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組織行為學視域下區域性虛擬教研室建設路徑與運行機制

2024-01-02 12:56彭衛曹納德
高教學刊 2023年33期
關鍵詞:一流課程組織行為學激勵理論

彭衛 曹納德

摘 ?要:針對量小面窄的專業課老師少以及慕課資源利用率低的現狀,該文探討區域性虛擬教研室的建設路徑與運行機制。首先分析一流課程資源利用困境和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現狀;然后從基于慕課平臺的教學團隊建設、基于一流課程的教學資源建設、基于OBE理念的教學學術研究和基于利益共同體的跨校合作交流四個方面闡述虛擬教研室的建設內容;最后以組織行為學的視角探討虛擬教研室的運行機制,分別采取激勵理論的期望理論、公平理論和目標設置理論來指導教學基層組織中的個體、群體以及團隊績效的提高,并介紹橋梁工程課程群區域性虛擬教研室建設案例。

關鍵詞:虛擬教研室;組織行為學;激勵理論;一流課程;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33-0016-05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the small number of specialized course teachers and the low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OOC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path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are studied. Firstly, we analyze the dilemma of using first-class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oom is expounded from four aspects: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based on MOOCs platform, teaching resources construction based on first-class courses, teaching and academic research based on OBE concept, and inter-university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interest community. Finally,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the expectation theory, the equity theory and the goal-setting theory of motivation theory were used to guide the improvement of individual, group and team performance in teaching grass roots organizations. The construction case of regional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bridg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group is introduced.

Keywords: virtu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motivation theory; first-class course; construction path

教研室為主要形態的基層教學組織是高校落實教學任務、促進教師教學發展、組織開展教學學術研究的最基本教學單位。20世紀90年代開始,以科學研究為主要任務的研究所成為高?;鶎咏M織,兼顧教學科研,相當程度上削弱了高校的教學質量。進入慕課時代以來,借助互聯網異地共享的特點,可以跨校組建針對一門課程或一個專業的虛擬教研室,從而讓基層教學組織在智能信息時代獲得新生。

根據功能和目的不同,可以將虛擬教研室劃分為以下兩種類型[1]:①不同高校同一門課程任課教師組建面向課程(群)的虛擬教研室,重點在于課程建設與教學實施。②面向同一個專業(群)建設的虛擬教研室,重點在于專業發展規劃與專業建設,包括人才需求調研、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體系。本文主要針對第一種類型的虛擬教研室進行研究。

本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依托,以寧波市及浙江省高校同一課程教學實施和人才培養為共同目標,借助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共建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構建智能時代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新型學與教模式,破解海量線上優質教學資源有效利用的困境。以名師名課為引領,構建區域性虛擬教研室,分開教學、定期研討,有序開展教學教研活動,形成虛擬教研室的交流互訪機制。以組織行為學中基于認知過程的激勵理論為指導,從組織的個體、群體和組織三個層面建立相應的激勵,探索“智能+”時代區域性虛擬教研室的建設路徑與運行模式。

一 ?一流課程與虛擬教研室建設現狀

近年來,全國高校投入大批的時間精力、物力和財力,建設了海量的線上教學資源。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五類共5 118門,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 875門。第二批國家級一流課程公示剛剛結束,共認定一流課程5 751門,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 095門。各省也認定了一批線上一流課程,浙江省2020年度認定線上一流課程400門。大部分課程按照規范標準[2]建設,質量高。周緒紅等[3]從校際協同建設機制、在線開放課程體系架構與在線開放資源建設三方面研究了工程學科在線開放課程體系建設的創新模式。但這些海量的優質教學資源利用率不高,主要用于本校學生選用。但線上課程的學習效果難以保證,慕課教學缺少監督環節[4],線上學習課程通過合格率相對較低。導致很多高校把線上慕課當作通識課的選修課,并限定少量學分[5]。學分認定更是困難,專業課根據線上學習成績直接認定學分基本不可能[6]。目前,高校在線課程的學分認定方面存在的障礙主要有:在線課程缺乏科學的評價制度、在線課程缺乏有力的監管措施、學校相關配套政策和操作程序尚未跟上。高?!澳秸n”共同體共享機制建構過程中仍有不少阻力與挑戰[7]:不同主體的認知差異是共享機制建構的主要阻力,不同高校課程建設及訴求差異是阻礙共享的主要因素,不同平臺的非良性競爭是影響共享機制建構的新阻力,不同教師對“角色轉變”的認知差異是制約資源共享的主要障礙。

