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家庭德育厚植情感“雙度”的現實反思、地位重申與多元路徑

2024-01-02 19:53黃緒濤
關鍵詞:道德教育道德育人

黃緒濤

(青島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 青島 266100)

兒童家庭道德教育一方面需要厚植情感溫度,發揮情感的“潤滑油”和“催化劑”作用,促進兒童子女道德品行和道德規范的養成,提升德育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厚植情感深度,培養兒童正確且恰當的情感,豐富德育內容。家庭德育在厚植情感“雙度”方面擁有天然的優勢,但是現實中的兒童家庭德育存在著情感“雙度”未能有效體現甚至出現逐漸“隱退”的傾向,因此探究家庭德育厚植情感“雙度”的現狀、效用及路徑,對提升家庭德育的質量、解決當代兒童家庭德育中的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兒童家庭德育厚植情感“雙度”的現實反思

“道德教育若要真正成為一種抵達心靈、發育精神的教育,一定要訴諸情感。如果不訴諸情感、改善情感,就不可能變成精神發育的活動、生命內在的精神活動?!盵1]62-63情感是道德教育不可分割的關鍵要素。目前兒童家庭德育中情感“雙度”不足既體現在認知層面也體現在實踐層面。

(一)認知層面的忽視

忽視情感溫度的積極作用及忽視情感深度的培養,是當前兒童家庭德育情感“雙度”在認知維度上存在的問題。一方面,育人模式固化,灌輸道德要求的“知性德育”成為家庭德育的常態,這種“知性德育”實際上是一種道德規范教育,通過重復且單一性的口頭教導強行培養兒童道德觀念,它從根本上忽視了道德教育中情感與人性的價值,遠離人的實際生活和內心追求,使得情感溫度在育人過程中的積極作用被弱化。單純講道理的“知性德育”將德育內容僵化為教條,削弱兒童對于家庭德育的興趣,無法真正參與其中并虛心受教,使掌握道德認知、遵循道德規范變成一種對自我的約束與限制,甚至造成兒童的逆反,故意做出與父母要求相悖的行為,使得擔任教育者角色的父母產生“賣力不討好”的心態,對家庭道德教育缺乏成就感與自信心。另一方面,不少父母仍受傳統育人理念的影響,站在家長需求的角度進行家庭德育,采取帶有規訓傾向的施教模式,將培養重點集中于受教者如何表現才能符合父母意愿、符合社會要求,這使兒童的情感反映表現出不真實的一面。長此以往,不但父母無法發現兒童豐富而真實的情感,而且由于兒童的情感需求被長期壓制,容易陷入無法通過后天自我教育強化情感深度的困境。

(二)實踐層面的阻礙

兒童家庭德育實踐中面臨父母情感能力低下導致的情感溫度“失調”與情感深度培養受阻的問題。父母情感能力通過自身情感表達及對兒童展現情緒情感時的反應來體現。一方面,父母情感能力水平低下,導致情感溫度出現“過高”或“過低”兩種極端。朱迪·鄧恩指出:“父母以強烈的負面情感傳達規則時,兒童對規則的感知最為敏銳,但并不是父母情感表達得越強烈,孩子就越聽從規則,過分的憤怒表達會適得其反,甚至引發孩子的模仿,不利于維持和諧的家庭秩序?!盵2]89當父母情感能力水平較低、無法控制自我強烈的負面情感表達時,即情感溫度“過高”,會對德育過程產生負向影響。另一種“過高”則表現為父母對兒童過分關愛與期望,正面情感表達失控,使兒童在“過高”的情感重壓下“透不過氣”。情感溫度“過低”則表現為將德育活動固化為機械的施教與受教過程,未能充分利用親子之間充滿愛與關懷的情感,育人活動缺乏情感溫度。另一方面,父母情感能力影響兒童情感深度的培養。不少父母受落后教育觀念的影響,在家庭德育中無法突破刻板的傳統家長形象,一味強調尊嚴與權威而忽視家庭德育過程中的情感表達,對兒童的情感流露不能正確回應與引導,使得家庭情感互動頻率較低,兒童無法獲得充分的情感練習,不利于兒童情感能力的培養及多樣化情感的形成。

