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策略

2023-12-26 01:07李慶慶
記者觀察·下旬刊 2023年8期
關鍵詞:主持人受眾時代

李慶慶

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使得各個行業都需要通過工作形式的創新優化工作質量和成效,從而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目前,播音主持行業在發展中受到了新媒體時代的影響,因此播音主持人不僅需要實現藝術的傳承,還要加大創新力度,在熟練應用播音技巧的同時掌握現代化技術方法,明確自身的發展方向,促使播音主持工作質量得到提升。文章主要通過分析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對播音主持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策略進行簡要的探討。

為了進一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播音主持人在行業內部發展中應該通過藝術傳承與創新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水平,充分體現播音主持的藝術特征,并且跟隨時代的發展潮流在工作形式上推陳出新。以當下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作為基礎,播音主持人首先需要明確藝術創新的具體范圍,從而結合實際的工作需求在堅守行業底線的同時體現專業優勢,實現新媒體語境下的文化傳承與創新要求。

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形勢

在傳統的播音主持行業發展當中,大多數工作人員都會被局限在廣播電視當中,直到21世紀大力發展新媒體之后,越來越多人開始投入到新媒體領域,尋求更加廣闊的發展平臺。特別是一些電臺節目、網絡節目等都要求播音主持人在傳統領域的基礎上實現藝術行業的拓展延伸,進而適應新時代的行業發展要求,滿足全新的藝術傳承與創新標準。結合新媒體的發展形勢來看,播音主持人已經不再是簡單地給公眾傳遞消息和新聞,而是需要與其他行業相互融合,需要以更加豐富的知識儲備作為支撐,為播音主持的傳承和創新提供各種保障。在當今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播音主持行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大眾傳媒,在給人們提供新聞娛樂信息的同時,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緊跟新時代的社會發展形勢,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重要的是,現代化社會的發展要求播音主持在行業發展中掌握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與方法,同時提高自身的新媒體技術能力和素養,在前進的道路上追求創新發展,才能夠充分達到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需求。

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藝術創新范圍

播音主持人在實踐工作當中應該結合行業和時代發展需求在節目創作和理論層次上進行創新,在體現藝術特征的同時為行業的發展注入新鮮活力。節目創作的創新要以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為背景,滿足廣播電視行業創新發展的要求。在當前播音主持的工作過程中,一些播音主持人已經習慣了傳統的播音模式,雖然會在新時期建設發展當中適當轉變工作形式,但是在行業競爭日益加劇的過程中,其專業素養已經無法完全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針對播音主持藝術進行傳承和創新的過程中,就需要以節目創作為主,學習先進的主持方法和節目制作表現形式,促使節目質量能夠得到提升,實現播音主持節目內涵的多樣化,創作出更加符合大眾需求的高品質節目。理論層次上的創新與播音主持的藝術發展過程相關,這是一個信息處理的過程。播音主持人需要在主持節目之前收集、整理、歸納信息內容,再對公眾進行傳播。在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信息收集與傳播形式發生了變化,為了滿足新時期信息搜集方式和信息傳播渠道的多元化需求,播音主持人就需要在理論知識層面上拓展延伸,結合實際的藝術表現形式豐富理論內容。特別是在當今時代發展的過程中,藝術理論的拓展從播音主持藝術創作和傳播多個方面出發,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其中潛在的問題,并且找到解決方法,從而在行業持續發展中更上一層樓。

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面臨的困難與機遇

困難

新媒體對播音主持既有結構體系的沖擊。一些播音主持人在實際工作當中對于這項工作的藝術表現形式認知不到位,在時代發展當中沒有結合具體的要求轉變播音主持藝術理論方向,導致其無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從世界性的藝術發展歷程來看,不同的時代給播音主持的結構體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席卷歐洲的廣播和50年代風靡美國的電視,都使得傳統的播音主持藝術形式發生了改變。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又使得播音主持以網絡媒體表現形式為主,對完整的生產體系閉環造成了較大的沖擊。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能夠輕易獲得海量信息,這對于主流媒體的權威性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在近幾年風靡網絡的主播形式逐漸被人們熟知和接受的過程中,主播逐漸多元化,還會給公眾提供較強的陪伴感和現場感,滿足了不同受眾的需求。新媒體的發展使得播音主持人無法完全掌握話語權,許多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網絡主播都可以在網絡場景中充當播音主持人,導致播音主持的藝術傳承與發展難以通過既有結構體系體現專業性特點和優勢。

