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糖業“走出去”的發展形勢與路徑探討

2024-01-04 10:09藍艷華郭劍雄劉鵬程李康裕
甘蔗糖業 2023年5期
關鍵詞:糖業制糖食糖

藍艷華,郭劍雄,沈 力,劉鵬程,李康裕,劉 曉*

(1 廣東省科學院南繁種業研究所/全國甘蔗糖業信息中心,廣東廣州 510316;2 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642;3 廣東省科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研究所,廣東廣州 510316;4 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510507)

0 引言

放眼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多國滯脹的風險、地緣沖突的硝煙、氣候變化的危害、大國金融政策的負面外溢等,互聯互通和共同發展成為眾多國家共同的心聲。任何國家都需要參與到世界市場中去,不可能在自給自足、閉關自守的情況下高速發展經濟。面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及不確定、難預料因素顯著增多,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走出去”戰略正是我國積極參與世界市場的一個重要舉措。中國糖業受到國內食糖生產成本高企和國外進口糖價格低廉的雙重擠壓,正處于整合和變革的關鍵時期,為保障我國食糖供給安全,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和市場,“走出去”有望成為我國糖業發展的新出路,也是推動我國糖業發展的新契機[1]。廣西和云南早在糖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將糖業“走出去”作為推動糖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支持廣西建設面向東盟開放的合作高地、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和環印度洋地區開放的輻射中心。當前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世界各國紛紛主動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顯著提升,為制糖企業“走出去”創造了更優越的外部環境。制糖企業要深刻認識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分析“走出去”的優勢和劣勢,努力在“走出去”中發展壯大,有效地提升我國糖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2]。

1 中國糖業“走出去”的背景和意義

“走出去”戰略又稱為國際化經營戰略、海外經營戰略、跨國經營戰略或全球經營戰略[3]。馬克思的世界市場理論是“走出去”戰略思想的理論淵源和基石。

1.1 背景

黨的十八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構想,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新格局”。黨的二十大,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關系安全發展的領域加快補齊短板,提升戰略性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強化大宗商品儲備調節,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內生產供應體系,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耙粠б宦贰敝卮蟪h,以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為努力方向?!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保障糧、棉、油、糖、肉等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以高水平雙向投資高效利用全球資源要素和市場空間,推動產業競爭力提升;推動中國產品、服務、技術、品牌、標準走出去,支持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提高跨國經營能力和水平”?!妒程钱a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以提升國產糖供給安全保障能力為目的,統籌發展與安全,堅持立足國內生產、適當進口補充的供給結構,保障食糖自給率;鼓勵和支持國內企業走出去,開展食糖倉儲、物流、加工、貿易等方面的國際合作”。

1.2 重要性

食糖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農產品,既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食品、化工、醫藥等行業的重要基礎原料,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食糖產業長期以來為主產省(區)經濟社會發展、脫貧攻堅、邊疆穩定和國內食糖供給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4]。我國1960 年正式將白糖與糧、棉、油列為同等重要的戰備物資之一。2015 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農業農村部發布《糖料蔗主產區生產發展規劃》,將主產區蔗糖業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了保障食糖供給安全,穩定市場物價,商業部早在1991 年7月15 日頒布了《國家儲備糖管理試行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于2020 年12 月31 日重新頒布了《中央儲備糖管理辦法》。此外,廣西、云南等食糖主產區,也出臺地方性的食糖儲備政策。出于保護廣大蔗農及糖廠的利益,我國對食糖的進口一向實行嚴格的管控,這也是國內糖價往往高于國際糖價的原因之一。

1.3 必要性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集團化和政治多極化格局的形成,各國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成為一種潮流,中國要想謀求更大的發展,必須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出去”。中國企業“走出去”更大程度地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市場競爭,從宏觀層面講,“走出去”戰略不僅是企業戰略,更是國家戰略。

據世貿組織反傾銷委員會統計,中國企業連續十幾年遭受“反傾銷調查”“反傾銷措施”位列全球第一。應對反傾銷,除了借助世貿組織的爭端解決機制外,更為有效的方法是到海外設立企業,繞開貿易壁壘,將國內生產、國外銷售變為國外生產、國外銷售。這不但有利于緩解我國與他國的貿易摩擦,而且通過投資欠發達或經濟水平較低的國家和地區,既輸出了技術,占領了市場,又獲得了收益。此外,通過與技術先進的國家和地區合資或合營企業,可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及時了解世界前沿技術動態和國際市場行情,優化企業內部的經營活動。

目前市場飽和、生產過剩和內需不足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運行中的主要矛盾,中國企業有必要通過國際化經營向境外轉移過剩生產能力。中國糖業“走出去”,不僅可整合全球糖業資源、拓寬海外市場;還可拓展產業鏈,實現多元化發展,提升中國品牌在國際上的認知度及影響力。

