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FPGA+ARM 的太赫茲成像最小控制系統設計

2024-01-05 07:21于超秦華劉楠丁朋黃丹飛
關鍵詞:高電平赫茲時序

于超 ,秦華,劉楠,丁朋,黃丹飛

(1. 長春理工大學 光電工程學院,長春 130022;2. 長春理工大學 中山研究院,中山 528400;3.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蘇州 215213)

太赫茲波通常是頻率位于0.1~10 THz 之間的電磁波,它在電磁波譜中介于微波和紅外波段之間,處于宏觀電子學向微觀光子學過渡的特殊位置。 相比微波等低頻信號而言,太赫茲波能承載很大的信息量,空間分辨率更高。 其次,相比紅外等高頻信號而言,太赫茲波能量更低,其輻射不會因電離而破壞被檢質,適用于針對人體或其他生物樣品的檢查,具有穿透性強、能量低、光譜信息豐富、相干性好、瞬態性和寬帶大等優異的特性[1]。所以太赫茲成像系統對速度和響應靈敏度有極大的要求。而且太赫茲成像技術有更為廣泛的實際應用,在人體安檢、醫學成像、無損檢測、軍事偵查等眾多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2]。

2016 年,Han 等人[3]設計了一款基于InGaAs肖特基勢壘二極管檢測器的緊湊型太赫茲反射掃描儀,該檢測器在250 GHz 下最大響應率達到300 V/W,最小噪聲等效功率(Noise Equivalent Power,NEP)達到38 pW/Hz1/2。 2017 年Wen 等人[4]團隊提出了一種128×128 像素的非電焦平面陣列探測器,響應時間為140 ms,3.11 THz 下的NEP 為2.9 nW/Hz1/2,由此選用基于AlGaN/GaN 的HEMT 太赫茲探測器陣列[5],平均響應度可達217.6 kV/W,平均NEP 小于100 pW/Hz1/2,其與專用CMOS 讀出電路ROIC 倒裝互連集成的32×32 太赫茲焦平面成像傳感器,具有高靈敏度、高速和室溫工作的優勢,所以控制系統平臺的速度、實時性應具有很大優勢,FPGA 為最佳選擇,其次為ARM 和DSP。

林定君等人[6]通過FPGA 將被動太赫茲成像系統采集的數據傳輸到上位機,并且張谷祥等人[7]通過FPGA 設計了雙目采集系統,其中特定且繁雜的以太網控制、DDR 控制耗費了大量時間和FPGA 資源。王笑寒等人[8]利用FPGA+DSP 研究的監控系統不僅耗費了時間資源,并且此種架構電路復雜,功耗高,不易小型化。

而ARM 處理器整合的硬件資源可縮短復雜邏輯實現周期、節省FPGA 資源,所以滿足系統可定制、高速度需求的最佳實現方式為集成FPGA+ARM 的zynq。zynq 全稱是Zynq-7000 All Programmable SoC,其是賽靈思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全可編程片上系統(APSOC);它由雙核ARM Cortex-A9 處理器和FPGA 邏輯部件組成,并將兩者優勢完美結合,可高效利用資源、使體積顯著縮小、可靠性和系統整體性能明顯提高,為未來加入烏班圖系統的電子學相機研制打下基礎。

本文針對基于AlGaN/GaN 的32×32 太赫茲焦平面成像傳感器,設計了一種基于Zynq-7020 平臺的太赫茲成像最小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包含FPGA 硬件邏輯定制的軟核以及ARM 操控硬核和外設的程序邏輯。太赫茲成像系統結果表明,通過USB2.0 系統能將光斑清晰和快速地顯示在上位機,幀頻能達到50 Hz 左右,而且ARM可嵌入系統和應用程序的優勢為未來高集成度、小型化的太赫茲相機提供了基礎[9-10]。

1 太赫茲成像控制系統架構

圖1 為本文提出的基于FPGA+ARM 異構的太赫茲成像最小控制系統架構圖,它包括可編程邏輯FPGA 端的命令接收和解析、時序控制、ADC 控制、數據緩沖和AXI 接口控制模塊以及處理系統ARM 端的中斷、DDR 控制器和USB 控制器等資源調度和管理。PS 端通過USB 接收上位機命令并將其傳給PL,當中斷來臨時,將DDR 存入的數據經USB 上傳到上位機,而PL 端則通過命令接收和解析模塊更新時序控制參數,ROIC經時序控制輸出的數據通過ADC 轉換后進行乒乓緩沖,最后數據通過AXI 接口進入PS 端。PL端按照PS 端的命令對ROIC 進行相應的控制并采集數據傳回PS,實現太赫茲成像的控制。PL端和PS 端之間能夠進行高速的數據通信,實現命令下發和數據上傳之間的同步,從而使整個系統協調工作[11]。

