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語中考的思維層次剖析與“三讀”策略

2024-01-05 16:16吳國成
校園英語·下旬 2023年6期
關鍵詞:學習活動觀策略

摘 要:各地中考英語試卷的命制越來越重視對思維品質的考查,本文通過對中考各類題型的剖析,聚焦對思維品質考查的變化,旨在進一步推動當下的課堂教學改革,改變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筆者以英語學習活動觀為指導,將文本解讀的思維過程設計為“三讀”策略,即覽讀(read)、思讀(think)、享讀(share)三個維度,首先是文本深度解析,其后是思維廣度跨越,最終是文化高度提升。該教學策略按照新課標的要求融“教—學—評”一體化,讓思維品質的提升途徑脫虛向實,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關鍵詞:中考命題;思維層次;學習活動觀;“三讀”策略

作者簡介:吳國成,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教師發展中心。

作為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隨著新課標“教—學—評”一體化教學要求落地,中考英語試卷的命制也越來越重視對題型內容中思維含量的考查。以往機械考查知識記憶,或考查閱讀技巧的方式,無法實現對學生思維層次的界定,也無法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真正提升,對教學的反撥也就成為無源之水。隨著國家對綜合型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增加,教學目標的定位與實施也逐漸從知識到能力,最終到素養提升,而思維素養成為素質培養的核心。

思維品質作為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目標,反映學生在理解、分析、比較、推斷、批判、評價、創造等方面的層次和水平。思維品質的提升有助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然而在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往往比較空泛,沒有具化的實施路徑策略,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英語中考題型中的思維活動層次可釋義分類如下:注重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這是低階思維的學習理解;注重考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中階思維的應用實踐;注重考查思維過程、創新意識,這是高階思維的遷移創新。學習活動觀的第一個層級比較關注對文本的基礎認知,第二個層級則較為注重對文本的深層次解析,第三個層級則聚焦于超越文本的主題凝練和新情境創設。這三個層級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螺旋連續提升,這正是新課標中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層構設計的重要目標。

一、中考命題在培養思維品質方面的設計

基于新課標,簡析近兩年的中考命題思路,對思維的三個層次題型的全面考查,反撥英語教學發生著如下幾方面變化:

英語中考題型中的單項填空、詞匯填空、句型轉換等,基本以單句形式呈現,主要考查詞匯、句型、語法等基礎性知識,較多側重于記憶領會、分辨提取。思維含量不高,相當于學習理解層次。

完形填空、閱讀理解、閱讀表達等題型,基本以語篇形式呈現,考查文本剖析、主題凝練,同時還有立德樹人、文化涵養等多方面目標,較多側重于區分、判斷、評點等,思維含量明顯提升,相當于應用實踐層次。

書面表達(作文)這一題型是圍繞某個話題,完全在新的情境中組織,要求學生在具備較高語言基礎能力的基礎上,圍繞主題進行論證、設計、構建文本,同時充分展示個人的思維和文化素養,有著很高的創新性、開放性、綜合性,給了學生充分的個人展示及表達的空間,思維含量很高,相當于遷移創新層次。

那么,對思維的三個層次的考查,各地中考命題是怎樣設計安排的呢?

(一)思維層次的題型占比安排

以2022年北京中考英語試卷(聽說除外,共60分)為例,單項填空6分,屬于學習理解層次;完形填空、閱讀理解、閱讀表達這三大項共44分,屬于應用實踐層次;書面表達10分,屬于遷移創新層次。以此類推,蘇州、南通等地的中考卷(題型略)題型思維層次的分析對比如下(見表1)。

各地根據實際,對不同的思維層級題型做適度安排,都比較注意平衡。通過對比可以發現,南通卷較多關注夯實基礎,學習理解層級的題型占比近30%,中高階超70%;蘇州卷和北京卷較為關注中高階思維考查,占比達90%。各地均在應用實踐這一層級不約而同給予了最多關注,都超過50%,反映出命題的穩定性與實用性同步。而在遷移創新層題型方面,蘇州占比高達25%,力度較大。綜上,無論占比高低,各地對思維的所有層次都有所考查,并沒有太大偏頗。

(二)思維層次的梯度上升設計

近幾年,根據思維層次對單項題型進行分層設計也成為一種趨勢。

以2021年蘇州中考英語試卷中的閱讀表達題為例。閱讀文章后,回答三個問題:

58. What's the name of...?

此問進行信息的找尋,較為簡易,屬于學習理解層次。

59. How did the baby hippo...?

此問對文本全面理解,需要對各種因素進行梳理、選擇、運用等,屬于應用實踐層次。

60. In your opinion, where... five years later, a zoo or the wild? Why?

此問題提出讀后的邏輯觀點,進行假設、計劃、建構等,屬于遷移創新層次。

由以上題型分析可以看出,三問的設置環環相扣,逐步提升,科學合理,考查的區分度很好。

(三)思維層次的中高階次提升

通過對各地試卷的分析歸納可以發現,中考對低階思維類的題型分值一直在持續調整弱化,命題趨向中高思維層次是趨勢。

以2020、2021、2022年蘇州中考英語試題題型分值對比為例(見表2)。

2020年,句子翻譯15分,題型思維層次較低,2021年被取消;2021年單項填空10分,缺乏語篇支撐,2022年被取消。詞匯檢測2022年增加3分,從之前的單句填詞題型分值中抽出2分,共5分賦值給創新題型“閱讀下面短文,從方框中選擇適當的單詞或短語,在答題卡標有題號的橫線上,填入其正確形式?!边@兩年,蘇州卷被取消的題型分值被分別賦予了閱讀理解、短文填空、閱讀表達及書面表達等中高階思維題型,這也是響應國家“命題不斷優化考查內容、豐富呈現方式、創新設問角度,強調思維過程和思維方式,鼓勵學生多角度主動思考、深入探究注重考查支撐學生未來長遠發展和適應社會進步要求的關鍵能力,讓善于獨立思考、認知能力強的學生脫穎而出”的要求。

基于“雙減”政策,近兩年各地英語命題不在基礎題上加重學生負擔,所有考點在課標及教材中均有落腳點,試題取材來源于社會生活和學習經驗,學生較為熟悉,沒有突兀的感覺。試題的命制突出“基”“實” “新”?!盎笔沁x擇課標規定的考點,重視基礎學習;“實”是結合生活與時代的素材,創設實際運用的情境;“新”是開放主觀的題目越來越多,關注對高階思維能力的考查。以上各種題型,多角度考查了學生的價值觀、人文觀和思維品質,以及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反撥初中英語教學必須切實落實新課標提出的學習活動觀理念。新課標指出,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明確活動是英語學習的基本形式,是學習者學習和嘗試運用語言理解與表達意義,培養文化意識,發展多元思維,形成學習能力的主要途徑。共磨共研、共學共享,中高階的思維品質才能得到有效激發和培養;師生共研話題、交換思想、展評成果,深度思維才能真正發生。教師應以學習活動觀為指導,從“what”“why”“how”這三個方面來引導學生對語篇、單元和模塊來進行學習流程的建構。

二、“三讀”策略在培養思維品質方面的運用

為了提升學生的人文和思維素養,建構清晰的語言邏輯能力,筆者設計出圍繞培養思維品質的“三讀”策略并具體應用在日常英語教學中。這一教學策略的主要目的是在重視語言能力的同時,引導師生更多聚焦思維不同層次的理解、思考與分享的連貫性?!叭x”策略的基本維度和層級分為三個:“覽讀(read)”階段,這個階段是基于文本,引導學生解讀文本的關鍵信息和語言特點,掌握文本的語篇結構,理清故事的發展順序;“思讀(think)”階段,引導學生梳理脈絡,充分深度剖析文本,挖掘主題,分析作者的情感態度;“享讀(share)”階段,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升華人物價值,潛移默化地映射讀者的文化意識,分享讀者的人文素養。聚焦思維品質提升的“三讀”教學策略可以分別從平行維度或縱向層級實施對文本的分析解構,對中學“教—學—評”一體化創新實踐能夠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

“三讀”閱讀策略可以運用于中考文本類的各種題型,以完形填空為例,目前常見的完形填空往往選取記敘文,也就是常說的故事類文章。首先是故事情節線,故事發展的脈絡和情節,俗稱“明線”?!懊骶€”主要圍繞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高潮、結局等先后順序,主要考查對情節發展的分析判斷。其次是人文情感線,人文素養、情感態度呈現的過程,主要可以關注文本中每個細節所表達出的有關情感態度,俗稱“暗線”。最后則主要圍繞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觀點態度,考查對故事主題的推理與評點。

