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理工科高校美育建設體系的理路研究

2024-01-01 08:04曹景萍
成才之路 2023年34期
關鍵詞:五育并舉應用型高校美育

曹景萍

摘要:美育工作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拔逵⑴e”的重要支撐。對人文素養相對薄弱的應用型理工科高校而言,美育工作要尤為重視。應用型理工科高校應基于美育工作開展的時代價值,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美育課程體系,創建美育實踐活動特色品牌,強化美育師資隊伍建設,加強美育文化建設,構建美育質量評價體系,完善高校美育體系。

關鍵詞:應用型高校;理工科高校;美育;人才培養;五育并舉

中圖分類號:C961;G64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4-0009-04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這一要求,自此全面加強新時代美育工作成為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方向。對于人文素養相對薄弱的應用型理工科高校而言,如何培養具有崇高審美追求、高尚人格修養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為時代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1]。

1.頂層設計需要進一步完善

應用型理工科高校注重培養思想道德水平高、工程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在課程體系和教學設計等方面往往更加重視專業知識、實踐能力的傳授,為了滿足人才培養體系的要求,將通識類和人文藝術類課程設置在選修課模塊。受師資限制,多數課程選用網絡課程資源,學生重視程度不高,學習效果和質量也不盡如人意。

2.教師隊伍需要進一步優化

隨著人才培養目標的綜合化,美育課程的開設已經成為高校人才培養的必要環節,對美育教師的需求數量和質量也變得越來越高,然而目前美育教師隊伍配置嚴重不足,專職教師數量匱乏,多聘用校內外兼職教師來滿足教學工作的需要。同時,缺乏美育教師隊伍長期建設規劃,缺乏相關的人員增補、管理和保障機制,美育教師隊伍的業務能力提升計劃不健全,專業化水平有待提升,都不利于美育教師隊伍的進一步優化。

3.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創新

美育教學多是音樂鑒賞、舞蹈鑒賞、書法鑒賞、繪畫鑒賞、影視鑒賞、詩詞賞析等內容,沒有體現學校的特色,也無法支撐各個專業培養目標的達成。在教學方法上仍沿用傳統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性和時代性。在教學設計上包含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一般第一課堂理論部分由教學單位和專任教師完成,第二課堂實踐部分由團委組織學生實踐活動完成,存在溝通不及時、銜接脫節的現象。

4.教學資源需要進一步豐富

教學資源是課程開設實施的必要載體,是取得課程建設成效的必備條件,然而目前高校的美育教學資源相對匱乏。從課程設置類別上看,美育課程很少設在通識教育或者公共選修課模塊;從開課形式上看,美育課程以網絡課程為主,各高校自主開設的課程類別很少;從教學內容上看,美育課程側重視頻、圖片、案例等的賞析;從教學特色上看,美育實踐活動與學科競賽、校園文化藝術、人才素質培養等交織在一起,實踐活動效果很難評價和考核;從教學設施上看,音樂、舞蹈、繪畫等專題課程所需的樂器、空間、畫板等硬件條件嚴重不足,直接影響實踐活動的實施效果。

在高等教育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下,美育作為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的一個重要分支,既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更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的教育媒介,也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的重要途徑,具有十分重要和深遠的時代價值[2]。

1.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人才培養體系的樞紐

美育是協調“五育”的媒介和橋梁。一是提升道德修養的重要媒介。美育側重培養審美能力,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達到教化思想、凈化心靈、提升道德修養的目的。二是培養智慧思維的重要媒介。美育是內容和形式上最豐富的教學體系,非常需要創新思維和想象力,而這正是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基礎。三是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媒介。美育是心靈教育,體育和勞育則是身體力行教育,在體育運動和勞動活動中,美育因素無處不在。心靈教育和身體教育本來就是互相兼容、互相促進的,二者互為基礎,互為媒介。

2.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集合了幾千年來中華優秀精神和優秀品質,而新時代高校肩負的歷史使命就是要為民族復興和國家繁榮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弘揚。高校有四大職能: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美育就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優秀品質和精神為核心,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3]。高校利用美育將中華優秀品質和民族精神厚植人才培養全過程,能夠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道德觀、價值觀,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生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3.是彰顯高校育人功能的主要標尺

美育是提高人文素養的平臺,其豐富的內容、多樣的形式,蘊含著道德規范、價值導向、審美能力等因素,既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無形地影響學生的情感、胸懷、判斷、情緒等,具有極強的教育力、感染力和熏陶力。在高校專業化人才培養過程中,美育是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渠道,對學生健全人格、健康心靈的塑造十分重要,對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至關重要。

