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邏輯

2024-01-01 21:49李包庚
探索 2023年5期
關鍵詞:現代文明中華文明中國式

李包庚

(寧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在世界文明版圖上如何定位中華文明的問題,就是如何對待古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以及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問題,即所謂“古今中西之爭”。關于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存在著“文化自卑論”“文化自負論”等論調?!拔幕员罢摗敝饕a生于鴉片戰爭之后,幾千年文明古國在與西方堅船利炮交鋒過程中慘遭失敗,中華民族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被迫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在這種背景下,部分國人滋生了“文化自卑”情緒,其典型為“全盤西化派”。有些人以己之長比他人之短,片面夸大中華文化的長處,遮蔽其不足,滋生了“文化自負論”,其典型為“文化復古派”。一百多年來,圍繞這兩種觀點的爭論從未銷聲匿跡,甚至在改革開放之后還一度成為熱點問題。沒有文化的自信自強,就不會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新時代以來,為了加快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強國建設提到了突出位置,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1]的重大論斷,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思想指引。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指現代以來中國人民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文化和文明、借鑒吸收外來文化和文明的基礎上所創造的文明成果,表現為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態文明等多維度的文明成果,是文明交流互鑒與自主創新的時代產物。目前學界關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科學涵義、實現路徑和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的比較研究等方面。但由于“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概念是新近提出的,因而目前學界的相關研究尚處于初始階段。本文嘗試探究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邏輯,即從時代大背景下探究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方法路徑與重要意義。

1 中國式現代化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總開關”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盵2]22中國式現代化旨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意蘊在于,它不僅要破除近代以來國人的文化自卑心理從而重獲文化自信,而且要成功推進文化轉型,實現中華文明的延續與更新,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3]。在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式現代化是創造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總開關”。

1.1 中國式現代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

唯物史觀強調物質生活的重要性,認為物質生產實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因為“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4]158。這樣,物質文明成為人類社會其他類型文明的基礎,“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5]2。也因如此,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建立在發達的物質文明基礎之上的現代文明。首先,中國式現代化夯實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經濟基礎。新中國成立之后在開辟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不斷改革完善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筑來促進生產力的解放與發展,只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幾百年才走完的工業化道路,使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與社會長期穩定這兩大奇跡。其次,中國式現代化夯實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科技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組織科技人員克難攻堅,不斷縮短與世界先進國家在科技領域的差距。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著力解決科技上的“卡脖子”問題,加強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使我國科技事業發生了歷史性、整體性、戰略性變化,跨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同時,我國不斷把自主研發的大量先進技術裝備和系統投入實踐運用,成為推進產業快速升級的“利器”,成為全世界工業產業鏈最完整的國家,從而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再次,中國式現代化夯實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物質基礎。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富足的現代化,旨在不斷厚植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改善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物質條件。物質生活需要的滿足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前提,也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式現代化推動我國生產力快速發展和物質財富迅速增長,更加重視民生領域公共產品的供給,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努力,極大夯實了人民美好生活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物質基礎。

1.2 中國式現代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中國式現代化著力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既實現全體人民的物質生活共同富裕,也實現全體人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中國式現代化賡續中華文明的連續性,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豐厚的精神文化底蘊?!爸袊浆F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盵6]中國式現代化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兩個結合”),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其次,中國式現代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新中國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的現代化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所取得的舉世矚目偉大成就,重建了中國人民的“精神自信”。新時代以來,隨著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各項事業不斷實現歷史性突破、取得標志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斷增強,中國人民在精神上變得更加獨立自主、自信自強。再次,中國式現代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理論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不斷進行理論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過程。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傳統文化不“因循守舊、抱殘守缺”,對外來文化不“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做到“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兩個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堅實的理論支持。

