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綜合英語課程教師自選思政素材開發實踐研究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例

2024-01-03 12:41姚小菊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英語課程中華思政

趙 雯,姚小菊

(四川鐵道職業學院 公共教學部,四川 成都 611732)

教育部2020年印發的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所有高校、所有教師、所有課程都要承擔好育人責任,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由此可見,課程思政是以構建全員、全過程、全課程育人體系中將各級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課程同向同行,形成內外部協同效應,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一項教育改革。職業綜合英語課程在高職教育中是必修公共基礎課程,其受眾廣、周期長、內容豐富,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如何將課程思政理念和內容有機融入,充分發揮立德樹人重要作用意義重大而深遠。

課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外語教育界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進行了諸多探討。這些論述中,學界對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內涵和實施路徑,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原則,大學英語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策略等進行了不同層面、不同維度的探析[2][3]。作為一線教師,感受最深的其實還是聚焦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素材的開發和選用。眾所周知,作為職業綜合英語課程,除了教科書以外,教師自選材料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來源最廣、新度最好、效果最佳、靈活性最高、貼合度最強、學生最感興趣的渠道之一。本文結合本院在職業綜合英語課程思政多年教學探索基礎上,立足教材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選案例,深入探討真實場景中如何將現代中國先進文化的自選思政素材隱形植入課程學習過程,實現預期的思政效果。

一、職業綜合英語教師自選思政素材開發的原則

教師自選思政素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有益嘗試,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增強吸引力,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4]。如何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開發和選用優質的課程思政教學資源,并不是隨心所欲的,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時代性和歷史性相結合

職業綜合英語思政素材開發原則,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觀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社會主義立場和方向,做到與時俱進,不斷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和富有創造性,引領時代發展,抓住本質和規律,引領未來的方向。在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材時,一定要結合我國改革開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中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時間節點,在歷史中尋找規律,服務于時代發展。讓學生在歷史的情境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同時要挖掘時代精神和閃現當代價值之光,透視出歷史和時代重大案例的背后與時俱進的精神品質和歷史發展的規律和本質[5]。

(二)自主性與廣泛性結合

課程思政”改革尚處在探索階段,在課程資源開發和課程融合途徑等方面還有待豐富和充實。由于英語報刊具有內容新穎、語言現代和資料豐富的顯著優勢,其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來幫助學生提高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的作用已經得到相關學者的認可與證實。此外,從報刊中獲得的真實語料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課堂與外部世界的直接聯系,使學生能夠有更真實的體驗和帶入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內容選取方面,結合大學英語課程特點,如課程建設團隊在教學中的思政素材不僅包括英美文化,更注重中華文化的融入,尤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等方面內容,并盡可能多地搜集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文化,為學生提供多元文化素材,拓寬學生的視野,避免單一文化,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素養。

同時,整合《學習強國》中的豐富素材,開發適合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課程資源,并運用于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是課程思政一種新的視角和路徑。在自主選擇中華傳統文化素材時候,可以結合《學習強國》中的經典短視頻、文章,筆者長期在《學習強國》平臺上學習,發現《學習強國》豐富的平臺資源幾乎可以滿足備課授課和課后練習的全部要求,尤其是在素材以及融合途徑方面都提供了其他途徑無可取代的優勢和便利。

(三)科學引領與價值引領相結合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融為一體,必須做到科學性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全面推進職業綜合英語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職業綜合英語教學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陶冶中堅定理想信念,以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為主線,圍繞政治認同、文化素養、家國情懷、依法治國、道德情操等課程思政內容供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科學素養與價值觀塑造互融互通、知行合一。

二、職業綜合英語課程思政育人實踐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我國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戰略目標,呼喚我們要不斷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激發全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最大限度激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精神力量。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民族5000多年燦爛輝煌的文明發展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情感之源、力量之魂。新時代新征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

(一)課前思政元素篩選

《綱要》要求,引導學生了解世情國情黨情民情。筆者在教學中,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案例、典型人物、重大事件,再結合當代類似案例進行對比演繹,這些思政元素不僅僅是知識的掌握,更是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鍛煉,同時,在事實的比較之中,學生不由自主地堅定了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值得指出的是,每一項傳統文化的思政元素選用,一定有一個或幾個與之對應的當代元素,用以對比印證和強化。同時,一定要配合新媒體,以圖片、動畫、短視頻、聲音、文字等多視覺沖擊輔助,主次分明,層次清晰,以便于學生抓住主題,強化記憶。表1和表2分別對應了教材遴選的部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政元素和教師自選切入的當代中國文化思政元素及對比印證結果。

表1 引入課堂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思政元素

表2 引入課堂的當代中國文化和思政元素

(二)課內思政教育

課堂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通常放在每堂課的前半段,時長大約10分鐘。由此啟發學生結合當代,類比或對比類似的人物或事件,時長約10分鐘。接著教師進行拓展講解,對背景知識,相關事件的專用英語詞匯和表達進行科學性描述,并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用自己的語言來口頭英語表達,市場約15分鐘。最后,引導學生討論,師生互動,歸納總結出英語教學的科學性內容和蘊含的思政元素,并進行正向激勵。其基本教學過程如表3。

