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教育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探微

2024-01-02 19:53李金橋潘俊宇張美靈
關鍵詞:思政生命大學生

李金橋,潘俊宇,張美靈

(1.湖南工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7;2.湖南農業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3.廈門大學 教育研究院,福建 廈門 361005;4.湖南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1)

生命教育即以培養學生生命價值觀為目的開展的教育教學活動,具有教育性和實踐性,旨在使學生自覺地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形成尊重生命的價值觀念,追求生命的意義。其主要內容包括尊重和關愛生命、善待他人、熱愛自然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等。2010年7月,“生命教育”出現在國家綱領性文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重視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國防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盵1]2020年12月,教育部提出要通過開展生命價值教育、普及生命教育知識、推廣生死教育意識,將生死教育和生命教育貫穿于疫情防控全過程,引導民眾認識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同時要求高校將生死教育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高校思政課)、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計劃[2]。生命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應有之義。高校思政課教學要滲透生命教育,把對學生的愛與尊重、保護學生的安全、加強對學生健康人格和心理品質的培養作為基本要求,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堅韌不拔、知恩圖報等健康人格和積極心態,促進學生在科學精神、創新思維、實踐能力等方面的發展;要通過系統開展生命教育,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超越自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把對生命的敬畏轉化為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的實際行動。

一、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意義

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起著重要作用。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目標不應僅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傳授,還應注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正確的生命意識和生命追求[3]。

(一)融入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特殊使命

生命教育是一種塑造生命價值觀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要目標在于:通過理論的學習和實踐,明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構建關于自己生命意義“為何與何為”的價值判斷,從而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價值奠定思想認識基礎。在思政課教學中,必須要體現對學生個體的生命關懷。在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特殊使命。高校思政課需要順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展的要求,擔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4]。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知識和情感的獲得,意識和行為的轉變,是高校思政課教學的重要抓手。

將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彰顯了高校立德樹人的育人使命,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參與思政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獲得感、幸福感,感受生命的快樂,體驗生命發展的過程,不斷完善與超越自我的生命價值,把自己的熱情與社會發展相融合,不斷確立積極的生命態度,樹立為他人、為社會的服務意識,同自然界的一切生命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性,通過生命力的集合,使整個社會充滿能量與愛心[5],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人生的成長道路上做出正確的選擇,進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啟智潤心、培根鑄魂的目標。

(二)融入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應有之義

個體生命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開展的基礎和保障[6]。重視和倡導在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融入生命教育,不僅意味著思政課教師要對大學生個體生命予以深刻關切,更意味著要引導、端正、提升大學生的生命意識和人生態度。作為實踐的主體,個體生命在社會實踐中首先需要承擔的是自我生命成長的責任。大學生個體的生命實踐活動是影響個體發展由可能轉化為現實的決定性因素[7]。大學校園和課堂是大學生個體生命發展的重要場域。高校思政課教學要倡導構建動態交互的學習場域,提升大學生策劃自我發展的能力,引導他們將自我發展自覺融入個體生命實踐活動。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一方面,能夠拓寬大學生建立對外部世界認識的渠道,能夠讓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生命的內涵有一個比較直觀的理解和把握,進而感悟生命的價值、明確生命的意義,并為個體的生存發展提供幫助;另一方面,能夠滋養大學生的內心生長,助推其個體精神力量的增長,進而形成生命個體自我發展的生命自覺。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正是通過發揮大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使個體真正把握自身命運,不僅體現了個體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和對自然萬物的積極態度,也體現了實現自我的生命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意義所在。

(三)融入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內在要求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價值通過個體的生命活動得以彰顯。大學生自身的生命意識通過其思想和行為得以展現。生命教育是讓大學生思考生命意義“為何與何為”的學習,必須要體現出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迫切需要。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從單純審視生命過程到審視生命本身、生命起始、生命終結的新視角,使大學生通過對生命的深入認識引發對生命價值的思考,拓展了大學生對生命審視的視覺維度和時間維度,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將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有助于大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幫助他們在踏入社會之前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要求,體現了構建思政課程體系的全面性要求,體現了生命教育現實價值的要求。生命教育與思政課教學有機融合,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框架更趨完善,同時也能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方式,進而促進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二、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契合機制