1.3 中國式現代化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優良的生態環境支持

人類文明史是一部人與自然關系的演進史,生態環境直接影響文明的興衰更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價值理念,主張“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盵7]8,把良好的生態環境看作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7]4。同時,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讓綠色成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靚麗底色,堅持保護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原則,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優質的生態保障。首先,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著力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白鹬刈匀?、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盵2]49-50中國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克服了“生態中心主義”與“人類中心主義”錯誤,超越了資本邏輯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畸形發展方式,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穩固支撐。其次,中國式現代化倡導世界各國攜手合作,積極開展全球生態治理,著力提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生態話語權。生態治理是全球性難題。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全球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中國率先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等國際生態環境條約,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設立應對氣候變化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承諾“中國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8]465的“雙碳”目標。同時,中國堅決反對將氣候問題政治化,反對利用“碳排放權”來遏制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大力支持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出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主動承擔同國情、發展階段和能力相適應的環境治理義務”[9],持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海洋污染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國際合作,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中國力量。

2 “兩個結合”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兩個結合”孕育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開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的富民強國之路?!霸谖迩Ф嗄曛腥A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盵6]從這個意義上講,“兩個結合”也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2.1 “兩個結合”是對中國近現代以來思想文化變革的深刻總結

鴉片戰爭之后,中華文明遭到前所未有的劫難,“古今中西”的關系問題成為中華民族不容回避的歷史課題。所謂“古今中西之爭”,本質上是一種文明交往與發展范式的轉型問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批先進中國知識分子開始探索新的文化發展范式,以君主立憲、民主共和以及自由主義、實驗主義、保守主義等社會思潮為標志,出現了“西化派”與“復古派”、“中學”與“西學”、“體”與“用”等論爭,但均未能拯救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在中華民族遭遇重大危機的歷史關頭,馬克思主義同中華文明不期而遇。中國共產黨著力構建馬克思主義對中華文明的激活機制,匯聚精神的力量、真理的力量、革命的力量、物質實踐的力量引領中華文明走出近代徘徊不前的歷史困境,全面激活了中華民族的生命活力[10]。中國共產黨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自己、武裝人民,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二者在精神特質、價值追求和實踐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契合性,從而實現有機結合。這種結合實現了互相成就,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6]。

“兩個結合”的精髓在于固本培元、守正創新。這也是中國共產黨在對待“古今中西”問題上的根本態度。馬克思主義是中國人民的精神之鈣,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魂脈”。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白詮闹袊藢W會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后,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盵11]1516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兩個結合”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并探索相結合的具體路徑,先后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到,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才能守住中華民族思想文化的“根脈”和“中國特色”,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從而創造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文化使命,明確了文化創新發展的思想路徑,指明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發展方向[12]。

2.2 “兩個結合”是激活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性的有效途徑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開啟的?!皟蓚€結合”既堅守民族文化的主體性,掌握文化主動權,又充分汲取外來文化的精髓。文化的主體性是指文化主體對于文化客體的意識自覺性。這種文化主體的自覺性的意義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13]195。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中國人民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擴寬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歷史維度,使二者有機地融為一體?!皟蓚€結合”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旨在促進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雙向互動”,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進而實現“互相成就”,造就新的文化生命體,推動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一方面,將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深厚的中華文明底蘊;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契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有效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聚變為新的理論優勢,從而增強中華民族文化主體的理論自信,擴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深度,擴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因而,“兩個結合”旨在“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6],是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自主知識體系的現實依據和文化根基?!皟蓚€結合”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置于人類文明史、中華文明史、科學社會主義史的歷史坐標系中,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制度、理論和文化的深刻認識,提升了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主動與自覺?!皟蓚€結合”造就了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有利于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促進思想和文化的互動,推動我國的道路、制度、理論和文化創新,從而加快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2.3 “兩個結合”造就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顯著優勢

