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語地區孔子學院網站主頁多模態設計分析

2024-01-08 00:53
大連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孔院版式德語

王 軼

(同濟大學 外國語學院,上海 200092)

一、引言

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致力于適應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地區)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目前,作為推廣中國語言文化的官方機構,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都建有官方網站??自阂环矫婢哂邢嗨频墓ぷ髦匦?,即漢語教育和中國文化推廣,另一方面又需要兼顧各國和各地區當地的風土人情,因此,各所孔院網站的內容既有統一性,又具有獨特性。作為網站的門戶,主頁往往匯集了該地區孔院的基本信息、主要活動以及中國語言文化相關內容,是整個網站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且基于日益發達的網絡呈現技術,文字、圖像、視頻等各類模態在主頁上都有所體現,多模態資源間也呈現豐富多樣的設計形式。

國內外都已展開網頁、網站的多模態話語分析。國外文獻中主要采用視覺語法分析模式,如索立漢(Solihan)[1]、史丹[2]、德約諾夫(Djonov)[3]和張藝瓊[4]等。國內學者嚴云[5]、李丹云[6]、侯建波[7]和楊小敏[8]等人的研究除了從視覺語法的視角,還采用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框架。研究現狀顯示,國內外針對網頁、網站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研究模式大多集中于視覺語法,研究成果以圖文關系為主,十分趨同,尚未辨析其設計機制。而“設計”是構建多模態語篇的關鍵環節,也是多模態話語研究需要延伸的方向之一。瞿桃[9]認為,較之于傳統圖文關系,多模態設計研究關注模態建設內因,幫助設計者把握多模態話語生產過程。多模態話語分析應當增強對設計的理論分析,以拓展其應用研究領域。但在理論方面,基于現行多模態話語分析框架的多模態設計理論機制較為宏大。為了理清多模態設計的微觀操作,需要引入細節化的分析模式?;谝陨戏治?,本文選擇GeM 模型,將其應用于網頁類多模態語篇,分析孔院網站主頁作為一種多模態語篇的設計特點,以及這些特點在推廣中國語言文化方面體現的優勢或不足。

二、GeM 模型與多模態設計分析

GeM 模型指貝特曼(Bateman)[10]107于2008年在《多模態與語篇體裁:書面多模態語篇系統分析的基本原則》(Multimodality and Genre: A Foundation for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Multimodal Documents)中首次提出的體裁與多模態模型(Genre and multimodality model,簡稱GeM)。該模型在多模態平面媒體語篇的分析領域獲得較多應用,且能夠較好解析語篇內各類多模態符號的語義修辭關系。GeM 模型從體裁出發,分析不同體裁對平面多模態語篇的風格形成與實現所產生的影響。模型將多模態語篇的構成區分成文本流、圖像流以及頁面流。針對這些不同的多模態資源,GeM 模型設置了四個開放式的分析層面,即基礎層、版式層、修辭層與導航層。相較于其他多模態語篇的分析框架,如張德祿[11]731-743的多模態話語分析綜合框架、克雷斯(Kress)[12]的視覺語法等,GeM 模型的分析視角由小入大,從微觀層面出發,更易于獲得語篇層面的宏觀結論。這四個層面的分析內容見表1。

表1 GeM 模型分析內容[10]108

張德祿[11]733定義“多模態設計”是“一個綜合利用交際模態進行有效交際的概念。設計者一方面要選擇所需要的模態,另一方面還要把它們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模態組合整體,最有效地完成交際任務”?;诖?,GeM 模型在基礎層逐一解析語篇的多模態設計資源,在修辭層圍繞設計資源之間的語義關系分析資源組合與語篇意義生成的過程,在版式層關注設計資源的視覺呈現形式,目的在于解析安置各類資源的功能原理,使語篇區域化和層級化,在導航層則分析語篇內部層級化之間的整體布局安排。因而,GeM 模型的四個分析層面都指向了多模態設計,能夠從微觀視角入手逐一解析多模態語篇內各類資源的應用與搭配關系。

