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數字媒體藝術中的慢設計理念表達

2024-01-05 05:23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陳丞翰來思淵
藝術研究 2023年6期
關鍵詞:觀者藝術設計理念

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陳丞翰 來思淵

一、慢設計理念的發展與應用特征

在如今科技與文化高速發展的爆發時代,雖然文明的高度發展帶來了科技的進步和物質的富足,但人們的生活節奏愈發加快。部分人群無法適應快節奏時代的沖擊,出現了壓力大和焦慮等負面情緒的社會問題,受影響的人群迫切需求從外界獲得心理慰藉。而慢設計理念恰好是倡導反對快節奏生活的負面影響,通過設計來減輕快節奏生活產生的一部分生存壓力的形式,也是遵從內心最率真狀態的設計理念。

(一)慢設計理念的萌芽與發展

慢設計的前身“慢文化”最早起源于1986 年意大利的“慢食運動”,是抵制快餐文化、超級市場對生活的沖擊的文化運動,其目的是放慢生活的腳步,追求生活的本質,維持有質量的慢節奏生活并引導人們回歸自然狀態和關注生活中細節的美好。如今慢食的核心理念被引用到不同領域的方向中,誕生了“慢睡眠”“慢旅行”“慢研究”等“慢文化”衍生理念,慢設計理念至此開始萌芽。近年慢設計理念在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和基于慢設計理念的藝術設計作品在逐漸增多,甚至出現了專門的慢設計研究會,可見慢設計理念的影響力正在各個研究領域中持續提升。

(二)慢設計理念的設計特征

慢設計不是一種風格,而是一種理念。它并不是放慢設計的速度,而是以人為本,倡導人們享受生活中的溫馨與樂趣,修正過分執著快時代文化的思維。

在著作《慢設計:設計哲學范式的轉變》(Slow design:a paradigm shift in design philosophy)中,慢設計理念的奠基者之一阿拉斯泰爾·福阿德·盧克(Alastair Fuad-Luke)認為慢設計是圍繞設計產生人們“幸福感”的理念,是附有一種有創造力,表達情感的設計新思維方式,為延伸文化和促進可持續發展而設計,鼓勵人們參與到設計中以提高人們對于物的責任感,多元化的設計概念。旨在以慢設計理念傳輸慢生活的價值與意義,將“慢”的思想與理念應用在藝術設計領域中。

慢設計理念在目前的藝術設計應用中表達較為隱晦,其內涵價值無法向觀者完滿且直觀表達。從藝術設計領域中挖掘潛在的慢設計理念表達,分析應用背后“慢”的體驗過程,思考如何充分展現慢設計理念應用的價值。

二、慢設計理念在數字媒體藝術中應用的價值與意義

數字媒體藝術是指以數字科技和現代傳媒技術為基礎,將人的理性思維和藝術的感性思維融為一體的新藝術形式。慢設計理念借助數字藝術形式,發揮其豐富的交互體驗和高效的傳播渠道特性,幫助數字媒體藝術作品迸發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一)實現可持續設計理念

可持續性是慢設計理念中主要的特征之一,主要目的在場所、產品設計以及各項服務中減少使用不能循環使用的物品的機會,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加強人對環境的聯系。數字媒體藝術的數字科技介入不僅可以將藝術、科技、自然融合,達到觀者回歸自然和享受生活本質效果,還將減少實體展示中所需的大量物料浪費,實現慢設計理念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日本TeamLab 團隊的沉浸式數字藝術展覽御船山樂園“眾神居住的森林”就是自然與科技完美結合的應用實例。該展覽通過數字技術實時渲染的光影交織效果映射在花園中巨石、森林、花谷、水源上,塑造了自然柔和的視覺效果。例如在巨石上光影生成的“花朵”(圖1)在發芽、開花、凋謝、消散的輪回中反復循環,讓觀者感受生命的輪轉與時間的永恒。此外,御船山樂園杜鵑花谷中的杜鵑花伴有燈光投射并散發光芒(圖2),每當觀者接近時會發出特別的音調,光芒隨著音調節奏如呼吸頻率般涌動并傳播到附近的杜鵑花上,隨后再次傳播并不斷蔓延而出。觀者沉浸在自然景觀與光影交互的美妙變化中,心靈得到了凈化洗禮。這種自然與科技結合的藝術形式很成功地表達了慢設計理念原則中的可持續設計理念,其存在并非否定科技與文明的正常發展,而是倡導了綠色生活和科技文化的共同促進。過度依賴高科技時代的“福利”將導致生存資源的過度浪費,慢設計理念融合數字媒體藝術的呈現則會演示新時代下人類與自然的和諧共存,也是對高新技術如何在藝術設計作品中合理應用的反思。實現可持續設計理念可作為引發藝術設計工作人員、學者對未來藝術設計創新方向、形式、觀念的深入探索的契機,并為新時代的藝術設計提供寶貴的思路與借鑒內容。

