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肺-宗氣-魄”三位一體功能系統論述“百合病”※

2023-12-29 08:20史光偉王凱莉郭宏明梁永林
中醫藥通報 2023年10期
關鍵詞:宗氣靈樞肺氣

史光偉 王凱莉 郭宏明 梁永林

“百合病”載于《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1],原條文謂:“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時,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食,或有不用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逼浜髣t以“隨證治之”而出七方,算是較難理解的仲景方證之一。

今之學者對其“或然證”的認識,或歸于情志病一類[2-3],或歸于神經官能綜合征一類[4-5],或歸于婦人臟躁一類[6-7],甚或歸于“腦病”[8]……而對于其病機的認識,前人未予明確,今人多為“一家之言”。胡希恕先生[9]認為是“虛熱性的精神失?!?;連建偉[10]認為其屬于“熱病之后,余熱未清”(外)或“因為情志關系”(內);馮馭臣[11]則將其核心病機歸結為“余熱犯胃,胃氣不和”;苗沖等[12]認為其系因“傷寒大病之后,余熱未解,或平素情志不遂,而遇外界精神刺激所致”且與“魄不寧”有關;唐容川《血證論·恍惚》[13]則指出“余邪為患”“陰脈受傷”致“肺魄不寧”即發生“百合病”等。而筆者比較傾向于李今庸[14]“肺虛燥熱、魄氣變幻”的觀點,擬從“肺主魄”理論出發,嘗試從“肺-宗氣-魄”三位一體功能系統對“百合病”展開研究。

1 “肺-宗氣-魄”三位一體功能系統探析

1.1 “魄”之名義

1.1.1 “魄”主本能 取字象之義:“魄”集“白”“鬼”于一體,白者明白,鬼者歸也(“陰氣逆物而歸為鬼”),即歸于明白,是先天本能,而不需后天學習,在人體則泛指視、聽、嗅、言、動之類的本能。黃書婷等[15]以《禮記正義》“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附形之靈者,謂初生之時,耳目心識,手足運動,啼呼為聲,此則魄之靈也。附氣之神者,謂精神性識,漸有所知,此則附氣之神也”為據,認為“魂是比神更基礎的本體意識,魄則是與生俱來的、形體本能的感知、運動能力”。安冬等[16]還認為如新生兒的啼哭、吮吸等非條件反射性動作和四肢運動、耳聽、目視、肌膚觸覺、冷熱痛癢等感知覺及記憶等,也屬于魄的作用表現。

1.1.2 “陰魄主降” 《說文解字》曰:“魄,陰神也?!泵鐩_等[12]從三個方面詳盡論述了“‘魄’的陰陽屬性是屬陰,確切地講應為陽中之陰”?!鹅`樞·本神》[17]19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謂之魄?!秉S元御《四圣心源·精神化生》[18]636解釋道:“蓋陽氣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陽氣全升,則魂變而為神?;暾?,神之初氣,故隨神而往來。陰氣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陰氣全降,則魄變而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庇帧端氖バ脑础庋穂18]658云:“氣,陽也,而含陰魄,是以清涼而降斂;血,陰也,而吐陽魂,是以溫暖而升發。及其魂升而神化,則又降而為氣,魄降而精生,則又升而為血?!贝_立了“魂升化神,魄降生精”的意志類圓運動(如圖1所示),明確了“陰魄主降”的功能對應與“治宜清涼”的方藥法則。也就是說肺所藏“陰魄”需要依賴于肺陰的斂、養和肺氣的降、藏才能進一步“化精、化神”而表現其正常的功能。

圖1 黃元御五藏所藏之“圓運動”

1.1.3 “體魄”與“氣魄” “魄”為“陰神”,故可以“魄”代“陰”:相對而言,人之氣為陽,形體為陰,故有“人之精氣曰魂,形體曰之魄”(《太平御覽》)之謂,也就有了“體魄”一詞?!胺?宗氣-魄”三位一體功能系統是本文擬解讀百合病的密鑰,肺之宗氣“衛外”的部分就是衛氣,由之表現出來“形與神合”的狀態就是“氣魄”。這兩個詞與肺藏之“魄”有一定關系,但需區別對待,這里僅稍作說明,不再贅述。

