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英語教材中的語類資源研究

2023-12-23 00:28嚴小慶彭玲玲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語類范疇術語

嚴小慶 彭玲玲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國際商務英語學院,廣東廣州 510420)

語類(genre)指語篇中復現的語義配置[1]。語類研究的三個主要流派——系統功能語言學悉尼學派,專門用途英語(ESP)和新修辭學派,都認為語類包括語篇的語言、結構和修辭等特征,是社會文化中的社會過程[1]、交際事件[2]或社會行為[3],由交際目的決定,包含若干階段(stage)或語步(move)。悉尼學派認為宏觀語類(macrogenre)由若干基本語類(elementary genre)組成,每個基本語類包含若干步驟,每個步驟包含若干階段,每個階段則由若干信息(message)構成[4]。ESP學派也將體裁劃分為若干語步,語步是實現具體功能的語篇單位,由若干步驟(step)構成[5-6]。這一結構視角對我們界定語類范疇很有啟發性。

語類研究關注語言、語篇和語境,與教學關聯密切:ESP通過關注學術或專業話語的體裁結構和形式,指導EFL教學;新修辭學派從民族志路徑關注學科專業體裁的功能和社會情境,指導L1大學階段的專業寫作和修辭;悉尼學派關注中小學讀寫內容的語類。各流派有各自的側重,但悉尼學派從詞匯語法、語篇語義、語域等層級對語類的語言內部特征和語言外部的社會文化語境建立了較系統的分析范式[7],是系統功能語言學適用性在教育和話語分析中的應用和發展,為語篇分析提供理論框架[8-10],因而更適合本文基于語篇分析的語類研究。

教材是教學話語(pedagogical discourse)的重要部分。對教材的語類進行探討,了解教材的交際目的,有助于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11-12],互補式地組織教師的課堂語言[13],幫助學生建構學科專業知識[14-16]。目前已有對教材的語類資源和體裁結構的開拓性探討,如Martin和Rose(2008)基于中小學讀寫內容,結合語言和語境特征,區分了故事、回應、歷史、報告、程序、規約等語篇類別。Parodi(2014)將大學多個學科的教材體裁結構歸納為序文(Preamble,包括語境化、內容目錄、資源結構、教材介紹),概念化和練習(Conceptualization and Exercising,包括概念定義、練習、要點重述),結尾(Corollary,包括練習答案、術語解釋、參考資料和主題列表),并結合學科性和專業知識建構進行了討論。但更具學科專業針對性的教材語類研究還較少,且語類類型和體裁結構也待細化。

商務英語專業在國內經過14年的建設和發展,圍繞其專業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實踐和改革、教學評價等相關的研究與日俱增[17-19]。學科語境化、學科體裁能力和學科體裁教學理念[20-22]日益得到重視,但從語類方面探討教材的研究主要限于商務英語寫作教材[23],對專業課程教材的探討則更少。這使得探討商務英語專業教材的體裁,為教學活動和專業知識建構提供理論指導,越發顯得迫切。

因此,本文將在系統功能語言學悉尼學派語類研究路徑下,以再版16次的經典營銷學教程、Philip Kotler和Gary Armstrong(2016/2019)所著的《市場營銷原理》[24](下文簡稱《原理》)第一章為例,梳理語類類型,探討三個問題:(1)商務英語專業教材中有哪些語類資源?(2)這些語類資源如何建構專業知識?(3)它們有哪些教學啟示?

