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背景下語文作業設計的價值取向與實施路徑探微

2024-01-01 14:44鄭歡
成才之路 2023年34期
關鍵詞:價值取向實施路徑作業設計

鄭歡

摘要:作業是促進教學內涵式發展,提升教學質量、評價質量的重要支點?!半p減”政策下的作業布置就是減去目標不明、形式單一、隨意簡單的訓練式作業,將童年還給學生。語文課程的綜合性和實踐性以及工具性與人文性特點的統一,決定了語文作業的多樣性和功能性。當前,部分語文教師開展的作業設計還存在過量化、低質化和大眾化的問題,嚴重影響作業效用的發揮。文章基于上述問題,對“雙減”背景下語文作業設計的價值取向與實施路徑展開探究。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價值取向;實施路徑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34-0121-04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提出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即“雙減”政策。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優化作業設計逐漸成為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傳統的語文作業主要起到的是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作用,但在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方面還存在較多不足。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不適宜的作業只會增加他們的負擔,不利于他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面健康發展[1]。而有效的作業則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诖?,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認識“減負提質”的重要性,強化作業管理,提升作業設計水平,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真正做到“減負不減責任,減負不減質量”,從而使語文作業不但能起到幫助學生鞏固語文知識、提升學生語文能力和素養的作用,還能發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2]。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對于教師掌握學生學情、檢測學生學習效果有重要作用[3]。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作業設計要在識記、理解和應用的基礎上加強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為學生發揮創造力提供空間。在“雙減”政策和新課標的雙重要求下,語文作業的價值取向發生了明顯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素養導向

語文新課標提出:語文課程的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從這個意義上看,素養導向的教學應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發展方向?;诖?,語文作業的設計也應以核心素養目標為基本要求,充分體現“學以致用”理念,重視對學生遷移應用課內知識能力以及新情境下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2.因材施教

在實際教學中,常常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有些學生“吃不飽”,有些學生“吃不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傳統的“一刀切”式作業模式。這樣的作業模式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阻礙學生個性化發展。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語文教師應積極改變作業布置模式,要在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設計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分層作業,以此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進步區間和努力方向[4]。這樣,后進生不會因目標太高而失去學習熱情和自信,學優生也不會因目標太低而覺得“學習”沒挑戰。在豐富多彩而有實效的作業下,學生必然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3.育人本位

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的以知識本位為核心的教育模式已不適應國家和社會對未來人才的要求,教育需從知識本位向育人本位轉變。伴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各校紛紛行動,積極探尋教育改革新路徑,其中“作業”改革是一個支點、一個突破口。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語文作業的設計與布置往往重視知識鞏固,不重視能力培養。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語文教師應突破傳統的作業思維限制,積極為學生布置“以育人為本”的作業,以使語文學科的育人作用得到全面發揮[5]。

4.學科融合

語文作業不能僅僅是課堂教學的附屬品,而應該是挖掘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思維的重要手段。在“雙減”背景下,為了充分發揮語文作業挖掘學生潛能、發展學生思維的價值,語文教師可以語文學科為中心,設計“大廣角”和“全領域”的學科融合作業,讓作業從孤立零散走向關聯整合,從枯燥乏味走向妙趣橫生。這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讓學生在動手、動腦過程中發展核心素養,提高語文能力。

三、“雙減”政策背景下語文作業設計的實施路徑

“雙減”政策是國家重塑基礎教育生態的抓手。在“雙減”政策背景下,語文教師應積極響應政策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鞏固提升作業,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6]。

