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節點城市建筑遺產價值與保護研究
--以西安為例

2023-12-28 10:40楊鈺欣蘭州交通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甘肅蘭州730070
安徽建筑 2023年12期
關鍵詞:絲路遺產遺址

楊鈺欣 (蘭州交通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1 引言

無論文物還是文化遺產,“價值”都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在如今文化遺產領域的當前實踐和未來前景中均為重要而又具有決定性的因素[1]。價值分析是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基礎。建筑遺產作為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發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與物質載體,對建筑遺產進行價值分析,在其保護與利用方面具有深遠的意義。

絲綢之路跨越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時空,在發展過程中創造并留下了豐富多樣的建筑遺產。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是絲綢之路開啟與興盛的見證,在政治管理、經濟貿易、文化傳播、社會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留存大量的建筑遺產,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2 絲綢之路節點城市西安建筑遺產現狀

2.1 建筑遺產分類

2.1.1 宮城類建筑遺產

西安絲綢之路宮城類建筑遺產主要有漢長安城遺址、隋大興唐長安遺址、興慶宮遺址、大明宮遺址等。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作為絲綢之路開創時期和興盛時期的宮城,是絲綢之路遺產點的代表,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興慶宮遺址、大明宮遺址是絲綢之路上帝王接待各國使臣的重要場所,是當時重要的外交中心。它們見證了絲綢之路上的物質與文化交流,集中體現了西安在絲綢之路整條文化線路中作為起點的核心價值與重要意義。

2.1.2 宗教類建筑遺產

西安絲綢之路宗教類建筑遺產主要有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青龍寺、大興善寺、西安清真大寺、大學習巷清真寺、大秦寺塔等,是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的主要類型。絲綢之路是佛教、伊斯蘭教、景教傳入我國的重要通道,留下了大量的宗教類建筑遺產,佛教以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青龍寺、大興善寺等為代表,伊斯蘭教以西安清真大寺、大學習巷清真寺為代表,景教以大秦寺塔為代表。這些宗教類建筑遺產是絲綢之路上宗教和多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

2.1.3 交通類建筑遺產

西安絲綢之路交通類建筑遺產主要有中渭橋遺址、灞橋遺址等。中渭橋是絲綢之路經渭河進出漢長安城的必經之路,也是自漢長安城出發經過的首座橋梁,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灞橋是絲綢之路經灞河連接隋唐長安城東西交通的必經之路,歷來是進出長安城的東邊關隘,也是絲綢之路經此連貫東西的要徑。這些交通類建筑遺產雖然目前已不具備其基本功能,但作為絲綢之路中重要的交通線路設施,它們見證和支持了絲綢之路的開通和興盛。

2.1.4 陵墓類建筑遺產

西安絲綢之路陵墓類建筑遺產主要有杜陵等。絲綢之路發展歷程中曾有某些著名人物對開創與發展有重要影響,其陵墓也是絲綢之路重要關聯的建筑遺產。杜陵是漢宣帝劉洵的陵墓,他在位期間西征匈奴,開拓疆土,并設立了西域都護。這是中原政權首次將絲綢之路納入國家行政管理,為這條東西交流之路的繁榮提供了政策保障。

2.2 建筑遺產等級評價分析

通過對絲綢之路節點城市西安的建筑遺產級別構成進行分析,經專家鑒定并由相應文物管理行政部門核定并公布級別的市級以上文化遺產點總計為27項,其中世界文化遺產4 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 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項。

根據建筑遺產的價值分級,結合建筑遺產點的區域分布情況,分析結果為: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在主要區縣均有分布,以長安區、雁塔區、碑林區為主,數量較多,分別為6 項、5 項、4 項,其余區縣數量相對較少,蓮湖區3 項,未央區、灞橋區、鄠邑區、周至縣皆為2 項,新城區僅有1 項;世界文化遺產區域分布較為均衡,未央區、碑林區、雁塔區、長安區各有1 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區域分布差異較小,其中雁塔區3 項,蓮湖區、長安區、周至縣各2 項,未央區、新城區、灞橋區、鄠邑區各1 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區域分布差異較小,碑林區2 項,蓮湖區、灞橋區、雁塔區、鄠邑區各1 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區域分布差異較大,分布較為集中,長安區3項,碑林區1項。綜上可知,西安的建筑遺產價值較高,分布較廣,在絲綢之路陜西段中具有重要地位。