一、系統功能語言學悉尼學派語類研究

系統功能語言學悉尼學派是指以James Martin為代表的澳大利亞系統功能語言學者及其研究范式。悉尼學派的語類研究基于在語言語境層級、語篇語義學等方面對傳統Halliday系統功能語言學的發展,從類型和綱要結構方面做了較多有啟發性的探討:基于交際目的和語義配置,區分了故事、回應、歷史、報告、程序和規約等語類類型及相應的子語類;從構成(composition)的角度將語類劃分為宏觀語類(macrogenre)、基本語類(elementary genre)、步驟(stage)、階段(phase)和信息(message)等構成單位;宏觀語類可以由多個不同的基本語類組成。這為界定語類類型、識別更多語類類型建立了研究范式。下面簡要介紹該范式及其理論基礎。

(一)語類研究

在語言語境模型方面,悉尼學派在Halliday語言語境模型的基礎上,將語境層級化為語域和語類,形成音系—詞匯語法—語篇語義—語域—語類的層級模式[1,25](圖1),層級之間是實現和被實現的關系,下一層級是上一層級的實現形式,上一層級被下一層級實現,即音系層實現詞匯語法,詞匯語法層實現語篇語義,以此類推。因此,語類范疇取決于逐層級的依次實現方式。

圖1 悉尼學派語言語境模型[25]485

“語類”被定義為“復現的語義配置”,其工作定義為“分階段、有目的導向的社會過程”[1]505。悉尼學派基于對中小學讀寫教育的語類研究,主要從語篇的交際目的、語篇語義范疇和語篇中各部分的邏輯語義關系等三個維度,分析語篇的綱要式結構,進而將語篇區分為故事(stories)、回應(response)、歷史(histories)、報告(reports)、解釋(explanations)、程序(procedures)和規約(protocol)等基本語類(elementary genre)和子類。如,故事語類中,講述文(Recount)的綱要式結構(即包含的階段)為:定位(Orientation)^記述(Record)^再定位(Reorientation)(“^”表示“之后出現”);軼事文(Anecdote)的綱要式結構為:非尋常事件(Remarkable Event)^反應(Response)[4]。

(二)語篇語義學

悉尼學派語類研究借助了語篇語義范疇。語篇語義是將Halliday和Matthiessen(2014)小句層級的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26]拓展到語篇層,包括概念(Ideation)、聯結(Conjunction)、評價(Appraisal)、協商(Negotiation)、識別(Identification)、格律(Periodicity)等六個范疇[27]??紤]到教材為書面語篇,本文將對除“協商”以外的五個語篇語義概念進行解釋。

概念維度,指語篇層概念意義中的經驗意義,關注我們如何在語篇中構建世界和經驗,如活動順序,涉及的人或事物,相關的場所和特質,以及隨著文本的展開,這些要素如何出現和相互關聯。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語篇中出現的人和事物、活動、場所、特質等的分類學關系(taxonomic relations);二是每個小句中活動過程、人、事物、場所和特質之間的配置關系,即核心關系(nuclear relations);三是構建經驗的一系列活動之間的順序(activity sequences)。對于教材,概念范疇是我們了解涉及的知識點以及專業知識構建的重要工具。

聯結維度,指語篇層概念意義中的邏輯語義,關注過程之間的互相聯絡。聯結可以分為聯絡經驗世界各種活動的外部聯結(與概念范疇相關聯,關乎經驗)和聯絡文本結構的內部聯結(與語篇格律相關聯,關乎修辭)?;谛【鋸秃象w之間的邏輯語義關系[28],Martin(1992)將聯結分為加和(addition如and,further)、比較(comparing如like,whereas,similarly)、時序(time如after,first,secondly)和因果(consequence如thus,if)等四類語義關系,前后小句之間可能是并列(paratactic)、從屬(hypotactic)和銜接(cohesive)三類依賴關系[1]178-180。借助聯結范疇,我們可以探討教材知識點之間是如何關聯的。

評價維度,是語篇層的人際意義,包括態度(Attitude)、級差(Graduation)和介入(Engagement)三個子系統。態度資源包括表達感受的情感,對人和行為的判定,以及對事物的鑒賞。級差資源包括對語力的增強或減弱,和語焦的聚準或模糊。介入資源包括聲音來源,不同聲音的對話空間,作者立場,以及作者如何與觀點一致的讀者建立聯盟(alignment)、團結觀點不一致的讀者(solidarity)。評價范疇有助于我們對教材中涉及的各種商業行為和觀點形成價值鑒賞,厘清觀點,培養批判思考能力。

