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新課標 讓評更有效

2023-12-29 08:21徐麗鵬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8期
關鍵詞:表現性評價新課標初中英語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持續推進,表現性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是契合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與新課標的評價形式,有助于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表現性評價是一種在真實情境下對學生的行為或作品進行評價的形式,有助于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通過調查可以發現目前教學評價仍滯后于新課改理念,存在一些不足。對此,本文嘗試基于新課標,在深入理解表現性評價概念的基礎上,分析表現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總結其中存在的運用問題,并結合教學經驗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發揮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價值,落實“教-學-評”一體化。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英語;表現性評價

作者簡介:徐麗鵬,福建省長泰第一中學。

在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評價中,主要以紙筆測驗為評價手段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重定量評價,輕定性評價。該種評價方式雖然能夠較好地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程度,但卻無法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思考、推理、判斷和運用能力。表現性評價作為一種過程性評價方式,可有效彌補傳統評價的弊端,結合定量與定性,更加突出教學評價的應用價值。同時,表現性評價側重于考查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能夠在真實或模擬現實的情境中全面反映學生的實際表現,起到改善學生語言表達、豐富學生情感態度、增強學生學習自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作用。

一、表現性評價概念

表現性評價(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指教師在真實情境中考查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反映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主要形式有書面報告、作文、演講和作品展示等。從表現性評價的界定上來看,其側重于對學生學業表現進行分析和反饋,通過分析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基礎問題,進而幫助學生明確改進方向,再借助表現性評價調整實際教學,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表現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一)有助于豐富評價方式,凸顯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

表現性評價作為定性與定量結合的評價方法,與傳統的紙筆測驗方式不同,表現性評價通過“建構-反應”使學生在分析問題和嘗試解決問題中創造出自己獨特的問題解決方法。但是,表現性評價并非完全摒棄傳統的紙筆測驗,而是在此基礎上增加定性評價,從而轉變以定量為主的單一評價方式,豐富了評價形式。在表現性評價中,教師需將學生作為評價的積極參與者,而非知識的接收者,這就意味著教師需扮演評價客體的角色,而將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幫助學生成為成熟的自我評價者。

(二)有助于推進“教-學-評”一體化,提升評價反饋質量

在表現性評價過程中,一方面,教師可通過評價及時向學生反饋,評分規則的使用也促使評價反饋形式向多樣化、反饋內容向具體化發展,轉變了傳統教學評價僅以分數、等級或簡單的表揚、批評為主的模式,使學生明確認識當前的表現與今后需要改進的方向,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積極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調整。另一方面,表現性評價中的真實情境與多樣化的評價任務更能夠讓學生接受,可以彌補傳統紙筆測驗以選擇題、填空題為主的局限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有助于拓寬評價范圍

一方面,表現性評價可對學生“知道什么”“能做什么”進行考查,即學生是否能夠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多樣化的評價任務、真實的問題情境中評價學生“做”的能力。英語知識實踐應用需要在真實的情境中進行,若只是模仿語言應用環境而非創設語言運用環境,則難以帶給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更不用說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另一方面,表現性評價不僅是一種結果性評價,更是一種過程性評價,可解決傳統教學評價中教學與評價相脫節的問題。英語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難以在短時間內“顯效”,質變離不開量的積累,學生在積累量的過程中只有獲得有效評價,才能推動質變的到來。

三、表現性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評價素養不高

首先,大部分教師對于開展表現性評價的態度均較為端正,但是卻缺乏足夠的積極性,教師雖然能夠認識到表現性評價的積極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并未主動開展表現性評價,也未與同學科教師相互交流。其次,教師能夠基本了解表現性評價的概念,但是卻缺乏深入理解,忽視了表現性評價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等非認知方面的作用,并且在英語課堂中較少使用表現性評價。最后,部分教師的評價技能有所欠缺,在確定評價目標、設計表現任務、制定評分規則、落實評價和信息反饋等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二)表現性評價的設計與實施過程缺乏規范性

1.表現性評價目標單一。表現性評價需在新課標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學情,制定科學的評價目標 ,才能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有效考查。但是,部分教師在制定評價目標時,過分關注詞匯、語法等知識和聽、說、讀、寫等技能,而忽視了英語核心素養,與初中階段英語學業質量標準不符,難以真實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學習方法和文化意識。

2.表現性評價任務簡單。部分教師在慣性思維的影響下,缺乏對表現性任務的思考與設計,多以小組討論、口語交流活動為主,表演、制作海報、搜集英英資料等任務開展較少,撰寫英語調查報告或英語論文、進行英語研究性學習等任務更是少見,缺乏真實情境的創設和創新性的任務。同時,部分教師由于缺乏計算機運用技能,對現代化教學用具等使用不足,使得創設的情境缺少真實性。

3.表現性評分規則不明確。在考試測驗與日常教學評價中,表現性評價常缺乏清晰、明確的評分規則。一方面,部分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教學時間,在展開表現性評價前,未提前制定評分規則,常常以自己的經驗和主觀思想評價學生的行為表現和學習成果。另一方面,部分教師雖然提前制定了評分標準,但由于缺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導致評分規則與學生實際脫離,缺少學生自評、互評環節,評分規則只是簡單給出評分或等級。以上兩方面使得教師成為評分規則制定的主導者,學生的評價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

