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視域下高校英語教學改進策略分析

2023-12-29 04:50牟娜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人文價值新文科高校英語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全球化趨勢的加強,英語成為人才持續發展的必備素質,而在新文科視域下,各學科的教學應加以改進,以適應新的學科教學要求。本文對當前高校英語教學面臨的困境進行了分析,探究了新文科視域下高校英語教學改進策略。

關鍵詞:新文科;高校英語;人文價值

作者簡介:牟娜(1985.09-),女,重慶北碚人,重慶移通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翻譯與文化。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文科教學已不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新文科理念應運而生。其有效突破了傳統文科思維模式,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指明了新的路徑。

一、新文科建設對大學英語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新文科注重能力培養,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這為高校英語教學改革奠定了思想、內容以及現實基礎。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國際性以及思想性等諸多價值,在新文科背景下,這些不同的價值會逐漸趨向融合。高等院校應當重新對英語課程的性質與定位進行思考,使其與院校的主流學科深度融合,讓英語真正成為學生重要的實用型工具;突破傳統封閉式的英語教學模式,構建開放性的英語教學模式;從學科導向逐漸轉向產業需求導向,使英語課程可以與專業課程交叉融合;英語教師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多元化學習需求,配合專業課教師進行英語教學設計,利用不同的渠道使英語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重視英語人文價值

英語的人文價值是非常重要的,是不容忽視的。高校英語教師應當突破傳統固化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對西方文化有正確的了解與認知,并對中西方文化進行比較,使學生堅定文化自信,改善學生的文化差別意識,激發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積極性與興趣,讓其產生文化自豪感,培養其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其可以在跨文化交流中主動并熟練地運用英語向全世界傳播中國文化。

(三)采用最新技術手段

采用最新技術手段,讓學生可以在線上、線下、課上、課下進行學習,建立一套立體多元化的學習模式,真正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服務,讓學生可以有效地使用英語進行學習與實踐,提升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大力培養其堅定的信念、完善的人格,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

二、新文科視域下高校英語教學困境

新文科視域下,高校進行英語教學改革面臨一些現實困境。從當前情況來看,很多高校的教學理念與指導思想比較落后;教師仍占據教學的主導地位,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突出;資源整合比較落后;教師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一)指導思想比較落后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的改革涉及新文科、英語教學以及智慧技術分析等諸多要素,教學主體需要對這些內容進行掌握。然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高校為了將新文科理念融入英語教學中,直接照搬套用,沒有結合實際情況將英語教學與新文科理念相融合,教師未能對新文科理念予以充分的重視與理解。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高校英語教師難以對新文科理念、學生以及英語教學之間的契合處進行主動的、合理的學習與探究,英語教學目標的設定仍基于傳統教學模式,融合教學的理念尚未形成,后續的教學難以有序展開??偠灾?,當前高校英語教師對新文科理念的理解不夠全面,融合教學改革的方向存在偏差。

(二)師生關系有待轉變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的英語教學應當呈現更加開放的景象,涉及更多的教學主體,包括不同專業的教師,這極大地挑戰了傳統師師、師生之間的關系。一部分高校與英語教師對傳統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弊端缺乏充分的認識,沒有意識到不良的師生關系會阻礙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無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與其他學科的學習一樣,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形成了被動學習的習慣,英語教學難以靈活開展。究其原因,部分高校的教學管理作用未有效發揮,師生之間缺乏雙向互動,在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突出,并且教師沒有質疑與改進這一現象的意識。新文科理念倡導教學始終服務于學生,并且要以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為主。一些教師固守傳統教學理念與方式,始終堅持教師在教學中的權威性,不重視教學互動,導致師生關系不和諧。

(三)教師專業素養待提升

在高校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綜合素養會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高校英語教師既要具備良好的英語聽說、翻譯以及寫作能力,同時還要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與教學能力。從目前狀況來看,很多高校英語教師具備比較高的英語水平,但是不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有些教師缺乏創新精神,沒有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教學形式也比較僵化,難以對學生產生有效的吸引力,與此同時不能夠靈活地授課,致使學生嚴重缺乏學習熱情,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四)資源整合比較落后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會發生許多改變,其中包括英語教師的資源整合能力有所提升。然而,當前很多高校英語教師并不具備整合各科教學資源的能力,導致教學內容難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一方面,有些高校往往只重視對英語教師專業知識的考核,而對其對新文科建設研究以及實踐貢獻方面缺乏相應的考核,導致教師缺乏增加其他學科知識儲備的動力。另一方面,一部分高校英語教師承擔著教學與科研的雙重壓力,越來越多的教學任務使其沒有時間與精力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探究,同時導致自身的知識面變得越來越窄,深刻影響著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當前,新文科建設還處在初步發展階段,高校英語教師還未能充分了解到新文科建設優勢,高校英語教學還難以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融合。

三、新文科視域下高校英語教學改進策略

新文科視域下,高校進行英語教學改革,需要積極進行理念創新,摒棄傳統教學的弊端;轉變傳統師生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著力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對教學資源體系進行重新構建。