2.3 建筑遺產特點及保護現狀

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從遺產類型來看,種類豐富,涉及較廣;從遺產等級來看,級別較高,以國保為主;從空間形態來看,主要呈現點狀分布,且單體建筑較多;從功能用途來看,大多數建筑遺產作為文化旅游資源對外開放,是西安旅游資源的重要支撐,部分宗教類建筑作為宗教場所繼續延續其基本功能。

圖1 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等級數量圖

圖2 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等級分布圖

圖3 大雁塔現狀

圖4 興教寺塔現狀

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的保護狀態較好,主要從政策制度、法律法規、相關保護規劃和合理利用等方面進行保護與發展。首先是政策制度、法律法規方面,西安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層面、陜西省層面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規;其次是相關保護規劃方面,西安市人民政府、西安文物局等公布了《西安市絲綢之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西安市“十四五”文物事業發展規劃》等相關規劃條例[2-3];最后是合理利用方面,以宗教類建筑這一主要建筑遺產類型為例,經實地調研,大多數宗教類建筑已進行了合理利用,除了作為宗教場所的基礎功能外,也成為對外開放的旅游景點。保護現狀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保護利用系統不完善,西安建筑遺產區域分布差異較大,部分建筑遺產保護與利用情況較好,也有部分建筑遺產僅對本體進行保護,而遺產周邊保護情況一般,且未能有效利用。此外,游客對建筑遺產價值認知程度不一,大雁塔、小雁塔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遺產點,是西安熱門的標志性旅游景點,游客眾多;但同樣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絲綢之路遺產點的興教寺塔卻游客稀少,且大多數游客對該處建筑遺產價值認知度不夠。

3 絲綢之路節點城市西安建筑遺產價值分析

3.1.1 歷史價值

絲綢之路的建筑遺產作為人類活動的見證,記錄了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各國家、各民族在絲路上的交流、生產、貿易,也反映了當時的自然生態狀況以及社會發展水平。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留存大量的文化遺產,與絲綢之路相關的27項建筑遺產中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如漢長安城遺址。漢長安未央宮作為西漢時期的都城和政治中心,是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朝代使用最多的宮殿,也是絲綢之路開啟的起點。漢長安城遺址是歷史的見證,蘊含了大量的史料信息,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同樣還有隋唐長安城遺址、杜陵等建筑遺產。這些歷史的產物,反映了歷史變遷,具有獨特的時代特征,更清晰地展示絲綢之路在各個階段的社會發展情況,為研究歷史、了解過去提供了重要材料,是人類文明史的文化載體。

3.1.2 藝術價值

絲綢之路藝術價值以特殊的方式表達人類共同的語言,文學、舞蹈、紀錄片等藝術作品是絲路藝術研究的重要材料,建筑遺產同樣也蘊含了很高的藝術價值。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體現了深厚的建筑美學,如西安清真大寺、大學習巷清真寺。作為中華傳統伊斯蘭教建筑,在建筑布局上,清真寺采用了我國傳統的中軸對稱合院式布局,布局嚴謹且富有序列感;在建筑裝飾上,清真寺中運用了大量的建筑彩畫、磚雕等技藝,精美細致,手法精湛。這些建筑遺產不但體現了藝術風格和審美趣味,也是人們進行情感交流和藝術熏陶的載體,是珍貴的藝術瑰寶。

3.1.3 科學價值

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古代的建筑工藝、科學技術等自西安開始,隨著絲綢之路傳播到了歐亞大陸,而各區域的建筑工藝、科學技術等又在這條路線上交流、發展,又因各民族、族群生活方式、科技水平等不同,產生了更多的方式技術。西安的許多建筑遺產蘊含了當時的建筑工藝、建造技術、營建思想等,如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采用了木磚結合的建造方式,是佛教建筑中國化的代表;小雁塔是我國早期密檐式的方形磚塔,建筑層數采用奇數,蘊含了道教哲學思想。這些建筑遺產中的工藝、技術、思想等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對建筑、宗教、歷史、文學等方面有寶貴的科學價值。

3.1.4 社會價值

文化遺產自身保留的原始信息以及記錄的歷史活動信息,有著重大的社會價值[4]。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的社會價值貫穿古今,蘊藏在每一段的絲路記憶中。古代的絲綢之路作為東西方交流貿易通道,產生了大量的社會活動。作為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中渭橋遺址、灞橋遺址是商旅交流、商品貿易的見證,為絲綢之路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基礎;而大明宮遺址、興慶宮遺址則記錄了帝王接見各國使臣進行外交的社會活動信息,創造了重要的社會價值。這些建筑遺產在文化傳播、社會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不僅是當時各國家、各民族進行商貿往來、文化交流等社會活動的橋梁,也是當今挖掘史料信息、研究社會科學的實物資料。