1.4 意義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國內資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從國外輸入國內匱乏的自然資源和生產要素是緩解我國資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徑?!白叱鋈ァ睉鹇允侵袊m應經濟全球化的客觀需要,對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企業長遠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推動制糖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進行資源開發型海外投資,開辟新的原料來源,對于我國糖業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實施“走出去”戰略就是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類型制糖企業進行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主動參與各種形式的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拓展國際市場,培育跨國公司,增強國際競爭力,掌握國際通用規則,熟悉國際化運作,為我國糖業高質量發展開辟新的空間,并促進我國糖業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實施中國糖業“走出去”,是實現我國糖業可持續健康發展,轉移國內制糖企業過剩產能的重要途徑;是布局全球戰略糖業資源,分享世界糖業市場的重要手段;是利用國家外匯盈余、擴大市場空間、減少貿易摩擦的有效形式;是服務國家整體外交戰略,提升中國糖業地位和競爭力的重要方式。中國糖業“走出去”有利于制定新規則,提高話語權和定價權,加快催生和培育中國的大型跨國糖企,最終提升中國糖業的國際競爭力。

2 中國糖業發展概況

2.1 食糖消費市場潛力巨大 增長態勢長期持續

受人口增加、城鎮化進程加快、經濟發展等因素影響,食糖消費穩步增長趨勢將長期持續。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OECD-FAO)預測,到2024/25 年制糖期,我國食糖消費量將增長近20%達1864 萬t,食糖產量將增長近30%達1329 萬t,供需缺口壓力長期存在,對食糖進口存在剛性需求。2021/22 年制糖期全國食糖產量 956 萬t,2022/23 年制糖期我國食糖產量持續下滑至933 萬t,同比下降2.4%,食糖需求量每年約1450 萬~1500 萬t,供需缺口超500 萬t,亟需通過國儲、進口等形式進行補充。

2.2 食糖生產成本高企 國際競爭力低

我國制糖企業的生產成本已經高于食糖現貨價格,出現嚴重的產銷價格倒掛現象,而中小糖廠眾多,實力不濟,又加劇了普遍虧損嚴重的格局。為了保護蔗農,部分地區出臺了甘蔗收購的保護價,原料價格保持在相對高位,導致一段時期低價白糖大量通過走私的途徑進入中國市場,國內制糖企業出現全行業虧損。目前我國糖料收購價是泰國、歐盟、澳大利亞的2 倍多,糖料成本占食糖生產成本的70%左右,拉開了國內制糖企業與國際同行之間的差距。我國糖業發展面臨一系列制約因素,如原料蔗種植條件相對較差,主產區土壤貧瘠,極端天氣頻發;原料品種單一,種植技術水平有待提高,病蟲害頻發,機械化程度低,人工收割成本持續走高;制糖工藝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制糖企業工藝升級改造意識欠缺,總體實力不強;對糖業支持保護力度不足,產業損害貿易救濟水平有限,糖業市場(價格)調控能力有待提高等[5]。

2.3 食糖進口市場集中度高 貿易風險不容忽視

國際糖市對我國糖業市場影響加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近年來,由于我國食糖生產成本不斷高漲,進口食糖價格優勢明顯,我國食糖進口量大幅增加,糖漿等高含糖商品進口激增。根據海關數據統計,2020 年我國食糖進口已創歷史峰值(527 萬t),相當于國內消費量的三分之一。2020 年我國累計進口糖漿108 萬t,同比增長5.5 倍,折糖約等于70萬t。巴西是我國最主要的食糖進口來源國,占食糖進口量的60%以上,巴西食糖生產政策、種植情況的變動將對我國食糖安全供給產生重要影響,貿易風險不容忽視。

綜上所述,中國糖業發展已到了“國內保供給、國際重競爭”的關鍵時期。糖業“走出去”謀求發展已成為振興主產區糖業、推動制糖企業戰略重組、提升我國糖業競爭力和國際話語權的重要途徑,也是擴大中國海外食糖產能儲備、利用中國控股的外糖企業逐步控制其他區域食糖市場的重要方式。

3 中國糖業“走出去”的歷史、現狀及案例

3.1 中國糖業“走出去”的歷史

20 世紀50 年代,我國開始援建越南、朝鮮、緬甸等周邊國家的糖廠。廣東省援建越南北方永富省的河南糖廠是我國糖業第一個對外援助項目,于1958 年籌建,1959 年1 月試產移交。成立于1958年的廣東省糖業援外工作部門——廣東省輕工業廳援外辦公室,積極主動參與國家對外援建的糖廠項目。到了70 年代,我國對外援建迎來高峰期,援建糖廠項目頻繁,援建國家也從亞洲擴大到非洲、美洲等國家。90 年代后,隨著第三世界民族解放運動走向平緩,國內市場經濟開始放開自由,糖業援外工作逐漸減少。