二、兒童家庭德育中情感“雙度”的地位重申

亞里士多德認為,“正確的教育就是要從小培養起對快樂事物的快樂感情和對痛苦事物的痛苦感情”[3]41。將快樂和痛苦作為品質的表征,在德性與情感的關系中,強調了德性的情感內涵及情感的積極價值?!墩撜Z》中“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4]133的觀點體現了中國古代儒家學派利用家庭倫理情感進行道德教育的主張,“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4]249蘊含著將道德規范內化于人的情感、意志的思想。朱小蔓教授總結出情感在個體道德形成及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具有重要價值的觀點,拓展和豐富了情感德育理論[1]??梢?對于情感,古今中外均有較高關注。當下,“雙減”政策、《家庭教育促進法》與《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國家政策與法律法規多管齊下,核心在于摒棄家庭教育短視化、功利化傾向,倡導家庭教育深入心理、精神維度。兒童群體處于認知能力較低、情感自覺養成能力較弱的階段,局限于說教與理論灌輸而缺乏情感的家庭德育模式往往削弱了應有的育人效果,因此家庭德育厚植情感“雙度”十分必要。

(一)情感溫度的地位重申

情感溫度在家庭德育中具有奠定基礎、提供動力、鞏固效果的功用。首先,情感溫度在兒童家庭德育中的奠基作用表現為奠定心理基礎和家庭環境基礎。一方面,情感溫度奠定心理基礎。亞里士多德認為,在家庭中,父親的話與習慣具有約束作用,因為家庭成員自然地對他有感情并且愿意服從他[3]315。有研究表明,建立父母與兒童之間充滿情感的安全依戀能夠使兒童在父母不采用強迫手段的情況下接受教育并自愿服從,而不是出于強迫或者恐懼[2]85??梢?情感溫度能夠使親子之間產生心理相容,兒童能夠以主動且自愿的心態接受教育,這為家庭德育的開展提供了心理層面的切入點,有利于德育措施的繼續推進與落實,也有利于父母及時捕捉育人過程中兒童的心理動態并適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家庭道德教育。另一方面,情感溫度奠定家庭環境基礎。家庭成員之間建立在愛與責任感基礎上的和睦相處、彼此關愛之情無形中塑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家庭德育提供了良好的育人場所,有利于家庭德育活動順利且高效地開展。反之,在“壓力型家庭”“打罵型家庭”“夫妻失和型家庭”等充斥負面情感的家庭環境中,即使最基本的正常且穩定的共同生活都難以維持,遑論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這無疑會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甚至思想道德觀念造成不良影響。

其次,情感溫度為家庭道德教育提供動力,激勵兒童在家庭德育指導下做出正確的道德行為。有研究者指出:人往往趨向積極情感體驗而回避消極情感體驗,這是一種先天性傾向的表現,而這種先天性傾向使得情感具有調節人行為的功能[2]45。結合兒童家庭德育實際來看,當兒童表達正確的道德觀念或者做合乎道德的事情時,父母會給予一些積極的情感反饋,例如夸獎、鼓勵、擁抱、愛撫等。兒童接受這些反饋后,相應會產生積極情感體驗,從而傾向于繼續保持此類積極行為。反之,則產生消極情感體驗,進而產生規避這種消極情感體驗的態度傾向,驅使兒童矯正自身錯誤行為。

最后,情感溫度具有鞏固家庭道德教育效果的作用。親子之間富有情感的溝通交流,有助于父母發現兒童尚未解決的道德問題并及時進行補充教育,使家庭道德教育更加全面且有效。相較于抽象的道德要求,兒童更容易將受教育過程中的情緒情感變化銘記在心,兩歲的孩子一般已經能夠通過觀察父母的表情和聲音來獲取情感,充滿情感的交流可以獲得他們的關注。兒童可通過回憶這些情感信號,聯想家庭德育過程,并以情感為牽引進行自我教育。若父母采取恰當的方式,將溫和的管束與情感熏陶相結合,就能夠提升德育效果;也能通過引導或在兒童做錯事情時及時將溫情收回,使兒童認識到貫徹道德要求的重要性并自覺進行自我約束。父母發揮家庭德育的主導作用與兒童自我約束相輔相成,德育效果自然彰顯。

(二)情感深度的地位重申

兒童家庭德育是“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因此自然也是一種涉及情感的實踐[5]。兒童在家庭德育中會自然地形成許多情感,當兒童能夠自覺地反思某些情感時就會對引發情感的價值觀念產生懷疑并進行糾正,這些被糾正的價值觀念又會促進新的更深層次的情感類型產生,豐富兒童情感體驗,構成兒童家庭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環節。