3.1.5 文化價值

西安作為絲綢之路上外來文化進入中原地區的第一站和中原文化向外傳播的起點,它在促進人類文明交流和互鑒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原政權的長期都城,各民族、文化在此交往、交流、交融。此外,三大宗教也在西安廣泛傳播和普及。唐長安城大明宮是唐朝主要的政治中心,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推動了絲綢之路的繁榮興盛,唐長安城遺址是絲綢之路走向繁榮的見證。而大雁塔、興教寺塔是佛教著名人物玄奘為保存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文所建的磚塔以及墓塔,對佛教的傳播與發展具有重要影響。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是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見證和物質載體,是陜西乃至中國的文化瑰寶,對當今的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3.1.6 經濟價值

依托絲綢之路旅游資源開發旅游經濟是經濟價值的直接體現,而文化遺產作為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涵蓋了旅游資源的大多數類型,如以漢長安遺址、唐長安遺址、大明宮遺址等為代表的遺址遺跡類資源,以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清真大寺等為代表的建筑設施類資源。其類型豐富,優勢明顯,使西安成為如今的熱門旅游城市,獲得了直接經濟效益。因旅游業的大力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因旅游消費而衍生的交通、餐飲、住宿等相關行業也得以快速發展,實現間接經濟效益,推動了西安的經濟發展。

4 西安建筑遺產保護利用策略

4.1 預防保護,建立預防性保護體系

大量的建筑遺產不可避免地消逝或者處于正在消逝的過程中,采用修復或者預防性保護手段在有限條件下能取得效度較高的保護成果[5]。通過收集建筑遺產所在地以及周邊地區的基礎資料、相關信息,對建筑遺產本體及環境進行精密勘察,并對其進行價值評估和風險評估,從而確定各類風險因素。最后通過災害風險預防、結構損毀風險預防、人為行為風險預防等措施提前消除或降低建筑遺產的安全隱患,實現建筑遺產的預防性保護。

4.2 加強宣傳,重視低級別文物保護

加強建筑遺產宣傳,充分挖掘并展示各級別文物的價值,重視低級別文物保護,提高公眾對絲綢之路建筑遺產的價值認知。通過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博物館展覽等。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數字化展示,結合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多種方式,進行有效宣傳。強化基層文保力量配備,完善低級別文物的保護管理機制,實現對各級別文物的全面保護[6]。

4.3 以點帶線,形成區域聯動保護利用

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是以“點”為基礎,因此采取“以點帶線”的策略,形成區域聯動保護利用。以核心遺產點為支撐點,關聯西安絲綢之路其他遺產點,結合基礎建設、空間載體等,共同構成絲綢之路建筑遺產整體線路。同時,加強各遺產點所在區縣的交流合作,構建區域聯動保護利用機制,跨區域對建筑遺產進行保護規劃與合理利用,通過重點保護、聯動保護、平衡利用等,推進建筑遺產的保護利用。

4.4 文旅融合,打造絲路文化旅游品牌

依托絲綢之路的文化背景,打造絲路文化旅游品牌。開發絲路文化主題的旅游產品,如絲綢之路遺產旅游線路,絲路工藝體驗等;發展絲路文化創意產業、藝術表演,如開設工作室、開展舞蹈、音樂、戲曲表演;舉辦文化活動,如絲路文化節,絲路藝術展;加強與絲綢之路其他節點城市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廣絲路文化旅游,提升區域旅吸引力。在保護的前提下,通過文旅融合,將絲路文化進行推廣,加強對建筑遺產的活化利用。

5 結語

建筑遺產保護旨在保護遺產所承載價值的真實和完整[7]。價值是遺產的核心,對建筑遺產進行價值分析是保護與利用的基礎。通過梳理分析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現狀,結合調研情況及實例,總結西安絲綢之路建筑遺產的價值構成,提出保護利用策略,使建筑遺產在保護的前提下得到合理利用,以期對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研究起到借鑒作用,推動文化遺產保護的發展。

猜你喜歡
絲路遺產遺址
三星堆遺址
神秘的地下遺址
考古學家怎樣發現遺址?
遺產怎么分
絲路夢
絲路
夢絲路
千萬遺產
絲路謠
遺產之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