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攻堅歷史性勝利的中國智慧

2024-01-02 22:40李正圖
關鍵詞:攻堅馬克思主義精準

李正圖 朱 秋

(1.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上海200235;2.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上海200083)

一、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作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三件大事之一,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一是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三是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而指出,完成這三件大事,對于中國和世界都是歷史性勝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是彪炳中華民族發展史冊的歷史性勝利,也是對世界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性勝利”(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因此,展開對這三件大事歷史性勝利的前因后果、形成過程及其中客觀規律的探索研究,進而總結其中拓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新視域,對于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來說,對于全球發展中國家仍然面臨的減貧事業來說,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賡續價值和借鑒價值。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總結:“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人類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中,中國共產黨“堅持精準扶貧、盡銳出戰,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充分彰顯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所有這些,都集中體現在習近平關于精準扶貧方略的系列闡述之中。為此,有必要展開對習近平精準扶貧方略的深入研究。

在全面完成“黨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展開了有針對性的系列論述。本文結合這一系列論述展開三個方面的研究:一是深刻認識習近平精準扶貧方略遵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邏輯;二是全面總結習近平關于精準扶貧方略的系列論述,其理論創新集中體現在黨的指導思想、黨的領導、國家政權、以人民為中心、國家治理優勢、基于新型舉國體制的行動方略、內生動力、脫貧攻堅精神等方面;三是進一步探討上述理論創新如何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視域。

二、習近平精準扶貧方略遵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邏輯

偉大實踐必然產生偉大理論,偉大理論必然能夠指導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都是滿足時代需要的產物。用以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理論,必須反映時代的聲音,絕不能脫離所在時代的實踐,必須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將其凝結成時代的思想精華?!?4)《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人民日報》2023年7月2日,第1版。新時代八年(2012—2020)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同樣孕育并且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這一理論主要是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系列論述構成的。為了指導新時代脫貧攻堅偉大實踐,習近平總書記針對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和實踐需要提出了切合實際的戰略思想和具體方略,始終指導著新時代脫貧攻堅的具體實踐。我們認為,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方略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反貧困實踐與理論的賡續,是新時代反貧困實踐的理論總結和指導思想,既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結合,也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結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智慧結晶和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形態。

綜觀中國共產黨百年反貧困的實踐和理論,盡管經歷了一些挫折和失誤,但總的來說,是在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指導下,借鑒馬克思主義俄蘇化時代化的實踐和理論,結合中國的反貧困實踐和中國的傳統文化,依據不同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和社會革命、建設及改革開放主要任務,針對中國貧困現象、貧困發生規律和反貧困方略而進行的偉大實踐和理論創新,呈現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源于其社會革命理論。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理論指出,無產階級必須在資本主義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國家通過暴力革命奪取國家政權,建立社會主義,進而徹底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呈現的一切弊病,其中包括無產階級的貧困現象。因為無產階級的貧困根源是資本主義制度帶來的,資本主義制度必然造成兩極分化,兩極分化的最低一端就是無產階級的貧困,無產階級貧困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客觀演進的必然結果,所以,消除無產階級貧困的根本前提是消滅資本主義制度并且建立社會主義制度。

列寧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理論,提出可以在資本主義鏈條最薄弱的環節實現一國社會主義的建立,創立了列寧主義。列寧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理論的發展和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俄蘇化時代化實踐的理論總結,然而由于當時俄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主要任務并不是緩解乃至徹底消除貧困,因此使得蘇聯理論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貧困問題的關注。這是由俄國社會主義革命所面臨的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的。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面臨國內資產階級的反撲和國際資產階級及帝國主義的武裝干涉,維護無產階級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生存發展成為當時俄國共產黨的主要任務,一切革命實踐和理論必須圍繞這一主要任務展開。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實踐和理論中,既遵循馬克思主義社會革命理論,也“以俄為師”借鑒了列寧一國實現社會主義的社會革命理論。與此同時,也高度關注不同時代所呈現出來的貧困現象并且試圖圍繞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主要任務而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盡力而為地減緩貧困。中國共產黨百年實踐和理論之所以高度關注貧困問題,是因為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和改革開放,都必須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調動最廣大人民積極性的最好辦法是關心和關注受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三重壓迫的人民群眾的生存和生活問題,即貧困問題。