在慕課時代,重構基層教學組織是高等教育質量建設的組織保障,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題中之義,健全教師教學發展機制的必由之路[8]。浙江大學在分析重構基層教學組織必要性的基礎上,提出了激活基層教學組織效能的策略與思考,包括明確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的院系主體責任,營造尊重教師、尊重教學、尊重教學研究的重教氛圍,聯動基層教學組織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構柔性激勵與評估考核相結合的目標管理機制。一些高校依托虛擬教研室進行了專業建設、課程建設等教學改革[9-10],實現了資源共享,開展師資培訓,促進了高校間的交流。李善壽等[11]從組織建設與成員管理、共建共享教學資源、開展校際協同教學和打造特色教研品牌等方面,詳細分析了依托虛擬教研室打造專業教師發展共同體的主要舉措。

二 ?區域性虛擬教研室建設內容

虛擬教研室建設內容主要有:基于慕課平臺的教學團隊建設、基于一流課程的教學資源建設、基于OBE理念的教學研究及基于利益共同體的跨校合作交流。

(一) ?基于慕課平臺的教學團隊建設

在公共信息平臺上建立虛擬教研室,最主要的是團隊建設。要采取有效手段將不同學校開設同一門課程的教師組織起來定期開展教學研討?;诟鞣N平臺進行跨校間的虛擬教研室建設,就是要引導相關教師加入到虛擬教研室,并使其獲得成就感、歸屬感等。

(二)  基于一流課程的教學資源建設

遴選區域內相關高校同一門或同一類課程的任課教師組建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共建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兼顧不同定位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區別性,在課程目標上設置基本目標(必選)和提高目標(任選),在省級或國家級一流課程的基礎上,協同共建教學資源,形成優質共享的教學資源庫。教學資源包括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大綱、優秀課件、習題庫、試題庫、教學視頻和工程案例等。

1 ?突出名師示范引領作用,共建共享課程教學資源

通過共享國家級或省級一流課程建設資源以及線上MOOC資源,引領教研室成員參與教學資源共建,各高校教師根據自身特征分模塊負責某一知識單元的資源庫建設與更新。通過虛擬教研室定期教研互動,開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考核方式等研討活動。

2 ?建立激勵機制,鼓勵更新教學資源

把課程相關學科的最新理論、最新工程更新補充到課程內容當中,課程內容反映前沿性和時代性。

(三) ?基于OBE理念的教學學術研究

公共基礎課面向全?;蛉簩W生,教師人數多,可以組建校內實體教研室進行教學研討。而對于量小面窄的專業課或專業方向課,同一高校內部一個專業任課老師可能只有一到兩人,教學交流都很困難,更不用說教學研討了。這種情況下,跨校組建區域性虛擬教研室顯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梢曰谝涣髡n程,聯合區域內相關高校同一課程任課老師,共建共享慕課資源,合作開展教研,共同申報教研教改項目。定期開展教學研討,研討慕課資源的持續建設與使用、基于專業認證的課程教學設計與組織實施、課程目標達成度分析與持續改進、混合式教學經驗交流、學科競賽與課程的融合及課程思政與專業知識的有機融合等主題,培養青年教師,打造教學團隊。

1 ?協同開展教研活動

不同學校的教師可以協同開展教改實踐活動,如開展多校聯合同上一門課活動、名師跨校教學示范活動、多校聯合教學研討活動等,以充分共建、共享優質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具體包括教研項目的立項建議、聯合申報書的凝練、教研項目的研究進展追蹤、教研項目的中期總結與結題及教研項目成果的匯總等。

2 ?共同提高課程目標達成度

基于專業認證的“以學生為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的核心觀念,做好課程層面的“設計、實施、評價、持續改進”的閉環建設。為提高大量一流課程資源的利用效率積累經驗。

(四) ?基于利益共同體的跨校合作交流

依托虛擬教研室,每年定期召開面向課程(群)的虛擬教研室教學研討會,區域性高校輪流主辦。構建規范有序的交流互訪機制,保障虛擬教研室可持續發展。充分研討課程目標、課程大綱、教學日歷,形成同一課程適用各自高校校歷的實施方案,定期研討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課程教學效果評價,加強課前教學設計、課后教學反饋,適時改進。

虛擬教研室不僅要跨校進行教學資源庫的建設與更新,更要打造教學團隊、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教研力。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牽頭組建的橋梁工程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在建設過程中,除了圍繞課程建設與教學開展系列教學研討活動外,還開展了一系列教研創新活動。