4.是提升理工科高校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

蔡元培先生說:“凡是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沒有與美育無關的?!币簿褪钦f美育元素存在于學校的各個層面,根植于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無所不在,要不斷地去發現、去感受、去參與、去實踐。理工科高校通過美育課程和美育實踐活動豐富校園生活,能提升學生審美辨識、認知、鑒賞和評價的能力,將通識之美與專業之美相互融合,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教學中激發學生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實現專業課程與美育課程的相互補充、相互結合,不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應用型理工科高校要堅持美育的公平性,從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管理服務、日常生活等方面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美育教育氛圍[4]。

1.強化頂層設計,樹立“大美育觀”

要將美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強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整合學校資源,打造通識之美、專業之美、實踐之美、研究之美、校園之美于一體的“大美育”,跨學科、跨專業組建美育教師隊伍,構建體現專業特色和學校特色的美育課程知識體系,開展分層次、分類別教學,支撐新工科、新文科建設,培養學生對真善美的辨別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達到以美育人、激發活力、塑造人格的目的。以美育德,通過美育與實踐,引導學生發現美的元素,培育學生正確的是非觀和品行觀,使學生在感悟美和實踐美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以美益智,美育包含語言、行為、思想、感官、肢體、認知、關系等多種智力維度,而智育也包含了判斷、鑒賞等美育維度,兩者互相融合,學生在探索求知的過程中會有個人體驗和學習滿足感、幸福感和成就感,這本身又是一種美的行為和過程,進而促進智育發展。以美塑體,體育活動中蘊含豐富的美育元素,如形體美、藝術美、動作美等,本身就有著豐富的視覺和肢體體驗,既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又能培養團隊合作、拼搏進取等良好品質、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實現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高度契合統一。以美育勞,通過勞動,學生的肢體得到鍛煉,身心得到陶冶,習慣得到培育,感情得到升華,能形成勤奮刻苦、踏實肯干的良好習慣。教師應通過美育引導學生尊重勞動成果,敬愛勞動模范,學習勞動精神,在勞動過程中體驗美,在美育過程中踐行勞動,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2.完善美育課程體系,提升學生審美素養

應用型理工科高校應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將通識美育和專業美育有機融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創新課程載體,深化教學改革,在技術路線、產品設計、實物演示等方面挖掘美學元素,增強實用性、美觀性和傳承性,構建數字化、網絡化、專業化的教學模式,打造具有理工科高校特色的美育課程體系。第一,科學定位課程目標。應用型理工科高校應明確美育課程培養目標是以人文素養為核心,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以能力培育為重點,以“五育”協同為機制,不斷引導學生健全人格和提高文化修養,增強鑒別力、領悟力和判斷力,強化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提高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5]。第二,打造多層次的美育課程群。一是打造通識美育課程群。利用優質線上課程資源開設大量的通識類、賞析類、文化類課程,解決學校師資不足的問題,同時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個性需求,豐富校園文化;利用美育教研室專職教師開設“大學美育”課程,采用啟發式、案例式、賞析式教學方法,普及性、欣賞性地講授美的文化和精神,培養學生發現美、認識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二是打造專業美育課程群。應用型理工科高校應將美育元素融入專業教育全過程,以各專業為主,建立基于專業特色和專業文化的專業之美課程群,與通識美育課程群相互支撐,從不同維度宣傳美的思想和文化精神。

3.創建美育實踐活動特色品牌,提高學生道德修養

美育實踐活動是培養審美能力的重要形式,包括藝術實踐類、美育競賽類、文藝演出類、攝影比賽類、藝術培訓類等活動。應用型理工科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內外實踐基地和學生社團等載體,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實踐活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助力學生人格素養的養成[6]。一是打造“江畔朝陽”美育品牌。根據地域特點和學校人才培養特色,將“五色教育”中蘊含的美育要素進行提煉和品鑒,打造“江畔朝陽”美育品牌活動。組建大學生藝術團,進行演出交流,與省內外高水平藝術表演院團、藝術類相關社會組織、藝術類高校加強聯系與合作,積極開展攝影、書法、音樂、美術、美食節和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同時以素質教育和創新創業比賽為契機,建設專業之美競賽群,構建具有科大特色的美育競賽體系,使學生具備感受美、展現美、踐行美、創造美的能力。二是打造一批美育教育實踐活動基地。大力開展美育實踐基地的建設,與兄弟院校、藝術團、相關部門等建立聯系,充分利用各級各類文化藝術資源定期開展進校園活動,豐富和拓展美育教學和實踐活動,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豐富學生學習生活和校園氛圍,營造和諧美麗的校園環境。三是打造家國情懷提升工程。應用型理工科高校應利用美育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和家國情懷,通過“美育之國學講堂”“美育之藝術講堂”“美育之龍江講堂”“美育之紅色講堂”“美育之礦山講堂”等活動,將優秀的紅色文化、地域文化、龍江文化、礦山文化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培育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品行。