識別維度,追蹤出現在語篇中的活動參與者,包括人、事物等。作為語篇組織資源,它關注讀者如何通過追蹤參與者的首次出現、再次出現和多次出現而理解語篇。呈現照應(presenting reference)用于引入新參與者,認定照應(presuming reference)用于指稱已出現的參與者。指稱體系包括內指、外指、前指、后指、回指、預指(endophora,exophora,anaphora,cataphora,esphora,homophora)。識別范疇有助于我們了解教材如何引入新的術語和概念,如何再次提及它們,以及了解它們如何建構知識體系。

格律維度,關注信息分布從小句、段落到語篇的層級化模式(hierarchy of information flow)。具體表現在:小句中往往有兩個信息顯著點(peak of prominence),主位(Theme),位于小句前部,是信息出發點,告訴讀者將會讀到什么;新信息(New),位于小句后部,是信息的新內容。段落中往往也有兩個信息顯著點,超主位(hyperTheme)位于段首,讓讀者可以預測將出現的內容;超新信息(hyperNew)位于段末,概括已有信息。同樣地,段落之上的語篇中也有一對或多對信息顯著點,宏觀主位(macroTheme)在小節或整個語篇的開頭,讓讀者預測下文;宏觀新信息(macroNew)在小節或整個語篇的末尾,概括上文。整個語篇呈現{宏觀主位【超主位(主位+新信息)超新信息】宏觀新信息}的信息分布模式和周期。格律范疇有助于我們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層次,建立知識系統圖示。

二、教材語類分析框架

基于系統功能語言學悉尼學派的語類研究范式,本文建立了教材語類資源構建專業知識及其教學啟示分析框架(圖2)??蚣馨ㄈ齻€維度,即語類資源分析、專業知識構建解析及教學啟示。分析步驟包括:(1)自下而上地根據詞匯語法層、語篇語義層、語域層的實現形式,立足語篇語義層,探討教材中的語義配置;根據語義配置模式,聯系相應的交際步驟,判斷交際目的,確定語篇類型和語類資源。(2)討論語類資源如何構建營銷學專業知識。(3)探討教、學啟示。

圖2 教材語類資源構建專業知識及其教學啟示分析框架

《原理》作為經典營銷學教材,共四個部分、二十章,每章標題包括【本章預覽】【商業故事】【學習目標大綱】【導讀二維碼】【概念講解和商業故事】【復習(學習目標概述】【自測二維碼】【重要術語列表】【討論和思辨練習】【小型案例和應用】【視頻案例】【企業案例】和【參考文獻】等小節。下文以第一章為例進行分析和探討。上述表述作為教材中的標題時將標注【】,作為語類時將標注“”,以示區別。

三、《原理》中的語類資源和專業知識建構

本節立足語篇語義層,從概念、聯結、評價、識別和格律等五個維度,以《原理》第一章為例,對教材的語類資源、專業知識建構和教學啟示進行討論。

研究發現(表1),(1)教材包含“程序”“說明”“術語解釋”“練習”“參考文獻”“注釋”等基本語類。(2)這些語類資源依次通過預告知識點,引入、解釋、拓展術語概念,建立術語概念之間的邏輯語義關系(即詳述、延伸和增強關系),概述、情景化復現術語概念,以及語篇語義范疇耦合(如概念+識別,概念+聯結)明示章節知識結構,進而建構專業知識。(3)教、學活動可相應地強調或補充以下這些方面:預告知識點總覽;說明教、學步驟;介紹背景知識;探究商業現象背后的理念;安排知識點學習順序;理解術語的范疇和區別特征;繪制專業知識系統圖;解讀圖表;總結、梳理知識;理論聯系實際的思考;檢驗學習效果;補充閱讀材料等。下文詳述分析過程。

