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功能、影響因素及干預對策

2024-01-03 02:54李佳憶?郭成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期
關鍵詞:情緒調節心理危機

李佳憶?郭成

摘要: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NSSI)行為一直備受關注,嚴重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之一。青少年實施NSSI行為主要是為了強化自我功能和人際功能。青少年NSSI行為的影響因素有情緒調節、人格因素、同伴支持、負性生活事件等。學校需要開展心理測評與咨詢、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家庭需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創設挫折情景、關心學校生活;社會需要形成健康的教育氛圍、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從而減少青少年NSSI行為,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

關鍵詞:非自殺性自傷;心理危機;NSSI行為;情緒調節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24)01-0011-07

非自殺性自傷(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個體在無意自殺的情況下,有系統地多次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傷害,例如以切割皮膚、撞擊頭部、擊打、咬傷、針刺、燒燙等方法來實施傷害[1]。

研究顯示,自殘自傷行為的發生率正在逐年增加,并且青少年是這種行為的主要受影響群體[2]。穆倫坎普等[3]通過進行系統性評價,得出的結論是,全球范圍內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平均發生率大約為18%。

在我國進行的幾項調查研究中,鑒于對NSSI的定義、調查工具和地域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了NSSI行為的檢出率存在較大的變化范圍,大致在17.0%至57.4%之間[4]。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在2017年的調查報告,自我傷害行為已經成為10~19歲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第三主要原因。

據統計,每年大約有6到7萬名青少年因此而失去生命[5];同時,自我傷害行為也是導致全球范圍內青少年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女性青少年中,它是第二大死因;在男性青少年中,它位列第五[6]。

青少年自我傷害行為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突出的公共衛生和社會問題[7]。因此,對于當前青少年自殺防控以及心理健康維護來說,有效識別青少年自我傷害行為的功能及影響因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青少年NSSI行為的功能

當前,學者們在探索NSSI行為過程中,最為關注的因素是NSSI的目的或用途??死仕够捌鋱F隊提出了二因素結構模型,該模型解釋了NSSI行為的主要功能[8]。

首先是自我強化功能,即通過自我關注來實現情緒調節、獲得控制感以及預防自殺等目的。

其次是人際強化功能,即通過吸引他人關注和融入群體等途徑來滿足社交需求。

研究者們普遍認為,那些以NSSI行為實現自我功能的青少年可能會持續這種行為,而以NSSI行為實現人際功能的青少年在一段時間后更可能會結束這種行為[9]。

(一)自我強化功能

青少年最常使用自我強化功能來實施自我傷害行為[8]。一項社會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實施NSSI行為的主要原因為調整情緒、取得控制感以及防止自殺等自我功能[10]。

其中以情緒調節為NSSI主導功能的青少年最多,負面情緒感受明顯,以自我強化功能實施NSSI行為的可能性較高[11-12]。有研究表明,有自傷行為的青少年對積極情緒的反應不太強烈,他們體驗積極情緒的強度較低且持續時間較短。然而,當面臨負性情緒時,他們更容易表現出自傷行為[13]。因此,可以嘗試改善此類青少年的負性認知,增強其對積極情緒的反應和體驗。

也有研究發現,NSSI的自我功能與孤獨感程度相關[14]。中國留守兒童,當他們感到越來越孤獨時,會更有可能采取NSSI行為[15],留守兒童和普通青少年相比,在孤獨感方面表現出更加嚴重的程度,這可能導致他們情緒問題更突出。因此,可以說留守兒童與自我傷害的相關性較高。

另外,NSSI行為被視為一種快生命史策略,即個體將短暫的滿足置于長期利益之上[1],對于部分人來說,它是一種通過調控負面情緒,獲得短暫心理快感的方式[12]。因此,一些研究者推測NSSI行為的持久可能與其在自我功能中的作用有關[16]。研究結果表明,那些實現自我功能的年輕人有更高的可能性長時間實施NSSI行為。在模型中控制了其他因素后,使用NSSI行為以滿足自我功能的個體持續該行為的可能性增加了將近20%[14,17]。

還有學者發現,中度和重度NSSI青少年普遍認同NSSI的功能包括情緒調節、自我懲罰和抗解離,這些功能都屬于自我功能領域[18],而自我傷害的嚴重程度是預測其行為持久性的關鍵因素之一[19],因此,自我功能的實現對NSSI行為的維持和嚴重程度有著明顯的影響。