遵循列寧一國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中國共產黨在創立初期就試圖進行俄國式的社會革命實踐,但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使中國共產黨人開始結合中國社會實際,提出了針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現實的“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式社會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社會革命理論。這一理論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這一理論表明,遵循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的社會革命理論,中國共產黨在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主要任務和奮斗目標就是通過無產階級社會革命以奪取國家政權,消滅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而創建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到,減緩和消除貧困并不能從貧困本身著手,只能從貧困根源著手,而當時中國貧困的根源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三重壓迫。因此,創建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從反貧困角度來看,其實質是為消除中國的絕對貧困和相對貧困創造必需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條件,而國家政權的創建和社會主義制度條件的實現只能通過革命戰爭及其勝利來實現。因此,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中,基于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主要任務的根本前提是以緩解根據地和解放區的貧困來調動全體人民發展經濟、保障后勤、支持革命戰爭的需要,形成了服務戰爭需要的反貧困理論,進而形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反貧困實踐中的各項策略。盡管如此,由于社會主要矛盾和社會革命主要任務十分艱巨,消除貧困的任務只能處于從屬地位,服務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戰爭需要和根據地建設需要。但就調動根據地人民從事經濟建設和支持戰爭積極性的需要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根據地人民生活水平是基本條件,就決定了這一時期消除貧困的必要性??傊?從屬性和必要性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反貧困理論和實踐的根本原則,依據這一根本原則形成了這一時期的反貧困理論。

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勝利后,奪取了國家政權,在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我黨又一次“以俄為師”,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進而開展社會主義建設。一方面,貫徹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原則,通過發展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按照社會主要矛盾轉換規律的變化(5)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在1978—2012年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2012年至今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把促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國家綜合實力增強作為主要發展目標,為我國徹底擺脫絕對貧困、消除絕對貧困積累了強大物質基礎;另一方面,貫徹生產關系調整原則,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釋放經濟活力,為我國徹底擺脫絕對貧困、消除絕對貧困奠定了科學高效的生產關系基礎。

“以俄為師”的照抄照搬,雖然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公有制、計劃經濟體制、按勞分配等社會主義制度,但必須在此基礎上繼續探索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和完善的中國經驗,形成相應的中國理論。這一理論,首先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初步形成了以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在這一時期的社會主義建設理論中,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已經發生新的變化。黨的八大根據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的實際和毛澤東的一系列判斷,提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又說“由于社會主義革命已經基本上完成,國家的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保護生產力發展”(6)《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9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第341-342頁,第351頁。。依據黨的八大關于社會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的正確判斷,滿足“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任務,其實質就是改善人民生活困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就是減緩貧困程度。由上可見,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盡管存在一些曲折甚至是重大曲折,但我們黨的反貧困實踐和理論仍然是圍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社會主義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實踐及理論而展開并發展的。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結合中國實際和經濟全球化實際,進一步發展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出了針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際和改革開放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確保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公有制、按勞分配等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和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進行改革開放,形成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創建了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一理論,首先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創造。鄧小平從生產力不發達與貧困的必然關系,從社會主義本質是發展生產力、消除貧困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三者的客觀邏輯遞進關系角度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條件下貧困發生的客觀規律和我們黨的反貧困理論及策略。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著力構建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辯證統一,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一理論是在指導全面完成“黨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過程中形成的,又必將在指導全面完成“黨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過程中進一步完善。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新時代八年(2012—2020),我們黨和全國人民盡銳出戰,通過實施精準扶貧國家戰略,全面完成了脫貧攻堅歷史任務,實現了反貧困的歷史性勝利,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核心內容。