一方面,在兒童家庭德育中厚植情感深度能夠幫助兒童明晰對待自身、他人及社會的多維情感。例如,屬于對待自我情感的羞恥感、內疚感,屬于對待他人情感的同情、感恩、憐憫,屬于對待社會情感的社會責任感、社會美感、社會理智感,等等。家庭德育本身就是培養受教育者情感的活動,個人、家庭、社會三者密切相連,賦予了家庭德育廣闊的育人場域與豐富的育人內容,承擔教育者的父母將不同育人場域相聯結并輔以指導,為兒童明晰多維情感提供基礎。若父母在家庭德育中缺少情感深度的挖掘,忽視有關兒童多維情感養成的指導與幫助,很可能會造成兒童情感體驗模糊,將對待不同主體的情感混為一談,甚至將情感弱化為“內心感覺的變化”。父母創造合理的德育環節,指出兒童正形成的情感類型,說明不同情感之間的差異性特征并適度地強化,不僅意味著對兒童心靈及人性特點的尊重,而且能夠使兒童深化情感體驗,正確認識、辨別并科學對待多維情感,而非麻木、茫然地輕視與混淆。

另一方面,厚植情感深度能夠推動情感向個體道德行為轉化,豐富德育內容,提升育人成效。在此以兒童早期對待自我的道德情感——內疚感為例進行說明:當兒童認為自己的道德行為未能達到父母提出的道德要求水準時,就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懊悔并感到有愧于父母,這就是家庭德育中內疚感的來源。這一情感的產生,能夠促使兒童采取補償行為,以縮短個人行為與外在道德要求之間的距離,實現情感向道德養成的延伸與轉向。內疚情感也會促使子女即便沒有父母的監督也會以外在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這為兒童的親社會行為的養成打下情感基礎。同理,其他類型的情感也有類似功用。

三、兒童家庭德育厚植情感“雙度”的多元路徑

“道德教育要回歸人的生命脈絡之中,正視情緒、情感在整個生命成長和發展中不可忽略的基礎性地位,看到情感形塑人格、涵養德性、生成價值觀和信念中的重要性?!盵6]厚植情感“雙度”對家庭德育具有重要意義,探討情感“雙度”的厚植路徑有助于解決德育實際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父母作為第一責任人,必須要涵養優良家風,提升情感能力,創新厚植模式。

(一)重情育情,涵養優良家風

家風體現著家庭的精神內涵,在重情育情優良家風的熏陶下,家庭中能夠形成良好氣氛,這為厚植情感“雙度”奠定了基礎。

民主平等的家庭教養模式強調兒童與父母地位平等,用尊重、信任的情感教養兒童,激發親子之間積極和睦的情感互動。在這種教養模式下,父母不會以高高在上的施教者的形象強行將道理、知識灌輸給兒童,而是站在兒童的角度思考問題,謙虛地傾聽兒童的心聲并給予幫助和支持。民主平等的家庭教養模式有助于促進溫情親子關系的構建,而有了充滿溫情的親子關系支持,家庭德育就能更加順暢地進行。一方面,父母應給予兒童充分的尊重與信任,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兒童的身心成長,以發展的觀點相信兒童在家庭富有情感的教養中能夠得到進步,不放過兒童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因小問題的存在而小題大做,避免親子關系的緊張。另一方面,父母也需要樹立自身權威,讓兒童產生適度畏懼之情,運用好獎勵與懲罰,使兒童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真切感受到由自身行為及父母教養模式轉變帶來的情感變化。家長要進行深刻的、經常性的反思,以便更好地發揮家庭的育人作用。

親子和睦能夠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并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影響兒童成長的方方面面。家庭是能夠為成員們提供心理慰藉、情感激勵、精神支撐的場所,家庭中形成的和睦寬容氛圍也是家風正派的重要體現。為此,父母需秉持家庭中以情為重、借情滋養的育人理念,在家庭中倡導“家和萬事興”,在育人過程中秉持科學的教育理念、采取科學的教育方式,在維護親子和睦情感的基礎上,杜絕功利化、內卷化甚至傷害親子情感的錯誤做法。