(二)人際強化功能

NSSI的人際功能主要彰顯于個體常利用這種行為來表達內心的痛苦、懲罰他人或對他人施加影響等[12]。在經歷人際關系帶來的巨大壓力后,人們可能會采取NSSI行為,同時也可能通過間接途徑增加負面情緒,從而促使他們實施NSSI行為[20]。同伴接受和同伴排斥以及父母對子女的心理控制都能預測自我傷害行為的發生。接納者成了一種保護性的因素,而排斥和心理控制則成為了危險的因素[21]。因此,對于有自我傷害行為的青少年,我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人際關系狀況,并有針對性地提供心理輔導和社交技能訓練。

對于NSSI功能的關聯因素分析結果表明,非獨生子女與尋求刺激的NSSI功能相關。與獨生子女相比,非獨生子女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獨生子女通常表現出情緒穩定和成熟等高度穩定的特質,同時也具有輕松興奮、隨遇而安等高興奮性的特質。這使得他們能夠靈活運用方法和技巧來適應環境,同時滿足個人本能需求。相反,非獨生子女的能力較差,很難融入現實環境[22]。這可能導致非獨生子女更傾向以尋求刺激為功能實施NSSI[23]。在有多個子女的家庭中,家長需注意平衡教養方式和對待子女的態度,向所有子女提供合理、穩定和一致的愛。

另一個觀點是,通過NSSI行為解決人際問題的青少年有可能在步入成年期后,減少乃至停止這一行為,這對于青少年的行為預測具有重要意義[11]。阿爾平等研究者在2020年的一項研究中證明了這一觀點,他們發現如果把其他可能影響的因素排除,在使用NSSI行為應對人際問題的個體中,有32%的青少年在成年后停止了這一行為[23]。

青少年時期,個體面臨的社交需求復雜度急劇上升,而他們可能還沒有足夠的應對方法,因此可能會選擇使用NSSI的方式來滿足這些需要[24]。隨著進入成年期,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與社交能力得到了提升,人際關系也穩定了,NSSI行為開始減少[10]。

另一項研究還發現了與此類似的結果。對于那些傾向于通過自我傷害行為來解決人際問題的個體而言,當成功擺脫困擾他們的人際關系后,他們會減少實施自我傷害行為的沖動[1]。因此,那些選擇以NSSI行為來應對人際關系問題的青少年,可能只是暫時性地表現出這種行為,未來他們可能更加傾向于停止NSSI行為。

二、青少年NSSI行為的影響因素

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影響因素主要集中在個人心理、環境以及神經生物學三個層面。而自傷行為的出現并不能僅由一個單獨的因素所觸發,而是性格、情緒失調、早期受傷的經歷、家庭養育方式、不利的生活事件、朋友關系及學校環境等因素,加上有遺傳關聯的神經生物學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本文重點選取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情緒調節

發展維持理論指出,當個體遭遇情緒調節困境時,他們通常傾向于采用非自殺性自傷行為作為緩解負面情緒的方式,而這種行為模式有可能會形成并持續下去[2]。大量研究也證實,情緒和相關的思考方式在預估青少年是否會持續實施NSSI行為過程中起到核心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青少年的消極情緒可能被視為預測他們長期實施NSSI行為的指標。例如,趙若蘭、樓淑萍和陳輝[23]在2019年發現,抑郁癥狀越嚴重,青少年實施NSSI行為的風險也相應提高。

其次,在已經進行了自我傷害行為的青少年中,焦慮被證明是決定他們是否會繼續進行這一行為的關鍵因素[23]。

再次,青少年如何看待自身的情緒調節能力和是否擁有恰當的情緒調節策略,可能會影響他們是否會在未來放棄NSSI行為,如果情緒調節能力較差,他們可能會繼續實施NSSI行為。研究發現,青少年在堅守NSSI行為時常常缺乏對情緒處理能力的自信。這種自信缺失會引發消極思維和習得性無助,從而進一步推動NSSI行為的持續存在,形成惡性循環。如果青少年對自己處理消極情緒的能力有足夠的自信,他們可能會選擇避免或終止NSSI行為[25]。