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6]。這一新文明形態既反映了人類文明發展的積極追求,為人類文明進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明形態,既吸收了馬克思主義“批判資本邏輯,凸顯人的主體價值”的思想,又繼承了中華文明“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民本觀,致力于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生存環境。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決定了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主張各種文明“和合共生”,不搞文明擴張。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決定了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主張“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搞文化霸權,不輸出價值觀和政治模式。馬克思主義的人類情懷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協和萬邦”存在相通之處,這二者的結合體現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兩個結合”是中國共產黨實踐創新的理論成果,突顯了歷史與現實之間的重要聯系,突出了借鑒人類文明的優秀文化成果對造就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的重要價值?!叭绻粡脑催h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盵6]“兩個結合”將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起來,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馬克思主義因中國化而更加貼近現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馬克思主義而煥發出時代生機?!皟蓚€結合”促使中國更加理性、科學地看待自身文明與其他文明的關系,秉持開放包容,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6]。

3 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政治保障

中華文明具有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大突出特性[6]。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就是要在“兩個結合”的基礎上繼承和發展這五大特性。中國共產黨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起者和堅定推動者,在堅持“兩個結合”的基礎上不斷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新的文明形態,成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政治保障。

3.1 中國共產黨維護中華文明的連續性,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守住“根脈”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但近代以來中華文明遭遇重大危機與挑戰,需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論指導來賡續發展。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增強了馬克思主義“改變世界”的指導作用;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促進二者的相互成就?!爸挥邪疡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能正確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問題,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盵2]17與此同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這個重大命題本身就決定,我們決不能拋棄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決不能拋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14]。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不僅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更維護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中國共產黨一直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與創新。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馬克思主義才得以實現中國化;正是因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華文明才得以發揚光大。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實現中華文明的延續和復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都“只能以中國共產黨長期執政的當代中國為前提。沒有中國共產黨,所謂的‘文化中國’早已‘花果飄零’,成為‘博物館中的文明’了”(1)參見2023年7月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發布的《改變中國的“第二個結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第53頁。。

3.2 中國共產黨發揚中華文明的創新性,推動中華文明走向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中華文明的“內核”。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6]。中國共產黨在傳承中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融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現代發展理念,使中華文明不斷進步。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特點,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傳統的中華文明煥發出生機活力。中國共產黨一方面“保護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遺產”[15]88,大力保護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一方面鼓勵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關乎經濟發展,還關乎文化的繼承和創新。同時,隨著改革開放的擴大與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中華文明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中國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孔子學院,為數千萬各國學員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提供服務,在推動對外漢語教育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個重要平臺,也使中華文明得到創新性發展。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推動下,以“兩個結合”為基礎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中華文明走向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3.3 中國共產黨維護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夯實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民族根基

中華民族在長期融合發展過程中形成“一體多元”的民族大家庭和中華民族共同體。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是56個民族交融合作、團結互助的前提與基礎,深深熔鑄于中華文明的發展史,形成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這個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6]。中國共產黨為了維護中華文明的統一性,確立和實施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基本內容的民族政策,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民族政策體系。其中,建立和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民族地區實施對口支援,最大限度地保障少數民族的根本權益,為解決民族區域的穩定和發展難題提供了科學合理的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有力地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堅決打擊和防范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在維護民族團結統一的同時維護中華文明的統一性,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奠定堅實的民族根基。

3.4 中國共產黨弘揚中華文明的包容性,確保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開放發展

中華文明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始終表現出極強的包容性。這種獨具魅力的文明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6]。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中國共產黨創造的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樣展現出文明的包容性。在新時代,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主張不同文明之間的平等性,尊重文明的多樣性。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制度、發展水平各有不同,在長期發展歷程中創造了各自獨特的文明形態,這種多樣性使人類文明精彩紛呈。中國共產黨始終維護這種平等性與多樣性,大力倡導文明的交流互鑒,主張不同文明之間求同存異、共同發展。文明包容性的核心要義在于不同文明求同存異,承認其他文明的優點,做到不同文明“和而不同”、和平共存。為促進文明平等、文明交流與和平發展,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旨在超越地域、民族、種族等差別,以人類共同利益為交匯點,凝聚不同文明的價值共識。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就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包容性的典范,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真正做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2]63。