綜上,我們不難發現,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貧困問題始終是黨和國家高度關注的問題,也是世界上消除貧困難度最大的歷史性課題。在上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的基礎上,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結合中國貧困發生實際,中國共產黨人針對不同時代主要矛盾演進過程中人民的貧困現狀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貧困方略,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反貧困理論,即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這一理論基于馬克思主義關于貧困發生規律和反貧困方略理論的基本原理,同時針對不同時代中國貧困發生的客觀實際,結合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政府曾經實施過的各種有效緩解貧困的智慧、政策和方略,使得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演進歷史實踐中始終能夠依據不同階段的主要任務、主要矛盾和不同歷史使命提出符合不同階段實際需要的反貧困方略,進而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立足我國國情,把握減貧規律,出臺一系列超常規政策舉措,構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7)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2月26日,第2版。

由上可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的系列論述基于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結合中國共產黨百年反貧困實踐和反貧困理論,依據新時代八年反貧困的客觀實踐,進行理論創新,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都蘊含在習近平精準扶貧方略論述之中,體現為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

三、習近平關于精準扶貧方略的系列闡述

我們認為,新時代八年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主要實現了指導思想、黨的領導、國家政權、以人民為中心、國家治理優勢、基于新型舉國體制的行動方略、內生動力、脫貧攻堅精神等方面的理論創新。這些理論創新集中體現在習近平關于精準扶貧方略的系列論述之中。

(一)指導思想理論創新:形成新時代八年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精準扶貧指導思想

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認為,雇傭勞動關系、資本積累和資本主義私有制是造成無產階級貧困的制度根源。因此,只有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推翻資本主義國家制度,才能徹底消除無產階級貧困的制度根源,進而消除無產階級貧困。毫無疑問,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是針對資本主義條件下的貧困發生規律和貧困現象概括出來的正確理論,是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反貧困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

然而,在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基礎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到底還存不存在貧困現象?如果仍然存在貧困現象,其中的貧困發生規律與馬克思恩格斯當年所揭示的資本主義條件下的貧困發生規律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在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基礎上的貧困發生規律到底是什么?其科學正確的消除貧困的解決方案是什么?是否需要形成相應的反貧困理論?所有這些問題,都是馬克思恩格斯時代沒有涉及的,也是馬克思恩格斯事先無法給出理論和解決方案的。因此,馬克思主義必須本土化時代化,形成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時代化理論。就中國來說,這一理論必須基于馬克思主義并充分汲取中國傳統文化,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形成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才能正確揭示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貧困發生規律,形成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反貧困理論。

在十月革命勝利后建立的俄國和蘇聯社會主義國家及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并沒有開展反貧困的社會實踐活動,由此導致馬克思主義俄蘇化時代化理論中缺乏俄蘇特色反貧困理論,成為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時代化理論的空白和缺憾。這一空白和缺憾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加以填補并且日臻成熟。

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深刻揭示了中國貧困發生的根本原因:“由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特別是由于日本帝國主義的大舉進攻,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地破產,他們過著饑寒交迫的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所少見的?!?8)《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1頁。他進而認為要消除貧困,必須通過社會革命手段,實施土地革命,從根本上推翻剝削的制度根源,推翻“三座大山”,尋求民族獨立,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指出:“為了擺脫貧困,改善生活,為了抵御災荒,只有聯合起來,向社會主義大道前進?!?9)《毛澤東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29頁?;谶@一認識,他帶領黨和國家通過“一化三改”社會運動對工業、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等生產資料私有制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為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確立奠定了生產關系基礎,也為消除貧困創建了社會主義根本制度。

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鄧小平提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消除貧困的根本途徑。鄧小平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我們奮斗了幾十年,就是為了消滅貧困”(10)《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9頁。?!吧鐣髁x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11)《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頁?!拔覀儓猿稚鐣髁x,要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越性的社會主義,首先必須擺脫貧窮?!?12)《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5頁。鄧小平的這些論斷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理論結晶,形成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首次把擺脫貧困與社會主義關聯起來,把擺脫貧困與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結合起來,是鄧小平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擺脫貧困、消滅貧困問題,提出精準扶貧指導方針,領導全黨和全國人民開展了八年的脫貧攻堅戰,系統全面完整地闡述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的指導思想——精準扶貧。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首次提出了“六個精準”,即“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13)聞濤:《扶貧開發成敗在于精準》,《人民日報》,2015年6月25日,第5版。。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提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018年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強調:“我們加強黨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的責任體系,精準識別、精準脫貧的工作體系,上下聯動、統一協調的政策體系,保障資金、強化人力的投入體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的幫扶體系,廣泛參與、合力攻堅的社會動員體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體系,形成了中國特色脫貧攻堅制度體系,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14)習近平:《提高脫貧質量聚焦深貧地區扎扎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前進》,《人民日報》2018年2月15日,第1版。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總結大會講話中總結到:“只要我們堅持精準的科學方法、落實精準的工作要求,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就一定能夠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學路徑和持久動力!”

