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高校新生體質監測現狀研究

2023-12-22 09:30魯海濤蔡俊娟李文華
集寧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5期
關鍵詞:入校級新生肺活量

魯海濤 蔡俊娟 李文華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福建 廈門 361000)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戰略目標”中第二階段提出“讓青少年體育服務體系更加健全,身體素養顯著提升,健康狀況明顯改善”,青少年群體學校體育承擔了主要服務部分。2023 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性[1],突出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要求學校教育應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2]的重要指示。在推進全民健身和體育強國建設過程中,高校教育作為落實學校體育政策的最后關口[3],學生體質的提升和體育行為的培養效果顯得尤為重要[4]。

然而近年來通過對福建某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的監測發現,在校大學生的體質水平較之往年沒有明顯改善,甚至出現下降的趨勢。本文以剛入校的新生為研究對象,以近六年的新生體測數據為基礎,對其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分析,通過各項指標變化反映出入校新生體質健康基本狀況和發展趨勢,并結合高校課內外體育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從多方面提出針對性策略[5],以求為整個大學階段制定連貫、科學的體育健康促進干預措施[6],為學生體質健康提升目標提供參考和借鑒。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福建某高校2017年起連續6年的入學新生為調查對象,共獲得符合體質監測要求的學生21032人的數據,如表1 所示,其中不包含體質監測申請免測以及監測異常的數據。

表1 2017—2022 級新生身高體重數據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數據分析標準

基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 年修訂)》(下文簡稱為《標準》)為測試依據,分別對實驗對象進行身高、體重、肺活量、50m 跑、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1000 m 跑(男)/800 m 跑(女)、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測試。BMI 測定根據《標準》執行,大學生BMI 男生17.9~23.9 kg/m2、女生17.2~23.9 kg/m2為正常,男生≤17.8 kg/m2、女生≤ 17.1kg/m2為低體重,24.0~27.9 kg/m2為超重,≥28.0 kg/m2為肥胖。體表面積計算采用許文生式( Stevenson)公式,體表面積為:

以上測試項目全部由高校體育教師在符合測試條件的場地組織測試,并在測試中統一測試標準和測試規范。

1.2.2 數據分析方法

采用SPSS22.0 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應用獨立樣本T 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其中P<0.05 則表示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 則表示極具顯著性差異。

2 結果分析

2.1 近六年入校新生體質監測指標分析

2.1.1 身高體重指標分析

如表1 所示,2017—2022 級入學新生在身高方面呈不同程度增高趨勢,男女生之間增長速度無明顯差異性,其中男生平均增長1.4 cm 左右,且遞增趨勢顯著;較之男生,女生在身高方面增長速度略緩,身高平均僅增加0.42 cm 左右;整體上,21 級入校新生身高達到高點,且整體向增高趨勢發展。在體重方面男生21 級平均體重最高,與17 級新生相比,平均體重方面增加了4.31 kg,22 級則有一定下降;女生除19 級明顯增長外,其余幾年則緩慢增長,22 級較19 級平均體重增長了3.82 kg。學生身高和體重的變化受營養攝入和運動鍛煉等因素影響,通過對身高和體重數據變化趨勢分析發現,受生活水平提高等社會環境影響,大學生的營養攝入較為充分,表現為身高為遞進增長特點;與此同時體重增長處于無規律狀態,說明大學生無周期性的規律運動鍛煉,缺乏對體重的合理控制,個體體重的差異性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

2.1.2 BMI 指標、體表面積分析

如表1 所示,2017—2022 級入校新生的BMI 指標處在正常的范圍值內,無男女生明顯差異性;總體呈向上發展趨勢,特別是男生,21 級已經達到22.90 kg/m2,已接近超重的范圍區間,22 級有所回落;女生BMI 指標變化相對較小,距離超重24 的臨界值還有一定距離。在體表面積方面,同樣呈上升趨勢,學生在體重增加的基礎上,體表面積也相應呈正相關增加特點;表明入校新生有肥胖發展的趨勢,如是周期性運動鍛煉使脂肪轉變為肌肉的情況,通常表現為體重增加,而體表面積變化不大的特點。

2.1.3 大學生身體形態特征分析

根據入校新生身體形態特征,本文將身體形態分為低體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四種類型。如圖1 所示。