三、語料分析

(一) 語料簡介

本文的研究語料包括德語地區23 所孔子學院網站主頁,其中德國19 項,奧地利2 項,瑞士2項。德語是歐洲的主要語種之一,德語地區主要指德國、奧地利與瑞士三個國家。它們之中,德國在歐洲的政治、經濟與文化領域尤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是中歐關系的橋梁之一。在歐洲,德語地區孔子學院占歐洲孔院總數的12%。較之于其他非英語語種,德語地區孔院的發展能夠較全面反映歐洲非英語地區推廣中國語言文化的情況,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借助Nvivo 軟件內的Ncapture 插件分別截取23 所德語孔院網站主頁所有信息,通過插件的編碼功能對網頁內容元素進行最小化切分并標注,建立23 所孔院網站的多模態分析語料庫。在庫內,借助軟件的量化統計功能,根據GeM 模型四個分析層面,分別對23 所孔院網站的主頁進行基礎元素、版式結構、導航手段與修辭關系分析,即圍繞多模態設計所涉及的資源類型、資源組合與資源修辭關系等加以量化分析,全面解析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的多模態設計特征。

(三) 孔院網站主頁的多模態設計資源

根據貝特曼的觀點,多模態語篇頁面上所有可見的、獨立的物理表現形式即為該語篇的基礎元素,也即多模態設計的必備資源[10]110。識別基礎元素應當不依賴語篇的版式或其語義內容。識別基礎元素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觀察多模態語篇使用哪些符號制品,更重要的是這些基礎元素將在GeM 模型的其他分析層面中發揮“公分母”的作用,即由這些基礎元素進一步構成各類版式、導航結構,并建立起多層次的修辭關系。對于多模態語篇中常見的圖形,GeM 模型往往將其視為一個整體,即不再加以內部切分。分析文字時,主要的分析對象是句子,或至少是句子片段,而不深入到單詞或字母層面?;谶@樣的原則,該模型在分析多模態語篇的過程中避免了切分出過多、過細的基礎元素,卻又無法繼續將其作為其他層面進一步的研究基礎。23 項孔院網站主頁的基礎單位總量統計如圖2 所示。

根據圖2,23 項主頁使用的基礎單位數量大小不一,約半數,共10 項主頁的基礎單位數量超過100 項,其中以漢諾威孔院網站主頁為首,共由137項基礎單位組成。使用基礎單位較少的孔院網站有施特拉爾松德孔院(54 項)、法蘭克??自海?8 項)、維也納孔院(61 項)、萊比錫孔院(66 項)等?;A單位是構成多模態語篇的最小分析單位,因此其數量的多少能夠初步呈現網頁構成的復雜程度。相比于由137項基礎單位組成的漢諾威孔院網站主頁,施特拉爾松德與法蘭克??自壕W站主頁的基礎單位則幾乎只有一半,是組成相對較為簡單的網頁。網站主頁作為對外宣傳的門戶至關重要,主頁使用的各類基礎單位,及其組合排列都體現了網站運營者的設計理念與交際意圖??梢哉f,基礎單位較多的網站主頁,如漢諾威、海德堡、杜伊斯堡等孔院網站主頁具有更豐富的多模態設計資源,因而也得以呈現更多內容,運營者希望通過主頁將更多站內的主要信息直接推送給網站訪問者,而施特拉爾松德、法蘭克福等孔院網站則呈現較為簡單的主頁結構,設計資源較少,網站主頁更接近于一種導航頁面,網站主要信息則需要訪問者進入網站內部了解。

除了基礎單位的總量,基礎層的統計結果進一步呈現了23 項主頁對多模態設計資源的使用偏好。語料顯示,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的基礎單位類型有文字、圖片、版式符號以及視頻。其中,文字是各主頁內占比最大的基礎單位。視頻資源則只在紐倫堡孔院網站主頁出現兩次。圖片是多模態語篇中除文字以外最主要的模態資源,能夠與文字相輔相成,以更豐富的形式來呈現內容。版式符號指網頁上用來劃分版式結構的圖形,具有語篇組織功能,如區分各板塊結構的橫線或豎線條。版式符號的出現進一步體現出多模態語篇較之于單模態語篇具有更豐富的表現形式與內容組合能力。因而,圖片與版式符號可謂是這一批孔院網站主頁最重要的非語言模態設計資源。圖片與版式符號作為多模態設計資源的出現頻率比較見如圖3、4 所示。