圖1 太赫茲成像最小控制系統架構圖

這個系統充分結合了FPGA 與ARM 在成像控制領域的優勢。 焦平面成像傳感器的控制,包含有靈活的外部器件的控制和通信高速接口設計,以及上下位機高速通信交互、數據緩存和事務調度。器件控制根據命令和手冊靈活配置時序,高速接口依協議產生固定的時序,因而需要靈活性高、并行度更強的控制器,所以在本系統選用FPGA 來實現。 而上下位機數據通信的控制時序比較復雜,并且數據緩存控制邏輯耗費時間和資源,所以由事務分配能力突出的ARM 處理器來完成,只需在已有的硬件基礎上調用相關函數即可。 由此,通過在FPGA+ARM異構器件合理分配事務,可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使太赫茲成像控制系統速度更高、靈活性更好、效率更高。

2 FPGA 端模塊設計與實現

2.1 ROIC 控制

ROIC 時序控制模式有全像元掃描、行掃描、列掃描和單像元掃描四種,需要通過時序模式、行列固定地址和ROIC 工作時序要求,生成行場同步和行列地址信號輸入到ROIC 的行列地址控制寄存器組,具體包括幀同步信號FRAME、行同步信號ROW_SYN、行列地址信號ROW_SEL 和COL_SEL;行掃描、列掃描和單像元掃描可以根據全像元掃描和輸入的固定行列地址實現,全像元掃描時序如圖2 所示。在FRAME 高電平期間,FPGA 輸出有效的行列地址信號,行列地址均為0 到31;自FRAME 的上升沿開始,輸入第一行地址信號,行同步信號ROW_SYN 為低電平,電路處于信號建立階段,ROIC 模擬通路打開并將第一行像元變為有效元。最小系統因ROIC 器件特性將建立時間設為300 μs,之后ROW_SYN為高電平,電路處于讀出階段,此時開始輸入列地址信號,并通過列控制電路逐次選擇輸出每行的模擬電壓。 輸入最后一個列地址后將ROW_SYN 置低,經過20 μs 消隱后,開始下一行的建立時間和行列地址輸入;當第32 行消隱完成后,FRAME 置低。 太赫茲成像最小控制系統每列讀出時間設為10 μs,ROW_SYN 周期則為640 μs 且不大于FRAME 低電平時間,所以本系統FRAME 低電平時間設為670 μs。

圖2 CMOS ROIC 全像元掃描控制時序

圖2 中S1和S2為行建立階段,時間為300 μs。FPGA 依據圖2 輸出固定時序發送到ROIC,ADC將ROIC 輸出的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并發回FPGA,最后FPGA 通過ARM 把數據傳輸到上位機進行顯示。通過連接示波器和芯片引腳可觀察FPGA 實際輸出的ROIC 控制時序,結果如圖3所示,頻率達到47.3 Hz,滿足系統要求。其中D2代表FRAME,D1代表ROW_SYN,D5~D9代表ROW_SEL[4]到ROW_SEL[0],D10~D14代 表COL_SEL[4]到COL_SEL[0],從圖中可以看出實際和理論時序圖相符。

