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員梅毒監測結果分析

2024-01-04 12:32王賽寒沈東榮程夢瑤通信作者
口岸衛生控制 2023年6期
關鍵詞:梅毒感染者合肥

何 翠,黃 慧,王賽寒,吳 瑕,朱 琳,沈東榮,程夢瑤,石 泉(通信作者)

(安徽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合肥海關口岸門診部,安徽合肥 230061)

梅毒是梅毒螺旋體(蒼白螺旋體)引起的一種全身慢性傳染性疾病,屬于性病的一種,傳播途徑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其次是血液傳播和母嬰垂直傳播。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膚黏膜,晚期梅毒以侵犯血管、中樞神經系統及全身臟器,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梅毒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也是我國口岸衛生檢疫部門管理和監測的重要傳染性疾病之一。2021 年我國梅毒新發病例48 萬例,發病率為34/105,新發感染人數長期占據法定傳染病的前三位[2]。安徽省是中國內地梅毒防控的重點區域[3]。還有研究顯示:安徽省梅毒發病數呈上升趨勢,且有明顯的周期性[4]。為確切了解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員梅毒感染情況,掌握分布規律及流行病學特征,為口岸梅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學依據,針對性地加強梅毒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本研究對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員梅毒監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18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安徽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合肥海關口岸門診部)參加傳染病監測體檢的出入境人員,共計44 898 人。出入境人員包括4 類,分別為勞務人員、留學人員、海事人員、旅游探親人員。

1.2 方法

參檢人員于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采用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梅毒螺旋體抗體測定試劑盒)進行梅毒初篩,試劑盒由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陽性者均接受TRUST、ELISA 及TPPA 檢測最終確診。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診斷試劑(TRUST)由上海榮盛生物藥業有限公司提供,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試劑盒為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梅毒螺旋體抗體血凝試驗(TPPA)試劑為日本東京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產品。TPPA、TRUST、ELISA 法檢測均為陽性則判定為梅毒[5]。所有試劑均在有效期內,檢驗科專業技術人員嚴格按照各試劑盒和說明書,并遵循實驗室儀器操作標準進行樣本檢測。結果判讀由高年資檢驗醫師確定后錄入體檢系統。所有陽性樣本流行病學資料從本中心體檢系統中《傳染病個案調查記錄》問卷進行統計整理。

1.3 統計分析

使用Excel 2013 軟件進行所選數據的整理并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 20.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檢出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年份出入境人員梅毒檢出情況

2018—2022 年,安徽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共檢出梅毒陽性感染者60 例,檢出率為0.13%(60/44 898)。下降率基本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2021年陽性檢出率有所回升,其他年份均持下降趨勢。2018 年梅毒陽性感染數最高,感染率為0.17%。2022 年梅毒陽性感染數最低,感染率為0.05%。經卡方檢驗,各年度梅毒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83,P<0.05)。(見表1)。

表1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員不同年份梅毒檢出情況

2.2 不同性別出入境人員梅毒檢出情況

60 例梅毒感染者中,男性53 例,占梅毒感染者總數的88.33%(53/60),感染率為0.16%,女性7 例,占梅毒感染者總數的11.67%(7/60),感染率為0.06%。出入境人員不同性別組間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53,P<0.05)。(見表2)。

表2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員不同性別梅毒檢出情況

2.3 不同年齡出入境人員梅毒檢出情況

60 例梅毒感染者中,年齡主要集中在41~50歲,占梅毒感染者總人數28.33%(17/60)。其中男性主要分布在41~50 歲,占男性梅毒感染者總人數的30.19%(16/53),該年齡段為高發人群。女性梅毒感染者主要分布在21~30 歲,占女性梅毒感染者總人數的57.14%(4/7)。(見表3)。

表3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員不同年齡梅毒檢出情況

2.4 不同職業類別出入境人員檢出情況

60 例梅毒感染者中,感染人數最多的是勞務人員,陽性數為46 人,占梅毒總感染人數76.67%(46/60),檢出率為0.19%(46/23 727)。其次是留學人員,陽性數為7 人,占梅毒感染人數11.67%(7/60),檢出率為0.05%(7/14 018)。海事人員,陽性數為4 人,占梅毒感染人數6.67%(4/60),檢出率為0.08%(4/5 073)。旅游探親人員,陽性數為3 人,占梅毒感染人數5.00%(3/60),檢出率為0.14%(3/2 070)。經統計學分析,不同職業類別人員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759,P<0.05)。(見表4)。