綜上,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過程中,堅持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同中國貧困實際和反貧困傳統文化相結合,始續推進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時代化,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的精準扶貧指導思想。新時代八年中國扶貧攻堅歷史任務的全面完成,關鍵之一是實現了指導思想上的理論創新。這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理論結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

(二)黨的領導理論創新:形成新時代八年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黨的領導理論

我們知道,任何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人類實踐活動,都必須是在一定的組織中進行的。任何組織的有效運行都需要一個核心并且發揮對這一組織的領導功能和作用。在現代社會,這個組織核心就是政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這個組織核心就是中國共產黨。

科學社會主義實踐證明,無產階級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充分證明,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脫貧攻堅戰過程中,形成了新時代八年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黨的領導理論。

黨的領導理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15)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第1版。在總結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根本經驗時,習近平總書記也明確指出:“事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具有無比堅強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是團結帶領人民攻堅克難、開拓前進最可靠的領導力量?!边@是從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角度闡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能力。他進而指出:“只要我們始終不渝堅持黨的領導,就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從戰勝艱難險阻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角度論證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笆聦嵆浞肿C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抵御風險挑戰、聚力攻堅克難的根本保證?!边@是從根本保證層面論證黨的領導的必要性。

關于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戰中黨的領導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總結大會的講話中從政治和組織保證、集中統一領導、工作機制、一把手負責制、基層黨組織、扶貧干部隊伍等六個方面作出了全面概括。一是明確堅持黨的領導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和組織保證;二是強調黨中央對脫貧攻堅的集中統一領導;三是強化中央統籌、省市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構建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局面;四是執行一把手負責制;五是使基層黨組織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六是派遣工作隊、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強化扶貧工作隊伍。這六個方面黨的建設持續強化了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戰中黨的領導作用和功能,進而把黨的領導理論從功能作用方面上升為一般原理,“只要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辦成更多像脫貧攻堅這樣的大事難事,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由上可見,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是新時代八年中國反貧困實踐得以全面勝利的根本保證,是脫貧攻堅戰如期完成、全面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的根本政治力量。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戰中黨的領導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八年反貧困實際相結合的智慧結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三)以人民為中心的反貧困理論:形成了新時代八年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

強調人民是歷史發展動力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鮮明特征,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高度重視人民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從唯物史觀出發,明確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與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聯系,明確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馬克思指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1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7頁。列寧也指出:“社會主義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創立的。它和官場中的官僚機械主義根本不能相容;生氣勃勃的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群眾自己創立的?!?“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氣勃勃的人民創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獲得勝利并保持政權?!?17)《列寧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7頁。毛澤東更加深刻地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18)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3年12月27日,第1版?!拔覀冞@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頁?!熬o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20)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第1版。鄧小平的一生三落三起,但仍然深情地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21)鄧小平:《鄧小平文集·序言》(英文版),牛津:培格曼出版公司,1981年,第1頁。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理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他反復強調,“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價值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強調人民利益第一位和黨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價值,是黨的人民理論的核心要義,“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就把人民是否得到實惠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作為檢驗黨的一切工作成效的標準?!拔覀凕h是在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中成長、發展、壯大起來的。人民是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沒有人民的支持,黨就不可能生存和發展,就一事無成。因此,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優勢?!边@就闡述了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系是黨的最大優勢?!爸袊伯a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2)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第1版。在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總結大會講話中,他再次深刻闡述了人民理論:“事實充分證明,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加自覺地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只要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就一定能夠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是闡述脫貧攻堅是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并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進而指出:“事實充分證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勵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內生動力,對人民群眾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關重要?!?2022年7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專題研討班講話中,他再次強調“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這是強調黨執政興國的價值取向;“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這是強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源泉;“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這是強調黨和人民的學生與老師關系;“人民是我們黨的工作的最高裁決者和最終評判者”,這是強調黨的工作成效多大不是由黨來裁決和評判,最終要由人民來裁決和評判;“歷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又造就了新的歷史輝煌”,這是強調中國共產黨與人民在社會歷史進程中的相互依賴關系;“前進道路上,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是強調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黨和人民一道奮斗出來的”, 這是強調黨的成就離不開黨和人民共同奮斗;“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2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嶄新篇章》,《人民日報》2022年7月28日,第1版。,這是強調黨對人民首創精神的尊重和服務人民、依靠人民的執政理念。2023年6月30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進一步強調:“要注重從人民群眾的創造中汲取理論創新智慧?!薄叭嗣竦膭撛煨詫嵺`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薄榜R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成果,都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24)《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人民日報》2023年7月2日,第1版。這是闡述人民創造性實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不竭源泉。