(二)人格因素

目前,各項研究均表明,情緒穩定性、人際交往和情緒調適這些主要特質與青少年NSSI行為的發展過程相關[16,25]。例如邊緣型人格障礙、沖動型人格特質、自尊感、自我批評以及自我懲罰等的影響。

眾多學者們達成了共識,即NSSI行為是邊緣型人格障礙(BPD)的主要癥狀[16]。

人們通常認為NSSI是一種沖動或冷靜思考不足的行為。當青少年面臨負面情景時,那些具有沖動型人格特征的青少年可能會更容易做出沖動的反應。因此,沖動型人格特征與NSSI行為的發展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26]。

NSSI與自尊感缺乏有著緊密關系。大部分的研究都發現增強青少年自尊感或能幫助他們未來終止NSSI行為。例如,有研究發現,與持續實施NSSI行為的青少年相比,那些停止NSSI行為的個體在起始和后續階段報告了更高水平的自尊感[2]。

此外,如果個體確信他們有能力應對精神疾病或調整負面情緒,則有助于預防NSSI行為的發生[27]。因此,根據上述分析,個性特質影響著青少年 NSSI行為的實施和持續。

(三)同伴支持

根據科學研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同伴欺侮,可能會對其現在乃至未來的心理健康構成潛在威脅,惡性欺凌行為是持續進行NSSI行為的重要危險因素[28]。2011年,朱藤格爾等研究團隊就此發現,與那些停止NSSI行為的青少年相比,遭受同伴傷害的青少年在未來一年的NSSI行為次數可能會增加。朱藤格爾團隊在2017年的另一項研究中也發現,通常進行NSSI行為的青少年往往所獲得的同伴幫助比那些已經停止這一行為的人要少[25]。

因此,研究強調,個人在沒有同伴支持或面臨糟糕的同伴關系時,可能更容易持續采取自我傷害行為,而相反地,當個人得到充分的同伴支持時,可能會停止自我傷害行為[29]。

(四)負性生活事件

負性生活事件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經歷的各種緊張性刺激事件,包括學業壓力、人際關系問題以及早期創傷性經歷(受虐待、忽視、欺凌等)[9]。多數青少年選擇用自傷行為來應對這些壓力,希望能以此來減輕不佳生活經歷帶來的消極情緒。

研究發現,一個人所承受的負性生活事件越多,他們出現自殘行為的概率越大,這些負性生活事件或許可以作為預測自傷行為的一種預測指標[30]。此外,與那些不自傷的人相比,自傷者所經歷的負面生活事件更為頻繁,承受的壓力更加沉重。自傷者在負面生活事件量表上的得分,以及負面生活事件的頻率和影響程度,明顯高于非自傷者[30]。

三、青少年NSSI行為的教育干預

(一)學校層面

1. 開展心理測評,識別青少年的心理問題

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評定問卷(Adolescent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是一個用于評估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評測工具。問卷由行為部分(包括12項)和功能部分(包括19項)兩大部分構成,每個項目的評分標準是從0分至4分。

行為部分涉及有組織傷害和無組織傷害的自傷行為;而功能部分則包括自我提升、社交效益和情感表達。行為部分得分越高表現為自傷行為程度越深,而功能部分分數越高則表示情況越佳[31]。

與此同時,必須對學生的欺凌狀況進行考察,以達到有效的預防效果。對于欺凌行為的調查,我們可以采用奧維斯兒童欺負問卷(初中版),該問卷適用于初、高中生,能夠幫助我們了解青少年的同伴關系、直接和間接欺凌的情況、受欺凌情況、對欺凌的態度以及他們對教師的欺負情況[32]。

針對得分不同的學生,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解決策略[33]。例如,對于被欺負得分較高的學生,我們可以進行NSSI行為現狀調查,并進行后續評估;對于欺負他人得分較高的學生,我們可以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使他們意識到校園欺凌的嚴重后果等;針對網絡欺負問題,我們可以采用網絡欺負評估表進行評估,該表包括網絡欺負者和被欺負者兩個子部分,每個部分共有18個問題。面對受到嚴重網絡欺負的學生,教育者應及時與家長溝通,以了解學生的網絡使用情況等相關信息[34]。

