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職院校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的價值意蘊、現實困境和路徑選擇

2024-01-05 07:14密研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3年4期
關鍵詞:中層干部隊伍高質量

密研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1483)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多次強調要切實抓好干部隊伍建設[1]。2022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新修訂的《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規定》,文件指出“健全能上能下的選人用人機制,建設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完善從嚴管理干部隊伍制度體系[2]”。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有一支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干部隊伍[3]”。2023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指出“履行好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職責使命,領導干部必須全面增強各方面本領,努力成為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4]”。綜上所述,新時代的高職院校要以深化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己任,以“高素質”“專業化”為新標桿,建設堪擔民族復興重任的高質量干部隊伍。

1 價值意蘊

近幾年,在“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院校在大踏步邁進的同時離不開管理干部隊伍的支持,高質量干部隊伍必須是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專業素養優良、管理水平高超,能夠熟悉高職院校教育規律、適應新時代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任務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深刻理解高質量干部隊伍建設的科學意蘊,著力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加快建設政治過硬、具有領導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干部成長環境,對于推動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職院校,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指向。

1.1 新時代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是對新的時代特征的積極響應

“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職業教育發展提出的新要求,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更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職院校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要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積極響應新時代、新任務和新要求,研判新形勢、分析新課題、解決新難題,構建符合職業教育特點和規律的干部隊伍管理體系,形成干部工作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文化傳承與創新同步推進、相互促進的工作格局,促進高職院校整體水平提升,加快推進中國式職業教育現代化。

1.2 新時代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是干部履行使命擔當的內在邏輯

高職院校既有高等教育的特點,更有職業教育的特質,高職院校的干部隊伍既要知曉高等教育的規律,又要具有職業教育的理念,更要有高超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新時代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5]的總要求,推動干部能上能下,強化干部的使命擔當,提振干事“精氣神”,激發全體干部堅定信心、鼓足干勁、增強創造活力的重要舉措,把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的工作目標、任務、措施和考核機制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以突出典型為引領,帶動干部隊伍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讓每一個干部都深刻懂得當干部就必須付出更多辛勞、接受更嚴格的約束[6],讓想干事、肯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

1.3 新時代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是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的迫切需要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高職院校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事關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事關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迫切需要由規模型向質量型轉變、由知識型向專業型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好干部選用起來,需要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盵7]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有助于推動廣州高質量教育強市目標的實現,推動黨的二十大宏偉藍圖在廣州落地。

2 現實困境

中層領導干部是高職院校管理隊伍的中堅力量,在貫徹落實學校辦學理念、實現學校人才培養目標、推動學校改革發展中具有關鍵作用。近年來,高職院校在培養選拔德才兼備、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高質量推進新時代干部工作,更好地發揮黨的組織優勢上,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高職院校干部隊伍的現狀與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

以廣東廣州某市屬高職院校為例,現有中層正職39名(男28名,女11名),其中中共黨員34名,碩士及以上學歷25名,具有副高以上專技職稱30名;中層副職38名(男24名,女14名),其中中共黨員31名,碩士及以上學歷35名,具有副高以上專技職稱34名。通過對數據的顯性分析和對調研的隱形分析發現,中層干部隊伍存在以下問題。

2.1 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與學校發展的速度不匹配

目前,高職院校發展迅速,競爭激烈,亟需具有拼搏精神、實干精神、創新精神的領導干部。通過對被調研高職院校中層干部隊伍的年齡統計得知,該校中層正職平均年齡為53歲,中層副職干部平均年齡46歲,年齡結構明顯偏大,干部隊伍總體上缺乏活力,創新能力不夠。如表1所示,51歲以上中層正職占64.1%,40~50歲占35.9%,40歲以下0人,中層正職的年齡結構呈現倒金字塔形態;51歲以上中層副職占18.4%,41~50歲占57.9%,40歲以下占15.8%,中層副職的年齡結構呈現橄欖形分布;均未形成老中青(2:3:5)梯次年齡結構。