馬克思主義理論關于人民是歷史發展動力的原理可以概括為人民性原則。把馬克思主義人民性原則貫徹落實到新時代八年我國脫貧攻堅戰之中,就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總結大會講話中對這一理論主要內容進行了高度概括:一是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二是強調反貧困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是黨和政府的重大責任;三是明確衡量脫貧成效的重要尺度是群眾滿意度;四是在脫貧攻堅實踐中把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發出來。

總之,在新時代八年中國反貧困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最終依靠人民徹底消除了存在于中國幾千年歷史上的絕對貧困現象。與此同時,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中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

(四)國家理論創新: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理論

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和中國共產黨百年實踐均證明,國家政權在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擴大改革開放等過程中的定海神針作用。

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認為,國家政權掌握在不同階級手里將會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國家政權必然為資產階級服務;在社會主義社會,國家政權必然為工人階級及其同盟軍(譬如農民階級等)服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中國國家政權必然為全體中國人民服務。

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還認為,國家政權能否發揮應有職能,取決于國家治理能力的大小和是否先進,即是否現代化。就現代國家治理來說,就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水平程度大小。

新時代八年反貧困實踐同樣離不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的保障作用,也離不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權充分發揮作用。在此期間,還推進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理論創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從13個方面系統總結和深刻闡述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這是對社會主義國家理論的全面系統深刻的理論總結。依據上述社會主義國家理論,在新時代八年精準扶貧偉大實踐中,也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的國家治理理論。

在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總結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社會主義國家治理的具體落實表現為以下七個方面:一是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二是全黨全民動員并且形成合力共同向貧困宣戰;三是形成區域協作、上下級合力;四是實施定點扶貧和明確幫扶單位;五是發揮專業優勢進行專業扶貧;六是調動各類社會組織和個人熱情參與的積極性;七是構建形成大扶貧格局。這七個方面國家治理的貫徹落實,構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的社會主義國家治理實踐系統,也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反貧困的國家理論。

(五)基于新型舉國體制的實施方略創新

采用什么樣的方略推進新時代的精準扶貧事業,直接關系到精準扶貧的貫徹落實力度和成敗?;谛滦团e國體制的實施方略創新,形成了新時代八年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精準扶貧方略。

在新時代八年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中國共產黨全面貫徹落實新型舉國體制,形成了系統全面完整的精準扶貧方略,實現了基于新型舉國體制的實施方略創新。舉國體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創造。在計劃經濟時代,“兩彈一星”、大慶石油會戰,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舉國體制的洪荒之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同樣需要構建新型舉國體制,既可以全面應對美西方在關鍵核心技術上的“卡脖子”,也可以在新時代精準扶貧攻堅戰中充分貫徹并且發揮積極作用。

