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校體育田徑訓練的強度與訓練量

2023-12-25 02:54屈美麗
拳擊與格斗·下半月 2023年8期
關鍵詞:訓練強度訓練量學校體育

屈美麗

摘要:田徑是一項綜合性運動,對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運動能力提升具有積極影響。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文化知識、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在田徑訓練中,教師往往掌握不好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導致田徑訓練質量不高。教師要想提高田徑訓練質量,就必須為學生安排科學、合理、適度的訓練,既要保證學生在運動中獲得提升,又要保證其不會受傷。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田徑訓練時,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合理安排訓練強度與訓練量。

關鍵詞:學校體育;田徑;訓練強度;訓練量

1訓練強度與訓練量

訓練強度是指訓練過程中學生的心率、呼吸和運動負荷等指標的變化程度。訓練量是指訓練過程中學生所進行訓練負荷的程度。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密切相關。訓練強度是訓練量的核心。在田徑訓練中,教師要遵循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適度的原則,不能超過學生身體的承受能力。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和學習情況,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合理安排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既要保證學生在運動過程中不會感到疲憊和難受,又要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獲得最大收益。

2傳統田徑教學中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存在的問題

在傳統田徑教學中,教師總會平衡訓練強度和訓練量,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這種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田徑教學的發展,但是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2.1教師把握不好訓練量和訓練強度的關系

在傳統田徑教學中,一些教師很難把握訓練強度和訓練量的關系。教師只是根據經驗對訓練量進行調整,無法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內容和強度大小。教師在進行田徑教學時,很難確定學生應該做什么項目、做多少個項目。這就導致學生在進行田徑訓練時容易出現盲目運動、過度運動等問題,進而導致學生身體素質水平下降,出現肌肉酸痛、抽筋等現象。

2.2學生在訓練中不能及時發現自身的問題

在傳統田徑教學中,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很難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教師也沒有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學生在進行田徑訓練時不知道自己應該怎么做才是正確的。

3保持田徑訓練強度與訓練量平衡的策略

3.1實施有效的教學手段

首先,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和訓練目標,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計劃應包括訓練內容、訓練強度、訓練時間和休息調整等方面。其次,應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法。最后,應用現代科技手段,可以提升訓練效果并降低學生受傷的風險。

3.2合理安排訓練內容

在進行田徑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各項活動的內容和教學進度。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要對田徑運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根據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來制訂相應的體育訓練計劃。

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和項目需求,制訂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并定期對訓練計劃進行調整,以保證訓練效果。如短跑、跳躍項目,需要學生具備強大的腿部力量和爆發力。因此,他們的訓練重點應放在力量訓練和爆發力訓練上,同時也要注意技術訓練??鐧陧椖啃枰獙W生具備良好的速度、耐力和反應速度。訓練重點應該放在速度、耐力和反應速度上,同時也要注意對力量的訓練。中長跑項目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耐力和速度。訓練重點應該放在耐力訓練和速度訓練上,同時也要注意力量訓練。

3.3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循序漸進原則是田徑訓練的基本原則,體現了運動訓練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在田徑訓練中,無論是訓練內容、訓練強度、訓練時間還是訓練頻率,都應該按照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身體狀況,逐步進行調整和提高。

首先,訓練內容應該從簡單到復雜,從基本技能到高級技能,逐步提高學生的技能水平。其次,訓練強度應該從低到高,逐步增加。學生的身體需要時間適應訓練,過高的訓練強度可能導致學生受傷或影響訓練效果。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和訓練目標,合理安排訓練強度。訓練時間應該從短到長,逐步增加,讓學生的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恢復和適應。這樣可以避免過度訓練,提升訓練效果。最后,訓練頻率應該從低到高,逐步增加。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全面恢復。這樣可以在保證學生維持高水平競技狀態的同時,避免過度疲勞。

3.4安排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

田徑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有合理的計劃。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身體素質和體能特點,制訂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同時,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所學專業,安排不同難度、不同強度和不同類型的訓練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訓練更具有針對性,從而提升訓練效果。例如,在短跑項目的訓練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身高、體重等特點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設計,使訓練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特點,激發學生對短跑項目的興趣。同時,在制訂訓練計劃時應該考慮學生的主攻方向。