1.2 “肺-宗氣-魄”是三位一體的功能系統

1.2.1 “肺藏魄”乃經旨與宗氣息息相關 《素問·宣明五氣》[19]41曰:“五臟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臟所藏?!薄端貑枴ち澆叵笳摗穂19]16曰:“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薄鹅`樞·九針論》[17]119曰:“五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精志也?!苯悦餮浴胺尾仄恰?,此乃經旨。

又《靈樞·本神》[17]20曰:“肺藏氣,氣舍魄?!薄端貑枴ち澆叵笳摗穂19]16曰:“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庇纱丝梢姟饵S帝內經》時代已經明確建立了“肺-氣-魄”關系,體現的就是中醫“形-氣-神”的整體思維[16]。肺為華蓋之臟,主氣司呼吸,《靈樞·動輸》[17]90謂:“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于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弊跉庖嘀骱粑?,《靈樞·邪客》[17]100謂:“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狈闻c宗氣關系密切(如圖2示),《素問·平人氣象論》[19]28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于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笔惥甑萚20]也認為“肺藏氣,氣舍魄,肺主一身之氣,若肺氣充沛,則宗氣旺盛,氣機條暢,輔心行血,精神調暢;反之,肺氣虛,可導致心血運行不暢,神失統攝,出現精神異?!?。以上均可明確“肺-宗氣-魄”是形、氣、神三位一體的功能系統,“肺藏魄”乃經旨,與宗氣息息相關。

圖2 肺主“一身之氣”化生與主要臟腑關聯簡圖

1.2.2 “肺藏魄”的病理狀態與宗氣息息相關 有人[21]認為“古籍中,很難找到有關肺藏魄的生理,或者肺不藏魄的病理依據。臨床上,魄的損傷對于肺的生理功能的影響,很難找到實際的例子;也很難找到肺的功能受損,對魄的運動感覺功能產生影響的情況。生理功能上,肺與魄不是直接的聯系?!边@是沒有從《黃帝內經》中充分認識到“肺-宗氣-魄”的功能系統,沒有很好地將“肺藏魄”的病理狀態與宗氣關聯起來而產生的錯誤看法。

重溫經旨,《靈樞·大惑論》[17]121“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以及《靈樞·淫邪發夢》[17]68“正邪從外襲內,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藏,不得定處,與營衛俱行,而與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喜夢”就是關于五臟藏神病理狀態的論述。而從《靈樞·本神》[17]20“肺喜樂無極而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以及《靈樞·天年》[17]83“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就可以挖掘出“肺藏魄”的病理依據:喜樂屬心火,火太過則克金,心火爍肺陰而“傷魄”致發狂;肺氣衰則“魄離”而言善誤??梢钥闯?,肺陰、肺氣的不及會使“魄傷”而導致機體相關本能出現紊亂發生疾病。究其根本就是肺陰受傷不能斂、養,肺氣虛損不能降、藏,而使“陰魄”所主功能異常;而肺陰、肺氣皆是宗氣(胸中大氣、后天之氣)的范疇,所以“肺藏魄”的病理狀態與宗氣息息相關。

2 從“肺-宗氣-魄”功能系統論述“百合病”

2.1 “百合病”條文詳解以明病機(1)“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痹摬∫浴鞍俸稀泵?,取“百脈一宗”之象,指出病本在“宗”;“宗”有聚眾、朝宗的意思,“百脈一宗”與“肺朝百脈”互詞,百脈聚于胸中,百脈之氣由“肺-宗氣-魄”功能系統所主司,該形氣神系統功能異常就可能導致“百合病”。

