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例兒童急性胰腺炎臨床分析

2024-01-03 05:40孟園吳婕葉曉琳吳旭紅潘玉鳳王鑫
中國醫科大學學報 2023年12期
關鍵詞:脂肪酶胰腺胰腺炎

孟園,吳婕,葉曉琳,吳旭紅,潘玉鳳,王鑫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北京 100045)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酶激活引起胰腺組織發生消化、水腫、出血、壞死的炎癥反應[1]。兒童AP多發生于5歲以上兒童,發生率為3.6~13.2/100 000,且呈上升趨勢[2]。其中重癥AP患兒起病急、進展迅速,多臟器衰竭發生率為40%,死亡率15%~30%[3]。研究[4]顯示,不同地區、不同年齡兒童AP的病因均不同,缺乏特異性。目前,兒童AP的診療缺乏公認的標準。因此,深入了解兒童AP臨床特點對減少漏診、誤診的發生意義重大。本研究收集我院224例AP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兒童AP的病因、臨床特點、治療及結局進行分析,旨在為兒童AP的診療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及分組

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消化內科住院的245例AP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根據改良的亞特蘭大標準[5]診斷為AP。AP診斷標準為符合以下3項中的2項或2項以上:①具備AP的臨床癥狀;②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升高,≥正常值上限3倍;③影像學檢查符合AP特征性變化;(2)資料齊全。排除標準:(1)慢性胰腺炎;(2)確診AP時年齡≥18歲;(3)住院時間<72 h。本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IEC-C-006-A04-V.07)。

共納入224例,其中男136例,女88例;年齡1~17歲,平均年齡(8.5±4.2)歲;住院時間4~86 d,平均住院時間(15.6±10.7)d。根據年齡分為4組:嬰幼兒組(<3歲,n=23)、學齡前期組(3~<6歲,n=44)、學齡期組(6~<12歲,n=86)、青春期組(12~<18歲,n=71)。

1.2 AP的分類

按照《NASPGHAN管理及分級標準》[6],AP分為3型:(1)輕癥AP(mild AP,MAP),無器官功能障礙且無局部/系統性并發癥,未加重慢性合并癥(慢性腎病、慢性肺部疾病等);(2)中癥AP(moderately severe AP,MSAP),器官功能障礙≤48 h,或出現局部/系統性并發癥,或加重慢性合并癥;(3)重癥AP(severe AP,SAP),持續性器官功能障礙>48 h。

1.3 研究指標

收集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包括一般臨床指標(性別、年齡)、病因(解剖異常、膽源性、特發性、感染等)、臨床癥狀[腹痛、嘔吐、發熱、腹脹、腹瀉、其他(不明原因的哭鬧、煩躁、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主要實驗室指標[發病24 h內血淀粉酶、脂肪酶、肝腎功能、血糖、血鈣、乳酸脫氫酶、白細胞、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C反應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等]、超聲影像學檢查、治療、并發癥及結局等。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病因及癥狀分析

224例AP患者中,解剖異常82例,其中胰腺分裂11例、胰膽管合流異常66例、胰管狹窄4例、胰管擴張1例;膽源性50例,其中膽結石44例、膽汁淤積4例、膽總管囊腫2例;感染30例,其中EB病毒感染10例、流感16例、肺炎支原體感染2例、結核感染2例;其他18例,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癥9例(學齡期組4例,青春期組5例)、外傷3例(腹部受外力重創引起)、基因異常1例、全身疾病5例(系統性紅斑狼瘡1例,炎性腸病4例)。主要癥狀為腹痛(92.0%)、嘔吐(54.5%)和發熱(30.4%)。MAP188例,MSAP24例,SAP12例。學齡前組、學齡期組、青春期組腹痛、發熱患者較多,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均P<0.05),其他癥狀嬰幼兒組較多,組間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01)。MAP、MSAP、SAP組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均P> 0.05)。見表1。

表1 各組患者病因、臨床癥狀和疾病嚴重程度比較[n(%)]

