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英語教學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探索

2024-01-01 08:04曾莉娟
成才之路 2023年34期
關鍵詞:高職英語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曾莉娟

摘要:高職英語是一門核心通識基礎課程,其蘊含豐富的課程思政元素,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高職英語教學要合理融入思政元素,就要將課程、教材、教法融為一體進行教學設計,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科知識特點為引導、以學校專業特色為依托、以教材教法為依據進行教學路徑探索,培養德才兼備的新時代技術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英語;課程思政;路徑;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4-0021-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校級課題“高職英語融入思政元素的途徑研究”(課題編號:2022XJ05)研究成果

在“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英語作為一門核心通識基礎課程,必須注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師要研究如何使大學英語課程與思政課程形成協同效應,就要了解高職英語“課程思政”的意義及內涵,注重在英語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將課程、教材、教法融為一體,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科知識特點為引導、以學校專業特色為依托、以教材教法為依據進行一系列教學路徑探索,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從而培養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本文基于高職英語教學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義及內涵,對高職英語教學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路徑進行探討,以期為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

海德格爾說過,語言是存在的寓所。當代外語教育應當肩負起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使命,闡釋和傳承勞模精神、大國工匠精神等中華優秀文化基因,塑造中國形象,促進中國與外界的文化交流,在與世界互動中繪就中國文化圖式[1]。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的一種綜合教育理念。高職英語課程以課程思政建設為契機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著手將課程、教材、教法進行一體化設計,以三全育人為指導,吸納“產出導向法(OBE)”,引入以結果為導向的O-AMAS有效教學模型,加強師生互動,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師生共同體”的有效教學,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通過問題收集、教師講授、學生演練,將教、學、思、做融為一體,并利用多種教學資源與手段,如學習通、Welearn、E-Dictionary、智慧職教云等平臺,讓學生“動起來”“學起來”“忙起來”,能改變高職英語教學以傳授語言知識、講解語言材料為主的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環節,使英語課程與學生成長發展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從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維度提升自己,使學生學會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問題,把學習、觀察、實踐同思考緊密結合起來,善于把握歷史和時代的發展方向,把握社會的主流和支流、現象和本質,養成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和創新思維,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年版)將大學英語定性為核心通識課程,這是對大學英語教學定位的重大改變,從跨文化教育的宣傳變化為鼓勵道德修養與博雅融合,從形式單調的人文教育轉變為多元生態的科學教育,從注重語境的通識教育變成強調專業性語言的通識教育,從提升個人素質演變為批判性思維和職業性溝通能力的提高[2]。這四個“變”揭示了應該如何通過“大學英語”教學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這也是課程思政落實的目標與方向[3]?!按髮W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強調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圍繞指南中的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方面對課程中的語言材料進行分析、梳理和重構,發揮人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優勢。教師應充分運用“大學英語”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有效發揮課程的實用性與示范性。教師還應對接職業市場需求,培養學生職業意識,提升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努力讓學生成為能夠擔當中華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4]。

新時期的高職英語教學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應主要強調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從研究怎么教到研究怎么學、從個體學習到合作學習,具體則是體現在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科知識特點為引導、以學校專業特色為依托、以教材教法為依據,并據此進行一系列教學路徑探索[5]?!盎ヂ摼W+”背景下,高職英語開展課程思政建設要將課程、教材、教法融為一體進行教學設計,借助學習通、Welearn教學平臺,引入主流媒體,如學習強國、China Daily、知網、百度文庫、Bilibili、Tik Tok、Tencent、網易公開課、TED演講等圖文音視頻資料,豐富學習素材,充實課堂內容,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職業素養、信息素養、探索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元文化知識、良好學習習慣融入到整個教學環節中。

1.以學生發展為中心

現在的大學生多是“00”后,是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他們的信息獲取特點是信息來源多、信息量比較大、信息碎片化,這也導致部分學生上課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習慣圖像式的刺激,容易偏聽盲從,缺乏批判性思維。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應與時俱進,合理地與現代教學技術結合,使用更為有效的多模態教學方式,通過聲音、視頻以及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給學生以強烈的沖擊力。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和情感共鳴,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開闊學生的眼界,還能豐富課程思政內容,激發學生的生活熱情,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未來人才需要具備4C核心能力,即creativity(創造)、communication(交流溝通)、collaboration(協作)、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維)。結合上述四大未來人才培養的能力需求,高職英語教師在課程教學中應該直面學生的真實需求,如緩解學生的人際交往壓力、學業壓力、升學就業焦慮以及社交恐懼等,還應遵循教育學生和人才培養的內在規律,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使學生站穩中國立場,形成中國風格,呈現給學生有溫度、有深度、有角度的課程,使之具有真實的社會文化情景。以學生為中心的高職英語課程思政建設,還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品格塑造、情感認知和行為發展教育。

2.以學科知識特點為引導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課程,其教學目標之一是通過聽說讀寫譯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以學科知識特點為引導,就是教師預先設定英語學科的目標即知識和素質兩大目標,然后根據學科知識的特點,設置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還要增加素質目標,在多元文化和多種價值觀的背景下進行相互融合,多角度挖掘知識教學與思政理念的內在關聯,在體現英語知識特點的同時發揮出思政內容建設的獨特優勢。