(2)“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用聞食臭時?!辈±頎顟B的癥狀基本上都是機體本能(視、聽、嗅、言、動等)出現紊亂,都是“陰魄”功能層面的異常。如果責于形、氣層面:肺氣(天氣)不降則脾氣(地氣)不升、不得運化,肺氣不降則大腸、胃之濁氣不得通降,運化、通降失司則雖欲食而不能納受;“肺-宗氣”貫心脈、行呼吸、布津灑陳功能失司,宗氣郁滯胸中而不行,氣機郁滯則“常默默”,氣滯津停而支則欲臥不能臥,氣血營陰不達四肢故欲行不能行;又依《靈樞·脈度》[17]40“故肺氣通于鼻,肺和則鼻能知臭香也”與《靈樞·邪氣藏府病形》[17]10“其宗氣上出于鼻而為臭”,“肺-宗氣”功能失司則或有美食鼻亦不能嗅香。其中“欲臥不能臥”也可能是多夢所致,正如張心梅等[22]所謂“若魄失所養,魄無所附,就會出現失眠、噩夢等癥狀”,但總不離“肺-宗氣-魄”系統功能失司。

(3)“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焙疅崾菤庋庩栂鄬ζ⑵ニ?,寒、熱的似有似無是因為該系統氣血陰陽處于一個偏虛的病態平衡。肺陰不足欲“如熱”,宗氣(陽)不足又熱不起來;宗氣(陽)不足欲“如寒”,肺陰不足又寒不起來?!胺?宗氣-魄”系統整體處于偏虛的病態平衡,肺金無以制肝木,“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素問·痿論》[19]70),宗氣郁滯胸中而不行,化火上炎亦口苦?!瓣幤恰辈唤?,金不生水,則小便短赤。

(4)“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敝T藥不能治為藥不得法,失治、誤治或過汗、過吐、過利,打破了“肺-宗氣-魄”系統原有的處于偏虛的病態平衡,導致氣機逆亂,則“劇吐利”。

(5)“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狈侮幨軅荒軘?、養,肺氣虛損不能降、藏,“陰魄”不降、不藏則為“魄不和”“魄離”,故如見神靈;“肺-宗氣-魄”系統整體處于偏虛的病態平衡,則“身形如和,其脈微數”。至于文后“幾日向愈”的預見應都是概數,取決于肺陰、宗氣傷損的程度,可以以溺(陰泄)、頭痛(陽?。┑募毠澃Y狀來予以把握。

2.2 “百合病”方藥探究以澄理法綜上論述可知,“百合病”諸癥狀皆屬于“陰魄”范疇(機體本能出現紊亂),整體上由于“肺-宗氣-魄”系統功能失司,其病機核心在于肺陰受傷不能斂、養,肺氣虛損不能降、藏,而致“陰魄不降”,所以治療時應當取性平、偏涼潤而又可益氣之藥來益宗氣、養肺陰、清虛熱而定“陰魄”??v觀“百合病”下設諸方(見表1示),除栝蔞牡蠣散外均以百合為主藥。

表1 “百合病”隨證治之諸方選藥比較[1]

百合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細葉百合的干燥肉質鱗葉,《中國藥典》明確其味甘、性寒,歸心、肺經,功能養陰潤肺、清心安神[23]?!渡褶r本草經》則謂其“味甘,平,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名醫別錄》注疏其“主除浮腫,臚脹,痞滿,寒熱,通身疼痛,及乳難喉痹腫,止涕淚”[24]118。鄒澍[25]謂“惟于通利中能補中益氣,方足為百合,而其用可明也”,又“夫百合之根,味甘色白,是土金合德也”,最得《本經》之義。

整體上可以把握百合藥性屬于甘平偏涼,其功用以益氣、清金、通利、定魄為主,藥象、性味及功用皆與“肺-宗氣-魄”功能系統存在一致性。①百合色白與西方肺金同屬,甘平可補中益氣、培土生金,補脾益肺氣即補宗氣之不足,即為平補宗氣之品。②肺氣得補主降,則可恢復宣發肅降、通調水道、主治節之功用,有助于通利大小便,即為肅降通利之品。③偏涼之性則即可清金,加其肉質鱗葉肥潤多汁,又可補肺脾之陰,即為清金潤燥之品。④百合之花入暮則閉頗具收斂之象,加之肺陰、宗氣得復,“陰魄”受肺陰的斂、養和肺氣的降、藏方能進一步“化精、化神”,即為安神定魄之品。一言以蔽之,百合恰可使“肺-宗氣-魄”功能系統“清暢沖虛”(“清則調暢……暢則沖虛……”[18]658)而“和”。