2.2 干部隊伍的專業結構與承擔的任務不相適

“高素質”體現了干部“軟實力”,“專業化”體現了干部“硬實力”,高職院校中層領導干部的政治素養和知識結構是支持與鞏固學校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通過對被調研的高職院校中層領導干部所學的專業進行統計得知,如表2所示,大部分中層正職和中層副職都是理工類專業;對所學專業與崗位進行匹配分析得知,教學單位中層領導干部的崗位與專業對口率為66.7%,行政教輔單位中層領導干部的崗位與專業對口率為44.4%。因此,由于專業受限,在理論聯系實際過程中,如果對專業知識更新不夠及時,就容易導致開展工作束手束腳,落實工作“慢半拍”。

2.3 干部隊伍的任職背景與角色的定位不對等

中層領導干部需要在不同環境、多種崗位中全面鍛煉,開闊視野,增長才干,豐富經驗,增強履職本領、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等方面能力。根據統計分析,被調研的高職院校大部分中層領導干部的任職背景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來校工作時間比較長,來校10年以上的占84.4%(見表3),說明大部分干部都是“土生土長”,缺乏校與校之間的干部輪崗交流;二是任現職級時間比較短,任現職3年以內的占77.9%(見表4),說明該校近三年新提拔干部較多,干部隊伍初具模型;三是現職級崗位經歷基本為1~2個,有多崗位歷練的中層領導干部偏少。

表3 來校工作年限中層領導干部人數統計表

表4 任現職級年限中層領導干部人數統計表

2.4 干部監督保障機制不健全

采取訪談和問卷的方式對該校中層領導干部隊伍進行調研分析,了解其政治素質、履職本領、防風險、迎挑戰、抗打壓等方面能力。通過訪談得知,中層領導干部由于上升空間有限,學校缺少相應的激勵機制、管理監督機制,導致個別崗位上的干部存在思想上求“穩”、觀念上求“守”、心理上求“躲”等慵懶現象,以及“不求有政績,但求無過失”的懶政心理。如圖1所示,用0~10分測評中層領導干部在“干事創業精神狀態飽滿”“以人民為中心,工作思路獲得人民群眾的認可”“具有大局意識,能夠把握方向大勢”“大是大非面前能夠保持政治定力”“具有主動防范政治風險的意識”“責任心強,敢于擔當”“厘清干部公私關系”“政治理論知識過硬”方面的自評分數,可得知大多數干部認為自己能夠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夠保持政治定力,能夠厘清干部公私關系,但對自己所掌握的政治理論知識信心不足,工作中最大的問題是動力、活力不夠,創新能力不足,溝通協調不暢等。

圖1 干部自評結果分析圖

3 路徑選擇

新時代高職院校的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是為了更好發揮干部的關鍵服務作用與支撐功能,提高干部管理服務效能,提升助推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實效,推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高職院校的堅強組織保證?;趶V東廣州某市屬高職院校的實證分析,在充分反思干部教育管理的目的、職能、手段的基礎上,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結合干部隊伍現狀,對干部工作相關業務流程和規章制度進行梳理,堅持科學性、可操作性、可執行性和全員、全程、全方位的原則,科學構建“1+3+4”干部教育管理體系(見圖2),即一個系統、三支隊伍、四項機制。

圖2 “1+3+4”干部教育管理體系導圖

3.1 科學引領:優化干部隊伍結構

(1)政治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各級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提高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3]。在高職院校高質量干部隊伍建設過程中,始終要把政治素質放在首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8],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好干部選人用人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強化政治領導,提高政治能力,確保干部隊伍政治信仰堅定,把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主體責任牢牢“扛在肩上”,把握學校改革發展正確方向。

(2)業務引領。教育部職成司下發一系列文件落實職業教育提質升級攻堅戰和“爭先計劃”,對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和學校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明確要求。高職院校治理體系現代化包括高職院校干部隊伍的日常規范管理。通過開發干部信息管理系統(見圖3),能夠充分整合高職院校的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建立干部信息資源庫,優化干部任用、培訓、考核和監督等流程,以數字化推動干部隊伍日常管理工作提質增效,實現科學引領干部隊伍業務的宏觀管理。