表1 《原理》第一章中的語類資源與專業知識建構及教、學啟示

(一)語類資源

1.程序語類

程序語類是指教讀者如何完成一系列專業活動的語類?!颈菊骂A覽(chapter preview)】部分是非常典型的程序語類:概念范疇方面,(1)從分類學關系看,涉及的概念主要包括“教材章節”(如this chapter,the remainder of the text等),“讀者、作者”(如you,we等),“市場營銷基本概念”(如the basic concepts of marketing,marketing,customers,value for customer,value from customer等),“商業環境”(如 this new age of digital,mobile,and social media),“企業營銷界代表及其營銷行為”(如Amazon.com,the world’s leading online and digital marketer,customer obsessed等),認知過程(如introduces,discuss,understanding等),關系過程(如is)和大量關于營銷的物質過程(如engaging,managing等)。(2)從核心關系看,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關于“本章/我們+介紹/討論+……”等物質過程,說明教材內容的組織和安排;另一類是“營銷相關概念+是+……”等關系過程,解釋營銷專業知識。(3)從活動順序看,這些過程共同構建出“解釋章節內容安排”的語場。

聯結范疇方面,使用了一些讓文本結構明晰的內部聯結詞匯(如start with,next,finally),讓“解釋章節內容安排”活動步驟有序。

格律范疇方面,段落有明顯的超主位和超信息,如第一段的超主位(This chapter introduces you to the basic concepts of marketing.)和超信息(Understanding these basic concepts and forming your own ideas about what they really mean to you will provid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all that follows.),有助于更好地預測、回顧章節內容,把握體系。

以上信息組成的階段為:“學習內容預告”和“步驟指導”。語義配置“學習內容預告^步驟指導”構成比較典型的程序語類,即通過知識點預告和明晰的步驟指導章節學習。

【學習目標綱要(objective outline)】部分同樣使用了程序語類的語義配置“序列編號^內容提要^學習要點”,簡潔羅列了五個學習目標,每個目標的實現有先后之分,指導讀者如何實現各個學習目標。教材使用“1,2,3”等序列編號,讓這一交際目的的實現步驟更明確。

2.說明語類

說明語類是指對表象的本質進行說明,如在【商業故事(story)】部分:概念范疇方面,(1)從分類學關系看,人物主要有讀者、Bezos、顧客等,事物主要有亞馬遜、產品品類、顧客利益/需求/體驗/價值/忠誠、營業額、銷售數量等,過程主要有經營、銷售等物質過程(如sells,to improve,to deliver等),認知等心理過程(如speculate,believe,know等),以及言語過程(如ask,put)。表述時間的詞組只有三個(如in 1995,from the start,in 1997),說明語篇并不圍繞時間線而展開,不是字面上的“故事”語類。(2)核心關系主要關于亞馬遜的經營行為及其創始人的經營理念。(3)活動順序圍繞亞馬遜以顧客為中心的成功之道(如obsess over customers)的主題展開。

聯結方面,極少使用表示邏輯關系的語言內部聯結資源,而依賴語言之外的外部聯結資源,即,需要借助現實經歷和營銷知識儲備才能很好地理解內容。

格律范疇方面,每個段落都有明顯的超主位和超新信息(如From the start,Amazon has grown explosively. ... That would make it the nation’s second-largest retailer,trailing only Walmart.)。全篇多組“超主位—超新信息”結構共同解釋了亞馬遜如此成功的原因是以顧客為中心。

這一部分的語篇語義配置,呈現出“營銷現象^營銷成果^營銷理念”的語類結構,引入相關術語概念,說明了亞馬遜企業各種營銷活動的本質(obsessed wit creating customer value and relationships),不是字面的故事語類,而是說明文語類。

【真實營銷案例(Real marketing)】也與【商業故事】一樣,屬于說明文語類。教學時也不能簡單地當作故事去了解,而應挖掘其本質。

3.術語解釋語類

術語解釋語類是指對術語進行定義,對概念進行舉例和解釋。這一語類較多地出現在【知識講解】部分:概念范疇方面,(1)從分類學關系看,主要有“營銷:客戶”“營銷策略”“營銷環境”等;(2)從核心關系看,主要是營銷活動相關的物質過程;(3)從活動順序看,這些及物過程構成了營銷過程,特別是客戶相關的維度。這些意義與第一章的標題和學習目標綱要呼應,很好地闡釋了“營銷:創造客戶價值和吸引客戶”和五大學習目標。

