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動體驗視角下Z世代祈福設計研究

2024-01-05 05:23江南大學邊旭晶沈杰
藝術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祈福傳統文化

江南大學/邊旭晶 沈杰

中國年輕Z世代有強烈的文化自信,傳統文化也越來越受到年輕Z世代的追捧。Z世代(Generation Z)是1995—2009年出生的“網絡土著”。傳統祈福文化受到Z 世代的影響,產生了“網絡祈?!钡膩單幕种??!捌砀!笔侵袊环N傳統古老的祈求文化,逐漸朝向年輕化和互動體驗方向發展?;芋w驗由“互動”和“體驗”兩個詞構成,“互動”的意思是“彼此影響,互相推動”?!绑w驗”的含義在字典中的意思是親自處于某種環境而產生認識,是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和感悟?;芋w驗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A·諾曼在著作《設計心理學》中所闡述的消費者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產生的本能層、行為層到反思層的體驗感受。因此,傳統祈福文化內涵如何在傳承與創新中找到平衡。一方面滿足Z世代的訴求,讓其感受到正統祈福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要保持傳統祈福文化的內核的同時,利用新技術新手段進行傳承創新。本文將探索互動體驗視角下傳統祈福文化設計開發的新路徑,使年輕Z世代感受到真正傳統祈福文化的魅力,進而推動文化傳承。

一、Z世代祈福研究現狀與需求

(一)Z世代祈福研究現狀

近年來,Z世代祈福研究在設計領域中少有涉及,關于祈福文化的設計依舊停留在對傳統祈福的視覺紋樣的設計研究。而Z世代祈福研究大多數集中以下幾個方面:在心理學領域中探討了Z世代青年在網絡祈福中心態表征,是當代年輕人基于安慰劑效應對當下風險社會的不可控因素的自我實現預言。在社會學研究中則探究年輕人網絡祈福文化的符號變遷,以及對網絡祈福與傳統祈福文化之間的符號辨析。另外,也有一部分社會學研究表達出網絡祈福對主流傳統祈福文化的沖擊,以及形意之變的擔憂。當前傳統祈福文化設計還僅停留在文創設計上,對于新出現的Z世代祈福需求特征還不能滿足。因此,這為傳統祈福文化傳承提出了新的挑戰。

(二)Z世代對祈福設計提出新需求

1.體驗需求增加

Z世代身處在互聯網時代,極其注重體驗及體驗帶來的真實和舒適感。當下Z世代深受智能穿戴設備、線上線下無縫的外賣、快遞等服務和產品的影響,Z 世代更加看重生活體驗,強調和注重體驗帶來的情感慰藉和心性滋養等功能。因此傳統祈福文化產品單從功能、舒適度、紋樣美觀、顏值等已經不能滿足Z世代的祈福訴求,而是在此基礎上滿足其對于動態多維度的體驗需求。

2.強調自身情感輸出與群體歸屬感

網絡祈福的產生是源于Z世代群體的社會壓力、生活中人際間的疏離感產生的無可奈何、無力感,而時間與精力有限的情況下選擇更為快捷的網絡祈福來進行心理補償。Z世代通過網絡發布、轉發、評論等方式,從個人的社會境遇出發,借助祈福圖片、視頻等數字媒介祈愿,以“我”的視角來傾訴個人心理訴求。一方面,Z世代在社交網絡制造的幸運氛圍中引起他人關注,當有人轉發,釋放相似情緒時,便會獲得群際認同。滿足個人情感的輸出的同時獲得共鳴,排解孤獨與無助感。另一方面,他人對祈福內容的評論和點贊也讓祈福者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個體獲得歸屬感。

3.傳統祈福文化的神圣性消解

Z世代隨時隨地的網絡祈福形式,削弱了傳統祈福中的神圣性。傳統祈福中人們必須要有信仰才能祈福,并且去到相應信仰的場所進行祭拜祈福。抱著一種“心誠則靈”的自我暗示來向神靈祈求愿望能夠實現,同時,在祈愿過后還需要進行還愿儀式。Z 世代下的網絡祈福下人們不再需要嚴謹的宗教信仰,社交媒體上轉發即可擁有代表幸運、福氣的祈福符號,網絡拉近人與“神”之間的距離。同時,此時人們信仰的“神”變成了錦鯉等祈福符號,這個符號隨著時間會被他人再創造,這種輕易性消解了傳統祈福中神圣性。在這個過程中,Z世代祈福重點不再是向外祈求神的幫助,而是借助祈福向訴諸個人心理安慰、表達個人情緒。