2. 開展心理輔導,減少青少年的NSSI 行為

王玉萍、梁嘉權和潘錦環等[35]發現認知行為療法對于非自殺性自傷青少年具有顯著的效果,能有效地降低這些青少年的自傷行為和自傷動機,并能有效地緩解焦慮和抑郁癥狀。心理教師在進行個體咨詢時,可以利用認知行為療法來調整青少年的思維,并教授他們應對心理壓力的技巧,例如合理地宣泄情緒、轉移注意力、提升精神情緒等。通過這種方式,幫助青少年培養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應對挫折的能力,從而解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心理困擾。

3.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質

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降低其NSSI行為的重要方面[36]。學校首先需要提升專、兼職心理教師的專業素養;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團體心理輔導、心理班會課、趣味心理活動等提高青少年對青春期心理特點的認識水平,協助他們獲得有關個性發展和情緒控制基本規律的認識,增強在心理上的適應能力,培養積極心理品質,如樂觀心態、希望感、自信心、自尊和獨立性等,以此改善青少年的心理素質,減少自我傷害行為。

(二)家庭層面

1. 普及心理知識,提供積極的社會支持

青少年NSSI的預防和干預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離不開個人、家庭、學校及社會的共同努力。目前,絕大多數學校更注重篩查個體學生的信息,而在普及家長教育方面偏弱。因此,學校應重視利用家長、學校等渠道,輔助家長學習相關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巧,促進家庭在支持孩子成長中發揮關鍵作用,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社會支持能力。

社會支持是降低青少年NSSI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家長對孩子了解越多,越能夠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從而降低青少年NSSI行為[37]。同時應當幫助有NSSI行為的青少年建立社會支持系統。需要時刻與表現出NSSI行為的青少年維持聯系,以了解他們的精神狀況;或者在青少年有自傷念頭時,鼓勵他們主動求助社會支持系統的成員,防止產生無法逆轉的結果。

2. 和諧家庭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從生態系統理論的角度分析,個體的發展和各種相互連接的環境系統有著密切的關系,這些系統和個體進行交互影響并對其發展產生作用。在由四個微系統構建的生態環境中,家庭微系統是最關鍵的部分,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微系統的背景下,親子關系對個體情緒的成熟和適應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所以,父母需要使用正確且積極的養育手段,去塑造孩子的性格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舉例來說,父母應該以行動去教導,不言自明;對孩子有合理的期待,避免過度施加壓力影響孩子;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狀況;在多子女的家庭中,父母需要對所有的孩子都展示同等的關愛。

3. 創設挫折情景,提高挫折的應對能力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提出:中國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重點是學生要堅韌樂觀,能調節和管理自己的情緒,具有抗挫折能力等[38]??勾煺勰芰τ诤⒆咏∪烁竦男纬芍陵P重要。因此,家長應進行正確的挫折教育,提高孩子的挫折應對能力。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改變那種把學業看得高于一切的家庭教育觀念。我們需要將教育孩子面對挫折的能力納入家庭教育內容中,并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關注他們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我們要給予他們適當的幫助和指導。同時,也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并保護他們的興趣和天賦。在家庭教育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4. 關心學校生活,減少欺凌行為的可能

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會支持對青少年遭受校園欺凌的影響有一定的緩沖作用[39]。因此,父母給予子女充分的情感支持,可減少學生受到校園欺凌的次數。父母除了對孩子的學習表現進行監督外,還應該密切關注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包括與同學和老師之間的交往關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及時察覺到欺凌行為的存在,有效地保護孩子免受校園欺凌的傷害。

同時,父母對孩子的網絡行為進行監督和限制對于減少網絡欺凌行為非常必要。因此,家長應該合理約束孩子的上網時間,正確引導孩子使用網絡,以減少網絡暴力或者網絡欺凌行為發生的可能性。

(三)社會層面

1. 落實法律法規,形成健康的教育氛圍

為了有效干預青少年NSSI行為,學校、家庭、政府和社會各方需要通力合作,建立起家庭、學校和社會一體化的教育格局,各方面分工合作、緊密配合、各盡其責。因此,政府應當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環境的形成;家庭和學校則應積極踐行相關法律法規,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在家庭教育方面,2021年10月23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了家庭教育的責任、國家對家庭教育的支持以及家校社政協同育人的責任。因此,學校應依法開展家校共育,家長應按照法律要求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這對于家校工作的開展和促進家庭和諧具有重要意義,對于青少年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40];