圖1 17-22 級新生身體形態數據分析1

男生的正常體重比例近六年從最高 67.89%下降到63.78%,21 級甚至降低到58.84%,降幅近9%,相應的超重和肥胖總的比例從18 級最低約18%上升到21 級約30%的比例,整體波動大;女生正常體重比例波動相對較小,維持在72%以上,超重和肥胖比例除個別年份外,也有逐步增加趨勢,但增速相比男生相對緩慢。以上數據說明近五年學生整體身體形態逐漸朝亞健康轉變,且向肥胖及營養過剩方向發展。2019 級以后入學新生的肥胖比例值明顯增加,由于疫情防控期間教學以網課為主,導致學生的運動量大幅下降,是學生身體形態向肥胖方向發展的重要原因。

2.2 肺活量及身體形態相關性分析

如圖2 所示,2017—2021 級新生肺活量值、肺活量評分等整體呈現下降的趨勢,其中2017 級、2018 級相對較高,隨后出現下滑,男、女生平均值在2021級處都達6 年最低值,分別為男生3949.84 ml,評分70.84 分;女生肺活量平均值2590.66 ml,評分67.66 分,女生相比男生肺活量水平下降更為迅速。2022 級學生肺活量平均數值整體有所恢復,男生達到了4176.71 ml,女生達到了2785.63 ml 。肺活量與體重比是更有效的指標,其排除了體重指標的干擾,能更有效反映個體肺活量的效能程度,對比六年內學生指標數,2021 級平均數值降至近六年最低水平,男女分別降至59.15 ml/kg 和49.52 ml/kg,2022 級回升明顯。

圖2 17-22 級新生身體形態數據分析2

2.3 立定跳遠、50 米和坐位體前屈數據分析

立定跳遠、50 米跑和坐位體前屈分別對應身體爆發力、速度素質和柔韌素質。根據表2 顯示2017級至2021 級50 米跑男、女生成績均呈下降趨勢,男生2021 級和2017 級相比下降0.2 秒,其中2020級與2019 級相比下降0.15 秒,下降最為明顯,2022 級出現恢復和提升;女生近五年整體下降0.3秒,2020 級和2019 級之間同樣出現明顯下降,下降幅度為0.19 秒,2022 級雖然有所提升,但仍不及2019 級之前水平。立定跳遠項目男生2022 級平均成績為215.8cm,相比2017 級最高值226.87 cm下降11.07 cm,女生近六年來成績則持續下滑,2022 級相比2017 級下降14.16 cm。在坐位體前屈數據上,2022 級男、女生都出現大幅反彈,但男生距離2017 級最高水平仍下降1.21 cm,女生則接近于2017 級14.07 cm 的水平。

表2 17-22 級新生長跑、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立定跳遠、50 米和坐位體前屈數據分析

2.4 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和1000 m/800 m 數據分析

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成績分別是男女上肢力量和腹部核心力量的體現。從表2 數據可以看出,無論男女,近六年新入學大學生力量素質整體下降明顯,男生2022 級引體向上平均成績只有3.88個,評分也由2017 級的38.80 分降至2022 級的14.32 分。女生仰臥起坐也呈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速度最快時出現在2020 級至2021 級,從平均34.64 個降至31.69 個,此階段正值疫情防控重要階段,全面停課和居家隔離影響學生的力量素質發展。在1000 米跑和800 米跑方面,在經過從2017級至2021 級逐年下降后,2022 級男、女成績都有不同程度恢復。

2.5 體質健康測試合格率、良好率分析

從圖3、圖4 近六年的合格率、良好率情況看,總成績評分合格率2017 級男生為86.37%,女生為92.81%,均為近五年最高,2021 級成績評分合格率男生為59.31%,女生為75.56%,明顯低于近五年的平均水平72.61%和86.45%;2021 級新生除了體重指數評分外,整體的得分合格率均為近五年最低,但在良好率方面,2021 級男、女生在坐位體前屈評分上達到了近五年的最高水平。男生合格率最低的項目為引體向上,2021 級新生的合格率為14.56%,良好率僅為2.71%;女生合格率最低的項目為800 米跑,2021 級及格率為61.60%,良好率為4.38%。歷年女生整體合格率和良好率都高于男生,其中一項重要因素是因為男生引體向上評分一直處于較低水平, 而女生此項目對應的仰臥起坐評分相對較高。

圖3 17-22 級新生合格率圖

圖4 17-22 級新生優秀率圖

3 結論

3.1 近年入校新生體質健康發展形勢堪憂

從近六年福建某高校入學新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分析表明,新生的各項身體素質均呈現下降趨勢,2022 級開始出現回升拐點。在評分上合格率逐漸降低的同時,良好率下降更為明顯,其重要原因是近年來受疫情的影響,學生的體育鍛煉明顯減少及生活作息不規律,受疫情封控期間運動場地限制等因素,影響了學生的課內外體育鍛煉質量;因居家鍛煉缺乏系統性的科學運動,最終導致學生各項身體素質及心肺功能下降。