圖3 ROIC 實際控制時序

2.2 ADC 控制

系統選用ADS8422 為模數轉換器件,該芯片是一款具有內部采樣和保持功能的16 位電容器型多位SAR、最高采樣速率達4 MHz 的A/D 轉換器;同時它具有-4~4 V 偽雙極、全差分輸入范圍并且內置4.096 V 基準電壓VREF 和基準緩沖器,采樣精度高達16 bit。它不僅可以將差分輸入信號轉換成16 bit 并行數據,還可以通過COMMOUT引腳設置模擬輸入共模電壓從而實現單端輸入,本系統模數轉換采用單端輸入和內部基準電壓,輸入范圍為0 到2VREF,滿足太赫茲成像控制系統高速、高精度和低功耗的要求。圖4 為設計的ADS8422 引腳連接圖,左側為模擬引腳,右側為數字引腳。 COMMOUT 引腳輸出2.048 V用于設置模擬差分輸入的共模電壓,將單端輸入信號轉為差分信號,可有效抑制干擾和共模噪聲,降低了偶次諧波,而且高信噪比會獲得更有效的圖像信息[12]。 FPGA 通過DB0 到DB15、BUSY 和CVST_N 信號與ADC 建立連接,完成對ADC 的控制,使其在每個列地址讀出時間內對ROIC 輸出信號采樣8 次,之后對數據求和取平均以提高采集精度。

圖4 ADS8422 引腳連接

FPGA 與ADC 之間的信號交互時序設計如圖5 所示。FPGA 通過CVST_N、BUSY 和DATA 信號,與ADC 建立數據交互,完成數據的采集。CVST_N低有效,和CVERT 都是模數轉換信號,孔徑延遲t3為CVST_N 下降沿到實際開始模數轉換的時間;BUSY 是模數轉換和數據有效標志信號。CVST_N 初始為高電平,拉低后BUSY 和CVERT變為高電平,表明ADC 從采樣模式切換到轉換模式,模數轉換過程中,兩個輸入都與任何內部功能斷開。CVERT 高電平持續t5后拉低,表明模數轉換完成,而CVST_N 低電平持續t1后變為高電平,再經過t2后完成下一次采樣,t4為轉換周期。CVST_N 低電平持續t7后,數據在ADC 內部已經轉換完成,再經過t8后BUSY 為低電平,表明此時為有效數據,BUSY 在轉換過程中保持高位。如果在轉換結束時檢測到CVST_N 高,設備立即進入采樣模式,模擬輸入連接到CDAC。其中ACQUISITE 為數據采樣信號,與CVERT 完全相反,高電平采樣時間為t6。

圖5 ADS8422 模數轉換控制時序

將FPGA 產生的ADC 控制時序通過引腳連入示波器,可觀察到實際的控制時序,如圖6 所示。D0代表列地址時鐘ADD_CLK,頻率為100 kHz;D1代表行同步信號ROW_SYN,D3代表CVST_N信號,D4代表數據ADC_RDY 數據有效信號。D3和D4說明每個像素點連續采集8 次,之后加權平均,輸出最終像素值。 從圖中可以看出實際和理論時序圖相符。

圖6 ADS8422 實際行列控制時序

3 ARM 端USB 通信設計與實現

USB 接口作為主機和外設間高速穩定的雙向通道,在圖像數據采集、控制科學中廣泛應用。本文將USB2.0 的slave FIFO 工作方式和ZYNQ7020的ARM 端USB 控制器有機結合,設計實現了USB和上位機的雙向通信。圖7 為USB 雙向通信系統框圖。

圖7 USB 通信系統框圖

USB 控制器使用ULPI 協議通過MIO 的12 個引腳連接外部ULPI PHY,該IP 核一側通過UTMI接口或PHY 與PC 機端進行通信,另一側則通過AHB 總線與ARM 相連。每個控制器都是連接到PS 的AHB 總線主機,并且通過控制器的APB 從接口訪問控制和狀態寄存器。其中DMA 引擎負責在Rx/Tx FIFO 和系統存儲之間移動USB 事務數據,數據結構由設備隊列頭和設備描述符組成。 傳輸完成后,DMA 會將描述符寫回系統內存,這些FIFO 通道可以同時保持異步運行。協議引擎負責解析USB 令牌包,生成響應包并執行錯誤檢查功能,將數據移動到DMA 控制器。它還會向DMA 引擎報告所有傳輸狀態。ZYNQ7020芯片不帶USB 接口的處理,不能直接處理USB 總線上的DP、DM 的差模信號,所以使用高速USB 2.0 收發器USB3320 PHY 芯片,可以把DP、DM 上的差模信號轉成共模信號。

軟件設計部分:通過固件程序驅動USB 控制器來完成USB 雙向通信。首先需要查找USB 控制器配置信息,然后通過配置信息初始化控制器,接著設置中斷系統和端點信息,最后通過發送和接收函數將數據路由到上位機或FPGA 端。為了簡化開發周期,只需在SDK 提供的固件框架上進行修改即可。系統上電并加載固件程序,主機通過控制管道進行枚舉,可獲得設備基本描述信息,例如PID、VID 等等。之后主機對設備分配地址,獲取設備描述符、配置描述符和端點描述符等等,所以只需對ID 及描述符等配置信息做一些修改即可。