21 世紀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與非洲、美洲等第三世界國家的雙邊合作加強,又合作興建了一批規模較大的糖廠。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經濟結構的升級調整,糖業援外內容和重點也隨之轉移,從經濟援助、援建糖廠、援建農場、技術指導轉變為科技交流合作,技術培訓是重點之一。如分別于2003、2004 和2006 年舉辦的國際甘蔗栽培技術培訓班,這是受國家商務部委托,由中國輕工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主辦,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和中輕對外廣東公司共同承辦,來自亞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24 個國家54名學員參加培訓[6]。國際甘蔗栽培培訓班的圓滿完成,再筑廣東糖業援外的新篇章,不僅進一步加強亞非拉地區發展中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密切多邊關系,而且鞏固并增進雙方的友誼,促進共同繁榮。

糖業援外工作遵循周恩來總理制定的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八項原則,以廣東省糖業先進的生產、科研、設計、制造、教學體系為堅強后盾,先后從輕工業部廣州設計院、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廣州輕工業機械廠等單位以及廣東珠三角大型糖廠抽調專業技術人員,為國家先后派遣了17 個援建項目的專家組1300 人次到越南、緬甸、柬埔寨、巴基斯坦、馬里、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幾內亞、多哥、扎伊爾、馬達加斯加等亞非國家援建甘蔗糖廠(見表1),負責糖廠廠址選擇、勘察設計、設備材料供應、廠房建筑、設備安裝調試、生產管理和技術培訓,圓滿地完成了援外任務,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了受援國政府和人民的稱贊和好評[6]。

表1 廣東省援建糖廠工程項目

3.2 中國糖業“走出去”的現狀和案例

從廣義角度講,企業走出去可分為:①企業的產品走出去——外貿出口;②企業的技術走出去——技術出口;③企業的資金走出去——對外投資;④企業的人員走出去——勞務輸出、工程承包[7]。當前,我國已從商品輸出為主進入商品和資本輸出并重的階段,從單向轉為雙向的對外開放。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響應中央政府倡導的“走出去”戰略,在國外市場設立公司或區域總部。中糧集團和光明食品集團在“走出去”方面已走出了堅實的步伐。

3.2.1 中糧集團

中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糧糖業)是中糧集團控股國內A 股上市公司。食糖產業是主營業務,也是中糧集團的核心主業之一。中糧糖業是國內最大的食糖生產和貿易企業,擁有從國內外制糖、進口貿易、港口煉糖、倉儲物流的全產業鏈運營模式。運營13 家制糖企業,22 個食糖倉儲庫(分布在重要交通樞紐和主要食糖消費市場),遍布于廣西、廣東、云南、新疆等優勢原料主產區,年產食糖 70 萬t,食糖銷量超450 萬t/年,占全國消費總量的30%。在煉糖領域,是我國食糖進口的主渠道,已形成超過200 萬t/年煉糖產能,穩居國內行業首位,河北唐山曹妃甸的煉糖廠為50 萬t/年,遼寧營口的煉糖廠為100 萬t/年,漳州糖業建成投產后,煉糖可增加35 萬t/年。

中糧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農業“走出去”號召,2011 年收購了荷蘭農產品貿易集團尼德拉(Nidera)和香港來寶集團旗下的來寶農業。2011 年7 月19日中糧集團在同其他兩大全球知名糧商邦吉和路易達孚的競爭中勝出,最終耗資1.3 億澳元(合計人民幣 8.9 億元) 成功收購澳大利亞塔利糖業 (Tully Sugar,年產原糖30 萬t)全部股份,并于2013 年將塔利糖業注入旗下中糧屯河(2017 年更名為中糧屯河糖業)。這是中糧集團“走出去”戰略下第一筆大規模的海外并購交易,塔利糖業是中糧集團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海外運營資產,不僅是中糧集團食糖產業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充分利用海外優勢資源保障供應國內市場、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的重要布局和海外橋頭堡,對于保障我國未來食糖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收購對于澳大利亞制糖業和當地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對塔利糖業股東、種植戶和其他利益相關方都是一次多贏的交易,也將推進中糧集團“走出去”戰略的進一步實施。中糧集團旨在拓展農業的全球產業鏈,努力增強其在國際糧食貿易市場的地位與話語權。

中糧集團入主之后, 在2011~2019 期間的9年,塔利糖業的產能實現了顯著提升,原糖產量也上升到歷史最好水平:壓榨量和原糖產量分別從116萬t、13.2 萬t 提高到超過250 萬t、36 萬t,翻了一番還多;壓榨效率從705 t/h 提升到最高可達780 t/h,提升超過10%;其他如提糖效率、開工率、回收率、停機時間等運營生產關鍵指標均有明顯改善。

3.2.2 光明食品集團

光明食品集團成立于2006 年8 月,由原上海農工商(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益民食品一廠(集團)有限公司組建而成。光明食品集團積極貫徹落實中央“走出去”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著糖業等核心主業,在全國、在海外實施糖業戰略布局。從2008 年開始,“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加快,圍繞核心業務并購,堅持資源型、網絡型的并購方向,遵循“符合戰略、有協同效應、價格合理、風險可控”的并購原則等思路[8]。