2020 級及以后新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整體下降速度逐步放緩,與疫情控制實施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提高居家體育教學質量有一定關系。后疫情時期,隨著各項防疫措施的不斷完善,學校體育對于運動強度和監督制度逐漸完善,各類線上運動APP 的有效輔助,學生無論是戶外運動還是居家運動,都能滿足相應的運動需求,使得身體素質鍛煉逐步趨于正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出現拐點,整體身體素質得以恢復并提高。

3.2 女生體質健康狀況整體優于男生

女生除了50 米成績略低于男生,其它整體數據優于男生,特別是在整體合格率方面明顯高于男生,可能與女生在平時的生活作息、自律性高于男生有關;但是在良好率上女生近年來的下降幅度較大;身體形態方面,近年來新生的合格率維持在較高水平,但是在良好率上男女生差異較大,特別是男生近年來平均良好率約35%,而女生約為76%;學生整體身高有一定的波動,并在肥胖方面有一定上升趨勢。在當前外部不穩定因素的影響下,校園各項體育教學、鍛煉都會受到影響無法保持系統性和連貫性,自控能力較差和生活方式不良的學生,更容易受到干擾而導致偏輕或超重的極端現象。

3.3 力量、耐力素質是入校新生普遍弱項

男生歷年測試評分最低的項目是引體向上,平均合格率只有23.56%,女生最弱的項目為800 米跑,平均合格率為72.57%。男生合格率下降幅度最大的項目是立定跳遠,下降幅度28.39%,其次是引體向上,下降幅度為28.33%;女生合格率下降最快的項目是立定跳遠,下降幅度25.43%,其次是仰臥起坐,下降11.80%;說明男女生在力量方面都存在短板,特別是下肢力量和爆發力,而下肢力量和爆發力是身體素質的基礎,對于身體素質整體的提升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力量型平時與其它項目和訓練內容關聯性不強,需要進行特別的強化和訓練,如引體向上,對于場地器材需要較為特殊,速度素質居家無法很好適應場地,再加之監督不到位,導致學生容易出現松懈心理,鍛煉頻次減少明顯。

3.4 日常鍛煉與各身體素質發展密切關聯

肺活量與學生的有氧運動密切相關,女生在肺活量、速度素質、爆發力方面下降明顯,波動較大,整體下降幅度較男生更大,對應的體測項目為肺活量、50 m 跑。在近年來學生肺活量下降的情況下,學生耐力跑也出現明顯的成績下降。立定跳遠和50 m 跑與學生力量素質和爆發力密切相關,特別是下肢的爆發力訓練對于兩項測試的成績提升都有共同的促進作用;引體向上和仰臥起坐是男生上身力量和女生腰腹力量的體現,在整個體質健康測試中屬于弱勢項目,特別是男生引體向上,在體育課程教學和各個專項課程中,練習相對孤立和單一,需要特別加強練習,且難度較大,成效不明顯,也是很多老師容易忽視和忽略的項目,更需要加強與技術的融合和提升。

疫情對于各項成績的影響明顯,特別是耐力項目和力量項目,表明高校近年來入學新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也使得高校在接下來對在校生進行體育運動干預面臨一定的壓力。一方面要保持學生體質健康恢復的勢頭,一改近年來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在執行措施上也需要考慮學生的身體狀況,循序漸進。

4 建議

對學校體質監測數據的分析,有助于相關部門和教師全面掌握入校新生的身體素質狀況,體育教師應該將每年入校新生的體質監測數據作為教學設計的基礎,依據數據分析結果,利用課內外一體化教學等手段對體質較弱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內外干預,并在一定時期內對學生進行二次體質健康數據跟蹤分析,實時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

今后的體育課程及課內外鍛煉內容應逐步向能夠覆蓋全面的身體素質訓練內容方向發展。融合力量、耐力等相關素質的專項技術練習,是課堂教學變革發展的重點,也是課程助力實現學生體質健康提升的重要舉措。

猜你喜歡
入校級新生肺活量
大大的熊抱
制作簡易肺活量袋
高一年級新生入學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小學班主任與一年級新生溝通的策略
淺談一年級新生文明禮儀教育
肺活量的故事
入校
北京大學:“刷臉入?!遍l機西南門試運行
我院順利迎來2016級新生
異星客歷險記(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