圖3 干部信息管理系統框架圖

(3)隊伍引領。干部隊伍是學校實施“雙高計劃”的中堅力量,完善干部隊伍架構,推進干部隊伍系統性重塑,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優秀人才梯隊,能夠在團隊中形成良好的向心力,吸引團隊成員投入到“雙高計劃”建設事業。同時,在處、科級干部隊伍的基礎上,以更高目標、更深資歷、更廣作用為原則,建立一支專業化后備干部隊伍,從源頭上補充干部人才數量,改善干部年齡結構不均衡的問題,逐步形成政治過硬、適應新時代要求、具備領導現代化建設能力的高質量干部隊伍[2]。

3.2 全面把握:深化體制機制建設

高職院校處、科級干部是學校建設改革發展的中堅力量,是落實國家立德樹人任務的踐行者,也是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執行者,可以說處、科級干部的思想覺悟、勝任能力、道德修養、作風形象的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學校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高低。為了滿足干部素質與能力提升的要求,在加大干部教育培訓,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的同時,還需要全方位構建干部管理機制,教育引導干部從思想到行為對黨忠誠、知行合一。

(1)干部聯系基層機制。建立處級干部與系(部)掛點聯系工作制度,科級干部與班級掛點聯系工作制度,每位處級干部按分工范圍,掛點聯系一個系(部),每位科級干部掛點聯系一個班級,形成干部聯系基層機制,定期了解基層重點、難點問題,實行“紅黃綠”牌預警,已解決的問題亮綠牌,解決進度慢的問題亮紅牌,解決進度快的問題亮黃牌。增強干部責任意識,強化各部門工作聯動,確?;鶎訂栴}得到解決,干部聯系基層情況將納入年度考核。

(2)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結合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雙肩挑”干部標準,運用勝任力模型,在“德、能、勤、績、廉”一級考核指標體系下進一步細分,從能力、專業、自我認知、價值觀、行為等多種關鍵因素構建多層次、動態化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以評促學,雙向提升干部“軟實力”和“硬實力”,解決干部專業結構單一的問題。同時,把干部考核評價機制作為衡量干部能力素質的重要標尺,作為及時發現干部、正確使用干部、客觀評價干部的重要途徑,作為激發干部積極主動、干事創業、擔當作為的重要手段。

(3)干部輪崗機制。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八個本領直接映射出干部的綜合素養,直接影響干部的成長發展速度和空間,而提升綜合素養需要歷經不同崗位的實踐錘煉。在了解干部專業背景、任職經歷、崗位要求、培養目標等要素的基礎上,合理構建干部輪崗機制,將具有發展潛力和培養前途的干部安排到不同崗位進行鍛煉,豐富干部任職經歷,使干部在多崗位歷練中真正成長為優質“高素質”“專業化”干部人才。

(4)干部管理監督機制。堅持標本兼治、常抓不懈的原則,在干部日常履職盡責、監督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等方面形成從嚴從實管理干部監督機制,完善干部選拔任用、監督檢查、責任追究和結果運用等管理辦法,構建立體監督“大格局”,從嚴從實管理監督干部,有力促進干部健康成長,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3.3 制度保障:強化干部執行力

在“1+3+4”干部教育管理體系導圖最外層環繞的保護圈就是干部隊伍制度。干部隊伍制度建設既要注重實體性制度建設,也要不斷優化程序性制度建設。實體性干部制度建設著重解決干部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體制機制、原則標準等規定性問題,程序性制度建設則著重解決干部隊伍建設的流程科學性以及實體性制度的實現機制、實現方式等問題。通過強化干部隊伍制度建設,克服干部隊伍中的隨意性、主觀性和盲目性,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戰斗性,保障干部隊伍風清氣正。

高職院校管理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深嵌于新時代背景之中,既順應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遵循,又承接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堅持“以本為本”,不斷優化干部隊伍高質量建設新途徑,形成可復制可借鑒的工作方法,力爭把管理育人的優勢轉化為立德樹人的效能,力求為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提升立德樹人對時代的貢獻度,彰顯職業教育的時代價值。

猜你喜歡
中層干部隊伍高質量
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
高質量項目 高質量發展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根本要求
雙麥克斯韋分布下極區中層塵埃粒子帶電研究
“三部曲”促數學復習課高質量互動
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多措并舉 建設高質量干部隊伍
踐行“三嚴三實”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
企業中層管理團隊在運營中的困境與作用
加強醫院干部隊伍建設的幾點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