表4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員不同職業類別梅毒檢出情況

2.5 梅毒感染者國籍、前往國家分布情況

60 例梅毒感染者中,中國籍53 例(88.33%),外國籍7 例:其中韓國籍2 例、柬埔寨、美國、墨西哥、法國及巴基斯坦各1 例。中國籍人員前往地區前3位依次是亞洲(25 例)、非洲(23 例)、其他地區5例。(見表5)。

表5 2018—2022 年合肥口岸出入境人員梅毒感染者國籍及前往國家分布情況

2.6 梅毒感染者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及傳播途徑

在60 例梅毒感染者中,文化程度主要以初中學歷為主,陽性數35 例,占58.33%(35/60),其次是大專以上學歷,陽性數11 例,占18.33%(11/60)?;橐鰻顩r已婚為主,占61.67%(37/60),未婚的13例,占21.67%(13/60),離異的10 例,占16.67%(10/60)。傳播途徑:主要以不潔性行為為主,陽性數41例,占68.33%(41/60),傳播途徑不詳者,陽性數14例,占23.33%(14/60),配偶間傳播感染的檢出數為4 例,占總數的6.67%(4/60),同性戀傳播感染的檢出數為1 例,占總數的1.67%(1/60)。(見表6)。

3 討論

近年來,合肥口岸已連續檢出梅毒病例。本次調查結果顯示,2018—2022 年合肥口岸梅毒檢出率為0.13%,低于武漢、上海、內蒙等口岸梅毒檢出率[6-8],高于全國口岸梅毒檢出率的平均值0.02%[9]。其中2018 年陽性感染數最高,感染率為0.17%,2022 年檢出率最低,感染率為0.05%??赡芘c近兩年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出入境人員參檢人數相對減少,以及隨著實驗室檢測技術的提高,陽性檢出數更精準有關。經統計學分析,各不同年份組間梅毒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83,P<0.05)。檢出的60 例梅毒陽性感染者,男性感染數為53人,感染率為0.15%,女性感染數為7 例,感染率0.07%。梅毒陽性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不同性別組間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53,P<0.05)。從不同年齡段分析結果來看,41~50 歲年齡段感染數最高,共17 人,男性16 人,女性1 人,占梅毒感染總人數的28.33%。本次調查中發現年齡最小感染者18 歲,檢出3 例均為男性。研究顯示:青少年正處于性活躍期,伴隨著公眾“性”態度的變化,青少年的性觀念和性行為也日趨開放[10]。由于生理發育期的性態度與性知識儲備缺乏,這可能會增加梅毒感染的機會。而年長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免疫力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獲得性健康知識的積極性相對降低,如有不潔性行為史更易感染。目前諸多研究對梅毒感染的關注多在青壯年人群,而青少年及老年人不易進入到性傳播知識宣傳及干預系統中,本次調查結果提示應重點關注青少年和中老年人群。