3.5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在田徑訓練中往往會遇到各種挫折、失敗和困難,如果不能正確對待這些挫折、失敗和困難,就會產生消極情緒,影響訓練效果。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和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挫折、失敗以及困難。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教育,幫助他們正確看待比賽結果,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之處。在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田徑訓練中不斷進步、不斷提高。

4學校體育田徑訓練的強度與訓練量的具體設置

4.1耐力訓練

田徑訓練中的耐力訓練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個性化教學方案。首先,有氧耐力訓練是提高田徑學生耐力的重要手段,可以通過中長跑、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來實現。例如,每周進行3-5次800米至10000米的中長跑訓練,或者每周進行3-5次游泳訓練。這些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增強他們的有氧耐力。其次,間歇訓練是一種高強度的訓練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心肺功能和無氧耐力。再次,強度訓練是提高學生耐力的重要手段。每周進行2-3次重量訓練和爆發力訓練,可以提升學生的力量和速度。這種訓練方式可以使學生在比賽中具有更強的爆發力。此外,一定要重視恢復訓練,它是提高學生耐力的重要環節。最后,心理訓練也是提高學生耐力的重要手段。學生需要學會如何在高壓力的比賽環境中保持冷靜,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冥想等方式來實現。

4.2力量訓練

首先,基本的力量訓練應該針對全身的肌肉群,包括大腿、臀部、腹部、背部、胸部、肩部和手臂等等。這些肌肉群在跑步、跳躍、投擲等運動中具有關鍵作用。深蹲、硬拉、臥推、引體向上等力量訓練可以有效鍛煉這些肌肉群。其次,爆發力訓練是力量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跳躍運動需要學生具備強大的爆發力,因此可以進行一些爆發力訓練,如挺舉、抓舉等。最后,穩定性訓練也是必要的。例如,俯臥撐、平板支撐等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核心穩定性,其對于防止運動損傷和提高運動表現都非常重要。此外,力量訓練的強度和頻率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4.3速度訓練

第一,短距離沖刺和間歇訓練是提高速度的有效方式。例如,每周進行2-3次的100米短距離沖剌訓練,或者進行一次全力短跑,然后進行一次全力沖刺,如此反復進行。這些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速度耐力和爆發力。第二,柔韌性訓練也是提高速度的重要環節。良好的柔韌性可以減少運動損傷,提高學生的運動效率。例如,瑜伽和拉伸運動可以增強學生的柔韌性。第三,速度訓練的強度和頻率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一般來說,每周進行2-3次的速度訓練,每次訓練包括8-12個動作,每個動作做1-3組,每組3-6次。第四,速度訓練后的恢復非常重要,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當的拉伸。第五,速度訓練應該與其他類型的訓練(如耐力訓練、力量訓練等)結合起來,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運動表現的目的。

5結語

學校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的強度與訓練量的研究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如何控制訓練量、提升訓練效果。在田徑訓練過程中,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訓練強度可以通過增加訓練負荷來增加,但需要控制負荷的大小,避免負荷過大導致學生受傷。訓練量可以通過增加訓練次數或每周訓練時長來增加,但需要控制訓練次數或每周訓練時長的總量,避免訓練過度。

在田徑訓練過程中,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控制需要結合學生的健康狀況、訓練目的和訓練方法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同時,體育教師也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訓練計劃,并不斷調整訓練計劃,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通過研究訓練強度與訓練量的關系,可以更好地控制訓練量,提升訓練效果,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訓練,提高運動水平。

猜你喜歡
訓練強度訓練量學校體育
初中體育教學田徑訓練強度及訓練量的探析
分析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訓練的強度及訓練量
高中田徑訓練量與訓練強度的要點分析
淺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
探析少數民族體育項目進入學校體育
論當今社會對體育教師成見問題
關于青少年田徑訓練量及訓練強度的分析
如何上好一節鄉鎮體育課
淺議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新策略
世界優秀競走運動員施瓦澤的年度訓練周期安排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