2.2 實驗室指標比較

結果顯示,224例AP患者中,MAP、MSAP、SAP患者的白細胞、CRP、淀粉酶、脂肪酶、ALT、AST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MAP、MSAP、SAP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比較

2.3 影像學檢查及并發癥比較

224例患者影像學檢查中,超聲檢查、胰腺CT、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的完成率分別為100%(224例)、54.5%(122例)、77.7%(174例)。并發癥統計結果顯示,胰周積液33例(MAP 2例,MSAP 7例,SAP 5例),假性囊腫8例(MSAP 5例,SAP 3例),胰周壞死5例(MSAP 1例,SAP 4例),器官功能障礙3例(SAP)。其中MAP患者并發癥僅見胰周積液。

2.4 患者腸內營養支持方式、持續時間及營養制劑種類分析

結果顯示,經鼻胃腸管進行腸內營養140例,占62.5%;經口進食84例,占37.5%,各年齡組腸內營養方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3.915,P=0.271)。各組患者腸內營養開始時間與持續時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均P> 0.05)。AP患者腸內營養制劑包括水解肽類配方、多聚配方和氨基酸配方,其中選擇水解肽類配方的患兒較多,占58.0%。見表3。各組疾病嚴重程度與腸內營養時間的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疾病嚴重程度與腸內營養開始時間、持續時間均呈正相關(r分別為0.447、0.449,均P<0.001)。

表3 AP患者腸內營養方式、營養時間及營養制劑分析

2.5 治療與結局

患者均經過禁食水、積極液體復蘇、腸內營養等系統治療,均好轉或治愈出院,無死亡病例。其中4例行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后攜帶膽管支架或胰管支架出院;3例合并呼吸功能障礙給予氣管插管呼吸支持;4例因腹腔積液過多或囊腫過大超聲引導下行穿刺引流術。

3 討論

兒童AP病因復雜,與成人多有不同,有些患兒發病并非單一因素所致。有研究[7]顯示5%~20%AP患兒中發現了胰膽管系統(胰腺分裂癥、胰膽管合流異常、胰腺發育不良、環狀胰腺、膽管狹窄和Oddi括約肌功能異常等)的解剖異常。本研究數據顯示兒童AP 最主要的病因為解剖異常(胰膽管合流異常、胰腺分裂、胰管狹窄等),占36.6%,高于以往的研究數據,可能與近年來醫學診療技術與檢測手段進步有關。有研究[8-9]報道膽源性胰腺炎發生率占3%~30%,是兒童AP最常見的危險因素,且膽源性胰腺炎多見于合并有先天解剖結構異常的兒童。本研究結果顯示膽源性居病因的第3位,占22.3%,與上述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而且常見的膽道疾病為膽結石、膽汁淤積、膽總管囊腫等。本研究結果顯示,發病原因中特發性患者較多,僅次于解剖異常,說明兒童AP中不確定因素較多,發病機制更加復雜,與既往研究[10]報道(約30%原因不明)基本一致。另外研究結果顯示,兒童AP多發生6~<18歲,與以往研究[11]結果一致。已有研究[12]顯示AP與腮腺炎、流感、麻疹病毒和細菌性病原菌感染有關,與本研究結果相似。因此,對于病因不明的AP患者需警惕是否存在原發感染。有研究[13]報道,自身免疫性疾?。ㄏ到y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川崎病和炎性腸病等)與AP相關。本研究中系統性紅斑狼瘡1例,炎性腸病4例。另外,研究[14]顯示高脂血癥性AP的發病率也逐年增多;2%~7%AP患者有代謝性因素[15-16]。本研究中9例高脂血癥性AP患者發生在學齡期和青春期,因此,中小學生應加強飲食管理,適當運動,減少高脂血癥性AP發生的風險。近年來,兒童急性復發性胰腺炎的遺傳因素(PRSS1、SPINK1、CFTR或CTRC基因變異)越來越豐富[17]。本研究中基因異常1例,PRSS1基因1個雜合突變:c.365G>A(p.R122H)。