2009 年8 月,光明食品集團投資8.28 億元收購了云南英茂糖業60%的股權,由此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產銷一體化糖業集團。2014 年12 月光明食品集團通過麾下上海糖酒公司一舉控股了柳州鳳山糖業集團有限公司后,已擁有東方先導糖業、云南英茂糖業、廣西鳳糖集團等三大糖業平臺,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糖業龍頭地位。在云南、廣西、海南等產區擁有食糖生產基地,所控制的甘蔗面積近20 萬hm2,食糖產量超150 萬t/年,食糖銷售規模已超300 萬t/年。光明食品集團主攻原料糖,定位為“生產商的供應商”。在2022 年銷售的220 萬t 糖中,小包裝糖只有5 萬t,97.73%的糖都供應給食品生產企業。

光明食品集團自2008 年開始啟動海外并購戰略。2010 年4 月作為上海國企“走出去”的一次嘗試,光明食品集團提出以約合14 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西斯爾公司(CSR 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的企業之一,以制糖和建筑等為主業,是澳大利亞第一大糖業公司,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占據近半的市場份額)旗下的制糖和可再生能源公司,但在最后一刻輸給了新加坡的豐益國際。2010 年9 月,光明食品集團與英國聯合餅干公司(United Biscuits)進入排他性談判,收購價格約為31.6 億美元,但其后主動退出并購。隨后,在收購美國維生素零售商健安喜(GNC)、法國酸奶生產商優諾(Yoplait)等海外并購案中也是屢戰屢敗。

2010 年11 月收購新西蘭新萊特乳業(Synlait Milk)51%股份,并成功在新西蘭上市。2011 年9 月光明食品集團成功收購澳大利亞品牌企業瑪納森食品公司(Manassen Foods)75%股份,收購金額約合5.6億美元,成為當年中國食品界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案,瑪納森食品公司的并購,使得光明食品集團在澳洲、歐洲、北美的通路終端達到1 萬多家,與其在國內擁有的10 萬多個通路終端形成互補,擴大了光明食品集團“走出去”的影響力,樹立了中國國有企業良好的國際形象。2012 年5 月光明食品集團在英國倫敦與英國第二大谷物生產商維他麥公司(Weetabix) 簽約,以12 億英鎊的價格收購其60%股份,成為中國食品界最大宗的海外并購。光明食品集團屢次實施海外并購,通過收購知名國際品牌、開發先進技術、確立強有力的競爭地位,在食品行業建立起國際領先的地位。

未來糖業仍將是光明食品集團重點并購目標項目之一,而按照糖業國際化戰略,下階段重點會轉向海外的收購計劃,有望在全球糖業布局上實現新突破。對推動中國糖業模式轉型,促進中國糖業集約化經營、規?;l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對引領糖業健康、持續發展具有示范意義,對整合和帶動國內制糖企業共同發展具有羊群效應[9]。

4 “走出去”面臨的問題

4.1 為什么要“走出去”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形勢多變急變,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涌動,全球投資貿易格局、科技創新格局等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將給我國食糖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

中國糖業仍將面臨著一定的困難,但長期發展趨勢向好,尤其是國內食糖消費需求持續增長,國家糖業政策導向逐步清晰,將為糖業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從實踐角度來看,糖業“走出去”已成為中國主產區糖業發展戰略的重要部分。當前國家正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一帶一路”,正是糖業“走出去”大有可為之機。

4.1.1 經濟全球化影響

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糖業“走出去”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技術革命為海外并購提供了動力支持,也提高了可操作性。同時,經濟全球化也給制糖企業帶來壓力和挑戰。首先是進入外部環境劇變的風險期,制糖企業面臨全球范圍內的競爭壓力增大;其次面臨規則調整的壓力加大和風險加大,我國在降低關稅、開放市場、消減補貼等諸多方面面臨來自歐美等發達國家的高標準壓力,大幅收縮進行政策性補貼的空間范圍,影響我國食糖產業的穩定發展。為了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提供的便利,同時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海外并購是我國制糖企業國際化歷程的必然選擇[10]。

4.1.2 國家政策支持

我國相當部分跨國并購并不是純粹的企業行為,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經濟政策和鼓勵政策來引導企業跨國并購,并從宏觀上加以引導、協調、監督、管理和扶持,使其能順利、平穩、持續地發展。如出臺的產業政策對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及產業發展順序做出規定,為企業提供指導性方向;金融政策為企業跨國并購提供信貸和利率優惠,使企業的資金運轉順暢;稅收政策可提供稅率優惠,采用多層次差異性稅收政策,避免重復征稅,鼓勵企業用投資的利潤進行再投資;財政政策給予財政補貼,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在并購時的資金負擔[11]。我國的高速工業化和城鎮化,對甘蔗種植面積的穩定造成較大的壓力。由于支持保護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蔗農收益保護制度,制糖企業唯有提高甘蔗收購價以維持甘蔗種植面積,從而進一步推高制糖成本,形成惡性循環。國家支持糖業“走出去”,通過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和分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不斷提質、降本、增效。