高校思政課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積極探索如何將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生命的意義在于個體的成長,生命的價值在于實現個體的存在價值。當前大學生中存在著對生命意義、價值認識不足,輕視生命、漠視自身健康等問題,需要進行引導教育。將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構建契合機制,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念,有利于新時代高校大學生的成長成才。

(一)價值導向機制

生命教育與思政課教學的結合,應明確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導向機制,使生命教育和高校思政課教學成為助推大學生認識生命、敬畏生命的動力。受時代背景、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的人對同一種生命價值會有不同的理解。這就需要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引入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教育內容。既要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要引導大學生樹立積極的生命觀,從而提高他們對生命價值與意義的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政課教學中生命價值導向機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

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目標。高校思政課教學必須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貫穿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大學生作為社會成員,要通過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生命價值。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學生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通過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理想和崇高目標,自覺履行公民責任和社會義務,努力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高素質人才。

(二)主體建構機制

高校思政課教學是對大學生進行系統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大學生接受教育、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重要方式,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生命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全過程。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必須以人為本,要充分尊重大學生生命主體的地位和作用。

要始終將學生的生命健康發展作為衡量高校思政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標準。大學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心理壓力大、情緒波動大、情感脆弱等。思政課要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能夠在快樂中學習。

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教師要不斷豐富知識儲備、提高專業技能,以更好地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師、學生、家庭、社會各方面要形成合力,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學向生命教育方向發展:教師要有較強的生命意識,用正確的生命觀教育學生;學生要懂得珍惜生命,關注生命的成長過程、感悟生命的真諦、享受生命的快樂;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要注重自己的生命教育;全社會要為推動高校思政課教學向生命教育方向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三)目標轉化機制

生命教育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培育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為根本目標,通過生命教育課程教學、實踐活動,實現對學生生命教育的目標轉化。目標轉化的關鍵在于“轉化”,即由知識向能力轉化、由生命的認知向生命的實踐轉化。因此,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特點,在以“目標”為核心的前提下,通過對學生能力發展水平的分析,確定具體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同時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考慮學生個體差異、個性特征等因素,對生命教育目標進行有效的轉化。目標轉化時,一要轉化成可檢測、可評價的行為指標,這些行為指標必須符合學生心理認知特點,具體明確,具有可操作性;二要轉化成具體的任務,把抽象復雜的問題具體化、枯燥無味的內容趣味化。在生命教育目標轉化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目標進行必要的調整。

在教育教學內容上,教師要將生命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學科教學活動,構建完整的教育體系。隨著教育目標轉化的深入,教師也要適時對教學目標進行必要的調整。在目標轉化過程中,還需明確生命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在教學過程中,思政課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內容調整”來實現生命教育目標,還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等方式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進而培養和增強他們的生命價值觀和責任意識。

(四)內容完善機制

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是思政課教學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想實現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目標,必須明確生命教育在思政課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結合生命教育的具體內容和特點來確定思政課教學內容,以馬克思主義相關理論為支撐,全面闡釋馬克思主義關于生命的觀點和方法。

高校思政課教學,必須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關于生命、自然、社會與人生的重要論述為基本遵循,全面闡釋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人與人生的基本原理和觀點:一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學說作為主要依據,全面闡釋馬克思主義關于生命實踐的觀點;二是全面闡釋馬克思主義關于生命教育的觀點;三是將馬克思主義的“人”學說作為理論基礎,全面闡釋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發展的觀點。

事實上,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高校思政工作環境的變化,生命教育的相關內容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因此,建立科學有效的生命教育內容完善機制也是思政課教學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客觀要求??偠灾?基于思政課程目標和生命教育目標構建科學完善的內容體系,將生命教育與思政課教學有機融合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需要我們不斷總結和完善。