本研究結果顯示,兒童AP主要臨床癥狀為腹痛、嘔吐和發熱,嬰幼兒AP臨床癥狀不典型。腹痛是胰腺炎的主要癥狀,本研究中92.0%患者出現腹痛,54.5%患者出現嘔吐癥狀,因此,當兒童出現不能解釋的嘔吐、嘔吐后腹痛不能緩解時,應考慮AP的可能。AP發熱常源于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壞死胰腺組織繼發感染,本研究中30.4%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發熱。

白細胞、CRP是關鍵的炎癥指標;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是AP主要篩查指標。既往研究顯示血脂肪酶、白細胞計數是預測AP患兒預后和發展為重癥胰腺炎的關鍵因素[18];脂肪酶是判斷兒童AP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19]。本研究MAP、MSAP、SAP患者白細胞、CRP、淀粉酶、脂肪酶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與以往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另外,本研究發現MAP、MSAP、SAP患者ALT和AST水平比較也有統計學差異(均P<0.05)。因此臨床上還要關注患者肝功能情況,ALT和AST可以作為病情判斷的指標。

目前國內外胰腺炎管理指南[20-21]將腹部CT,尤其是增強CT作為胰腺炎診斷的金標準。而超聲具有價廉、無輻射且不需鎮靜等優勢,在兒科患者中廣泛使用,是初始篩查可疑胰腺炎和評估兒科患者膽道異常的最佳選擇[22]。MRCP和CT檢查都需要患者配合,無法配合時還需要在鎮靜狀態下完成;但MRCP能更好完成胰膽管成像,可幫助醫生明確診斷和治療。本研究中超聲檢查的使用率為100%,明顯高于MRCP(77.7%)和CT(54.5%)。影像學檢查不僅有助于明確診斷,還能早期發現是否有局部并發癥的發生,幫助臨床醫師準確判斷AP患者疾病嚴重程度。

對癥治療是兒童AP主要治療手段,其目的是減少胰液的分泌,使損傷的胰腺充分休息。因此,在對癥治療的同時,盡早給予營養支持治療(腸外營養和腸內營養)尤為重要。研究[23]顯示,與腸外營養比較,腸內營養可以顯著降低死亡、感染、胰腺并發癥、多器官衰竭等風險。CROCKETT等[24]研究結果顯示,早期(24~48 h內)開始腸內營養可使AP患者更加受益。2021年我國AP診治指南[25]推薦在胃腸功能耐受的情況下,應盡早開展經口或腸內營養;同時指出低脂、軟食是安全的,氨基酸型相較于短肽型或整蛋白型營養制劑無顯著臨床獲益。本研究中經鼻胃腸管進行腸內營養患者占62.5%,各組腸內營養開始時間與持續時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說明各年齡段患者腸內營養的治療方案大體一致。本研究中58.0%腸內營養患者選擇水解肽類配方,水解肽類配方具有易消化吸收、熱量高等優點,已成為臨床首選的腸內營養制劑。本研究中,AP嚴重程度與腸內營養開始時間、持續時間均呈正相關(P<0.001)。

綜上所述,兒童AP多發生于6~<18歲,解剖異常、特發性是常見的病因;嬰幼兒AP臨床表現常不典型,需引起注意。目前超聲是臨床上主要檢查手段,MRCP檢查可幫助醫生明確診斷和治療。局部并發癥發生及白細胞、CRP、淀粉酶、脂肪酶、ALT和AST水平有助于判斷AP嚴重程度。主要的治療方式為對癥治療和腸內營養支持,而且AP嚴重程度與腸內營養開始時間、持續時間均呈正相關。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研究,樣本量較小,還需要多中心、大樣本的臨床數據來進一步驗證。

猜你喜歡
脂肪酶胰腺胰腺炎
同時多層擴散成像對胰腺病變的診斷效能
孕期大補當心胰腺炎
脂肪酶Novozyme435手性拆分(R,S)-扁桃酸
脂肪酶N435對PBSA與PBSH的酶催化降解和分子模擬
哪些胰腺“病變”不需要外科治療
18例異位胰腺的診斷與治療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脂肪酶固定化新材料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胰腺炎55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