同時,面對網絡欺凌問題,2019年10月21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增加了“網絡保護”的部分,明確禁止了“網絡欺凌”行為。也就是說,禁止任何組織或個人通過網絡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對未成年人進行辱罵、誹謗或恐嚇。說明相關政府部門對網絡欺凌現象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41]。

因此,具體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對遏制網絡欺凌行為至關重要。比如:政府專門部門針對欺凌問題進行處理;在網絡上設置與欺凌相關的詞庫,當甄別到相關詞匯時,可以作出及時干預;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材料和圖片進行自動刪除等。

2. 發揮政府作用,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政府可以利用媒體向公眾宣傳相關法律法規,例如通過電視新聞、網站首頁等傳媒渠道,讓青少年更加了解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遭受虐待、欺凌等行為時知道該如何應對。

此外,政府可以定期邀請專家開展培訓,為政府人員、學校教師和家長提供法律法規和危機干預方面的培訓,以促進他們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從而監測青少年的行為并減少他們NSSI行為的發生。

另外,建立一個透明的網絡監督體系,公眾可以通過監督平臺報告發現處于危機中的青少年,例如反饋電話、網絡平臺等,這樣可以有效避免NSSI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Hambleton A,Hanstock T,Halpin S A,et al. Initiation,meaning and cessation of self-harm:Australian adults’retrospective reflections and advice to adolescents who currently self-harm [J]. Counselling Psychology Quarterly,2020,35(2):260-283.

[2]Nock M K,Prinstein M J.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he assessment of self-mutilative behavior [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4,72(5):885-890.

[3]Soudabeh M,Mohammad H,Hassan S M,et al. Epidemiology and determinants of self-injury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Iran:A longitudinal study [J]. The Psychiatric quarterly,2020,91(4):1407-1413.

[4]韓阿珠,徐耿,蘇普玉. 中國大陸中學生非自殺性自傷流行特征的Meta分析 [J]. 中國學校衛生,2017,38(11):1665-1670.

[5]Andover M S,Morris B W. Expanding and clarifying the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J].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4,59(11):569-575.

[6]Annarosa C,Paolo C,Stefania C. Unique and shared correlates of disordered eating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school-based adolescents [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Reports,2022(1).

[7]Jiahui M,Mingming Z,Gengyun N,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yroid hormone and sex hormone levels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male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J]. Frontiers in Psychiatry,2022.

[8]何強,王康程,楊楹,等. 青少年抑郁癥患者非自殺性自傷行為與功能及其相關因素 [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23,37(1):41-46.

[9]蔣家麗,李立言,李子穎,等. 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持續和停止的預測性因素 [J]. 心理科學進展,2022,30(7):1536-1545.

[10]Danya S,et al. Eating disorder behaviors as a form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J]. Psychiatry Research,2023,319.

[11]Gandhi A,Luyckx K,Goossens L,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non-suicidal self-injury,parents and peers related loneliness,and attitude towards aloneness in flemish adolescents:an empirical note[J]. Psychologica Belgica,2018,58(1):3-12.

[12]Isabela T M,Opeyemi B,Kay P,et al. Self-harm in older adults:systematic review [J].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2019,214(4):186-200.

[13]Leah S,A S J,linda S,et al. Typologie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functions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among inpatient youth [J].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2022.

[14]D G M,Verónica E,T T M,et al. The link between 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body image and activity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mong female adolescents with an eating disorder [J].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2022,27(3):730-744.

[15]Zhongliang J,Zhiyi W,Qidi D,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among Chi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s [J]. Annals of General Psychiatry,2022,21(1):45.

[16]Blessing A,Russell P D,Debeer B B,et al. The influence of cannabis use disorder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depression symptoms,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J of ACH,2023(3):3-5.

[17]Gillies D,Christou M A,Dixon A C,et al.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elf-harm in adolescents:meta-analyses of community-based studies 1990-2015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2018,57(10):733-741.

[18]Case J A C,Burke T A,Siegel D M,et al. Functions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in late adolescence:a latent class analysis [J]. 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2019,24(sup2):1-35.