實行青年導師制,提升新進教師教學水平與教研能力。通過青年教師入職前的青年導師制、“一對一”傳幫帶活動,助力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

基于國家級和省級一流課程建設,打造教學團隊。通過開展教學名師示范課、課程思政示范課、專業課程說課和青年教師教學技能競賽等系列活動發揮教學名師和專家團隊在課程建設中的引領作用。

三 ?基于激勵理論的虛擬教研室運行機制

虛擬教研室的成員由來自不同高校不同背景的教師組成,平時見面交流機會少,行政歸屬不同,在管理上有一定難度,需要一個常態化的運行機制來保障其持續運行?;诮M織行為學的激勵理論來構建虛擬教研室運行機制,是行之有效的一套科學方法。

組織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組成,是人們有目的地組合起來的一種社會單元,在一個相對連續的基礎上運作,以實現一個或一系列共同目標。組織行為學所關注的重點是行為、態度和人們在組織中的績效。組織行為學研究決定組織中行為的三類因素:個體、群體和團隊,探討這三類因素對組織內部行為的影響,從而提高個體、群體和團隊的績效。虛擬教研室是高校的基層教學組織,用組織行為學理論來研究虛擬教研室運行機制是適宜的。組織行為學中基于認知過程的激勵理論包括期望理論、公平理論和目標設置理論[12],可以分別用來指導組織中的個體、群體以及團隊績效的提高。

(一) ?基于期望理論的個體績效

期望理論的基本假設認為,如果你所重視的是獲得一個“A”而不是其他成績的話,你就會按照某種能夠讓你獲得這個成績的方式來做事。期望理論的基本結構由三個概念構成(圖1):努力——績效期望(E→P)、績效——成果期望(P→O)、酬值(V)。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式(1)所示

圖1 ?激勵的期望理論

人們從自己的績效中所能獲得的成果可以分成兩大類:外在成果和內在成果。外在成果是指人們因為其績效而從組織或他人那里獲得的各種獎懲,包括加薪、升職、表揚、物質獎勵和辦公條件改善等。個人的績效和外在成果之間存在時間上的延遲。內在成果是指人們給予自己的各種獎懲,內在成果則可以由個人控制,比如精神激勵、能力提升。

個人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期望值,可以用基于需求的激勵理論——ERG理論進行深入分析(圖2)。人們在低層級的需求得到滿足(即期望實現)后,就會向高層級的需求遷移,我們可以根據虛擬教研室這一組織中每個教師的不同層級需求,分配不同角色,承擔不同的任務和責任,從而提高每個個體績效。

(二) ?基于公平理論的群體績效

基層教學組織中的全體教師作為組織行為學中的一個正式群體,是由不同高校的幾個或幾十個教師組成,是為了提高同一門課程或同一類課程的教學效果這個組織的共同目標而開展活動。群體中個體成員的行為由組織目標來規定,并且致力于實現組織目標。公平理論認為,人們試圖讓投入和來自交換關系的成果之間的比率達到平衡。當某個個人認知到這個比率大致是均衡的時候(式(2)),就會產生公平的感覺。

如果比較得出的是以下任意一種情況的話(式(3)),就出現了不公平。不公平的知覺會引起內在的心理緊張狀態(比如憤怒和愧疚),這種緊張狀態激勵個人通過直接地或從認知上,改變前面公式中四個因素中的任意一個,從而降低這種緊張感。

對于組織的管理者來說,要充分認識到群體會對組織中的個人行為產生巨大影響,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在組建規模較大的團隊時,要有衡量個人績效的標準。

(三) ?基于目標設置理論的團隊績效

一個虛擬教研室或者一個課程組就是一個基層教學團隊。團隊與群體不是一回事。群體的績效水平主要是每個群體成員的個人貢獻之和;而虛擬教研室這個團隊績效會大于個體教師的績效之和。目標設置理論認為:要提高團隊績效,需要設置團隊成員通過努力能夠完成的具體明確任務。目標的明確性包括:需要做哪些事情、需要做多少事情以及實施的時間。目標設置會通過提起注意、激發努力、堅持努力和尋找方法等心理過程,對行為產生影響。

(四) ?橋梁工程課程群虛擬教研室建設

基于省級線上一流課程橋梁工程,由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牽頭,組建了橋梁工程課程群區域性虛擬教研室,成員有浙江工業大學、寧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 浙大城市學院、臺州學院、浙江科技學院、浙江海洋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溫州大學和浙江樹人大學等省內同類高校橋梁工程課程群的專業老師,定期開展教研活動。