專業播音主持主題角色轉型困境。為了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專業播音主持人在傳承與創新藝術的過程中急需轉型,否則會被時代淘汰,無法獲得受眾的喜愛。播音主持人與新媒體時代常見的“主播”存在角色上的差異,其不僅需要體現廣播電視傳統媒介中的官方“傳聲筒”的職能,還需要體現良好的臨場反應、語言表達、統籌協調等作用,更需要突破傳統思維的限制,實現能力的平衡發展。在這個背景下,播音主持人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新媒體平臺的流量推送機制,更多地關注網絡輿論環境走向,在面對主流媒體的過程中體現一定的權威性。然而,一些專業播音主持人已經習慣了固有的思維模式,在傳承播音主持藝術的過程中很難在新媒體背景下實現創新,無法掌握受眾的心理變化,導致其在角色轉型過程中陷入困境。尤其是一些播音主持人存在心態代溝,自身的學習精力有限,被標準化的訓練思維所束縛,導致其轉型之路步履維艱,體現出來的藝術思想過于僵化,難以適應時代需求。

機遇

掌握多樣化的信息數據。新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人與傳統模式下的播音主持人存在的主要區別在于,其能夠利用網絡媒體收集多樣化的數據信息,在不斷精進個人能力的同時,為播音主持的藝術創新提供契機。部分播音主持人的思想比較活躍,在長期的工作當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會結合不同時期的發展形勢分析行業的發展前景。新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人與傳統的播音主持人在就業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其能夠從事新媒體行業,以全新的思維和藝術表現形式提高信息傳播的便捷性,還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渠道傳播信息,這就為播音主持提供了全新的就業發展方向。

加強受眾的互動交流。雖然在傳統的播音主持模式下,主持人能夠與受眾進行溝通交流,但是大多只能夠通過發送短信、現場電話連線等方式了解個別受眾對于一些新聞信息的看法,缺乏代表性。新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擁有非常多潛在受眾,甚至可以說所有網民都是潛在受眾,而我國的網民群體數量非常龐大。在新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受眾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如果播音主持人局限在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則很難全面了解受眾的需求。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人能夠突破傳統媒體藝術表現形式的限制,選擇符合自我風格的平臺進行信息傳播,還可以在發展當中不斷拓展信息傳播渠道.充分體現多媒體平臺的優勢。更重要的是,新媒體平臺給播音主持人提供了與受眾之間進行討論互動的板塊,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連線,進一步拉近播音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距離,給予受眾更加真實的感受,這對于播音主持藝術的傳承與創新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藝術的傳承與創新策略

貼近受眾需求

雖然大多數受眾對于播音主持人的認知相同,但是其對于信息的需求存在差異,還會在新媒體時代發展當中對新聞信息內容的傳播提出個性化需求。播音主持人在新媒體時代傳承與創新藝術表現形式及內容的過程中,要更加貼近受眾的需求,滿足新媒體產業的發展要求,將受眾作為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演變風向的核心要素。在傳統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人大多需要被受眾“仰視”,而在新媒體時代,一些受眾已經開始“俯視”播音主持人,會根據自己的個性化需求選擇相應的節目,因此,不符合受眾需求的播音主持節目會逐漸被時代淘汰。在傳承與創新播音主持藝術的過程中,就需要拉近播音主持人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本質上是對固有的思維范式進行改進和優化,而這個行業本身就需要在較大程度上依賴受眾,所以在傳承藝術時也需要滿足人們對于信息真實性、獨立性和社交性等方面提出的需求,考慮到受眾的認知能力,在共有的意象圖式基礎上實現藝術創作。

