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在臂叢神經阻滯中的效果分析

2024-01-08 10:27夏林智
巴楚醫學 2023年4期
關鍵詞:臂叢羅哌卡因

董 妍 夏林智 楊 杰

(1.武漢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武漢體育學院附屬醫院]骨科麻醉,湖北 武漢 430070;2.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附屬協和醫院 整形外科,湖北 武漢 430022)

上肢骨折多因高空墜落、扭傷、車禍、暴力、跌傷等導致,骨的完整性、連續性遭到破壞[1]。手術是上肢骨折的首選治療方式,術中疼痛會導致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劇烈波動,不利于術中操作及術后患肢恢復[2-3]。因此,采取合適有效的麻醉方式至關重要,臂叢神經阻滯中麻醉藥物作用于臂叢神經及其所支配的區域,從而起到局部麻醉的作用,然而神經阻滯不完全、麻醉效果欠佳的情況時有發生[4]。羅哌卡因是常用局麻藥,可有效阻滯臂叢神經,抑制患者痛覺傳導。羅哌卡因單一用藥情況下麻醉起效緩慢,若濃度過低易出現阻滯程度不完全或阻滯時間短暫,若濃度過高可能會出現局麻藥中毒[5-7]。

右美托咪定是一種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較強的鎮靜、鎮痛及抗焦慮作用,可抑制交感神經活性,且不會抑制呼吸[8-10]。研究發現[11-13],右美托咪定可作為神經阻滯中的輔助藥物,且阻滯效果較好。然而針對行臂叢神經阻滯的上肢骨折患者,右美托咪定復合低濃度羅哌卡因的阻滯效果尚未明確?;诖?本研究通過采用右美托咪定復合低濃度羅哌卡因對上肢骨折行臂叢神經阻滯的患者進行麻醉,探討其麻醉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9年8月—2022年4月武漢中西醫結合骨科醫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共15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納入患者分為對照組(n=75)和觀察組(n=75)。本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查(No:zxyy20190504-A)。

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分冊[14]中關于上肢骨折的相關診斷標準;②經X 線檢查確診;③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級為Ⅰ級或Ⅱ級;④臨床資料保存完整。

排除標準:①伴有精神障礙;②存在神經損傷;③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禁食水8 h,監測患者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飽和度(SpO2)、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等生命體征?;颊呷⊙雠P位,行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肌間溝、腋間入路),采用多點法注射,至完全包繞臂叢三干。

兩組患者臂叢神經阻滯均采用0.3%羅哌卡因,如下:取12 mL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03552,10 mL:100 mg),與生理鹽水稀釋至40 mL,肌間溝、腋間入路各用20 mL。對照組持續靜脈泵注負荷量(1 μg/kg)氯化鈉注射液(辰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758,50 mL:0.45 g),觀察組靜脈泵注負荷量(1 μg/kg)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220,1 mL:0.1 mg),兩組患者靜脈泵注藥物均設定為10 min。

1.3 觀察指標

1.3.1 麻醉效果評估

對比兩組患者麻醉起效時間、完全阻滯時間和鎮痛維持時間。采用針刺法對兩組患者痛覺反應予以評估,每間隔1 min測量1次。局麻藥注射完畢到患肢橈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支配區觸覺消失,即為麻醉起效時間;痛覺感受消失視為完全阻滯;直至患者再次感受到痛覺,記錄鎮痛持續時間。

1.3.2 血流動力學指標評估

比較兩組患者進入手術室時(T0)、手術開始時(T1)、手術開始后30 min(T2)、手術結束時(T3)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心率(heart rate,HR)、收縮壓(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及SpO2,MAP 根據公式MAP=(SBP+DBP×2)/3計算得出。

1.3.3 不良反應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惡心、頭暈、嘔吐、皮膚瘙癢等發生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觀察組患者男性占66.67%,平均年齡為56.08±5.92 歲;對照組患者男性占69.33%,平均年齡為55.97±5.8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ASA 分級、既往手術史、吸煙、高血壓、糖尿病差異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n(%),]