4.1.3 規避貿易壁壘

我國成為各國傾銷調查的重要對象。為有效地規避貿易壁壘,不得不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尋求更多的國際市場空間。由于受多種糖源及替代品的沖擊國內食糖市場秩序,糖漿、含糖預混粉等替代品進口擾亂;玉米淀粉糖對食糖的替代規模已達到500 萬t 左右;高倍化學合成甜味劑替代規模逐年增加;其他天然甜味劑代糖消費趨勢興起;我國食糖保供穩價面臨著嚴重的挑戰。為此,部分制糖企業開始實施海外并購,使原來的出口商品實現本土化生產和銷售。

4.1.4 獲得核心技術提高競爭力

由于資金投入少、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甘蔗生產和制糖技術力量薄弱一直是我國糖業發展的瓶頸。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制糖企業之間的競爭重點由生產領域逐漸轉移到高附加值產品領域,由原來的降低成本為主,轉變為技術創新上的競爭;部分制糖企業在通過海外并購獲取核心技術方面進行勇敢的嘗試。

4.1.5 獲取自然資源

我國自然資源相對貧乏,無法滿足經濟增長的需求,而未來的經濟增長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資源支撐,因而,需要布局海外資源獲取自然資源。近年,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很大一部分源于對海外稀缺資源的收購,這也是國家戰略資源儲備的延伸與體現。我國山地多,平地少,人均耕地少,甘蔗種植成本高,甘蔗機收率不足5%,而巴西、泰國機收率接近100%。由于地租、人力、農資成本連年增長,進一步推高甘蔗、甜菜種植成本,影響農民種植意愿。加上企業連續多年虧損,糖料款支付壓力增大,噸糖生產成本較高,制糖企業產能利用率低于全國工業企業78%的平均水平,產能過剩矛盾突出,廣西、云南2 個主產區產能利用率不足60%,沿海原糖加工產能利用率不足40%[3]。因此,很有必要“走出去”,開拓糖料作物生產基地。

4.2 “走出去”的主要問題

到海外投資設廠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是直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更高層次的國際化經營方式。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尚未將海外投資置于企業發展的戰略高度考慮,缺乏海外投資的中長期計劃[12]。由此,導致企業對外投資動機不明,隨意性較強。國有企業產權問題仍然困擾著企業“走出去”,其管理體制也難以適應國際化經營的需要。此外,屬地化經營水平低,企業內部管理水平低,沒有符合實際適應并購國家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環境的商業模式。中國制糖企業應清醒和深刻地認識到“走出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教訓,正確看待海外并購,不盲目投資,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4.2.1 海外并購存在的共有風險

在全球跨國投資風起云涌、形式多樣和中國境外加工貿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的審批制度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缺乏政府的規劃指導和政策支持,受制度性因素的制約,如包括人事、薪酬、審批手續、外匯管理等立法比較滯后和體制上的制約。當前中國海外投資管理政策基本上是針對投資的審批,投資促進政策以新建企業為主,尚無有效的法律依據進行投資促進、保護和管理,而對海外上市、兼并、收購等國際通行投資方式沒有明確的支持政策。此外,投資后期的管理和監管沒有形成氣候,造成“只生不管”的尷尬局面,嚴重滯后于形勢的發展和需要[13-16]。中國企業進行海外并購面臨的共有風險(見表2)。

表2 海外并購存在的共有風險

4.2.2 中國糖業“走出去”存在的特有風險

總體來看,中國糖業 “走出去”較晚,“走出去”企業數量及規模水平有限,經營機制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境外投資處于初級階段,以甘蔗種植為主。除中糧、光明等大型企業外,“走出去”制糖企業主要在境外從事甘蔗種植、初加工或建設糖廠等投資活動,產業鏈建設不完整;同時,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國家以及非洲國家的道路、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薄弱,企業投資成本較高。

(2)東道國社會環境不穩定給投資造成潛在風險。東南亞、非洲部分國家政局不穩定等不利因素給制糖企業境外投資帶來困擾。例如,2014 年受西非埃博拉病毒及當地社會動蕩的影響,導致四川非亞實業有限公司在木倫達瓦和馬格巴斯糖聯企業停產,糖廠無法正常運營,投資風險加大。

(3)境外糖業投資面臨“兩難”問題,即產品回運難和農資出境難。中國食糖進口配額總量為194.5萬t,遠低于食糖進口需求,2017 年5 月起,中國對進口食糖采取關稅保護措施,進一步提高食糖進口關稅,制糖企業境外生產食糖回運成本高企,面臨產品回運難的問題。東南亞等國家農資條件落后,對中國化肥依賴度高,但是目前中國化肥出口需繳納出口關稅,增加了制糖企業境外生產成本,不利于制糖企業開展境外投資。

5 “走出去”的路徑和措施

5.1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模式

中國企業“走出去”可進一步促進與世界的政策溝通、資金融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更好地推動各方共同發展。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形式多樣,總結歸納起來,主要有 11 種模式[17-19](見表3)。