創新新媒體工作形式

在新媒體時代發展的過程中,各個行業都急需創新工作形式,以滿足新時期科學技術應用的要求。根據目前播音主持發展的形勢來看,一些播音主持人已經廣泛應用高新技術實現新聞信息的大范圍傳播,整體發展速度比較快,在綜合建設發展中還在不斷學習,主動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以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作為基礎背景,傳承和創新播音主持藝術的過程中,需要從根本上創新新媒體工作形式,對現代化新媒體平臺進行有效利用及整合,找到全新的發展路徑,為播音主持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在這個基礎上,播音主持人應該結合時代的發展形勢作出理性判斷,靈活運用各類新媒體平臺發布作品,將傳統媒體形式與新媒體時代下的網絡直播形式相互結合,實現藝術傳承的過渡。播音主持人要更多地站在受眾的視角分析信息內容的可接受性,在大數據發展當中嘗試利用微博、直播平臺、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加強與受眾之間的溝通交流。更重要的是,其需要在傳承藝術的同時在新聞信息中融入生活化元素,體現節目的趣味性和直觀性,在播音主持藝術表現形式上推陳出新。

提高主持人專業素養

主持人的專業素養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播音主持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成效,自新媒體誕生以來,我國的播音主持行業在發展中受到了較大的沖擊,一些播音主持人難以在短時間內適應時代的轉變,導致自身的工作發展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逐漸被行業淘汰。在傳承與創新播音主持藝術的過程中,就需要以提高主持人專業素養作為基礎保障,在實踐操作當中緊跟行業及時代的發展步伐,更加深入地學習和運用新時期下的播音主持傳播知識,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以應對新媒體對于播音主持人提出的多樣化要求。播音主持人在長期工作當中要明確藝術傳承的要點,在學習政策理論知識的同時加強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對其傳播的信息內容負責,真實反映社會現象。在促進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斷豐富人生閱歷,全方位提高主持人的工作能力及素養,使其可以引領時代的發展潮流,充分體現新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競爭優勢,在行業發展中處于不敗地位。

形成特色播音主持風格

不同的受眾對于播音主持人的不同風格會產生差異性看法,對于相關信息內容的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在當今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播音主持人對藝術的傳承與創新要建立在特色播音主持風格之上,獲得受眾的青睞,產生良好的信息傳播效果。一旦播音主持人的風格平平,就難以完全把控藝術傳承的走向,會在行業發展中迷失自我,難以精準定位。以新媒體時代的發展作為基礎時,播音主持人需要形成特色播音主持風格,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明確節目定位,對藝術表現形式和信息內容具有清晰的了解,在播音主持過程中開發自身的思維,從而形成符合受眾需求的主持風格,將自身對于信息內容的解讀與節目融為一體,體現良好的藝術傳承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播音主持人要合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打造更加優質的節目,在主持的過程中借助幽默詼諧的語言提高節目內容的生動性,同時確保語言的嚴謹性。為了提高受眾對于特色播音主持風格的認可,其可以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將播音主持與網絡平臺緊密聯系在一起,通過網絡傳播的方式讓更多人熟知并且接受獨特的播音主持風格,并獲得相應的反饋,不斷調整,提高播音主持藝術傳承和創新水平。

拓展語言藝術與視覺藝術

播音主持人在新媒體時代發展當中可以利用全新的網絡平臺發揮語言表達優勢,還能夠借助新媒體傳播渠道發聲,在凸顯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同時,拓展視覺藝術。播音主持人在新媒體時代發展的過程中要面臨強勁的新媒體浪潮,特別是民間主播的涌現使得播音主持越來越不正式,形成了一個非常龐雜的體系,在語言表達上越來越不規范。播音主持人在應對復雜的行業環境變化時,就需要在語言表達規范化的基礎上實現個性化拓展,打破內容同質化的困境。其在拓展語言藝術與視覺藝術時,可以利用新媒體工具形成獨特的風格,將傳統的播音主持信息內容與新媒體的背景音樂、特效等相互融合,通過調整演播節奏的方式提高信息內容對受眾的吸引,凸顯播音主持藝術特點。

為了達到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播音主持人在傳承和創新藝術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以獨特的播音主持風格吸引更多受眾,突破傳統藝術表現形式。在行業新態勢下規范自身的語言表達形式,以全新的思維突破傳統媒體的壁壘,從而引導正確的媒體輿論風向。

猜你喜歡
主持人受眾時代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主持人語
用創新表達“連接”受眾
e時代
e時代
e時代
用心感動受眾
媒體敘事需要受眾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