[19]Glenn K,Laurence C,Penelope H,et al.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persistence patterns,risk factors,and clinical outcomes during the college period [J]. Psychological Medicine,2023,53(13):6011-6026.

[20]林琳,楊亞楠,楊洋,等. 大學生人際關系對自傷行為的影響:負性情緒的中介作用 [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8(9):146-150.

[21]黃垣成,趙清玲,李彩娜. 青少年早期抑郁和自傷的聯合發展軌跡:人際因素的作用 [J]. 心理學報,2021,53(5):515-526.

[22]張小遠,俞守義,趙久波,等.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和素質的對照研究 [J]. 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07(4):482-484.

[23]趙若蘭,樓淑萍,陳輝. 適應不良與大學生持續性自我傷害行為的關系及抑郁的中介效應 [J].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9,48(3):334-338.

[24]Wang H,Wang Q,Liu X,et al. Prospective interpersonal and intrapersonal predictors of initiation and cessation of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20,17(24):94-98.

[25]Kruzan K P,Whitlock J. Processes of change and nonsuicidal self-injury:a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 with individuals at various stages of change [J]. Global Qualitative Nursing Research,2019,6.

[26]Daniel S,Elisa H,Stephanie K,et al.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emotional burde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cross-sectional online survey [J]. Bjpsych open,2022,9(1).

[27]Spitzen T L,Tull M T,Baer M M,et al. Predicting engagement in 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over the course of 12 months:the role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pathology and emotional consequences of NSSI [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20,277:631-639.

[28]Denise M A R,Lilia A-G. 1.1 Psychopathology of nonsuicidal self injuries(NSSI)in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suicide intention:differences reported by informants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2022,61(10):S141.

[29]舒婉,朱春瑩,繆群芳,等. 抑郁癥伴自傷行為青少年對生死認知的質性研究 [J]. 護理學雜志,2022,37(18):83-86.

[30]洪彬雪,宋戈揚,劉敏,等. 初中學生家庭功能對自殺相關行為的影響:抑郁的中介作用 [J]. 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22,53(5):866-871.

[31]萬宇輝,劉婉,郝加虎,等. 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行為評定問卷的編制及其信效度評價 [J]. 中國學校衛生,2018,39(2):170-173.

[32]張萌. 挪威奧維斯校園欺凌預防計劃對我國的啟示 [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33(4):85-89.

[33]張嬋,李佳憶,楊勇. 青少年自殺意念的影響因素及干預對策 [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3(9):4-8.

[34]陳樂,賀益梅,薛鍵,等. 網絡欺負量表中文版在中學生樣本中的檢驗及修訂 [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2(24):10-14.

[35]王玉萍,梁嘉權,潘錦環,等. 青少年認知行為療法在青少年非自殺性自傷中的應用 [J]. 循證護理,2022,8(14):1921-1926.

[36]張至賢,黃雪雪,胡婕,等. 中學生心理健康素養和非自殺性自傷行為交互作用與自殺相關行為關聯 [J]. 中國公共衛生,2022,38(12):1517-1522.

[37]姚嘉政. 抑郁癥患者童年創傷、應激性生活事件與非自殺性自傷的關系: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 [D] .廣州:廣州醫科大學,2022.

[38]桑國元,葉碧欣,黃嘉莉,等. 構建指向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項目式學習標準模型 [J]. 中國遠程教育,2023,43(6):49-55.

[39]黃強強. 中學生負性生活事件對非自殺性自傷行為的影響:領悟社會支持的中介作用 [D] .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22.

[40]劉云中,吳安春,何曼婷,等. 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教育政策分析 [J]. 現代商貿工業,2023,44(13):182-184.

[41]陳天鑫. 《未成年人保護法》視角下中小學校園欺凌的危害與應對策略 [J]. 法制博覽,2022(32):135-137.

編輯/衛 虹 終校/孫雅晨

猜你喜歡
情緒調節心理危機
父親缺位對學前兒童情緒能力發展的影響
淺議排球運動員賽前不良情緒的表現形式
大學生情緒調節特征的相關研究
高職院校心理危機學生的問題分析研究
大學生心理危機表現以及應對策略淺析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專業化干預
警衛官兵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