3.5 中國共產黨發揚中華文明的和平性,彰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和平愿景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6]。中國共產黨始終秉持和平發展理念,洞察人類發展進步的歷史潮流,積極回應各國人民關切,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國方案、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與國際秩序,得到第三世界國家普遍支持。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發揚中華文明的天下理念和大同理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最大程度地凝聚世界各國人民熱愛、追求和平的共識。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與世界進行開放性互動的產物,世界性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屬性[16]。而中國式現代化也在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中顯現出它的世界性[17]。因而中國式現代化不僅體現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還體現中國共產黨“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初心使命。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將世界的時代主題與國內的時代主題結合起來,把握歷史主動,為推進人類文明進步事業貢獻理論智慧[18]。中國共產黨從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和平發展理念和世界人民對和平發展的強烈愿望出發,提出和平與發展、合作與共贏的世界時代主題和時代潮流。這一方面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和平的發展環境,另一方面也充分彰顯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對世界和平與發展、合作與共贏的愿景與堅守。

4 “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發展方向

中國式現代化是以馬克思主義為理論基礎,既立足中國具體實際,又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這種現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鑒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19]。在這個過程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得以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緊密結合。這種結合,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推動中華文明的現代化轉型,進而造就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6]。這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發展方向。

4.1 “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需要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五千多年來,中華文明不斷發展、融合、創新,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雖然近代以來中華文明呈現落后守舊特征,遭受了西方文明的破壞與打擊,明顯落后于世界文明潮流,但隨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華文明出現了新的轉機。中國共產黨成功激活了中華文明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深刻改造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觀念,徹底改變了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的歷史命運。馬克思主義揭示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方法論,也為中華文明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指引了通向人類美好社會的新道路。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來源和話語體系雖然不同,但二者在價值立場和核心思想上高度契合,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結合中得以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種轉化與發展絕不是丟掉老祖宗,絕不是數典忘祖,而是維護馬克思主義“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現實路徑,在二者的結合中創造出“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使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需要。通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經濟總量2010年以來穩居世界第二。在經濟崛起的同時,中國式現代化還需要文化上的復興與崛起,需要構建起符合新時代現代化建設要求的現代文明,來確保和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內核,表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中國式現代化與中華民族更加迫切地需要精神與文化的現代化,需要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來匹配和確保中國式現代化的繼續拓展和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文化競爭加劇和文明交流互鑒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培育形成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因此,中國式現代化不僅創造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更重要的是鞏固和發展這種新形態的文明,使中華文明在21世紀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既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又為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提供強勁動力[20]。

4.2 “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價值追求

“現代化不只是經濟發展,也是政治發展,同時又是文化發展和精神發展?!盵21]16“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也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價值追求。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為“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體現著對當今時代問題的回應。中國式現代化是對當今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創造性回答。中國式現代化以現代先進文化為基礎,不斷創造與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相匹配的人類現代文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產生的“化學反應”而造就的“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是在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進行的。中國式現代化賦予其現代力量、現代活力、現代元素。同時,“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征,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突出體現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發展方向、內在構成和整體面貌,展現出人類現代化的新圖景。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文明的“舊邦新命”,促使中華文明重新煥發生機活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關鍵在于中國式現代化。而“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則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發展方向,是中國式現代化在文化形態上的集中反映?!坝袡C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使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得以豐富和充實?!叭丝谝幠>薮蟮默F代化”傳遞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人文情懷,“全體人民共同富?!钡默F代化踐行著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治國富民理念,“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展現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辯證思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體現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自然觀,“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傳達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邦交智慧與世界和平愿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產生“化學反應”所生成的“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孕育出獨特的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和生態觀等,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價值引領。

4.3 “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顯著特征

文明屬于上層建筑,受經濟基礎所決定,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總合的生產方式的迭代是判斷文明形態“新”與“舊”的內在依據[22]。文明是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在文化層面的對象性表現。中華文明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等文明形態,但需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得到傳承與發展,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皩v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盵6]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發展方向就是要進一步塑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形成“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這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而發生“化學反應”的結果,賦予了中華文明以新的時代特征,展示人類文明的廣闊圖景。