(一)創新培養理念

教師應該深刻認識到新文科建設是教育領域改革的一種趨勢,了解新文科產生的背景,重視新文科建設,從根本上對傳統文科的弊端進行有效突破,探究其對于高校英語教學的積極意義,并以此為依據對高校英語教學進行改革。高校應當進行相應的宣傳,使英語教師明確新文科建設路徑,新文科建設要以人文學科作為核心,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實現跨界納新、文理交叉以及不同學科之間的平等對話,使不同學科之間可以相互賦能。在信息化時代,教師要樹立智慧化教學理念,精準解讀人文學科,充分利用數據建模與數據模擬分析,讓各學科與英語教學的融合變得智慧化,形成智慧化的思想體系,并且注重學以致用,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的人才。高校要積極引導英語教師重視新文科視域下的教學改革,讓其樹立智慧化以及跨學科的融合理念。高校英語教師應當重視復合型教學目標的設計,使英語教學目標兼具應用型和復合型的特征,促使英語教學可以與各個學科進行融合,致力于培養復合型人才。

(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高校在創新人才培養理念時,應當積極順應新文科建設的要求,不僅僅單純進行理論知識講解,還要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積極實現學科之間的交叉協同與融合。這就要求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重視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與學生之間密切配合,多個教學主體切實發揮自身的主動性,構建起新型教學關系。在此基礎上,高校應當積極發揮自身的教學監管作用,成立專門的教研小組對教學互動過程進行指導并對教學效果進行考核。教研小組應該不定時地對英語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以及實際情況進行觀察,通過旁聽、錄像以及填寫紙質表格等方式對真實狀況進行記錄,針對教師的不足之處提出一些可行性指導建議,并且記錄教師的改進經驗,為日后的教學改進實踐提供有效的經驗案例。教學前,教師應當對學生的需求進行深入透徹的了解,除對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進行檢測外,教師還要重點了解其所擅長、感興趣的學科知識以及其自身的職業規劃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為學生營造輕松的互動氛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突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與理念。

(三)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綜合能力、專業素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對自身在教學中的作用有明確清晰的認知,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高校英語教師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能力水平,要對一些專業著作與論文進行研讀,深入研究英語知識,學習前沿的理論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同時要加強對教學的創新。其次,教師要著力提升自身的教學實踐能力,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有意識地運用一些先進教學理念,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與優化,完善課堂結構與教學體系。教師還要定期參加培訓,提升自身素養。在信息化時代,教師還要熟練掌握一些信息化教學技術,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四)重構資源體系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英語教學內容涉及面廣,需要更加突出育人功能,同時教學資源的形式也會更加多樣化。教學資源包括很多形式,除了紙質版教材外,還包括各種新型電子終端設備,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實際需求,采取一些比較合適的融合方式,快速鎖定一些具有時代價值與氣息、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認知水平與能力提升的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范圍確定以后,高校應當積極組織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研討,著力開發與本校學情相符合的教材以及電子版教學資源,將其進行不同主題、不同視角的劃分,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分析與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對一些優質鮮活的文本進行深入挖掘,用以啟發學生的智慧,并且可以通過動畫、圖片、音頻等形式進行內容的呈現。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當重視思政教育內容的融入,這也是新文科建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思想政治素養是教師必不可少的基本素養,是教師需要不斷加強的重點。教師用英語培育學生的思政素養,使學生的視野得以開拓,家國情懷得以增強,讓英語的學習與運用成為學生的一種責任意識。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授一些專業學科知識的時候,學生可以保持活躍的思維,對各個學科中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生用英語表達不同領域的內容,同時與教師積極展開線上交流與溝通,積極尋求教師的幫助,對不同領域內容進行深入透徹的理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文科視域下,傳統的高校英語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求,高校英語教學的發展路徑有待創新。新文科建設對高校英語教學提出新的要求,高校英語教學的創新需要以需求為導向,使英語的工具性、人文性、國際性以及思想性等諸多價值可以有效地融合。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高校進行英語教學改革還面臨著一些現實困境,包括教學理念與指導思想比較落后、難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資源整合比較落后;教師專業素養有待提升。在新文科視域下,高校英語教師應采取以下改進策略:對人才培養理念加以創新,摒棄傳統教學的弊端;轉變傳統師生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著力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對教學資源體系進行重新構建。

參考文獻:

[1]黃夢倩.新文科背景下的高級英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J].學園,2023(5):48-50.

[2]霍鑫紅.新文科視域下高校英語教學的現實困境與改進策略[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3(1):53-58.

[3]李莉,許敏,佟顯峰.新文科背景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知識窗(教師版),2023(1):3-5.

[4]馬海歐.新文科建設背景下商務英語專業教學實踐體系研究[J].校園英語,2023(2):46-48.

[5]文宇.新文科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22(36):50-52.

猜你喜歡
人文價值新文科高校英語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高校圖書館服務研究
新文科建設的理路與設計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學科大類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
人文價值在中學物理教育中的體現
構筑高中語文人文價值的實踐策略思考
基于語言學理論指導下的高校英語教學探討
建構主義視角下高校英語教學活動的探索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