二、互動體驗介入Z世代祈福的價值

(一)滿足新時代祈福文化傳承訴求

Z 世代的崛起背后是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體驗經濟的興起。Z世代祈福的注重體驗、移動數字化的祈福場景、更強調群體與個人情感的訴諸等特征對傳統祈福文化傳承提出新的要求。在萬物互聯的時代下,傳統祈福文化需要正視Z世代新的祈福需求,也要吸取網絡祈福形式的優秀之處,借助互聯網技術傳承傳統文化?;芋w驗的介入一方面能具備網絡祈福的互聯和便捷,同時也可以傳承傳統祈福文化中多樣的祈福儀式,來彌補網絡祈福參與方式的單一性?;芋w驗可以實現Z世代人群與傳統文化之間更深入和緊密的連接,帶來更深層的文化體驗。

傳統祈福文化根植于中國人的骨子里已經形成了特定的祈福心理與祈福儀式,互動體驗成為互聯網時代下傳統祈福文化的傳承載體。一方面互動體驗能滿足Z 世代祈福的注重體驗、移動數字化的祈福場景、更強調群體與個人情感的訴求等新的祈福訴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汲取網絡祈福形式的優秀的互聯性和便捷性。不僅實現了設計創新,還賦予傳統祈福文化在當今時代下全新的文化定位。

(二)提供多元化的祈福體驗

目前祈福文化設計手段有限,大部分的祈福設計關注的是產品的視覺屬性,例如產品包裝紋樣、式樣等。祈福在設計中的作用僅為美化和包裝產品形象,祈福文化通過視覺符號的形式傳達給大眾,在這種模式下文化傳承的主導權在開發者和企業手中,群眾只是被動的文化接受者,對文化吸收和感知效率較低,從而影響祈福文化的傳承效果。而通過互動體驗設計形式,設計的作用更多體現在與用戶行為、情感感知等結合,通過不用交互和體驗的功能板塊,可以滿足用戶間的交流、分享、體驗需求,設計的機會和空間都在擴大。同時,互動體驗設計的形式讓群眾從文化被動接受者轉化為主動的吸收者、體驗者,從而形成文化——人群的互動關系,進入祈福文化傳承的新階段。因此借助互動體驗成為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芋w驗帶來多元的祈福體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參與方式的多元化,互動體驗可以將線上與線下祈福儀式聯系在一起,實現流暢和系統的祈?;顒?,讓祈福者獲得更全面的祈?;?。祈?;芋w驗設計可以將線下真實祈福儀式、場景等與電子互動、數字社交媒體鏈接,充分利用人、物、場要素來營造祈福氛圍和幸運感,提供祈福者更真實和沉浸式的祈?;?。其次,互動體驗設計利用數字信息技術,圖像、聲音等數字媒介,基于傳統祈福文化給人多感官的祈福體驗。

三、互動體驗視角下Z世代祈福設計策略

(一)線上線下聯動多維度

祈福文化在歷史進程沉淀出許多帶有地域特色的祈福民俗、儀式、符號等,有著很強地域性和儀式性。祈福文化在創新時應該充分挖掘地域性特色的祈福儀式和活動,通過數字化互動方式拓寬線下祈福方式,打造具有本土特色、多元的祈福體驗。例如位于河南新鄭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黃帝故里在2020 年推出了“線上拜祖祈福平臺”,如圖1。河南新鄭的黃帝故里網上拜祖祈福平臺將科技與傳統文化高度融合。平臺將線下黃帝故里景區內的祈福景點都進行了數字化結合,參與者也可選擇不同的場景和人物,生成本人的拜祖留念短視頻,帶來更具現場感的拜祖體驗。另外,增設“祈愿葫蘆千里傳?!卑鍓K,每個使用者都可以生成專屬自己的祈愿葫蘆,通過類似“漂流瓶”的葫蘆傳遞美好愿望和祝福。線下景區內的游客也可掃描二維碼查看他人的美好祝愿。黃帝故里平臺深挖祈福傳統與歷史,結合數字化趨勢和用戶在疫情時代的祈福需求,提供豐富的祈福方式,夯實黃帝故里祈福文化底蘊,進行更好的文化傳承。因此,祈?;芋w驗設計可以利用地域特色的祈福場景、儀式、景點特色等增加線上數字化祈福方式,滿足Z世代祈福體驗需求,同時增加祈福景區的互動性及趣味性,形成線上線下的立體化的祈?;酉到y。

圖1 黃帝故里網上祈福平臺

(二)祈福過程中儀式感與氛圍感營造

祈福大多發生在重大節日或時間發生時,例如春節、中秋祈福等。因此,祈福過程的節日氛圍渲染尤為重要。通過數字化技術增加祈福的場景氛圍感,提升祈福者的參與感和幸運感。節日氛圍渲染的祈?;赢a品能讓人眼前一亮,讓祈福者感受到在公共場域下多人祈福共鳴感、治愈感。嗶哩嗶哩(簡稱B 站)在2022 年跨年晚會的推出“天燈彈幕祈?!?,如圖2。這一互動形式正是從節日氛圍出發,打造線上過年祈愿燈會,天燈在萬家燈火之上冉冉升起,彈幕里網友們紛紛對著屏幕隔空許愿,營造天涯共此時的氛圍。每年的最后一天大眾對新一年的期待值達到頂峰,在跨年晚會慶祝節目的渲染下,觀看者的情緒被逐漸帶動,表達欲也逐漸提升。彈幕場景打破時空的限制,滿足觀看者親臨感,而B站跨年這一天“天燈”的彈幕和漂浮的出現方式,強化線上觀看的親臨感和陪伴感。隨著“天燈”彈幕的緩緩升起,觀看者在線祈福,表達著對新一年的期盼。