三、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應遵循的原則

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開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生命意識,對他們的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從當前實際教學看,由于部分教師對生命教育的內涵缺乏正確認識,導致思政課教學效果不佳。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學必須要重視生命教育,引導大學生全面、正確地認識生命并提高對生命的關注度與重視度。

(一)堅持融入導向的政治性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8]。立德樹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落實好這個根本任務,關鍵在于上好思政課。思政課教師不僅肩負著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任務,還肩負著培根鑄魂的育人重任[9]。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須深刻把握和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到因事而變、因時而變、因勢而變。因此,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要堅持融入導向的政治性原則,對“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做出回答。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必須要立足基本國情,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道路;必須要堅持黨的領導,確保導向的政治性和正確性。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根本目標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出發點始終是為了黨和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即引導大學生朝著黨和國家需要、朝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去成長和成才。高校思政課只有確保導向的政治性,才能扎根中國大地,切實做到“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形成有中國特色的生命教育理念,培養出黨和國家需要的優秀人才。只有堅持融入導向的政治性,才能真正把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不斷增強大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責任意識,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時代擔當精神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堅持融入目標的全面性

當前我們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交匯關鍵時期,高校思政課的教學質量關乎人才的培養質量,也關乎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目標在于不斷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擔當。這是對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目標的進一步細化。對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目標不只是一個點,也絕非只是一個面,而是系統的、全面的、立體的目標體系。因此,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總目標應當突出全面性。融入的目標應當與中國教育現代化相適應,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固本強基,應該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影響力。

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的總目標在結構體系上要進行再設計和再規劃,應當尊重“以人為本”生命需要的特殊性,讓有需要的大學生能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接受生命教育,給大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讓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接受不同類型、不同方式的生命教育,以獲得對自身生命價值更好的認識,實現生命個體的高質量發展。在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新階段,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將課堂教學質量放在第一位。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總目標是實現“以人為本”的體驗,強調學習過程中的體驗,使大學生在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快樂地學習,也就是說,要以大學生興趣為基點,構建生命教育融入課堂實踐與課外實踐的教學體系,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10]。因此,融入總目標的再設計要考慮優化思政課教與學的體驗,使思政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更加自主和有效,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其個人潛力,釋放學習的創造力。

思政課教學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方式。在高校思政課教學中融入或者滲透生命教育,關鍵是看思政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否引發學生思想上的觸動和心理上的共鳴,真正發揮培根鑄魂的作用。2017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高校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11]。高校思政課教學必須進行改革和創新,把生命教育的內容融入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獲得更為全面的發展。

(三)堅持融入結構的合理性

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必須堅持融入結構的合理性原則。有生命教育融入的高校思政課教學,由目標結構、內容結構、問題結構、活動結構和時間結構組成,是一個整體性的結構體系。在這個整體性結構體系當中,各個結構以目標結構為統領,具有各自的層級屬性。

為了融入目標的實現,各目標結構也會進行適當的組合與調整,實現與融入目標的精準匹配。首先,從課程標準、教材內容等方面建立教學目標的框架。其次,根據課程目標,選取教學內容,按照課程的邏輯與學生的認識邏輯組織教學內容。再次,將教學目標設置為一套符合學生認知規則、有利于學生思考的層次性問題,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解題形式,構建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活動模式。最后,結合課堂教學中的時間因素,進行課程的活動和基礎課程的時間安排,以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課程的學習,形成合理的融入結構體系[12]。要使各結構體系和各構成要素之間協同配合,最大限度地發揮融入結構的功能,實現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融入,順利實現融入的目標,促進高校思政課教學改革高質量發展。