表3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11 種模式

以上模式可看出,中國企業想在中國市場上具有競爭力,最終要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力,積極開展海外投資,占領海外市場,創建全球化公司,從原材料的供應,零部件的采購,到產品的研發、營銷、管理、人才等都要符合國際競爭的要求。在“走出去”的過程中,通過在海外建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與國外知名企業合作,吸納海外風險投資等方式,拓展企業發展空間,也在世界市場上改寫“中國制造”的概念。

5.2 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模式

從現實來看,21 世紀初,中國企業選擇出口作為主要跨國經營方式,隨著企業實力和規模的壯大及國際經營能力的提高,再轉換到國外生產的方式。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主要有貿易式、契約式、投資式,這3 種模式各有利弊(見表4)。實際上,企業進入市場的方式并非是單一的,可能會幾種方式同時并用。企業應對目標國家市場的投資環境、文化差異、產品項目及國內有關情況和自身條件等做出審慎的評估和篩選,并對可行的進入模式進行利潤收益、風險等方面的對比分析而最后確定。一般來說,企業實力雄厚,而目標市場國家對進口設置了較高障礙,但對企業產品的現實和潛在購買力和需求很大,可考慮采取直接投資的方式,否則應采取出口或對外合作的方式。企業國際經營戰略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應該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的國際經營戰略。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首先,要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產品品牌、技術體系、信息網絡、組織管理體系和企業文化等;其次,要制定國際化戰略及其實施步驟,包括為適應環境變化而制定的中長期目標和行動方針。

表4 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3 種模式

5.3 中國糖業“走出去”的模式探討

中國糖業“走出去”要統籌立足國內糖業發展需求,推動食糖產業振興、蔗農生活富裕,推進產業布局與市場布局。在選擇國際化戰略和確定國際化經營模式時,必須從實際出發,根據制糖企業自身的特點、條件實力、經營目標、技術水平及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選擇合適的“走出去”途徑。從進入模式來看,中國糖業“走出去”的路徑和模式主要如下:

5.3.1 資源開發合作模式——提升食糖保障能力

根據《中國對外農業投資合作分析報告》顯示,從區域布局來看,中國糖業“走出去”以東南亞國家為主,并逐步向澳大利亞、南美洲等主要食糖出口國和地區延伸。早期制糖企業“走出去”主要是在緬甸、老撾開展罌粟替代種植,并逐步建立糖廠,為后期深化糖業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目前,制糖企業境外糖業開發合作已遍及緬甸、老撾、柬埔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多哥、貝寧等非洲國家[20],為滿足國內食糖市場長期穩定供給奠定堅實基礎。

5.3.2 戰略投資合作模式——提升科技創新力度

推動國內制糖企業“走出去”,有效地開展投資并購。與世界糖業發達國家進行戰略投資合作,吸收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加工工藝,培育中國本土跨國糖企,逐步加強國內調控力和國際話語權。

以湛江市華大貿易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走出去”企業以食糖貿易起步發展,逐步向上游制糖產業拓展投資,“走出去”發展現代制糖產業園。以四川非亞實業有限公司、湖北聯豐海外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走出去”企業,初期承擔中國對非洲援助項目,在熟悉援助國的國情和生產條件之后,從事甘蔗原料種植、加工與銷售,產品除滿足當地食糖需求外,直接出口到歐洲,出口免稅且常年需求旺盛。以廣西建工集團為代表的工程建設類企業,依托其在世界制糖企業設備安裝標準制定及設備配套等領域的先進經驗,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為泰國、埃塞俄比亞、幾內亞等國家承包建設現代化糖廠,開拓境外糖業市場。以中糧集團、光明食品集團為代表的企業,基于公司全產業鏈建設需求,近幾年加快在澳大利亞、巴西、泰國等世界主產糖區布局糖業資源,同時加強國內糖業資源整合,對國內外糖業資源的掌控能力逐步提升。

6 中國糖業“走出去”的對策和建議

(1)明確重點區域布局,加強組織機構保障

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和農業“走出去”戰略布局,編制中國糖業“走出去”國際投資合作規劃,進一步明確重點區域和重點國別糖業合作的目標、定位、方式和布局,分析重點國別的食糖生產、流通、貿易、外商投資政策,引導制糖企業積極參與世界糖業分工合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糖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發揮積極作用,為制糖企業“走出去”提供市場化、社會化、國際化的法律、會計、稅務、投資、咨詢、風險評估和認證等專業服務,提供外交支持和領事保護,以及監管在利益驅動下“走出去”制糖企業的不良行為,維護國家長遠利益和形象。

推動廣西、云南等省區深化與東南亞、非洲地區的糖業合作,滿足國內需要并面向其他國家市場出口[21]。主要是:①探索設立與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家的蔗糖產業合作基金,對基礎設施建設、重點示范項目、農業科技引進和人才交流項目給予資金支持;②將糖業合作納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上海合作組織等政府間多雙邊合作機制,鼓勵制糖企業積極申請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專項基金,推動中國與東南亞多邊糖業交流與合作,降低糖業“走出去”風險;③在廣西建設具有中國-東盟特色的涉糖商品專業市場和國際物流服務中心,完善倉儲、包裝、運輸等環節的基礎物流設施,吸引東盟國家投資合作合營。