圖1 沉浸式數字藝術作品《增殖生命的巨石》

圖2 沉浸式數字藝術作品《生命是連續不斷的光》

(二)加強“慢”的情感化表達

慢設計理念宗旨是以人為本的,而情感化表達則是對應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精神。新媒體時代下,純粹冰冷生硬的數字科技并不能有效地表達人的情感,慢設計理念的應用則能賦予數字媒體藝術表達更濃厚的人文情懷,在藝術設計作品應有的審美感官體驗以外,帶給觀者更多情感交流,呈現出人與藝術設計的和諧維系。適合表達藝術設計人性化的載體和形式會展現出情感化表達的強烈作用,數字媒體藝術具有的交互性、大眾性、融合性、形象性等特性,是應用傳遞情感化表達的良好選擇。例如虛擬現實藝術能讓觀者身臨其境般代入作品塑造模擬出的三維立體空間中,觀者可以從多視角、多維空間中飽滿地沉浸于作品的情感化表達以及產生交互的藝術效果中,從而更易于觀者體會作品抒發的慢設計理念,帶來對慢設計理念傳達的關注自身和關注現在的深入認知。

(三)利于傳達慢生活理念

當觀者與慢設計理念下的作品產生情感共鳴時,作品也在潛移默化地向觀者傳達慢生活理念。慢生活理念對于受快生活負面影響的人群而言如同“鎮定劑”,幫助調整焦慮不安的心態,以積極健康的面貌去迎接往后的工作和生活。讓觀者順利理解慢生活內涵則是設計過程中的要點。往往貼近生活的應用形式相比間接的表達形式會引導觀者更輕易地代入作品渲染的情感表達氛圍。觀者在越熟悉的環境和情景下,感受作品的慢生活內涵的能力也越強。數字媒體藝術中的許多應用形式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交互設計、數字攝影藝術、虛擬現實藝術等皆是如此。能夠順利且完整表達慢生活觀念是數字媒體藝術的一項特殊優勢。借助慢生活理念的心理層面的藝術及審美傳達,有效地推動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產生溫馨感和趣味性。此外,數字媒體藝術的大眾傳播能力和極具吸引力的新穎形式是傳統藝術媒介難以企及的,其能讓更多人們愿意感悟慢設計和慢生活理念的價值與意義,并真正投身到“慢”的思想意境中。

三、慢設計理念在數字媒體藝術應用中的情感體驗

基于慢設計理念下的藝術設計作品往往會伴隨情感化表達,深入人心的情感體驗使觀者對慢設計理念獲得更深刻的理解。數字媒體藝術下的慢設計理念受到數字科技的影響后,作品傳遞出的情感化表達更加強烈。數字媒體藝術作品傳達出不同的情感體驗對應著觀者們缺失的各種情感需求,為觀者們帶來的各種情感體驗是慢設計理念的重要表達途徑。

(一)心理治愈體驗

面臨快節奏生活壓力的人群往往存在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渴望從外界得到心靈慰藉來緩解壓抑感。該類人群缺少空閑時間去了解改善情緒的方法,而數字媒體藝術中就存在許多不受時空限制的線上傳播形式,例如影視動畫藝術、虛擬現實藝術等。觀者可以通過線上的治愈體驗緩解壓力,比如模擬例如雨聲、水流聲、麥浪的白噪聲背景音讓聽者平和心境。例如目前國內有“心潮”和“小睡眠”等助眠APP供失眠困擾者使用,該類助眠APP利用白噪聲或治愈音樂的“數字療法”幫助失眠困擾者放平心境,達到釋放壓力和削減負面情緒的效果。如果在此類助眠APP中加入節奏舒緩的治愈動畫,模擬燭火躍動、杏花春雨等影像,使視覺治愈體驗良好配合聽覺治愈體驗為使用者助眠?,F代高新技術應用下的作品風格有時會攜帶過強的機械科技感,產生生硬和冷漠的固有印象,不利于達成治愈心理效果。因此伴有高新技術的數字媒體藝術表達慢設計理念時,發揮生態自然感,避免過強的機械科技感,從材質、形態、動態、環境等方面向觀者傳遞親近和睦的感染力是尤為重要的。

