質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