圖2 B站2022跨年晚會天燈彈幕祈福

因此,在祈?;拥倪^程中利用節日、活動的群體狂歡場景,利用數字技術、聲影音等方式來強化祈福的幸福感和氛圍感,讓Z世代產生對未來的美好憧憬的訴求。同時,利用有趣的年輕化的互動方式,例如燈光、聲音、屏幕彈幕等手段,結合傳統祈福方式,例如放孔明燈、祈福許愿樹、許愿蠟燭等,來增加Z世代祈福許愿的儀式感。

(三)祈福反饋強化體驗與文化印象

祈?;芋w驗設計應該重視體驗帶給用戶的情感反饋。這種反饋包含即時性的情感體驗、以及體驗后整體形成的長久性記憶印象。祈福作為一種弘揚傳統文化的載體,其帶給人的心理影響更為重要。首先,Z 世代對視覺和聽覺的感知度較強,追求審美性。因此,祈?;拥募磿r反饋可以通過視聽的數字化反饋加強傳統祈福儀式的體驗性。例如日本交互燈光裝置設計團隊teamlab設計的Message Pillar許愿燈柱,如圖3。以AR技術為支持,通過特定的手機APP識別燈柱,便可編輯文字許愿,點擊發送心愿便會成為燈柱上的環繞的燈光詞條。透過手機AR還可看到燈柱周圍環繞的其他人的許下的愿望。大量的文字愿望詞條漂浮在燈柱周圍形成了一棵獨特的許愿樹。Message pillar平時作為普通路燈,但透過手機鏡頭便成為了一棵許愿樹,給人帶來驚喜感,同時燈光環繞的效果強化用戶在初次體驗時的感受。

圖3 Message Pillar許愿燈柱

除此之外,實物性的紀念物強化祈福文化體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調動起用戶記憶與情感,延續祈?;拥拿篮皿w驗。通過實物性的紀念品延續到生活中的方式更為普遍,人們習慣購買旅游紀念品來紀念這段旅游體驗。同樣,在節日氛圍下由祈?;又挟a生的文化紀念品,讓人在祈福之后產生豐富體驗。例如2021 年新春之際,蘭蔻把傳統中國幸福元素與摩登融合,舉辦了一場創意廟會——“蘭蔻新春游園會”,如圖4。在整個創意廟會上最受歡迎的是一個“寫福機”,參與者可以選擇任意喜歡的中國書法體,之后在手寫屏幕上用電子毛筆書寫下屬于自己的“?!弊?,寫好后福字機會自動打印出這份福字帖,讓用戶把新春福氣帶回家。國人在過年時都有張貼福字來尋求新一年福氣的習慣,蘭蔻游園會福字機正是利用這一習慣,在輕松的公共商場環境下,通過讓體驗者創造屬于自己的“?!?,讓人感受到參與感和滿足感。同時,打印技術讓手寫福字有了實體,將整個體驗推到頂峰。同時也吸引著參與者,讓人在開始之初就期待滿滿。

圖4 蘭蔻新春游園會

祈福反饋在祈?;芋w驗設計中占據重要位置,利用傳統祈福儀式的實物物料,例春節的福帖、孔廟祈福香囊等;讓祈福者在體驗數字化祈福的同時回歸傳統實物反饋,留下獨特的幸運回憶。另外,也可以將傳統實物反饋數字化,例如傳統許愿樹的字條轉化成燈光閃爍的彈幕,讓體驗者拍照留念,留下數字祈福印象??傊?,祈福反饋利用傳統祈福習俗長期積累下來豐富的物料和互動方式,都可以為祈?;芋w驗帶來豐富的反饋方式。

四、結語

傳統祈福文化設計創新應該重視文化儀式、物料、習俗等形成的文化系統,結合互聯網技術做到線上到線下互通,過程中利用節日塑造祈福儀式感、給予體驗者及時反饋和長期文化印象。同時將其與Z 世代年輕人群的祈福需求與心理融合創新,做到推陳出新?;芋w驗視角的傳統祈福文化設計不僅能滿足當下年輕Z世代的祈福需求,提升祈福文化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同時還提供文化創新傳承方式,滿足祈福文化在當代的傳承需求。希望更多的設計師在現代科技、新需求與文化價值的作用中尋找平衡點,更好地傳承祈福文化。

猜你喜歡
祈福傳統文化
摸馬祈福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祈福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誰遠誰近?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為飛行祈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