以2021年包頭中考英語試卷中的完形填空題為例,文本第一段主要敘述了“我”少年時因自己的聲音奇怪,從而不愿再參加外界活動;第二段這敘述了“我”長大后成了一名教師,“我”仍然對上課感到恐懼,卻有一個學生表示很喜歡我的聲音;第三段敘述了學生的日常表現,例如沒有任何人布置,他們也能保持衛生潔凈;最后一段“我”想要幫助更多像他這樣內向的人。如果按照故事情節的順序進行閱讀理解,最后可能歸納出的主題是師生間互相的關愛與幫助。如果采用“三讀”策略進行文本閱讀,能夠更加準確地凝練語篇主題。首先對文本的故事情節進行“覽讀(read)”,把握語篇內容,要在關注故事信息的同時,注意情緒態度的變化。第一段作者內向羞澀不自信;第二段作者緊張不安,但后來演變為情感態度上得到了滿足;第三段作者心態開始平和陽光;第四段作者立志將來要幫助與他類似羞澀內向的人。接著進入“思讀(think)”階段,引導學生深度剖析作者的情感態度。從少年時的“沮喪、緊張、拒絕”,文本中出現的關鍵詞句有avoid attending events、though a little nervous、a bad choice to be a teacher;而在成為教師后獲得學生的肯定,變得“激動、輕松、自信”,文本中出現的關鍵詞句有most excited face、my body felt as light as a feather;接下來作者待人接物發生了轉變,整個人“陽光、整潔”,文本中出現的關鍵詞句有thing surprised me most、leave their areas tidy;最后日漸成熟,立志幫助更多與他類似的人,把溫暖和關愛繼續傳播下去,文本中出現的關鍵詞句有one of the greatest experiences of my life?;诠适虑楣澋陌l展,根據“思讀”的要求,就能讀懂作者的情感態度,這些表達人文情感的答案也就不難選出了?!叭x”的最后一環是“享讀(share)”階段,引導學生升華人物價值,分享讀者的人文素養。從剛開始作者不自信、自我否定,慢慢得到別人的肯定,嘗試著肯定關愛別人,最終立志幫助更多人。這是一個陽光勵志的故事。唯有通過層層解讀,思維不局限于僅對文本故事的理解,而是要不斷深入和超越文本,將故事的主題和人物的價值剖析出來,如此才真正讀懂了一篇文章,學生的核心素養才會得到全面的培養。

在以上教與學的過程中,適時穿插評的活動。通過work menu、mind map等方式考查對文本的基礎理解;通過reading circle、fur-discussion等方式研討對文本的深度思考;通過show time等方式評點學生創作的作品,最終完成對文本意義的分享和感悟。

三、結語

結合新課標及《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研究各地中考英語試卷可以發現:中考試題基于立德樹人,更多聯系生活實際,結合主題探究,越加靈活開放,命題的目標、結構和功能都在變化。題型分值在思維層次、主題語境、個性表達等方面更多予以傾斜。中考改革正以勢不可擋的力度往縱深推進,反推我們的教學改革也是不容遲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準確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和目標要求,引導學生在學習和運用英語的過程中,通過學習跨文化視域下的人文、科學等豐富的知識,習得優秀的文明和文化成果,獲取知識、理解內涵、比較異同、辨別真偽,實現對原有知識的重構或豐富?;谟⒄Z學習活動觀的“覽讀(read)、思讀(think)與享讀(share)”“三讀”策略無論從平行維度或者縱向層級組織實施,都能夠較好的對應學習活動觀,從理解到凝練到升華,思維品質的培養與提升得以最終的實現?!半p減”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必須在新課標的引領下,迅速做出適切調整和改變,唯此,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和學科育人目標的才能真正實踐落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王薔.課程實施是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關鍵環節和重要保障[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5):3-11,19.

猜你喜歡
學習活動觀策略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見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基于“六要素”整合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實踐探索
我說你做講策略
新課標指導下的思維性活動課教學策略
基于學習活動觀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基于學習活動觀開展高中英語教學實踐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英語學習活動觀下的“以聽帶寫”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