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孕育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以“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為內核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當代中國人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哲學層面的集中反映,表征著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眾不同的格局、情懷與氣質。這是因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僅是建立在科學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實行的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而且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思想與理念,借鑒吸收了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展現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創新性、包容性、和平性、共生性等特性。換言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突出體現,通過其內在特性和價值追求塑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能夠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身關系,回答著人類文明亙古之問。因而,以“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為內核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長遠目標是構建“自由人聯合體”,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5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彰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人類情懷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連接歷史與現代、貫通中國與世界,是中華文明更新、融合發展的結果。作為一種全新的文明形態,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致力于推動世界各民族和國家平等互利、交流合作,推動人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繁榮進步,推動構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體現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人類情懷。

5.1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孕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世界觀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植了中國豐厚的文化土壤和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浸潤并且塑造了中國共產黨人以天下為己任的世界情懷,凝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個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胸懷天下的標識性話語?!爱斀袷澜缯洑v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處于深刻變化之中,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更加密切?!盵8]424大量事實證明,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風險挑戰,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立解決人類面臨的所有問題,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與世隔絕的孤島。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問,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從人類社會的整體觀念和共同命運出發,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致力于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現實問題,建設“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美好社會。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秉持開放創新、合作共贏的理念,摒棄弱肉強食、贏者通吃的叢林法則,倡導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原則,不搞一國獨大、強權獨霸的行徑,“努力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這個星球建成一個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24]510。作為超越民族、國家、文化和意識形態界限的人類新發展理念和價值原則,人類命運共同體集中表達了中國和平發展的愿望,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深邃智慧和文化魅力,既反映了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又體現了一個負責任大國對人類命運的深深憂患和對人類福祉的終極關懷,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長治久安、持續繁榮指明了前進方向、擘畫了理想藍圖。

5.2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堅守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和平立場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積極開展對外交往通商,而不是對外侵略擴張;執著于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而不是開疆拓土的殖民主義?!盵23]107中國自古就倡導“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和合共生”等價值理念,形成了以“和”為核心的文化精神和價值理念,既有“兼濟天下”的世界情懷,也有“和衷共濟”的“和合”思維。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戰爭與沖突只能讓國家分崩離析、山河動蕩不安、人民流離失所,和平是人類社會的共同事業,維護和平是每個國家都應該肩負起來的責任。中華民族在磨難中不斷成長奮起,深知“國雖大,好戰必亡”的道理,也深知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疾苦,所以十分珍惜和平的發展環境,“抱德煬和”“止戈興仁”的思想早已融入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因此,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跳出了民族國家的藩籬、突破了地緣政治的局限、鍛造了胸懷天下的格局、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優良品格,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昂推姜q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盵23]30當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是世界和平發展的最大障礙。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憑借其政治、經濟和軍事優勢對別國進行干涉、控制和侵略,造成世界局勢動蕩不安。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堅持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國際爭端與分歧,反對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的方式緩解沖突,主張世界各國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昂投煌奔仁俏幕l展的內在要求,也是文明沖突的化解之道。文明差異不但不是文明之“我”與文明之“他”紛爭決裂之因,而恰恰是多元文明相互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之源,要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匯聚全球共識,以合作共贏化解分歧,走對話而不對抗的交往新路。