圖8 展示的是設備端點信息的配置。 本設計采用端點0 的雙向控制傳輸以及端點1 的發送、接收批量傳輸,端點0 采用2 個64 Byte 緩沖器,端點1 采用16 個512 Byte 緩沖器。通過固件的ID 生成對應的驅動程序并裝入內存,最終可實現USB 雙向通信。

圖8 USB 設備端點信息

4 控制系統實現及實驗結果

配備Zynq7020 開發板、340 GHz 頻段AlGaN/GaN HEMT 太赫茲探測器陣列及配套底板、光源和ADC 板、上位機軟件和PC 機并搭建整個太赫茲成像最小控制系統,然后將以上硬件系統部分封裝成IP 核并添加到模塊化設計中,接著添加PS,完成軟硬件設計,最后將文件燒寫到芯片內,整個系統耗費資源如表1 所示。

表1 太赫茲成像控制最小系統消耗資源表

從表1 可看出BRAM 存儲器資源利用率較大,系統內部存在冗余,后期可對設計進行優化。

圖9 和圖10 是無太赫茲光源的不同掃描方式的圖像波形顯示結果,其中圖9(a)和圖10 橫軸為列號,縱軸為行號,圓形的橫軸為像素位置,縱軸為像素值。通過圖9(b)中波形可將疵點在圖9(a)中標出,疵點分別位于第19 行第15列和第31 行第2 列,其像素值與平均像素值相差大于50%。 圖10 為第30 行和第14 列掃描結果,用紅框標注出兩個疵點。

圖9 無太赫茲光源下的全掃描顯示結果

圖10 無太赫茲光源下的行列掃描圖像顯示結果

探測器被太赫茲光源照射,焦平面陣列(Focal-Plane Array,FPA)成像結果如圖11 所示,其左下位置出現明顯光斑,太赫茲光頻率為94 GHz,低于FPA 探測器頻率。ROIC 控制時序幀頻為47.3 Hz,每幀2 048 字節有效數據,數據實時傳輸并儲存于DDR,之后通過PS 實時讀取數據并將其發送上位機。上位機每收到A字節有效數據,需要時間為T秒,其中A實際測得為20 275 200,T為209.354,故實際幀頻F計算可得:

圖11 94 GHz 太赫茲光源照射下的圖像顯示結果

式(1)與預期相符并滿足系統需求,所以最小控制系統能夠實現多種掃描方式的太赫茲實時成像。 系統結合ARM 和FPGA 優勢,性能更強、集成度更高,為后期小型化的太赫茲相機設計做了準備。

5 結論

本文提出了一種ARM+FPGA 軟硬件邏輯協同設計的太赫茲成像最小控制系統,系統將DDR 和USB 總線驅動通過PS 端固有的硬核完成,節省了FPGA 端的觸發器和LUT 等資源。系統通過AXI 協議框架和C 語言縮短了開發周期,高效利用資源,合理分配功耗,而且FPGA+ARM異構大大提高了系統性能和集成度,確保了Zynq 控制系統方案的可行性,為后期高集成度小型化太赫茲相機的設計奠定了基礎。受限于ROIC 行建立時間,本系統數據傳輸速率僅為0.775 Mbit/s,所以后期可針對多個FPA 陣列進行驅動成像,并且還需對探測器陣列進行非均勻性動態校準和圖像處理,以此來提升電壓響應度、降低噪聲等效功率,獲取更高質量的圖像。

猜你喜歡
高電平赫茲時序
一種基于FPGA的PWM防錯輸出控制電路
基于Sentinel-2時序NDVI的麥冬識別研究
TS-03C全固態PDM中波發射機開關機控制電路原理及故障分析
基于雙頻聯合處理的太赫茲InISAR成像方法
太赫茲低頻段隨機粗糙金屬板散射特性研究
太赫茲信息超材料與超表面
基于FPGA 的時序信號光纖傳輸系統
DM 50KW中波廣播發射機欠推動故障分析
一種毫米波放大器時序直流電源的設計
PDM 1kW中波廣播發射機保護電路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