聯結范疇方面,小句之間表示邏輯關系的詞匯等內部聯結資源(如hence,similarly)出現較少,依賴活動自身邏輯順序的外部聯結資源,需要讀者關聯相關知識儲備和經歷。

評價范疇方面,每小節開頭出現“Author Comment”,使用第一人稱“you”建立直接的作者—讀者互動。對話聲音主要為作者的單聲自言,以及少量通過引用商界名人的投射話語的他言,對話空間強調作者權威,將讀者立場設定為知識接受者。

識別范疇方面,術語和概念的每次出現都使用呈現照應(一般用于引入新參與者),而不用認定照應(一般用于指稱已出現的參與者),這讓術語和概念追蹤十分清晰。

格律范疇方面,“超主位—超新信息”的信息結構也比較普遍,段首出現主題預告,段末出現“however”“hence”“so far”“thus”等表達總結上文。

這些語篇語義范疇構成了如下交際階段:“作者—讀者互動^(營銷環境)^術語定義:類別屬性+區別特征^(解釋)^(舉例)^(圖表)”。這一語義模式的目的是解釋術語,我們稱其為術語解釋語類,對悉尼學派的解釋語類進行了擴充。

4.練習語類

在“討論和思辨”(Discuss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部分,主要的交際階段為:(商業情境)^(商業案例)^思考問題,很好地將術語概念情境化,有助于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思考,也有助于檢驗學習效果,是典型的練習語類。

5.參考文獻、注釋

“參考書目”(References),這一部分內容對應文內注解的數字序號,包含MLA格式的文獻信息和文末注解,分別是參考文獻語類和注釋語類。教、學活動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部分進行擴展閱讀。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發現第一章包含的基本語類資源有“程序”“說明”“術語解釋”“練習”“參考文獻”和“注釋”?;菊Z類構成了“內容預覽”“商業案例”“學習目標綱要”“知識講解”“術語概念復習”“習題”等復合語類,這些復合語類進而構成宏觀語類,即教材語類。

(二)專業知識建構

專業知識系統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建構:

(1)程序語類預告知識點,引入、羅列相關術語、概念。

(2)術語解釋語類通過建立邏輯語義關系[26]395-422而建立術語、概念之間的關聯,包括:①詳述關系,即術語和概念進一步說明、解釋上文的術語和概念,或對其某一部分特征進行強調,如解釋marketing之后解釋其包含的production,product,selling等營銷階段;②延伸關系,即術語或概念通過增加新內容拓展上文的術語或概念,如解釋demands之前,先解釋與needs和wants等易混淆的概念;③增強關系,術語或概念通過對上文的術語或概念從起因、結果或條件等方面補充關聯信息而增加對其的理解,如解釋customer engagement market之后解釋customer equity,后者是前者的結果。

(3)說明語類和練習語類多次再現、概述術語、概念,以及通過商業案例將術語、概念情景化,讓讀者更好地結合商業現實而理解它們。

(4)語篇語義范疇的耦合現象也有助于專業知識建構,如概念+識別的范疇耦合,讓“知識講解”與“復習”和“習題”構成呼應,前者引入、解釋術語概念,后者情境化、復現、概述、羅列術語概念,有助于讀者很好地回顧已學內容。概念+格律的范疇耦合,讓“學習目標綱要”與“復習”“習題”構成“宏觀主位—宏觀新信息”結構,前者預告學習目標,后者回顧學習目標。這類語篇語義范疇耦合讓章節知識結構顯性化,有助于專業知識建構。

(三)教學啟示

通過基于語篇語義范疇分析教材中的語類資源及其對專業知識的建構,我們可以得到以下教學啟示:

(1)教學可以借助程序語類資源,使用明確的聯結資源(即“首先”“其次”“最后”等教學用語)和格律資源(即開始上課時明確預告將要講解的內容,下課前明確總結講過的內容),給學生足夠的語篇語義線索去把握課堂內容體系。需要向學生傳遞綱要性信息時,使用數字序列內部聯結資源也會是有效的方法。

(2)教材中的說明語類,表面上是營銷故事或案例,深層卻是通過將術語、概念情景化而進行說明。教學中不應只滿足于了解某些營銷現象,而應挖掘這些營銷現象背后的理念。同時,由于極少使用內部聯結資源,讀者在學習中關聯已有知識儲備和經歷,或者補充閱讀相關內容。

(3)對于術語解釋語類,教、學可以重點關注術語定義的兩個信息——類別屬性和區別特征,梳理術語、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繪制專業知識系統圖更好地把握知識結構。這一部分的知識重點也通過摘引商界名人言論、配圖+配文等方式進行強調,而且出現了較多圖表。如何識讀圖表,強調各知識點之間的關聯,都是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進行補充的內容。

(4)對于練習語類,教學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將專業知識語境化,將商業知識和理論應用于商業實踐,舉一反三,活學活用,進而提高思辨能力。

(5)參考文獻+注釋語類提供了很多拓展知識的文獻資源。教學中可以劃出相關的文獻,或提醒學生從中尋找感興趣的文獻進行延伸閱讀。

(6)教學中對語篇語義范疇的耦合資源,如概念+識別,概念+聯結等加以關注,也有助于更好地梳理、把握知識結構。

四、結語

本文在系統功能語言學悉尼學派框架內,主要基于概念、聯結、評價、識別、格律等語篇語義范疇分析,結合語義配置階段,以經典《營銷學原理》教材第一章為例,對教材的語類資源進行了探討。我們發現,教材作為宏觀語類,包含了以下基本語類:指導學習步驟的程序語類,介紹案例、總結知識的說明文語類,解釋術語和概念的術語解釋語類,練習,參考文獻和注釋。這些基本語類資源進而構成內容預覽、商業案例、學習目標綱要、知識講解、術語概念復習、習題和參考文獻等復合語類。這些復合語類又進而構成宏觀語類——教材。這些語類資源通過預告知識點,引入、羅列術語和概念,建立術語和概念之間的詳述、延伸或增強關系,復現、概述、情境化術語和概念,語篇語義范疇耦合等方式進行專業知識構建。

教、學中可以使用明確的聯結資源和格律資源,讓課堂教學步驟清晰有條理;探究商業現象背后的本質;根據術語、概念間的邏輯語義關系,梳理專業知識系統;培養圖表識讀能力;聯系實際商業活動,將術語、概念語境化,活學活用;鼓勵延伸閱讀;關注有助于梳理知識結構的語篇語義范疇耦合資源等。

本研究建立了語言語境多層級、語類—專業知識建構—教學啟示三維度的分析框架,提供了系統功能語言學框架下的語類資源和知識建構研究范式,梳理出“程序”“說明”“術語解釋”“練習”“參考文獻”“注釋”等基本語類類型,豐富了教材語類研究。同時,研究也加深了我們對教材中語類資源在專業知識建構和教學啟示方面的認識,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利用優秀教材組織教、學活動,提高學習和教學效果,指導體裁教學法,對教材編寫也有一定的啟示。今后的研究可以擴大樣本和語篇類別,建立教材語料庫,加入定量分析,從而更全面地考察教材語類。

猜你喜歡
語類范疇術語
批評話語分析的論辯范疇研究
話語雜糅中的生死觀建構——“生前契約”語類分析
正合范疇中的復形、余撓對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導出范疇
語類教學法:理論基礎與改進策略
Martin語類理論視角下英語體育新聞的語類分析——以里約奧運會賽事報道為例
語類翻譯探究
有感于幾個術語的定名與應用
從術語學基本模型的演變看術語學的發展趨勢
不能把范疇不同的兩個問題混為一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