(四)堅持融入方式的創新性

創新是為了滿足社會或自我需要,采用新思路和新方法,利用現有的知識和技術條件,在特定情況下對原有的事物進行改進或直接創造出新的事物,從而獲得一定效果的實踐行為。適應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的需要,高校思政課教學應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適當融入生命教育內容,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要以高校思政課的課程特點、教學內容、學生需求及教師教學能力為依托,在思政課的課程導入、節課總結、案例教學、實踐教學、師生互動等各個教學環節上創新融入方式,以融入方式創新為紐帶,帶動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實現為黨育才、為國育人的根本目標。融入方式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即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式方法,把教師的主導地位更好地凸顯出來。思政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專題式、啟發式、互動式、案例式、研究式等創新方式引發學生對生命價值的深入思考[13]。二是學生的學,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新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做好生命理念的教育引導,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比如通過學生自主講課、演講辯論、時事點評、社會調研、經典朗誦等創新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升華生命境界,堅定生命自信。三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即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創新運用。高校要為新媒體和新技術的創新運用提供必要的財力和物力支撐,完善創新方式所需的配套設施,通過建立思政課虛擬仿真實驗室或者智慧教室,將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課的智慧課堂,創設具有針對性、與生命教育緊密聯系的情景[14],增強大學生的沉浸式情景體驗感悟,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加深對生命價值的認知,并將生命教育知識遷移到自身所處的現實生活中,提升生命的高度和品質。

四、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基本對策

高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具有鮮明的政治性、理論性和實踐性,在生命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來,大學生自殺、傷害他人、漠視生命等現象時有發生,反映出大學生在生命意識、生命態度方面存在的問題。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既是應對大學生生命危機的需要,也是思政課教學改革的需要,然而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學在滲透生命教育方面存在生命教育內容虛置、生命教育形式單一、思政課教學中缺乏生命關懷等不足,直接影響了高校思政課教學效果。因此,探索實施高校思政課融入生命教育的對策成為當下的重要課題。

(一)把生命教育納入思政課教學體系

“生命教育”是新時代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內容,也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高校應把生命教育納入思政課教學體系,實現“大思政”育人格局。一要堅持“大思政”理念,推進生命教育與思政課教學的深度融合。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為引領,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為支撐,實現思政課“思政”與“課程”的深度融合,促進“生命教育”與思政課教學的協同育人。二要不斷豐富實踐教學內容。用好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等實踐教育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促進學生對生命本質和生命價值的深刻認識,切實增強他們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自我體悟。

生命教育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使他們認識生命、敬畏生命,提高其生存與生活質量,促進其健康成長的一種教育。以身心健康成長為中心,以人格培養為基礎,通過道德、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幫助和指導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人與自身的關系,探索和選擇符合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的健康生活方式。把生命教育納入思政課教學體系,是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要求融入思政課教學中,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生命教育納入思政課教學體系,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并促進其形成正確的生命觀與價值觀。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加強對青年一代進行生命教育,意義重大。

(二)樹立尊重生命的理念

尊重生命是人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作為一種社會行為,生命是一種“有機體”,與自然界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尊重生命就是要尊重生命個體的存在價值,從而使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和諧共生與共同發展。思政課作為高校的公共課程,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陣地。思政課要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活的理念,就要從根本上樹立尊重生命觀念。思政課的核心就是培育學生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和報國之行,而培育學生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行,首先就要培育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活的理念,只有懂得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熱愛生活。這既是對思政課性質和特點的要求,也是對思政課價值和功能的要求。

思政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要將“尊重生命”作為思政課教學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就要求緊扣學生成長成才確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目標。在思政課教學中注重生命教育:一是要加強生命教育,形成尊重生命的價值觀念。生命教育要以個體生命的價值為核心內容,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即尊重生命、熱愛生命;要從培養大學生自我價值、自我發展能力的角度出發,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和創新精神。二是從實際出發,將尊重生命融入教學內容。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有效教學。教師在備課時要以學生為中心,將尊重生命融入教學內容中。三是加強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學??梢酝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尊重生命的教育。例如,組織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心理輔導活動等。四是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根據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合理地設定評價標準,對大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實事求是的評價,不僅要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還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進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三)優化思政課教學內容

生命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每個人都無法回避,但是在教育過程中,生命教育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而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陪伴。思政課教學應遵循“生命第一”的教育理念,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為學生的成長奠定思想基礎。