5.3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蘊涵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邦交智慧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主張的“協和萬邦”,可以理解為以平等、協商、友好、合作、共贏的方式妥善處理各國之間的關系,促進各個國家和平相處、共同發展。和平安定的環境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首要前提,沒有和平的環境,發展就無從談起。數百年來的國際關系史一再表明,西方文明充滿了過多的火藥味與血腥味,無法為人類的未來提供更好的選擇。而崇尚息兵罷戰、和平共處的中華文明,則提供了可能的解決辦法,讓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秉持“親仁善鄰”“協和萬邦”的理念,超越了局限于特定民族國家的狹隘界限,打破了國強必霸的西方傳統模式和陳舊邏輯,凸顯了和平合作、和諧發展、和睦互助的博大情懷。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堅持合作、不搞對抗,堅持開放、不搞封閉,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歷史車輪向著光明的目標前進”[8]12。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數千年來中華民族崇“和”尚“諧”文化的延續,也是中國人民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熱愛和平、追求正義的集中展現。

5.4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培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互利共贏價值原則

在國際關系中,正確的義利觀應該是以人類整體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在侵略、殖民、掠奪基礎之上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處理國際關系時把“利益至上”奉為圭臬,嚴重阻礙著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構建。與此不同,五千年悠久文明史孕育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奉行國強不霸的和平原則,堅持正確義利觀,講究信用、維護正義、義利兼顧,始終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爸挥辛x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盵24]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就始終站在國際道義高度,主張平等合作、互利共贏。隨著不同國家、民族之間變得越來越緊密相連、相互依存,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互利共贏成為應對全球性風險與挑戰、實現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原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呼吁世界各國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發展赤字”,共商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25]58-59。這反映了世界人民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公平正義的熱切期待。

5.5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態智慧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地球是人類唯一賴以生存的家園。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包含著豐富的生態智慧,對人類解決生態危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有著跨越時空的啟示。在全球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資源矛盾愈發尖銳的情況下,飲鴆止渴式的發展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方式已經勢在必行?!敖陙?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盵26]面對全球生態危機,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任何隔岸觀火都無濟于事。為此,中國本著負責任大國的態度,大力倡導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來應對全球生態危機。第一,呼吁世界各國立足全球視野,攜手合作共同打造“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珍愛與呵護地球是人類的唯一選擇,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子孫后代既能享有豐富的物質財富,又能遙望星空、看見青山、聞到花香”[27]374,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之路。第二,呼吁各國積極參與全球生態治理。各國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承擔與各自能力相應的生態治理責任,深入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的多邊、雙邊合作,規避集體非理性的“囚徒困境”,推動全球生態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第三,呼吁并帶頭開展節能減排行動。中國承諾實現“雙碳”目標,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中國在全球生態治理上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28],充分反映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崇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明。

6 結語

人類社會的發展史是一個不斷超越野蠻、走向文明的歷史過程。但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資本主義文明充滿了殖民、侵略、壟斷與剝削的血淚史,不會是人類文明的終結處。人類文明一定會向前發展,產生超越和替代資本主義文明的更先進的新形態文明。雖然現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憑借著先發優勢,利用知識產權、軍事霸權、金融霸權進行全球剝削,逐漸形成了“現代化=西方化”“現代化=資本化”“西方化=文明化”的話語霸權,但后發的現代化國家逐漸打破這種西方話語霸權,發展和創造屬于自己的現代化文明。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通過中國式現代化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改善、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在“兩個結合”的基礎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同時,中國還扛起“為世界謀大同”的使命,發起“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重大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是中國共產黨經由“兩個結合”所開啟的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取得的,增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骨氣和底氣,彰顯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人類情懷。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書寫的新的文明形態,是經由“兩個結合”所形成的“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終結了西方文明的理論霸權和文化霸權,破除了“修昔底德陷阱”的固化思維,破解了“歷史終結論”“文明沖突論”等西方文明的話語陷阱,擺脫了對西方資本主義文明的路徑依賴,拓展了后發國家走向現代文明的路徑選擇,為人類對更好文明形態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猜你喜歡
現代文明中華文明中國式
4000年前的中華文明什么樣兒?
中國式民主
摩擦力催生現代文明
追尋“華胥氏”——中華文明的早期開墾者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犬之島》:形式主義的美學突圍與現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當原始人遭遇現代文明
不要讓中國式焦慮,廢掉了你的孩子
中國式失敗
中華文明何以延續至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