(2) 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和保護制度

建立完善有效的制糖企業支持保護政策,探索建立目標價格補貼機制。通過獎勵、無償補助、貸款貼息、資金注入、股權投資等多種方式加強對糖業“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從國內角度講,要制定產業指導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保險政策等,提供融資或資金支持,減少和排除境外貿易投資壁壘,加強風險預警。從國際角度講,需與國外政府商簽多邊和雙邊協定(自貿區、投資保護、避免雙重征稅),促進國內規則與國際規則的有效銜接,注重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轉變[22-24]。如光明食品集團通過世界三大信用評級機構認可,其境外融資主要通過銀行貸款(俱樂部融資)和發行美元債等方式籌集資金,降低了成本和貸款利率2%~3%。

完善金融體系,創新金融政策。借鑒發達國家海外投資的促進與管理經驗,在加強對海外投資保護的基礎上,特別是要加快完善國內金融服務價格政策體系的建設和監管功能,為制糖企業“走出去”開展海外投資和工程承包項目提供優惠貸款、擔保及保險等更多的金融服務。如將商業銀行納入政府對海外投資、境外資源開發、境外加工貿易及對外工程承包項目的商業貸款的審批管理過程[25]。

面對相對扭曲的國際食糖市場,充分發揮政府作用,完善政府宏觀調控機制,高效運用國家儲備手段,加強對國內糖業扶持的同時,鼓勵制糖企業“走出去”的扶持政策主要是:①建立完善糖料蔗境外替代種植農資出境管理規定,對涉糖國際產能合作項目準予享受投資退稅、國內農業優惠政策、地方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費用減免;②建立完善糖業合作項目貸款貼息政策,對于國內緊缺食糖產品的回運、糖業生產資料出境等特殊環節給予適度補貼或開通“綠色通道”;③支持大型制糖企業搭建境外投資平臺,加強與糖業“走出去”重點合作國家在稅收、貿易、投資領域的政策協調,帶動國內制糖企業抱團“走出去”。

(3)建立“走出去”糖料供應聯盟和糖業產業園

探索建立東南亞及非洲糖料供應聯盟。與泰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等接壤國家建立聯盟,簽訂糖料供應協議。利用毗鄰的區位優勢,以及這些國家的自然資源優勢和勞動力優勢,開展原料生產和初加工合作,確保國內穩定的糖料供應保障。

鼓勵推動廣西、云南等省區制糖企業在土地資源豐富的境外國家建立糖業產業園,輸出資金和技術,大力開展境外罌粟替代種植,在當地大規模種植糖料作物,并逐步延伸境外糖業投資鏈條。利用中國-東盟自貿區的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政策優勢,將糖料或半成品回運到國內進行食糖精深加工,或在境外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產品,由滿足國內需要轉為內銷,或者向第三方市場出口。

(4)建立“走出去”糖業技術聯盟

建立“走出去”糖業技術聯盟,加強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受多種因素影響,中國的制糖成本居高不下,糖料作物種植成本占食糖價格總成本的60%~70%,提高中國糖業的國際競爭力需要從原料生產入手。

通過“走出去”,推動與巴西、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等技術先進的產糖國在育種、栽培、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等種植技術,以及食糖精煉、制糖機械設備等制糖加工技術的交流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糖業分工,降低國內甘蔗生產成本,提升中國糖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如與泰國制糖企業建立技術聯盟,聯合培育糖料新品種,并在國內進行田間試驗和推廣,提升國內糖料作物單產水平,以促進蔗農增收。

通過“走出去”,搭建信息交流服務平臺,以便掌握世界食糖主產區和國家的發展動態、市場信息,以及重點國別糖業發展和投資貿易政策;學習有效的生產經營和管理經驗,防范生產風險;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的制糖工藝、技術和設備,尤其是制糖循環綜合利用,在節能降耗、提高生產效率等方面對標國際的先進制糖企業,提高制糖企業“走出去”的技術水平和實力,為中國制糖企業“走出去”提供信息技術支持[26-27]。

(5)跨國并購 建立境外食糖產業鏈

鼓勵制糖企業立足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跨國糖企為發展目標,支持制糖企業面向世界主產糖國開展跨國投資并購,在世界主產糖區積極布局糖業資源,培育跨國大型糖企,擴大海外食糖產能儲備,提升中國糖業的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通過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柬埔寨、越南等自然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國家,或在贊比亞、埃塞爾比亞、幾內亞等非洲國家投資并購,或合作投資建廠,或合資新建高端精煉糖廠,或入股升級現有糖廠生產線,重點投資加工和物流體系,提升糖業投資合作的層次,以低成本進入產業鏈關鍵環節,實現本土化生產,繞開國際貿易壁壘,以降低關稅成本,產品銷往東道國或第三方市場,通過中國制糖企業控股的外糖重新恢復或擴大在中亞等地區的食糖市場份額[1]。