1.關注核心素養,有效設計作業

“雙減”政策背景下的語文作業設計,應關注學生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讓核心素養培養在課內、課外“潤物細無聲”地落實,從而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1)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A知識是核心素養的載體,通過對基礎知識進行遷移應用并解決問題是學科素養培養的關鍵,也就是說素養包含基礎知識,沒有基礎知識的學習,素養培養便會落空?!半p減”政策要求語文教師結合語文要素,精心設計基礎性作業,作業要能體現核心素養培養目標,還要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語文核心知識的理解與掌握[7]。如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以“鄉村生活”為主題,編排了《古詩詞三首》《鄉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等詩文?!豆旁娫~三首》描繪了淳樸自然的田園生活?!多l下人家》描繪了多姿多彩的、讓人向往的鄉下畫卷?!短齑啊访枥L了作者孩童時在鄉下從天窗向外看的生活場景?!度绿一ㄋ氛宫F了生機盎然的鄉村景象。在教學本單元時,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基礎性作業,引領學生尋找鄉村之美。第一,讀寫字詞美。1)在作業本上用硬筆正楷書寫田字格里的生字,兩字兩詞。要求寫字姿勢規范,養成良好習慣,感受書寫美和形體美。2)寫出課文中描寫美景的生字、詞語。例子:你會從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無數sh伲灶shu侔()可愛的星,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q侏hu伽n()的云彩(《天窗》)。3)正確默寫《宿新市徐公店》,注意“宿、徐、籬、疏、蝶”等字的書寫。第二,摘錄優美句子。從課文中找出其他生動形象的句子,抄寫下來。例句:他們把桌椅飯菜搬到門前,天高地闊地吃起來(《鄉下人家》)。第三,朗讀展示美。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詞三首》。2)閱讀《三月桃花水》一文,讀出作者對桃花水的喜愛和贊美之情。3)背誦《卜算子·詠梅》一詞,體會詞所表達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樣的語文作業,不僅可以讓學生的作業目的更明確,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還可以讓學生有更高層次的收獲,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2)要體現“學以致用”的作業設計理念。徐林祥教授指出:“學語文,就是掌握工具,就是掌握語言這個人類生存的工具……學語文,就是奠定基礎,就是奠定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闭Z文在各個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都起著“領頭羊”的作用,而語文作業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語文教師在設計語文作業時,要設法調動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習作要求是推薦一個好地方并寫清楚推薦理由,旨在讓學生能夠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走向生活實際,學會運用本單元所學知識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感受。這一要求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科“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為了促進學生對核心知識的遷移運用,教師可以設計如下小組合作作業:假如你是一名樂游推薦官,要制作一份樂游指南為人們推薦最值得游玩的地方,讓人們可以領略各地風采,你最想推薦什么地方?這樣的作業設計可以促使學生將本單元所學知識遷移運用到實際問題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2.關注學生差異,設計分層作業

每個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都不相同,這使得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也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性。在設計作業時,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差異,并要尊重這種差異。具體來說,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特性,立足學生個體需求,選擇與學生相契合的作業內容與形式,以提升作業的精準性,使作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能力的提升,享受完成作業的成就感。下面,筆者對采用差異性作業或者自助餐式的形式設計分層作業的策略進行說明。

(1)彈性作業。彈性作業的設計,由易到難,能夠較好地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以部編版六年級下冊《湯姆·索亞歷險記(節選)》一課為例,一方面,要對學生的學情進行科學分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以此為實施分層作業提供重要依據。其次,要分層設計作業。為了維護學生的尊嚴和自信,教師可采取學生自主選擇的隱性分層方式設計作業。這樣,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業?;谝陨戏治?,本節課作業可以設計成如下形式。第一,需要全員完成的基礎類作業:閱讀《湯姆·索亞歷險記》中自己感興趣的其他故事,對湯姆進行更加全面的了解。第二,根據自身能力選做的能力提升類作業:你身邊的小伙伴身上有湯姆的影子嗎?請你動筆寫一寫他們的故事。第三,思維拓展類作業:發揮想象力,假設自己成為了湯姆,寫一寫自己會怎樣克服這些困難。這樣,那些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夠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通過其他途徑來拓展知識。而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則可以有效夯實基礎知識。層次化的作業內容和要求,能夠滿足不同能力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使學生逐漸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

(2)自助餐式作業。眾所周知,自助餐就是自己動手、自己幫助自己、自己在既定范圍內安排選用菜肴的一種用餐方式。這種用餐方式不僅菜品多樣、營養全面,還能調動用餐者的主觀能動性,尤其受到青少年學生的喜愛。教師可以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為導向,將自助餐這一形式引入語文作業設計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需求、不同層次,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作業。這一方面能解決傳統作業負擔過重、一刀切等問題,另一方面能夠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學習水平基礎上獲得不同程度的提升。如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習作要求是寫觀察日記。在設計這項作業時,教師可結合四年級學生愛表達、善動手的特點,為學生設計自助餐式作業。作業具體包括以下三種:研究記錄性作業、個性選擇性作業和特色實踐性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自行選擇。研究記錄性作業要求學生自主選擇種植一種喜歡的植物,進行細致而連續的觀察,并填寫觀察記錄表。個性選擇性作業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拍照、寫觀察日記、做植物成長檔案、做手抄報等記錄植物的成長。特色實踐性作業要求每天選派5名~8名學生在學校種植園參與種植活動,進一步觀察植物生長的變化。本次作業是課堂與生活的融合,也是觀察與思考的融合。教師在作業設計上給學生準備可口的“自助餐”,能讓作業成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營養餐”,而學生則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進行個性化學習,這可以真正激發學生內在動力,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賦能作業設計,提升育人品質