注:BMI:身體質量指數;ASA:美國麻醉醫師協會

2.2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6.62±0.75 min vs 7.89±0.86 min)及完全阻滯時間(8.76±0.92 min vs 10.81±1.52 min)均明顯縮短,且鎮痛維持時間延長(615.67±70.13 min vs 558.39±60.06 min),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麻醉效果對比(,min)

表2 兩組麻醉效果對比(,min)

2.3 血流動力學指標分析

T0時刻,兩組患者HR、MAP、SpO2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T1時刻,觀察組患者MAP明顯低于對照組(85.97±9.35 mmHg vs 89.38±9.76 mmHg,P<0.05)。T2和T3時刻,觀察組HR 和MAP 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5);隨著麻醉手術的進行,兩組患者HR及MAP水平呈下降趨勢(T0>T1>T2>T3);兩組患者術中不同時刻血氧飽和度(SpO2)水平無明顯差異,見表3。

表3 兩組血流動力學相關指標對比()

表3 兩組血流動力學相關指標對比()

注:HR:心率;MAP:平均動脈壓;與T0 比較,aP<0.05;與T1 比較,bP<0.05;與T2 比較,cP<0.05

2.4 不良反應情況

患者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頭暈、嘔吐、皮膚瘙癢、輕微躁動、嗜睡,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12.00% vs 29.33%,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3 討論

臂叢神經阻滯相比較于全身麻醉,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影響較小且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因此廣泛應用于上肢手術中[15]。本研究探討右美托咪定聯合低濃度羅哌卡因對上肢骨折行臂叢神經阻滯的患者進行麻醉,結果顯示,觀察組麻醉起效快且鎮痛時間長,這表明右美托咪定聯合低濃度羅哌卡因麻醉效果顯著。

分析其原因,右美托咪定直接參與痛覺神經纖維傳導過程,從而增強羅哌卡因的麻醉效果;還可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延長藥物鎮痛時間,從而使得觀察組患者麻醉起效時間及完全阻滯時間縮短,而鎮痛時間延長[16]。此外,右美托咪定還可作用于藍斑核α受體及脊髓背根神經節抑制P物質釋放,阻斷超極化激活陽離子電流及Na+/K+離子通道,抑制動作電位,阻斷疼痛信號傳導,進而發揮鎮痛作用[17-18]。

對比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觀察組患者HR及MAP 水平低于對照組,而兩組患者不同時刻SpO2水平無明顯差異。這表明右美托咪定復合麻醉相較于單純羅哌卡因麻醉,可更有效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并且不影響患者呼吸功能。這可能是由于右美托咪定可增強羅哌卡因對病灶組織周圍神經的麻醉作用,降低疼痛程度,減小患者對手術的應激反應[19]。此外,右美托咪定作為高選擇性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可抑制交感神經活性,從而有效維持HR、MAP、SpO2水平穩定[20-21]。

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未對比不同濃度及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后續將予以深入研究。綜上所述,臂叢神經阻滯中采取右美托咪復合低濃度羅哌卡因,麻醉起效快,鎮痛時間長,還可穩定患者血流動力學水平,且減少不良反應發生率。

猜你喜歡
臂叢羅哌卡因
芬太尼與曲馬多復合羅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兒術后鎮痛中的應用對比
分析舒芬太尼、鹽酸羅哌卡因在無痛分娩中應用效果
可調節式肩外展支架在臂叢神經損傷中的應用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臨床藥理學和毒性特征
布托啡諾在臂叢麻醉患者中的鎮痛效果
羅哌卡因在臨床麻醉及疼痛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臂叢神經叢內神經移位治療周圍神經損傷
肌肉肌腱轉位術用于晚期臂叢神經損傷功能重建
小劑量低濃度羅哌卡因與布比卡因蛛網膜下腔阻滯在混合痔術中的效果比較
0.375%羅哌卡因與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滯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術的效果及安全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