(6)可行性研究和風險管控

制糖企業在海外最大的挑戰是經營環境的變化,涉及政治、行政、人文、法制、稅收、環保、勞保、福利等[28]。企業存在風險防范意識不足,守法意識不足,尊重當地風俗習慣意識不足,社會責任和形象意識不足,品牌與質量的意識淡薄等問題。制糖企業對是否“走出去”,一定要有清醒的意識,做出商業判斷,而不是盲目的響應號召。

制糖企業“走出去”之前,應進行全面的自我能力評價,明確戰略目標,制定詳細、嚴謹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并研究論證風險問題。需要提前對投資國的法律法規和社會環境進行調查研究;對目標并購企業做深入研究進行客觀準確的價值評估,減少信息不對稱;要尊重當地法律習俗,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激勵機制,注重并購后的文化整合和人力資源整合;明確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對不可控風險制定有效的預案和針對性應對措施。

制糖企業在海外并購中應該注意防范風險,樹立風險防范意識。由于當前國際貨幣和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利率匯率波動頻繁,海外并購面臨著較大的金融風險,如何化解中國制糖企業海外投資風險,如何適當安排債務資本和股本資本、長期債務和短期債務、自有資金和債務資金的比例顯得尤為重要。要重視政治力量,使用公關技巧,化解政治風險;審慎科學決策選擇合適的并購方式、融資方式、支付模式等進行有效的財務風險控制;要吃透國家參與簽訂的各種國際投資保護協定,企業投資發生風險后,積極尋求國家主管部門和相關國際機構的幫助,以有效地規避海外并購的風險,避免和減少損失。此外,收購企業一般也要收購其債務,這不一定體現在收購價中,但會體現在收購后的經營中,這給日后的經營活動帶來負擔。所以,必需清楚地了解并購企業的債務情況和對外承諾,在談判中做好債務安排,化解債務風險。

(7)培育國際化經營人才和跨國領軍制糖企業

培育一批國際化經營人才,形成一批在國際資源配置中占主導地位的跨國領軍制糖企業。中國制糖企業要想更快更好地“走出去”:①要加強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了解國外的政治、經濟、法律、人文環境的國際人才;②要加強選拔使用國際化人才,特別是盡可能的利用所在國本土人才為企業服務;③要重視和利用華商、海歸、出國留學人員等各種資源和力量,世界華人是一個龐大的網絡,新一代華人,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國際化的觀念,熟悉市場經濟和新經濟,懂經營管理和外語,在國外有很好的基礎。這些國際化人才可以成為中國制糖企業走向世界的橋梁和紐帶,帶來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如廣東農墾集團在馬來西亞的橡膠項目是一個成功的模式,實行產銷一體化,生產、經營、管理基本用當地人,還在當地修學校、搞捐贈等公益事業,受到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的普遍歡迎和支持。

(8)設立中國糖業“走出去”咨詢委員會——為中國糖業“走出去”提供綜合協調服務

成立中國糖業“走出去”咨詢委員會,專門統一協調解決中國制糖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遇到的問題。借鑒加拿大在各大城市都設有加拿大企業“走出去”的中心,可由商務部牽頭,與世界主產糖國經商處、商務處派出的機構聯絡,在廣西、云南等食糖主產省區及海外中心城市設立中國糖業“走出去”咨詢委員會,負責提供中國制糖企業“走出去”有關政治、經濟、政策、文化等咨詢協調事宜。如提供當地的投資環境政策與法規,如何選擇適合的類型和行業進行投資,為中國制糖企業“走出去”提供全過程信息服務;加強對境外蔗區的統一規劃,提供種植技術(包括為境外制糖企業提供良種、地膜、化肥、農藥等),人員培訓等綜合協調服務;引導制糖企業加強合規經營,幫助防范并化解境外政治、經濟、安全等各類風險。

7 結語

我國科技創新進步很快,但不少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差距,需要繼續借鑒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在開放合作中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和投資風險加大也對中國糖業實施“走出去”戰略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中國糖業通過“走出去”戰略,逐步構建糖業全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協同一體化的經營格局,采用供應鏈管理,優化資源配置與產業布局,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促進我國糖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糖業整體競爭力。

在中國制糖企業加速“走出去”過程中,面臨各種各樣的障礙在所難免,對此需要高度的重視和保持清晰的頭腦。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奮勇前進。

猜你喜歡
糖業制糖食糖
廣西財政廳聚力促糖業高質量發展
廣西多舉措阻力糖業發展又好又快
加快提升廣西糖業綜合競爭力
多項制糖行業標準的修訂和廢止
甘蔗制糖澄清工藝優化及應用研究
自動控制技術在糖廠蒸發系統中的應用
廣西大力推動糖業變革
閩東古法制糖“老樹發新芽”
中國食糖供需平衡表
中國食糖供需平衡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