慢設計理念下的數字媒體藝術作品應當為尋求心靈慰藉的人群提供更多便于解壓的方式。在未來,隨著需求心靈慰藉的人群逐漸增加,慢設計理念這種融入情感需求的心理治愈體驗設計也將更加興起,同時應用于更廣泛的藝術設計領域中。

(二)儀式感體驗

儀式感作為一種心理狀態對于追求功能和效率至上的理念而言是無關緊要的,但其卻能帶給觀者溫馨舒緩的情感體驗,是人與物之間的情感交流。儀式感會賦予數字媒體藝術中人機交互的情感基調和更深刻的精神內涵,讓觀者體驗到充滿色彩的生活之美。如今數字媒體藝術發展趨向多元化,豐富的交互體驗能十分契合地觸發觀者與作品間的儀式感體驗。

沉浸式數字藝術作品《微小之物中的花在無限宇宙中綻放》(圖3)是體驗者通過光影效果與茶具容器、茶座產生交互體驗下的“儀式感”品茶活動。當場地中的一杯茶被沖泡時,光影效果產生的“花朵”就會在茶中誕生綻放。而當拿起茶杯時,花朵就會散落到容器外并產生花瓣散開的交互效果。只要有茶,花朵就會無限地綻放。容器中的茶水成為一個無限的世界,當茶喝完了,花朵也便會消失。由于茶葉是一個會變化的實體,其大小將根據容器中的茶葉數量而變化,所誕生的花朵大小也相應發生變化。該作品營造了對人體運動交互體驗形式的展陳空間,提高人們的參與度和體驗愉悅感,由此產生了具有儀式感的藝術體驗。日常的品茶活動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獲得了具有審美體驗和交互體驗的儀式感,在儀式感的體驗過程中觀者從快節奏生活中剝離出來,體會生活的本真并享受慢生活的美好。儀式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用戶快節奏生活的思維,從而真正實現“慢設計”強調的可持續性。

圖3 沉浸式數字藝術作品《微小之物中的花在無限宇宙中綻放》

(三)懷舊情感體驗

懷舊符號可以作為新舊藝術迭代的過渡形式,減輕快節奏生活帶給人們的違和感和陌生感。其依然存在值得人們保留并珍視的部分,懷舊情感價值因人們對舊事物的喜愛或依賴而產生,人們會通過懷舊情感體驗逃避現實的壓力,獲得暫時的心靈安撫,這與慢設計理念的設計原則相符合。當藝術設計應用對記憶的反復再現時容易刺激觀者產生懷舊情感,在功能性和審美性之外也滿足了人的精神需求。而擁有慢設計理念的懷舊符號融入數字媒體藝術,有意識地結合懷舊情感體驗與新時代的精神,使作品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星露谷物語》是一款開放式鄉村模擬經營類游戲,是數字媒體藝術對懷舊符號的應用,其游戲背景設定為玩家扮演無法忍受現代生活重擔的主角回到鄉下經營農場的故事。玩家能夠在游戲中體驗耕種、釣魚等過去常見的慢節奏日?;顒?,在探索模擬的農場生活體驗和治愈的背景音樂中獲得引人入勝的代入感,代入到過去慢生活狀態,回歸最樸實的快樂。這種表達慢生活理念的自給自足、無憂無慮的懷舊題材和游戲模式意圖于讓玩家產生懷舊情感,在現實生活中找回人與自然間純粹的和諧并尋找心中的寧靜。很多情況下數字媒體藝術作品中的慢設計理念表現是對過去慢生活內涵的重現,結合數字媒體藝術的技術力和傳播力提升觀者對懷舊情景的代入感,由過去有價值的情感體驗引發人們對當下生活節奏合理化的思慮。

四、結語

慢設計理念如今被應用在各個藝術與設計的領域中,其同樣也可以應用于數字媒體藝術設計中,并對數字媒體藝術的多元化發展和慢設計理念的進一步深入研究有著獨特的價值與意義。融合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體驗與傳播觸發觀者對“慢”的情感體驗,表達人文情懷的同時幫助人們發現生活的本真。此外,慢設計理念對人們在快與慢之間的節奏起到的調節作用,也會引發人們對通過藝術設計形式為社會問題找出解決辦法的新思考。在未來,慢設計理念也將在更多領域得到衍生和表達。

猜你喜歡
觀者藝術設計理念
建筑設計應對低碳理念的相關思考
端午節觀龍舟賽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花月夜》
淺談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混沌之美”解讀
心中的風光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進醫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