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及相關炎性因子的相關性分析

2024-01-08 10:12羅玲李梓成梁國艷王曉晨林向華
嶺南急診醫學雜志 2023年6期
關鍵詞:抗凝血風濕性關節炎貧血

羅玲 李梓成 梁國艷 王曉晨 林向華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病因未明而又具有反復性的炎癥疾病,且常伴有紅腫脹痛的癥狀,常發病于30-50 歲[1]。全球現患率0.5%-1%,在中國現患率0.28%-0.42%,高達500 萬人左右[2]?;ぱ资荝A 患者早期最主要的病理變化,疾病進展會導致關節間隙狹窄、軟骨破壞,對關節造成不可逆性損傷[3]。在疾病的晚期,在病情后期,患者常發生骨頭病變畸形以及功能障礙,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生理與心理問題[9]。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在臨床仍是個非常棘手的疾病,盡早、規范的診斷與治療方法能為臨床提供更好更快的診斷技術。

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反映的是外周血紅細胞體積大小差異程度的客觀指標,夏華軍等[4]研究發現,RDW 與慢性炎癥相關。本研究分析RDW 與RA 疾病相關炎性指標的相關性是否受到炎癥程度的影響,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參考。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2015 年01 月-2019 年10 月間排除貧血因素的RA 住院患者共118 例。以紅細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40 mm/h 和/或超敏C 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5 mg/L 為低炎癥組,共32 例;以ESR≥40 mm/h 和hs-CRP≥5 mg/L 為高炎癥組,共86例。同時排除患有心臟,肝臟,肺臟,腎臟等疾病的病例。所有病例血紅蛋白(Hemoglobin,Hb)均>110 g/L,疾病診斷符合2010 年由美國風濕病學會修訂的RA 分類標準。本研究已獲得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并豁免知情同意(SYSKY-2023-513-01)。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未經醫治前空腹12 h抽取靜脈抗凝血4 ml,非抗凝血4 ml,其中抗凝血用于血常規檢查,非抗凝血用于免疫生化項目的檢查。RDW 通過Sysmex XN9000 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測得,hs-CRP 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檢測,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檢測,ESR 使用魏氏法測量,免疫球蛋白A/G/M/E(Immunoglobulin A/G/M/E,IgA/G/M/E)使用化學發光法等實驗室的標準方法進行檢測。

1.3 觀察指標RDW、hs-CRP、RF、ESR、IgG、IgM、IgA 和IgE。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22.0 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來表示,組間RDW 差異采用t檢驗;組內RDW 與其他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指標的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 檢驗,P<0.05 表示差異顯著,P<0.01 表示差異極其顯著。

2 結 果

2.1 總體情況見表1。所有患者RDW-CV,ESR,hs-CRP 和RF 水平均顯著升高。

表1 RA 患者的臨床數據

2.2 組間RDW 與炎癥指標的比較見表2。

表2 低炎癥組和高炎癥組RA 患者的RDW、ESR、hs-CRP、RF 比較

2.3 組內RDW 與炎癥指標的相關性低炎癥組中RDW 與hs-CRP 成正相關性,P<0.05;而與ESR、RF 無相關性,見表3。高炎癥組中RDW 水平未發現與其他炎癥因素有相關性,見表4。

表3 低炎癥組中RA 患者的RDW 與ESR、hs-CRP、RF 的相關性

表4 高炎癥組內RA 患者的RDW 與ESR、hs-CRP、RF的相關性

2.4 兩組間RA 患者其他病情活動指標間的相關性分析分別分析了高炎癥組和低炎癥組兩個組中ESR 和hs-CRP 與各組內其他疾病活動指標的關系,結果顯示,在低炎癥組中,ESR 與IgM 呈正相關,rho 值為0.45(P<0.05);hs-CRP 與RF 呈正相關,rho 值為0.46(P<0.05);高炎癥組中,hs-CRP 分別與RF、IgE、IgM 呈正相關,rho 值分別為0.393、0.257、0.241,(P均<0.05);ESR 分別與RF、IgA、IgE、IgM 呈 正 相 關,rho 值 分 別 為0.235、0.376、0.296、0.261(P均<0.05),RF 與IgM 呈正相關,rho值為0.603(P<0.05)。

3 討 論

RA 是一種病因復雜的炎癥性疾病,主要集中于關節,滑膜組織、軟骨和骨組織。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主要診斷方法包括患者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ESR,hs-CRP,RF,抗環瓜氨酸肽抗體(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CCP)都是預測類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性的重要指標。hs-CRP 增高主要見于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ESR 增高主要見于感染,風濕性疾病,腫瘤等疾病,這兩項指標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雖然缺乏特異性,但在動態觀察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和療效方面具有非常實用的價值,這與我們的研究結果高炎癥組ESR,hs-CRP 水平比低炎癥組均顯著升高是一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體內通常存在著大量的類風濕因子(RF),其滴度與患者的病程及臨床表現相關,本研究中高炎癥組RF 顯著高于低炎癥組也證實了該觀點。

張一超等[7]的研究表明RDW 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炎癥指標如血沉、超敏C 反應蛋白和類風濕因子等是有相關性的,但其研究并未排除貧血的影響。貧血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會影響RDW 值的大小,此外,藥物,年齡,其他如肝、腎臟疾病、腫瘤等都會對RDW 產生影響[8]。因此為避免上述因素的影響,本研究對上述病例均予以排除。在夏華軍等[5]的研究中,排除貧血因素后,RDW 與炎癥指標間不具相關性,這與本研究結果:高炎癥組RA 患者的RDW 水平與其他炎癥指標無相關性是相符的。Lee 等[6]認為排除貧血因素后,在不分高低炎癥組的情況下,RDW 與hs-CRP 成正相關,與ESR 無相關,這與本研究:低炎癥組RDW 與hs-CRP 成正相關(P<0.05),而與ESR,RF 無相關也是相符的。

本研究還分別分析了高低炎癥兩組中ESR 和hs-CRP與各組內其他炎癥指標的關系,發現在低炎癥組中,ESR 與IgM 呈正相關(P<0.05),hs-CRP 與RF 呈正相關(P<0.05);在高炎癥組中,hs-CRP 分別與RF、IgE、IgM 呈正相關,ESR 分別與RF、IgA、IgE、IgM 呈正相關(P均小于0.05),RF 與IgM 呈正相關(P<0.01);結果提示排除貧血等因素后,ESR、hs-CRP、RF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情評估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證明了與RDW 相比,ESR、hs-CRP、RF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中的應用具有更好的適用性。

本研究顯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RDW 及其他炎癥指標的水平顯著升高,高炎癥組RDW、ESR、hs-CRP 和RF 均高于低炎癥組(P<0.01),說明隨著病情發展,RDW 和炎癥指標都呈遞增的趨勢,與炎癥水平呈正相關的關系,說明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應用中,除了ESR,hs-CRP,RF 以外,RDW 也具有一定的炎癥提示意義,作為一項輔助指標,為臨床醫生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病情評估提供參考依據。

猜你喜歡
抗凝血風濕性關節炎貧血
蹲久了站起來眼前發黑就是貧血?
中醫怎么防治貧血
春困需防貧血因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著”——沒有精神就是“貧血”
蒙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260例
壯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進展
藏醫外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抗凝血類滅鼠劑中毒的診治分析
肝素抗凝血漿用于急診生化檢驗的價值分析
藏北草原第一代抗凝血滅鼠劑應用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