4.強化美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水平

應用型理工科高校要深化用人機制改革,充分利用校內外人力資源,通過引進、校內選聘兼職教師、業務培訓提升等途徑加強美育師資隊伍建設[7]。一是建立專兼職教師隊伍。以美育教研室專職教師為主,校內外兼職教師為輔,鼓勵校內具有工作熱情和藝術特長的教師加入,同時進一步加強與藝術類院校及團體的合作,創新合作模式,建立美育協同機制,建設專兼職相結合的美育教師隊伍。二是加強專業技能培訓。應用型理工科高??赏ㄟ^“國培計劃”“省培計劃”“校培計劃”等加大美育教師培訓力度,形成常態化培訓機制,同時發揮學校教師“傳幫帶”優良傳統,不斷提升美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育人能力。三是完善激勵機制。應用型理工科高??蓪⒚烙n程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學時計入教師工作量,同時暢通美育教師隊伍職業發展通道,在職務評聘、職稱晉升、評優評獎、崗位聘任等工作中享有與專任教師同等待遇,尤其是對美育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的教師進行即時獎勵,充分調動隊伍建設發展的積極性和熱情。

5.加強美育文化建設,提升校園文化意蘊

要優化整合學校各方資源,促進社會與學校、學校各單位各部門之間的良性互動,形成開放高效、多方協作、充滿活力的美育教育格局。一是打造校史館和礦業館文化地標。將其作為美育教育實踐基地,讓學生感受學校創業奮斗發展歷史和礦業辦學特色文化脈絡,增強學生的學校認同感,使學生堅定職業選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大局觀。二是打造各教學單位文化地標。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進行校園綜合環境設施美化工程,各二級學院建立體現自身特色的LOGO,將學院發展和專業特色融入專業之美,堅定學生專業選擇、專業追求和專業理想。三是打造校園環境文化地標。應用型理工科高校應進行綜合環境設施美化,創新設計理念,改善環境資源,使用色彩、聲音、建筑、雕塑、綠化等多種形式全方位烘托和呈現出具有學校特色及地方特點的文化和氛圍,并打造地標性建筑或專業文化景點,形成寓專業、人文、審美于一體的校園文化。

6.構建美育質量評價體系,提升教學實效性

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是保證美育教學實效的基礎,美育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之外,更多的是參與性和實踐性教學,要通過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去體驗美、踐行美。因此,應用型理工科高校必須通過符合美育特點的綜合多元評價方式,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能力。一是評價方式多元化。將美育工作納入學校教學質量監督體系范圍內,在評價方式上不拘泥于常規課程的考核方式,而是注重過程參與和品格養成,評價學生在問題處理、道德修養、認知態度、審美能力和創新精神等方面的狀態[8]。二是開展專項督導檢查。應用型理工科高校要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監測美育實踐效果,通過數據變化及時動態調整美育教學內容和體系,每年開展專項督導一次,以問題為導向,及時總結分析美育工作開展的情況和問題,持續改進,提升效果。

新時代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家需要的是理想信念堅定、專業知識扎實、綜合能力極強的全面人才,這對于應用型理工科高校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代課題。為此,應用型理工科高校要集合全校資源扎扎實實做好美育工作,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萌.高校美育的邏輯起點、現實困境及突破路徑[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12):68-75.

[2]徐娜.高校美育三議:本質意義、價值指向與實踐路徑[J].江蘇高教,2021(06):113-116.

[3]饒嬈.新文科教育理念下高校美育內涵的新拓展[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08):195-199.

[4]王瑞.加強理工類專業本科生美育工作的策略研究[D].大慶:東北石油大學,2023.

[5]王艷雪.地方應用型高校美育課程優化路徑探析———以白城師范學院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07):112-115.

[6]羅曉敏,陳益智.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美育工作體系的構建與實踐———以惠州學院為例[J].惠州學院學報,2023(04):118-122.

[7]林文樹.論高校美育工作模式構建的四重維度[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3(05):45-47.

[8]咸國軍.新時代高校美育評價體系建設探析[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21(10):7-12.

Research on the Theoretical Path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onstruction System in Appli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Cao Jingp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28, China)

Abstract: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in universities, and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five educations" in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for appli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with relatively weak humanistic literacy, aesthetic education work should be given special attention. Applie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should, based on the era valu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ork, strengthen top-level design, improve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create distinctive brands for aesthetic education practice activiti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teaching staff,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esthetic education culture, construct an aesthetic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and improve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system in universities.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esthetic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offiveeducations

猜你喜歡
五育并舉應用型高校美育
讓美育引領幸福生活
建設教育強國的鴻篇巨制
“五育并舉”育新人:開啟首都教育新時代
走向“五育并舉”的現代學校管理
美育史料·1902年劉焜與“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機械工程專業石油裝備方向認識實習實踐的思考與探索
應用型高校商科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探析
美育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