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BE教學理念指導下的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反思

2023-12-29 04:50方悅
校園英語·中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

摘 要:近年來,OBE教學理念深入人心,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強調以產出目標為導向進行課程設計,以提升教學成效,幫助學生有針對地進行產出。本文分析了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在OBE教學理論指導下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以期為其他大學英語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OBE;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方悅(1991-),女,黑龍江拜泉人,哈爾濱華德學院通識教育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翻譯與大學英語教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國家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從注重知識水平轉變為知識與能力并重,大學教育也從知識傳授為主轉變為側重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作為必修科目,大學英語課程理應擔負起培養學生能力的重任,發揮自身應有的作用。然而,由于其以單元為依托、以語言能力培養為基礎的屬性,大學英語教學存在一些問題。為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筆者對OBE教學理念進行了深入學習,對以所在學校為代表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

一、OBE教學理念概述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學理念又稱成果導向或者能力導向教學理念,是一種以結果為導向的先進的教學理念。該理念倡導以學生為中心,應用逆向思維的課程教學模式。近年來,OBE教學理念在我國得到了較高的重視,各級各類教育工作者在該理念指導下對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進行了反思與改進。

二、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單一

大學英語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學英語教學既要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又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并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全面發展。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雖按照相關要求進行了改進,但普遍存在教學目標單一的情況。

囿于語言學科教學的特殊性與考試方式等因素,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普遍側重提升學生的讀、寫、譯能力,注重對學生的應試能力進行考查,部分院校依舊將學生通過四、六級考試作為教學目標。這種教學目標雖易檢測、可量化,但維度過于單一,缺乏對學生英語實用能力的關注,也未顧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等軟實力。同時,由于授課對象范圍廣,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的設定還存在忽視個性化培養、與學生所學專業契合度不高、與未來行業發展關聯度不高、對學生未來發展助力方式不明確和支撐度不高的情況。

(二)教學方法單一

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仍以教師講授為主,存在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的問題。教師在教學時主要關注教材中的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內容,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同時也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需求。同一班級內,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會感覺很吃力,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會覺得難度較低。此外,大學英語教材多為單元式、模塊式設計,各單元主要模塊基本一致,為保證完成教學任務,教師會在每單元對特定的模塊進行重點講解,這導致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重復性。

(三)教學過程接續性不強

教學需要以教材為載體,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無論選擇何種教材,都難以回避的問題就是教學過程接續性不強,這是由其以單元為單位的教學模式造成的。各單元之間主題不同,相互獨立,以文章為主要學習對象,這就導致教學過程變成了以單元主題為引領的語言知識與能力學習。這種獨特的教學方式使學生不斷以單元主題為主線進行階段式學習,且學習的主要過程和模式存在重復性,各單元之間沒有明顯的銜接、遞進關系,接續性不強,導致部分學生沒有辦法將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性吸收,存在“學一單元、忘一單元,學一本、忘一本”“好像都學了,但又說不清”的情況。

(四)評價方式僵化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借由評價與分析,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并對教學方式、過程、結果進行反思,指導后續教學。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課程的評價方式仍以筆試為主,這種傳統的方式雖可以較為客觀地考查學生的讀、寫、譯能力,但存在著“臨時佛腳抱得好,期末考試也能過”的情況。部分學生平時不用功,期末趕趕工,使學習過程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此外,這種方式忽視了對學生聽、說能力的檢測,教師也很難通過筆試檢測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是否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是否增強。

三、OBE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問題解決方案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在對OBE教學理念進行深入學習的基礎上提出了解決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完善課程體系

規范且符合學生求職、就業、升學及未來發展需求的課程體系是保障教學的第一要務。鑒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單一、與學生所學專業契合度不高的問題,完善現有課程體系是最好的方法。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進行課程體系設計時,不應只單純滿足學生對通用英語的學習需求,也應考慮加入學生在未來工作中將用到的英語知識和技能,在這方面,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與職場英語課程是較好的選擇。

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大學英語課程共計授課3學年6學期,第1-4學期為通用英語課程,第5學期為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第6學期為職場英語課程。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由英語教師與專業教師組建的跨學科教學團隊負責教授,借由對專業領域詞匯、文章、產品說明書、行業規范等內容的學習,提升學生對專門用途英語文獻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擴展、深化學生對本學科關鍵技術的認知,培養學生用英語書寫科技應用文及科技文章摘要的能力。職場英語課程注重對學生在求職以及初入職場階段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旨在培養學生的職場英語運用能力及英語職業素養,以提高學生的求職成功率和職場適應力。

(二)設定多元、合理教學目標

設定教學目標時,課程計劃者和教師必須首先明確他們希望學生最終能成功地做什么,然后將最終任務分解、細化,形成具體教學目標。應用型本科院校相關人員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設定時,除必要知識目標,以聽、說、讀、寫、譯為代表的傳統英語能力目標以及以跨文化意識與能力的培養為代表的素質目標外,還需考慮學生未來的求職、就業方向,從學生自我提升角度設定相關能力和素質目標。如:

1.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語言的學習不是單純依靠課堂教學就能完成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樣重要。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一部分學生存在不懂何為自學、如何自學的問題。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進行教學目標設定時,課程計劃者和教師應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納入教學目標體系,并思考如何借由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2. 網絡工具使用能力的培養。如何有效利用網絡工具進行信息檢索或滿足其他需求也是學生未來能否良好就業的因素之一,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以筆者教授的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為例,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查閱大量資料,借助互聯網檢索一些背景信息并進行篩選、驗證。課程考查內容為完成一篇與所學專業相關文章的翻譯,允許學生借助網絡翻譯工具完成翻譯。

3. 中國文化傳播能力的培養。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世界需要聽到真實、正確的中國聲音。因此,在進行大學英語教學目標設定時,課程設計者和教師應在政治立場正確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的中國文化傳播能力。這里所說的文化不局限于中國傳統文化,也包括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正確、良好、有機地融入思政元素,并在課堂活動和作業設置中對此加以體現。

(三)創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要依據培養目標進行選擇,為保證學生對單詞、語法知識的吸收,講授法仍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必要方法,但為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中國文化傳播能力等,教師需要采用其他教學方法。以我校經驗來看,以下兩種方法效果較好:

1. 課前演講 。為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聽力水平、信息檢索能力、中國文化傳播能力,我校在通用英語教學階段開展了課前演講活動,每學期每名學生需演講一次,演講結束后,教師與其他學生回顧演講主要內容并展開討論。入學初期,演講內容為英語自我介紹,幫助學生了解彼此并構建英語學習自信。當學生適應這一活動模式后,教師可根據班級情況設定演講主題。若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可設置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演講題目,以加深學生對單元內容的理解;若學生普遍英語基礎較好,可要求學生對中國文化進行介紹,這樣既可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又能使學生無形中增強文化自信。

2. 小組學習。為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使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交流、互助氛圍,小組作業一直是教師的不二之選。以我校為例,教師會要求學生按特定人數自行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并布置相應任務,多為思維導圖繪制、作文大綱撰寫、特定主題單詞頭腦風暴、課上討論、特定內容展示等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需密切溝通,彼此間可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思路的交流。需要注意的是,進行小組學習和任務布置時,教師一定要強調,多項任務不可由同一成員進行匯報展示,避免出現一位強者帶全組的情況,做到機會均等,以間接促使能力稍弱者加強學習。

(四)整合優化教學資源

針對大學英語單元式教學模式導致教學過程接續性不強的問題,教師可通過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加以解決。以通用英語為例,在進行授課規劃時,不能只考慮當前單元或學期,應以整門課程為單位,充分挖掘各冊教材內部各部分是否有承接關系,根據班級學生的英語能力,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以適應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和重點。為保證接續性,可以針對閱讀、寫作能力培養進行長期教學,從基礎模式、方法學習進階到練習、考查,以使學生對此有完善的邏輯認知,使學生感受到自己學習的進步。

此外,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為學生提供線上學習資源,建立線上課堂并設置一定的活動,學生如有知識吸收不到位的地方,可以自行進行學習與自測,對于較為簡單的基礎性內容,可要求學生進行自學。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在課堂上有更多時間講解重點內容。構建線上教學資源時,教師應注意線上資源的覆蓋度與完整性。線上資源需完全覆蓋日常教學內容,以保證學生可以自行查漏補缺。同時,也應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提供其所需學習資源。

(五)重新構建評價體系

為解決評價方式僵化的問題,應重新構建評價體系,可行方法如下:

1. 加強教學過程中的測試與考核。大學英語課程單元式教學的形式決定了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進行相應的考核。教師可以單元為單位進行單詞、語法等知識內容的測驗,以更好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某單元整體學習效果不佳,教師需進行補充講解,進行教學反思、分析原因,并在下一輪教學中進行調整改善。

2. 引入多種考核方式。大學英語教學對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進行綜合培養,故考核時也應使用不同方式檢測。在進行筆試的基礎上,還應適當增加口語測試、聽力測試、小組匯報等考核,這些考核可借助日常作業等方式實施。如我校大一新生的特色作業——最美校園視頻錄制。該作業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取校園某一處景觀錄制英文介紹視頻,這樣既能反映出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加強學生對校園的了解與熱愛。除上述方式,也可在寫作、演講等活動中引入生生互評機制,讓學生明確評分標準,同時達到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目的。

四、結語

隨著時代、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大學英語教學應與時俱進。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師應主動反思,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進,同時進一步加強對OBE教學理念的學習與運用,通過完善課程體系、設定多元教學目標、創新教學方法、整合優化教學資源、重構評價體系等方式使大學英語教學滿足時代與社會的需求,教學過程符合學生特點,最終使學生獲得多維度的提升與成長。

參考文獻:

[1]趙蕾.基于OBE教學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6):149-151.

[2]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金國臣,惠莉君,施洋.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OBE教學理論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啟示[J].林區教學,2021(9):73-75.

[4]姜波.OBE:以結果為基礎的教育[J].外國教育研究,2003(3):35-37.

猜你喜歡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
微課和慕課在應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學模式探討
高職與應用型本科院校協同開展技術應用型本科教育課程銜接的探析
社會參與美國社區學院治理及對中國應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啟示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討
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思考
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