省級線上一流課程橋梁工程課程教學資源總計有視頻50個、總時長578分鐘、總大小10.06 G;非視頻資料28個,題庫291個,線上作業題8套,測驗題4套,期末考試卷2套,拓展資料13個?;贠BE理念,課程考核方式采用線上線下結合、平時測驗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方式。課程成績由線上成績40%+線下成績60%構成。線上成績包括線上測驗(客觀題)、線上作業(討論)、線上考試三部分成績,分單元進行。線下成績包括線下作業(計算題)和期末考試卷面成績。省級一流課程橋梁工程自2018年底建成上線使用以來,在省平臺(www.zjooc.cn)正式開課,截至2023年7月已有10期。省內8所高校學習橋梁工程課程的學生都選用了本課程資源。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 www.icourse163.org)開設一期,選課人數1 186人。

基于該線上一流課程,我們虛擬教研室團隊成員高校間積極合作,交流互動,共建共享教學資源,定期進行教學研討,每學期進行課程總結,積累教學成果,獲得浙江省高校首批“互聯網+教學”優秀案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一等獎。省內高校橋梁工程課程老師充分利用該課程線上資源,積極開展混合式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分別獲得省級混合式一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寧波市教學成果獎、寧波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浙江省教學科學規劃課題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課題,發表教研論文5篇。課程建設、教學團隊建設和基層教學組織建設都獲得了良性發展。

四 ?結束語

相對于選課人數多的公共課程,本校教師可以組建實體教研室進行研討。而對于選課人數少、教師數量更少的專業課和專業方向課,組建區域性虛擬教研室,顯得更為迫切和重要。區域性虛擬教研室更加適合于量小面窄的專業課程建設與教學研討。

要激發虛擬教研室這種跨?;鶎咏虒W組織的活力,需要提高全體參與人員的積極性,可以借助組織行為學的勵理論和基本原則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

理解個體對于提高個人、團隊和組織的效率是至關重要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塑造個體在工作中的行為表現,其中內部因素包括學習能力、動機、認知、態度、個性和價值觀。外部因素包括組織、群體和團隊的獎勵制度、管理者的領導風格、組織文化和組織設計。

努力與績效之間的聯系會存在個人阻礙和組織阻礙。個人阻礙來自人們認知到的技能和能力與任務本身需要的技能和能力的不一致。組織阻礙則包括資源缺乏、培訓不夠、組織內部沖突和組織設計等。

參考文獻:

[1] 戰德臣,聶蘭順,唐德凱,等.虛擬教研室:協同教研新形態[J].現代教育技術,2022(3):23-31.

[2] 徐曉飛,戰德臣,張策.關于高校慕課建設規范及應用的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21(5):85-91.

[3] 周緒紅,陳朝暉,李正良.工程學科在線開放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創新[J].中國大學教學,2021(8):16-20.

[4] 鄧鳳池.地方高校慕課學習者在線學習的問題及對策——基于教育系統論的研究[J].教育觀察,2020,9(45):51-53.

[5] 劉彩燕,黃丹妮,胡曉月,等.基于深度訪談的大學生慕課學習現狀調查[J].大學教育,2020(3):36-38.

[6] 張秀芹.在線課程學分認定現狀、問題與對策——基于61所高校的調研報告[J].中國大學教學,2017(1):79-83.

[7] 曹洪滔,左海緯.論高校思政課“慕課”共同體共享機制建構[J].廣西社會科學,2021(1):183-188.

[8] 陸國棟,張存如.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的路徑、策略與思考——基于浙江大學的實踐與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3):130-136,141.

[9] 邸建紅,胡曉娟,趙南,等.依托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虛擬教研室推進專業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20(11):225-226.

[10] 胡健,陳后金,張菁,等.依托虛擬教研室,提升課程教學質量——以北京交通大學“雙培計劃”為例[J].北京教育,2018(5):56-58.

[11] 李善壽,方潛生,楊亞龍,等.依托虛擬教研室打造專業教師發展共同體[J].安慶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3):112-117.

[12] [美]Joseph E.Champoux.組織行為學:基本原則[M].2版.宋巍巍,張微,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一流課程組織行為學激勵理論
“四個回歸”背景下《國際貿易單證》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試析“一流課程”建設背景下的“供應鏈管理”課程建設
“一流課程”建設背景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實驗教學探討
面向應用型本科的《程序設計基礎(C)》一流課程建設探討
《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討
組織行為學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研究
基于學生能力培養的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企業管理中激勵理論的運用
分析激勵理論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