從不同職業類別來看,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出入境人員檢出梅毒感染者以勞務人員為主,與天津及包頭口岸梅毒監測結果基本一致[11-12]。勞務人員梅毒感染檢出陽性數46 例,感染率為0.19%。旅游探親人員梅毒感染陽性檢出數3 例,感染率0.14%,海事人員梅毒感染陽性檢出數4 例,感染率0.08%,留學人員梅毒感染陽性檢出數7 例,感染率0.05%。不同職業類別人群梅毒陽性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5.759,P<0.05)。60 例梅毒陽性感染者,從感染者國籍及前往國家分布來看,53 例中國籍人員,其前往地區主要為亞洲和非洲,前往國家主要是日本、安哥拉、阿爾及利亞等。7 例外籍人員感染者主要來自韓國,柬埔寨等與中國相鄰的亞洲國家,故在梅毒防控工作中,應把前往亞洲、非洲常駐國家的中國籍勞務人員及來自韓國、柬埔寨的外籍旅游探親人員作為重點監測隨訪對象。另外,本次調查中,60 例梅毒感染者中,有3 例出現癥狀,分別以尿頻、肝功能ALT 持續升高以及皮膚體征為主,其他感染者均無明顯臨床癥狀及體征。有2 例既往患過梅毒,間斷性治療過,梅毒TP-ELISA、TRUST、TPPA 仍陽性,傳染性更強,之前都無出國旅居史;其中有1 例合并乙肝HBsAg 陽性,ALT 值持續升高近半年時長,故應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及隨訪。本次調查中通過不潔性行為感染梅毒43例,非婚性行為13 例。社會的不斷進步,隨著性觀念的改變,人們對非婚性行為逐漸開放化和多元化,感染梅毒的風險隨之增加。性行為是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男女不潔性行為更會增加梅毒發病風險。有4 例梅毒感染者均是夫妻間傳播,故避免梅毒感染在夫妻之間傳播,若一方發現梅毒感染,應積極加強預防和治療措施,梅毒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在保障夫妻雙方安全方面十分重要。本次調查中還發現有1 例梅毒感染者通過同性戀男男性行為傳播,為前往俄羅斯的中國籍留學生,無國外旅居史。這在合肥口岸連續幾年梅毒監測過程中首次發現。有研究顯示,男同性戀人群開始成為梅毒感染的主要群體,各個省市當前防范任務加重,防范前景較為嚴峻,且存在諸多因素能夠引起新發感染的出現,而年齡、性伴侶、安全套使用是梅毒的獨立影響因素[13]。倡導正確性觀念和安全性行為,加強男同性戀人群親友和社會的健康教育,尤其針對青少年學生人群,給予家庭和社會關愛,告知其避免歧視,積極接受所需治療是一項重要的社會責任。目前年輕學生同性戀感染梅毒的調查研究較少,下一步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建立長期有效的干預機制,積極加強這一類人群的性健康教育,消除恐懼心理。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和梅毒這些血液傳播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心理健康。2018—2022 年合肥口岸梅毒合并感染HIV者1 例,合并HBsAg 陽性者3 例,都是初中學歷的勞務工人,之前都無出國旅居史。其中1 例合并HBsAg 陽性者既往有梅毒病史,其他合并感染者均為首次確診。由于梅毒感染所造成的皮膚及黏膜的損害,可以使梅毒患者感染HIV 的機率增加2~5倍[14]。而HIV 感染者免疫力進行性低下的特點,其他疾病的重疊感染機會也增加。有研究報道:梅毒、生殖器皰疹等性病的發生在HIV 的傳播中會起到協同作用[15]。感染梅毒后會對患者細胞免疫功能有所影響,機體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可導致免疫功能降低,在某種程度上更易合并HBV 及其它病毒感染[16]。當梅毒患者同時HBsAg 陽性、HIV 抗體陽性,會發現疾病臨床表現復雜,癥狀輕重不一,治療相對棘手。因此,在監測梅毒感染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強合并其他傳染性疾病感染者的臨床研究。

從本次調查來看,合肥口岸檢出梅毒主要感染者為中老年男性勞務人員,大多數人對梅毒的關注和預防意識并不強烈,應將梅毒的防治知識結合到乙肝、艾滋病的防治宣傳中來,廣泛宣傳梅毒感染的特點,使其了解梅毒合并其他傳染性疾病所帶來的各種危害,以及與其他傳染性疾病的關系。針對重點危險人群,相關部門應加強監測力度,提高監測技術,多種措施提高對疾病的認識度,從根本上減少傳染性疾病在口岸中的傳播和流行。

猜你喜歡
梅毒感染者合肥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合肥的春節
合肥的春節
艾滋病感染者就醫和就業歧視狀況調查
合肥:打造『中國IC之都』
高齡老年混合型神經梅毒1例
梅毒螺旋體TpN17抗原的表達及純化
HIV感染者48例內鏡檢查特征分析
生態合肥
IgM捕捉ELISA法對早期梅毒的診斷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