表3 職業綜合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過程

(三)課后拓展教育

課程是教育思想、目標和內容的主要載體。課程思政的核心要義應是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專業課、基礎課或通識課等各個課程體系。這里的思想政治元素主要指立德樹人總體目標中的“德”,立德工作是教育的首要任務,貫穿樹人工作的全過程[6]。

課程思政教育,要充分把握信息時代時間離散化、空間碎片化這一典型特點,充分發揮好“互聯網+教育”對課程思政的巨大潛力,充分發揮網絡空間的強大匯聚力、不間斷的信息交互的強大優勢,將課堂教育效果持續強化、固化和拓展。

《綱要》要求,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應用,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建設方法和途徑?!癠校園”是一款集移動教學、移動學習、移動閱讀、移動社交為一體的免費應用程序,可以為各類學校提供網絡教學平臺服務,功能強大,使用便捷。教師可以在課后通過學習通布置作業的方式進行思政延展教育。以筆者布置的某次作業為例:向國際友人講述一個中國故事,主題不限,需要包括具體內容和評論。不規定主題,主要是希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積極主動完成作業,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更多的課外閱讀;要求評論, 是希望學生能夠在故事的描述中進行更多的思考,養成一個自我反思的習慣,從中華文化中汲取力量和智慧。

表4 課后部分學生網絡反饋情況

從表4可以看出,同學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分別從內心感受、宣傳發揚和外部推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我奮進的革新精神、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等方面進行了總結和分享,非常有感悟,體驗十分深刻。經過課后拓展教育,大部分同學都有自己獨特的體會和認知,都能形成自己深刻的見解,真正能起到潤物無聲,內化于心的功效。同時,教師還可以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在后續教學中給予反饋和指導。

三、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職業綜合英語課程思政的思考

(一)優秀傳統文化思政元素的特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它匯聚了中華民族智慧,體現了民族的價值取向,展現了民族特征。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文化,我們可以得到更多的靈魂啟迪。選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融入職業英語課程思政元素,應當具有鮮明的特點。

一是這種優秀傳統文化在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得到了穩固的傳承,薪火相傳,賡續千年。二是選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有博大精深的特點。在廣度上,與其他文化相比,影響范圍廣,覆蓋層面大;在深度上,應當能夠體現當時的歷史先進性和未來的持續發展力,應當具有較高層面且歷史悠久。三是選取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能充分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魅力,彰顯中華兒女的個性。

(二)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與教師自選思政元素的關系

筆者堅持認為,優秀教材中的思政元素與自選思政元素的有機融合至關重要,不可顧此失彼,兩者都不能偏廢。優秀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是課程思政的主線,也是明線。教師自選思政元素是復線,也是暗線。主線復線明線暗線相得益彰,彼此照應,宜古宜今,互相輝映,能充分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底蘊與中國當代(現代)文化的精髓。對思政效果達成,對自覺增強大學生愛國敬業誠信等操守的養成促進極大。文中表1和表2分別充分體現了思政元素明暗兩線的有機融合及對比印證結果。

(三)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職業綜合英語課程思政的路徑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起點譜寫新篇章。為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職業綜合英語課程思政中,筆者認為應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途徑。

一是精選、優化、整合教材資源。教材的編寫和選用極為重要。一部好的教材,能起到提綱挈領,綱舉目張的引導效果。通過整合相關的教材資源,如《國學啟蒙》《中華文化通論》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思想、價值觀等有機地融入英語課程中。同時,通過創新教學形式,拓展教學內容,如課外閱讀、小組討論、電子教案等,使學生對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體驗和認知。

二是開發融合跨學科的職業綜合英語內容。將職業綜合英語課程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學科,如歷史學、哲學、文學等互補融合,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也能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全貌,加強對傳承和發揚中國文化的文化自信。

三是構建多元化的學習應用場景。在職業綜合英語的教育教學中,應創新思維,構建多元化的學習環境,如藝術類、文化類、體育類等課外活動和團隊項目等,營造一個全方位、多元化的學習氛圍,參與式教學以“講、辯、演、練、做”多維展開[7],引導學生在多樣的文化視野下體驗傳統文化的底蘊。

四是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通過教育理論探究、思辨策略引導等方式,使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形成獨特的思考方式和價值觀念,充分發揮其批判思維的價值,在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分析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四、結語

新時代賦予大學英語新的使命,因此,全面推進和實施外語課程思政的意義不言而喻[8]。

職業綜合英語課程涉及的師生面比較廣,牽涉到價值觀塑造內容、知識傳授內容、能力培養的內容相當豐富[9]。職業綜合英語課程思政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和教師立足課程、依托教材、拓展課堂,遵循學生成長成才規律,面向社會、輻射全球,充分挖掘職業綜合英語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多渠道多方式發掘和開發課程思政元素,協同促進職業英語課程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參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新時代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歡
英語課程中華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構建——以高級英語課程為例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論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