關于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精準扶貧方略的新型舉國體制,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總結大會講話中指出:一是強調指導思想上用發展的辦法消除貧困根源,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二是強調落實上的精細、精確、精準;三是形成了一套政策組合拳;四是貫徹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的具體行動;五是讓發展成為消除貧困最有效的辦法、創造幸福生活最穩定的途徑;六是強調教育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根本之策。通過這六個方面基于新型舉國體制的實施方略創新,“事實充分證明,精準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開發式扶貧方針是中國特色減貧道路的鮮明特征”。

(六)內生動力理論創新

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25)《毛澤東選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頁。動力可分為內生和外生兩種動力。外生動力是指由組織外部因素引致的動力,內生動力是指由組織內部因素自發形成的動力。很顯然,外生動力是由外因導致的,內生動力是由內因導致的。毛澤東指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26)《毛澤東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2頁。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總結大會講話中也指出:“事實充分證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勵人民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內生動力,對人民群眾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關重要?!眱壬鷦恿Φ睦碚搫撔滦纬闪诵聲r代八年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內生動力理論。

關于新時代八年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人民群眾的內生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總結大會講話中作了全面總結。一是激發廣大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二是強調思想脫貧;三是實行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四是鼓足干勁、增強韌性。這四個方面構成中國特色反貧困中充分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實踐,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反貧困的內生動力理論。

(七)形成了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精神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闡述了偉大建黨精神(27)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7月2日,第1版。。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開篇中強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28)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第1版。。我們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對建黨精神的概括和倡導,形成了我們黨的精神理論。

偉大建黨精神具體貫徹落實在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實踐中就形成了脫貧攻堅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總結大會講話中全面總結了脫貧攻堅精神,主要闡述了營造氛圍和真抓實干兩個方面。一是營造全社會扶危濟困的濃厚氛圍,這一氛圍需要推動全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氛圍需要完善社會動員機制,形成社會幫扶格局。二是真抓實干精神,即真扶貧、扶真貧、脫真貧,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中脫貧攻堅精神理論。

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振興,都不能僅僅依靠物質基礎的厚積,更需要依靠這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賡續和傳承。習近平總書記在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總結大會講話中指出:“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繼續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同樣,正是因為形成了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精神及其理論創新,才使得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戰略順利完成、圓滿收官。

綜上,我們認為,黨在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戰過程中,不僅完成了脫貧攻堅歷史任務并且取得歷史性勝利,更為重要的是實現了指導思想、黨的領導、國家政權、以人民為中心、國家治理優勢、基于新型舉國體制的行動方略、內生動力、脫貧攻堅精神等共同構成的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創新。這些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創新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機內容。更進一步地,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論述還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視域,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與時俱進和創新發展。

四、精準扶貧論述: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視域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理論與實踐高度統一的經濟學,這就決定了其本土化時代化的本質特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因此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必然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持續進入新領域而持續開辟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持續進入新視域。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豐富拓展并不斷體系化、學理化的過程?!?29)《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不斷深化對黨的理論創新的規律性認識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取得更為豐碩的理論創新成果》,《人民日報》2023年7月2日,第1版。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百年來中國特色反貧困實踐的持續推進,也為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的形成提供了豐厚的“土壤”,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中國化時代化開辟了新境界,進入了新視域。

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條件下無產階級貧困的根源、根本規律和必然性,創立了基于資本主義條件的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列寧斯大林在領導俄國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由于當時國內外環境和社會主要矛盾及其主要任務不允許推進相應的反貧困實踐,更沒有形成俄蘇特色反貧困理論;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實踐中高度重視中國人民的貧困問題,并且把解決不同時代中國人民的貧困問題與該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結合起來,以消除貧困推進黨在不同時代歷史使命的完成,形成了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即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戰過程中,結合新時代八年中國反貧困的實際,提出了精準扶貧總體方略,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新時代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并且進入了新視域。

(一)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過程中揭示了中國貧困發生的客觀規律,找到了中國反貧困的正確道路,制定了正確的反貧困路線、方針和政策,完善了有效的反貧困工作制度、工作體制和工作方案,激發了全黨、全體人民的內生動力,實現了物質減貧和精神減貧,最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精準扶貧思想指導下,實施并且打贏了脫貧攻堅戰,終于徹底消除了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現象,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擺脫貧困、消除貧困的人間奇跡。