依表1可以將所列七證大概分為三類:其一為經吐、下、發汗者(1~3);其二為未經吐、下、發汗者(4);其三為持續以某個癥狀明顯者(5~7)。詳細推測之,“病形如初”是1~4條共有的特征,不然經吐、下、發汗而癥狀改變,必然不再以百合為主藥;5~7條也必然是在“病形如初”的基礎上稍有突出的癥狀;至于“隨證治之”諸方,亦皆不離“補肺陰、益宗氣、降陰魄”之理法。

“發汗后”,肺陰受傷進一步加重,宗氣應汗而上浮不降,“陰魄不降”的病機還在,“如有發熱”的癥狀會相對明顯,故合以同科中藥知母,系苦寒甘潤之品,且能“下水,補不足”[24]101,足以加強百合“清暢沖虛”的功用,且能清降虛熱而針對突出癥狀。

“下之后”,津液進一步損傷,“如有發熱”“小便赤”(短赤不利)的癥狀會相對明顯,故合用滑石,系甘寒之品可“主治身熱、利小便、益精氣”[24]7;下之則中上之氣(宗氣)不足而不得通降,肺胃虛則逆上,故合以代赭石苦寒重鎮之品以降逆,津虧不濟陰血,又可取代赭石“養血氣,除五藏血脈中熱”[24]173。

“吐之后”,中上之氣(宗氣)空虛,且中土脾胃之陰液大傷而燥,亦子盜母氣變為“燥土消其心液也”[18]618,不僅“魄離”且心神亦不安寧,取雞子黃“可作琥珀神物”[24]69之品(功用可參考《神農本草經》琥珀“主安五臟,定魂魄,殺精魅邪鬼,消瘀血,通五淋”[24]15),乃“有情之物”可補火土之臟陰,又可助百合除虛熱、涼血、利小便。

“不經吐下發汗”而“病形如初”者,說明肺陰虛、宗氣不足、“陰魄不降”之時日已久,則不能生精化血(見圖1),當防“母病及子”之傳變,故需合可“填骨髓、長肌肉”“補五臟內傷不足”的甘寒之品地黃一味以生化精血,又可助百合除虛熱、涼血。百合外洗乃以涼皮毛而潤肺陰之法,故可解渴,“食煮餅”以益中上之氣(宗氣),“勿以鹽豉”實恐“鹽走血”;“渴不瘥”者則需栝樓根苦寒清潤生津之品且能“補虛、安中”[24]102而除熱止渴,牡蠣“主除留熱在關節榮衛”亦能止渴?!白優榘l熱”者,仍合用滑石甘寒之品以“主治身熱、利小便、益精氣”[24]7??梢姟半S證治之”者皆是在“病形如初”的基礎上對癥選藥,而諸藥的性味功效當參閱《神農本草經》更為貼近。

3 小結

本文通過運用“肺-宗氣-魄”三位一體功能系統對“百合病”的條文、方藥展開解讀;可以明確“百合病”病機核心在于“肺陰受傷不能斂、養,宗氣虛損不能降、藏,最終導致‘陰魄不降’表現機體本能紊亂而為病”。治療時選取性味甘平偏涼而又可補中益氣的百合為主藥來益宗氣、養肺陰、清虛熱而達到定“陰魄”之目的。若經“吐、下、發汗”或自然傳變而又“病形如初”則可以針對“虛熱”、吐逆、小便以及血分相關等癥狀而對癥下藥,從而體現“隨證治之”的理法。

猜你喜歡
宗氣靈樞肺氣
《素問》《靈樞》引用、解說關系初探
淺談喉咳肺氣虛證
針刺配合印堂灸治療肺氣虛寒型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觀察
論“宗氣不足”與勃起功能障礙
黃帝內經 靈樞·官針
黃帝內經 靈樞·壽天剛柔
調暢氣機在咳嗽病中的應用
宗氣理論的整合教學嘗試
長安米氏內科“宗氣為本”理論及臨床經驗列舉
運用調補宗氣治則治療胸痹經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