特別要強調的是,教學目標應該是具體的、可測量的、可達到的,有相關性的和非常合理的。另外,每個教學單元的教學目標要緊緊圍繞總體教學目標來進行,從而進行系統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例如,大學英語教學的素質目標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學習多元文化知識,汲取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正確的三觀。知識目標:掌握必要的英語語音、詞匯、語法、語篇和語用知識,特別是能夠掌握基本話題的詞匯;能看懂涉及教育、友情、禮物、環保、兼職、節日等話題的篇章,理解主要事實和細節。能力目標:具備必要的英語聽、說、讀、寫、譯技能;能夠就與主題相關的問題進行簡單的討論和陳述;具備必要的溝通技能,能夠運用基本的會話技巧與同伴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因此,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目標可在凸顯英語教學特色的同時,實現塑造學生的品格和引領學生的三觀,使學生對學習的語言素材以批判性視角進行探究,進而引導學生在形成平等、包容的文化價值觀的同時,增強“四個自信”,樹立職業理想,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大國工匠精神、創新意識等。

3.以學校專業特色為依托

高職英語課程屬于公共通識基礎課,要為學校的專業特色服務,為培養高質量高水平的職業技術人才而服務。然而,高職院?,F有的部分教材和教學資源還比較落后,與社會發展和專業教學脫節,因此需要教師進行完善與補充。例如,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是以水利水電為特色的專業院校,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水文化是很有必要的。水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以水和水事活動為載體的一種文化,教師可在英語教學中補充有關水或水事活動的詞匯、語篇等。教師在導入教學過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有關水的故事,如《大禹治水》《精衛填?!返?,通過這些相關的趣味故事讓學生了解中國古人如何重視水的利用,如何讓水與人類和諧共處,也讓學生了解古人治水的勇氣和智慧,要合理利用水來為人類造福。新時代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水利工程是著名的水治理項目,三峽大壩在防洪、發電、航運、調水等諸多方面發揮了強大功能,有力促進了長江流域乃至中國的經濟發展,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振興。教師可將相關的素材引入到英語教學中,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學習熱情。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網上搜索與水和水文化相關的諺語素材,如“To treasure water is to cherish our life.”(珍惜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To conserve water and protect water resources is the common responsi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等。這些諺語的增補也能激發水利專業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如,理工院校的英語課程可以補充跟工科類相關的專業英語,如engineering cost(工程造價)、soft engineering(軟件工程)、network technology(網絡技術)等,給學生進行相應的專業性拓展。這樣,通過在教學中隱性地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可以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專業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使學生在職業學習中樹立正確的三觀和文化自信。

4.以教材教法為依據

在高職英語與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合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思政元素,還要注意教學過程中方式方法的選擇,構建“知識+技能”跨文化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模式,從而達到英語教學與思政元素的相互滲透與融合[6]。目前,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選用的新標準高職公共英語系列教材《實用綜合教程1-2》,是高職院校必修的通識基礎課程教材,分兩個學期進行教學,每本教材按照進度選擇性地講述五個單元,分別涉及五個不同的主題,每個主題都蘊含了值得挖掘的思政元素。下面以《高職英語2》前五個單元為例,梳理分析教材中隱性的思政元素,具體內容見表1。

下面以第一單元“Gratitude”為例,論述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合理融入思政元素。課文“A Glass of Milk”是講述作者自己受益于他人的過程經歷,教師可在課前提出“What is gratitude?”(什么是感恩?)“Why should we live a grateful life?”(為什么我們應該過一種感恩的生活?)“How to express our gratitude?”(怎樣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情?)等問題讓學生自己探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用英語講中國成語故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The grace of dripping water should be repaid by a gushing spring.”(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等。然后,教師可組織學生觀看抗疫電影《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的片段,引導學生致敬抗疫英雄,學會感恩,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通過“Gratitude and Health”是對學生進行感恩與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課前小組討論:生活中你是如何處理消極情緒的?當你心存感激時,你的身體是什么感覺?通過學習和討論,學生能形成一種理性的生活方式,形成感恩之心。由此可見,只有深入理解現有英語教學素材,以特定學習材料為抓手,才會發掘其與思政教育的內在關聯。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如今高等教育改革與創新的主要議題。高職英語教學要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從研究怎么教到研究怎么學、從個體學習到合作學習的轉變。英語課程思政建設要注重將課程、教材、教法融為一體,通過“分析—篩選—增補”來挖掘和補充現有教學素材的思政內容,圍繞教學中的各個主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豐富英語課程思政素材,不斷積累成功教學案例,將課程思政理念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通過高職英語課程學習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思考,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培養創新思維,成長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正光,岳曼曼.轉變理念、重構內容,落實外語課程思政[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2020,43(05):21-29.

[2]趙雯,劉建達.《大學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內容重點研制與闡釋[J].外語界,2022(03):12-19.

[3]向明友.基于《大學外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J].外語界,2022(03):20-27.

[4]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7):138-140.

[5]肖瓊,黃國文.關于外語課程思政建設的思考[J].中國外語,2020,17(05):1+10-14.

[6]徐錦芬.高校英語課程教學素材的思政內容建設研究[J].外語界, 2021(02):18-24.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Zeng Lijuan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bei Province, Wuhan 430212, Chin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is a core basic course in general education, which contains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t can help students form correct emotions, attitudes, and values, cultivate their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make them qualified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o reasonab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curriculum, textbooks, and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integrated for teaching design. Teaching paths should be explored with student development as the center, subject knowledg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guide, school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the basi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and methods as the basis, in order to cultivate technical talents of the new era with both morality and talent.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th;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

猜你喜歡
高職英語立德樹人課程思政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的效度與信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