優化思政課程教學內容,構建系統的生命教育教學體系是思政課教學的重要任務。馬克思主義認為,生命活動是人存在的基礎,是人存在的目的和意義所在。人類的生命活動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而馬克思則把這種有意識的生命活動的具體內容定義為改造自然的實踐,實際創造物的世界的實踐,認為“個體的生命發展、豐盈與美好必然是社會實踐的產物”[15]。在現實世界里,人通過實踐超越生命局限,肯定生命本質,實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我們應該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基礎上,對生命教育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組合,構建系統的生命教育教學體系,不斷引導學生感悟人生價值、提升生命品質、理解生命意義。

優化思政課教學內容,需要充分挖掘生命教學素材:一是從校園文化中挖掘生命教學素材。校園是一座城,有著悠久而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優秀品質。挖掘校園文化資源,用好學校文化資源,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加強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和理解。二是從校園生活中挖掘生命教學素材。生活是最好的課堂,思政課作為一門培養學生生命觀的課程,必須要關注學生的校園生活。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實際,挖掘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生命現象,使學生能夠在生活化情境中體悟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三是從現實社會中尋找生命教育素材。比如,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在災難面前如何自處,如何面對自己的親人、朋友和同學,如何幫助他人走出困境。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那些在困境與災難中付出巨大犧牲的英雄們是如何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又是如何克服自身缺點的?從而讓學生明白“有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就有了戰勝困難的力量”。

(四)創新思政課教學方法

高校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課程。思政課教學內容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要影響,需要將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課程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核心是生命價值觀教育,要讓學生充分認識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要使學生學會尊重、珍愛、寬容、發展自己,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善待自己、關愛他人,具有適應環境和改變環境的能力。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既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

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需要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創新。教師要通過多種途徑,打造思政課新形態,豐富生命教育的形式和載體:一方面,要將思政課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參與度。要注重“價值引領”和“實踐導向”相結合,將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過程中,在理論講解中結合案例、社會實踐等,使學生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另一方面,積極利用新媒體等技術手段,打造思政課新形態,可以利用短視頻、微電影、紀錄片等多媒體形式來傳播生命教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貴;可以借助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進行生命教育宣傳普及和教學分享;通過多維度的創新手段使生命教育在高校思政課中得到落實和發展;可以結合思政課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擬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在課程設計、教學活動中融入生命教育元素,培養學生對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總之,將生命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是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的創新舉措,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提高大學生的生命質量,推動思政課同向同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五)構建思政課生命教育教學評價體系

生命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生命觀的集中體現,是“以人為本”和“以人的發展為本”的具體體現。因此,思政課教育教學要從生命教育的視角出發,將人作為教育的中心,構建生命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所謂生命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是指在正確認識和把握生命教育學科特點和價值功能的基礎上,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為評價思政課的主要指標,通過對課堂教學過程的監控和評價,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升生命教育的實效性。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中,我們應該從完善生命發展的高度對教學評價進行重構[16]。

構建思政課生命教育教學評價體系應重點關注三個維度:一是關注學生的參與度,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二是關注學生生命發展狀況,注重對學生生命發展質量的評價。三是關注學生實踐活動,注重對學生生命發展綜合能力和素質的評價。同時,要發揮思政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的評價主體作用,通過構建思政課生命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從不同維度對思政課進行系統的、全面有效的評價,以確保思政教學質量和效果。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期,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開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和現實意義。應該從內容、過程和結果三個方面對思政課生命教育教學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首先,確定評價指標。對生命教育課程內容、過程、結果進行全過程、全方位、全員評價,要設置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考核指標并進行動態監測。其次,加強評價主體間互動。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他者評價相結合的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思政課生命教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建立思政課學生學業質量跟蹤制度和反饋機制。最后,突出結果導向。在評價指標中引入過程性考核指標,在過程性考核指標中引入終結性考核指標。

猜你喜歡
思政生命大學生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