新課標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明確了育人方向,指向了人的全面發展[8]。語文作業的設計既要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又要有助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诖?,教師應以作業為抓手,將勤儉、愛國、孝敬等優秀傳統文化和正確的價值觀滲透其中,以充分發揮作業的育人功能,在潤物無聲中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1)作業育人。習題可“固基”,可“促思”,亦可“育人”。以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紙的發明》為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提取關鍵信息,梳理課文脈絡并說清楚紙的發展過程。在隨堂作業中,筆者圍繞本單元的語文要素和教學目標,以兩個問題為引領,從基礎性問題和挑戰性問題兩個層面展開設計: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造紙術經歷了不同時期。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填寫表格,并說一說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傳承下來的原因。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回讀課文一方面能夠梳理關鍵信息,另一方面能夠理解造紙術發明的價值和意義,進而更加深入地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從而達到作業育人的目標。

(2)實踐育人。作業不應是學科知識的機械訓練,而應是引導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融通知識,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成長。為推進“雙減”政策落地生根,發揮語文實踐作業育人功能,筆者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從仁、禮、智、和、藝五個方面精心設計了語文實踐作業,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得到成長。例如,在設計“仁”這方面作業時,筆者設計了“幫長輩做一件事情”“幫父母做一次早餐”“體驗一次助人為樂”等實踐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意識到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在設計“禮”這方面作業時,筆者設計了“繪制一幅禮儀連環畫”“給弟弟妹妹普及禮儀知識”“招待朋友”等實踐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文明禮儀,學會人際交往。在設計“智”這方面作業時,筆者設計了“利用語文知識制作書簽”“我是家鄉民俗解說員”等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培養自主性和創造力。在設計“和”這方面作業時,筆者設計了“認識新朋友”“我的植物朋友”等實踐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感受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在設計“藝”這部分實踐作業時,筆者設計了“制作手工”“制作手賬”“體驗陶藝”等實踐作業,并要求學生以作文、日記或視頻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以此讓學生充分感受藝術的魅力。

綜上所述,作業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的必要途徑之一?!半p減”政策的實質是讓作業回歸教育本質,教師應在減少作業數量的同時,讓作業緊跟課堂教學知識體系,實現“減負增效”。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想讓學生愛上做作業,把做作業當作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就必須提升作業的教育功效,精心設計作業。具體來說,語文教師應突破傳統作業思維的束縛,摒棄以書面練習為主體的作業內容,讓學生參與到生活實踐中,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探索有趣、高效、多元的作業形式,并根據學生的語文能力與完成效率,合理把控語文作業數量,有效落實“減負增效”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唐天山.“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校本作業的創新設計[J].基礎教育論壇,2023(15):51-53.

[2]婁佳青,任強.小學語文作業“學作評”一體化的育人價值與設計理路[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23,45(06):88-96.

[3]韓芳利.“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校本作業設計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3(13):40-42.

[4]白秋晶.“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的本質重構與優化路徑[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23,39(03):103-109.

[5]陳麗華.嘗試課堂融入豐富小學語文作業形態———以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3,24(06):69-71.

[6]胡曉燕.真實學習自主作業共生素養———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作業設計與實施[J].語文教學通訊,2023(15):47-50.

[7]吳益民.“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管理優化路徑[J].江蘇教育研究,2023(08):83-87.

[8]聶奧利,李軍.“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作業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8(04):88-90.

Exploration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hinese Homework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Zheng Huan

(Suzhou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Suqi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Suqian 223800, China)

Abstract: Homework is an important fulcrum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onnotation,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evaluating quality. The homework assignment under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s to subtract training style homework with unclear goals, single forms, and arbitrary simplicity, and return childhood to students. The integration and practica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as well as the unity of instrumental and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ity of Chinese homework. At present, som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still have problems with over quantification, low quality, and popularization in their homework design,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homework. Based on the above issues,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hinese homework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double reduction".

Key words: "doublereduction"policy;primaryschoolChinese; job design; valueorientation;implementationpath

猜你喜歡
價值取向實施路徑作業設計
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施“三轉”的思考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