(二)嚴于律己,提升情感能力

父母作為家庭道德教育活動的發出者,先行習得良好的情感能力,能夠保障父母一方在家庭德育中的優勢地位,為子女樹立情感榜樣,為厚植情感“雙度”提供有力支撐。

父母要維護家庭情感和睦,為兒童樹立榜樣。父母是維護家庭和睦的第一責任人。父母若能做到互敬互愛、和睦相處,保持和諧的夫妻關系,善于處理自身情感,鍛煉情感能力,為兒童創造充滿情感溫度的家庭氛圍,家庭德育就能順利進行。兒童感受到來自家庭的愛與尊重,便會身心愉悅,進而模仿父母以同樣的情感模式對待他人。父母與兒童之間的親子情感更是影響情感“雙度”厚植與家庭德育順利進行的關鍵要素,要避免過分溺愛與過分嚴苛的情感極端,賦予兒童尊重、關愛、充滿理智的情感;要克服自身情感的不良表達(如暴躁、武斷、獨裁),以合理方式贏得兒童的信任。

父母要形成與兒童共同成長的意識,既尊重兒童的主體性,又關注自身的主體地位,保持開放的心態與兒童共同進步才能達到鍛煉情感能力的效用。一方面,父母要注重培養兒童的情感調節能力。父母要在不同情景下引導兒童作出適當情感反應,合理表達自身情感,幫助兒童維持穩定積極的情緒情感,在自身保持穩定情感的前提下為子女作出正面示范,以言傳身教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子女的情感調控,避免消極情感的長期影響,一旦察覺到子女的較強烈的負面情感,就要及時糾正并加強引導。另一方面,父母應學會總結和反思,如參加親子活動或者對兒童進行批評教育后能對自己在育人過程中的情感表達、情感反應、情感控制進行正確反思;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社區宣傳、學?;顒拥扔速Y源多觀察學習榜樣家庭的做法,多與其他父母溝通交流,虛心借鑒,揚長避短,提升自身情感能力。

(三)融合敘事,創新厚植模式

道德敘事即道德與敘事相結合,用話語敘述道德故事,以促進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發展的道德教育方法。道德敘事能夠敘出道德故事中的情感,避免了刻板、枯燥的說教,擴展了兒童的生活體驗,使其能如身臨其境般地體會親身經歷之外的生活和感受,激發情感想象力。家庭德育中引入道德敘事的教育方法,為厚植情感“雙度”提供新的模式參考。

要開展生活化的敘事內容,開發蘊含情感“雙度”的敘事資源。將兒童日常生活納入厚植情感“雙度”的視野,通過敘事讓兒童體認生動鮮活的道德價值,引發情感共鳴,提升情感水平。父母在家庭德育過程中要保持對恰當道德故事的敏銳捕捉,及時選擇合適的故事素材進行施教,發揮道德敘事的育人力量。開展道德敘事的關鍵在于避免直指敘事含義,應通過幫助兒童用心傾聽、深入理解道德故事的方式,營造厚植情感“雙度”的場域。

應深化敘事過程中的情感互動。蘭德爾·柯林斯提出“互動儀式鏈”理論,試圖在社會學領域解釋個體與他人、社會的交際互動。在互動儀式中,個體之間能夠形成“情感循環反饋機制”:若能產生共同的焦點關注,則會產生短暫情感刺激,這種情感刺激疊加逐漸形成共振式情感狀態,使個體獲得情感滿足[7],這亦可為道德領域提供借鑒。父母應采取充滿情感的語調、表情、動作等描述道德故事,促成親子之間的互動交流儀式,創造“身體共在”,實現親子之間、兒童與故事之間的情感互動,以充分發揮敘事活動的德育作用,優化、厚植情感“雙度”。

父母要尊重兒童在道德敘事中的地位,鼓勵兒童成為厚植情感“雙度”的生力軍。在敘事過程中,父母應注意糾正以自我為尊的敘事主體單一化、偏離化傾向,改變單向敘事模式,豐富敘事主體,促成不同思想、情感的碰撞;應當賦予兒童更多的話語權,鼓勵兒童積極參與敘事,使兒童真正成為道德敘事的主角;要及時跟進把握敘事過程中兒童的情感變化,在充分尊重兒童真實情感的基礎上予以適時、恰當的指導,努力激發兒童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推動親子合作敘事提升情感溫度,鼓勵兒童自我覺醒并強化情感深度。

綜上所述,情感作為一種心理現象,體現深刻的人性特點,在兒童家庭德育中厚植情感“雙度”能夠促使家庭道德教育轉向內質性增長,為開拓兒童家庭道德教育新思路提供至關重要的可能視角,進而助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因此,父母必須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而全社會也要在制度、法律層面加強建設,達成共識,形成合力,共植情感“雙度”,推動兒童家庭德育的長效發展。

猜你喜歡
道德教育道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中小學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顧與展望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資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如何對幼兒開展道德教育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