(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八年,我們黨實施精準扶貧總體戰略,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徹底消滅絕對貧困現象,取得了人類反貧困史上的重大成就。首先,取得了超大規模的減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7.7億人口擺脫貧困,新時代以來9899萬人口擺脫貧困;其次,取得了物質減貧和精神減貧雙進步,貧困人口的教育、醫療衛生、科學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勞動者素質顯著提升;再次,創建了精準扶貧的系統完整科學的領導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形成了精準扶貧工作上的新型舉國體制;最后,創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這一理論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把 “完成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之一。就重大現實意義而言,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完成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表明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徹底擺脫了困擾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完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歷史任務,取得了歷史性勝利,也為新時代新征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奠定了客觀基礎(物質基礎、制度基礎和精準基礎)和現實起點,這兩個方面都是真真切切的重大現實?!巴瓿擅撠毠院腿娼ǔ尚】瞪鐣币矠楫斀駨V大發展中國家在尋求擺脫各自國家貧困方略上提供了可供借鑒和可以利用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因此,“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30)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第1版。。這里的里程碑,既是物質上的里程碑,也是精神上的里程碑;既是制度上的里程碑,也是理論上的里程碑。在這些“里程碑”基礎上,開啟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新征程,開啟全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開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新征程,才得以可能。

(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徹底消除絕對貧困,為人類反貧困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首先,作為人類反貧困事業的一部分,中國絕對貧困的徹底消除,其本身就是對人類反貧困事業的重大貢獻,我國減貧人口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70%以上,中國徹底消除絕對貧困的成就對世界減貧的貢獻率為45.42%;其次,新時代中國精準扶貧的一整套方案,為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減貧事業提供了可供借鑒的中國樣本、中國經驗、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再次,新時代的中國政府和人民還積極參與全球減貧事業,作為國際減貧事業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貢獻者,與各國攜手共建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基于上述分析,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之一,“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3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其中,“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對全球減貧事業作出的重大貢獻,正是因為中國的減貧事業是全球減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減貧成就在全球減貧成就中占有很大比重。

(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八年精準扶貧偉大實踐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與新時代中國減貧實際的結合,孕育和創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實現了指導思想、黨的領導、國家政權、以人民為中心、國家治理優勢、基于新型舉國體制的行動方略、內生動力、脫貧攻堅精神等方面的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創新,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性、時代性和人民性。

五、結論與啟示

通過對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歷史任務的總結和習近平精準扶貧方略的闡釋,展望未來,我們可以肯定,在新時代新征程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過程中仍然需要充分汲取習近平精準扶貧方略的中國智慧,進而形成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方略。

黨的二十大報告的第三部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明確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3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第1版。

中國式現代化的五個“中國特色”之一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爸袊浆F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3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人民日報》2022年10月26日,第1版。

總結新時代八年脫貧攻堅歷史性勝利的實踐經驗和習近平精準扶貧方略的系列論述,分析當前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在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推進鄉村振興這一長期歷史過程中,需要形成新時代新征程中國特色共同富裕理論和鄉村振興理論。如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以新型集體經濟發展助推社區組織體系建設,以組織建設推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煙臺經驗”就廣受關注(34)馬良燦、李凈凈:《新型復合式農村社區組織體系建設的在地化實踐——以山東“煙臺經驗”為例》,《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6期,第80-88頁。。這就需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正確處理以下幾個重大關系,形成和積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的中國理論。

一是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鄉村振興的關系。要站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不斷培育新動能、新優勢,著力縮小兩極分化,持續增強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的潛力和后勁。

二是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要堅持系統觀念、整體觀念和協同觀念,圍繞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針對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突出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同時強化目標協同、控制協同、部門協同、區域協同、政策協同,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三是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要時刻關注外部環境變化,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持續增強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四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之一。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保障,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猜你喜歡
攻堅馬克思主義精準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精準防返貧,才能穩脫貧
既要繼續攻堅 也要防止返貧
脫貧攻堅應及時清理“淤堵點”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精準的打鐵
精準扶貧 齊奔小康
精準扶貧二首
脫貧攻堅 重在落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