4.評價結果反饋不及時。在反饋表現性評價結果時,常常會出現延遲的情況,導致學生無法及時了解自己的具體表現情況,也無法針對其中的不足進行改進。在課堂教學中,緊迫的教學任務和繁重的作業批改都使得教師缺乏足夠的時間與精力分析評價結果和及時反饋,或者為了節省時間常采用優、良、差等模糊的等級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缺乏對學生學習改進、能力提高方面的具體指導與建議。

四、表現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解讀課程標準,明確評價目標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標尺,也是設計表現性評價活動的標準。表現性評價活動的設計過程,就是對核心目標進行不斷分解細化的過程。因此,教師要研讀新課標中各級各類目標中關于“表現”的描述,實現對學習目標的具化和細化,結合教學內容確定評價活動目標。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7“Food Festival”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在基于話題進行單元整體語境設計,結合課時文本語境,教師可設定舉辦校園美食節的情境,讓學生扮演美食攤攤主。評價活動為:1.在小組合作環節,邀請組員分別扮演攤主與顧客,師生共同制定評價標準。在此環節,有的學生認為應關注英語表達的準確性,有的學生認為應關注表演動作的生動性,有的學生認為應關注小組合作默契性,最后由教師綜合把握最終的評價標準;2.限定小組準備時間,由教師指導小組練習;3.進行小組表演,其他小組打分,并說明理由,最后教師進行點評,公布勝出的小組。由此可見,有效的評價目標與標準能夠幫助學生明晰“做”的路徑和策略,讓評價標準成為教師評定學生的標尺,更成為學生完成任務的“支架”。

(二)聯系真實生活,創設任務情境

情境是學生與社會聯系的通道與體驗社會的平臺,真實、有趣的評價情境讓學生的語言學習貼近真實的生活,凸顯語言的語用功能,發揮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的作用。教師可通過聯系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社會熱點等創設評價情境。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7“The birthday party”Topic3 “Everyone had a good time”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情境“Celebrating birthdays”設計“舉辦班級生日派對”的評價任務。創設的情境為:你受邀參加來自古巴Maria的生日派對,為了慶祝生日Maria邀請大家展示才藝。你的英語才藝是什么?朗誦英文詩、唱英文歌、表演課本劇、英語脫口秀、英語畫畫,請選擇一種“秀”表演,可個人展示也可小組合作。該情境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也讓學生充滿新鮮感,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分工合作完成任務,樂在其中。

(三)巧設評價任務,建構評價內容

首先,評價要指向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教師在設計評價任務時關注學生完成評價任務所需具備的語用能力,為學生搭建相應的語言支架或語料庫,引導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學習語言,提升語用能力。其次,評價要指向高階思維能力。教師在實施表現性評價時,其核心在于如何將評價重點從表象思維轉向發散思維、邏輯思維等多元思維。最后,評價要指向多元文化意識。低段文化意識培養目標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問候、告別和飲食名稱的英文表達;高段文化意識培養目標要求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重要節日、飲食習俗等。因此,在設計評價任務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文化內容,將文化元素與評價活動相結合,使學生的文化意識和語言能力同步發展。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8“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結合介紹不同國家的天氣特點,讓學生對其他國家有初步了解。在Topic 3 “Let's celebrate”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我國的傳統節日,如the Spring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等,以及英語國家常見的節日,如Valentine's Day、Christmas Day、Easter、April Fools' Day等。在講解節日時順帶講解對應的風俗習慣,這樣的表現性評價活動讓學生了解了不同國家的節日風俗習慣,在拓寬視野的同時,提升文化意識,提高語言表達的得體性。

(四)注重評價結果,推動個體發展

注重評價結果,是更好地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的手段與途徑。表現性評價結果的運用能夠凸顯學生的學習成果與進程,判斷學生的知識技能發展程度,并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因此,教師需積極利用評價標準分析評價結果,促進學生二次學習。

例如,在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Playing sports”這一單元的教學評價中,教師可制定一份素質發展報告,設定相應的指數并發給學生,如P表示“完全掌握所學知識”、BP表示“基本掌握所學知識”、LP表示“有所進步,但知識運用及遷移需要加強”。學生在獲取素質發展報告后,將其與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比較,進行自我評價,標記好相應指數再反饋給教師。教師在獲取學生自評結果反饋后,結合學情調整教學計劃,促使學生取得更大的進步。通過加強對評價結果的利用,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學習情況,推動學生英語素養的發展,實現學有所獲。

五、結語

綜上所述,表現性評價是一個開放的強調過程的評價方式,每一名教師都可以基于自身的理解,在把握表現性任務要素的基礎上,關注真實情境、知識運用、問題解決以及學生的素養水平。在運用表現性評價時,教師要通過表現性任務驅動學生學習,結合評分規則引領和促進學生學習,讓學生了解與參與評分規則的制定,盡可能提供各種水平的表現樣例,讓學生運用評分規則管理學習,讓學生運用評分規則進行自評和互評。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漳州市長泰區2021年度基礎教育教學研究立項課題“教育評價改革背景下的英語高效課堂教學范式研究”(項目編號:ctkt2117)的階段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郭玥,張瑜婷.表現性評價在英語項目化學習中的運用:以初中英語整本書閱讀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23(3):66-73.

[2]于圣蘭.表現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2(36):31-33.

[3]趙高成.表現性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2022(28):24-26.

[4]劉小麗.表現性評價在初中英語作業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論壇,2022(26):61-62.

[5]劉欣.用表現性評價煥發英語課堂活力:評分規則在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21(7):159-160.

[6]張金秀.表現性評價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0(3):65-68,77.

猜你喜歡
表現性評價新課標初中英語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淺析中職學生考試、考核評價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