根據圖3 和圖4,23 所孔院網站主頁基本使用了圖片和版式符號作為設計資源。除了日內瓦和維也納兩所孔院網站主頁,其余21 項主頁都具有圖片元素,其中海德堡孔院網站主頁甚至使用了35 項圖片基礎單位,占其基礎單位總量的28%。杜塞爾多夫、埃爾福特、慕尼黑等孔院網站主頁也使用了超過10 項圖片作為基礎單位。版式符號使用最多的是帕德博恩孔院網站主頁(14 項)。此外,杜伊斯堡、紐倫堡、哥廷根、漢諾威等孔院網站主頁也使用了較多版式符號。比較23 項網站主頁對這兩種基礎單位的使用情況,它們不同的設計偏好就更為清晰。以帕德博恩孔院網站主頁為例,它使用了14 項版式符號,9 項圖片,較多的版式符號規劃出相對更為清晰的版式結構,且豐富的圖片更為形象地呈現了網站主題內容。而巴塞爾、波恩、特里爾、漢堡等孔院網站主頁的圖片與版式符號資源都不豐富,其頁面也較為簡單,以文字序列為主。再如海德堡孔院網站主頁使用了35 項圖片,0 項版式符號。在網頁制作過程中,該運營者偏好于使用圖片來豐富主頁的視覺效果,而并沒有使用任何版式符號來輔助讀者劃分頁面的內容,簡化讀者的閱讀過程。相反,也存在圖片類單位為零,以使用版式符號為主的德語孔院網站,如日內瓦(圖片0 項,版式符號6 項)、維也納(圖片0 項,版式符號6 項)。除此以外,還有一類網站主頁的圖片與版式符號都很少見,如特里爾(圖片2 項,版式符號0 項)、漢堡(圖片1 項,版式符號1 項)。由此可見,盡管德語地區孔子學院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的目標基本一致,但在網頁這一多模態制品的生成過程中依然采用了不盡相同的方法,呈現出明顯的資源與設計偏好。

(四) 孔院網站主頁的資源組合設計

根據GeM 分析模型,在版式層需要從三個方面解析多模態語篇,即版式分割、實現信息與版式結構。版式分割的任務在于確定語篇版面上的最小版式單位,對于文字而言,最小的版式單位即為段落,圖形則基本獨立作為版式單位,不深入其內部結構。針對文字,需要確定的版面實現信息包括類型、字體灰度、顏色、字體類型、大小寫、字形、行距等。通過這些信息分析,可以充分描述語篇內文字的視覺呈現形式。在此基礎上,貝特曼還設置了“定位”這一分析項,與版式結構的分析內容相結合,共同說明版式單位在語篇內的位置。對于圖形,貝特曼[10]120-121主要區分了照片、自然主義繪畫、素描以及圖表四種類型,并根據分析需要進一步描繪圖形的組成?;趯崿F信息與版式單位,多模態語篇能夠形成層級化與區域化的版式結構,即首先對版式單位在語篇內的組合層疊關系進行分析,繼而將層級化的版式結構與直觀視覺上的版式區域相對應,共同完整呈現語篇的版式情況。

根據上文對23 所德語孔院網站主頁基礎單位的分析,這些主頁總體呈現內容豐富,多模態設計資源類型多樣化的特征。眾多基礎單位在網頁內部能夠基于不同的實現形式形成不同的版式結構。本文首先劃分了23 項網站主頁的基本版式單位,語料中的網站主頁基本具有4-6 層的版式層級與若干個亞區域。亞區域即指多模態語篇通過版式符號、字體、背景等視覺效果可以直接區分得出的頁面區域。23項網站主頁所含亞區域數量比較見圖5。

圖5 的統計數據顯示,23 所孔院網站主頁最少具有3 個版式亞區域,如巴塞爾、維也納。大部分網頁的亞區域數量在4-7 之間。23 項語料中,帕德博恩孔院網站的亞區域數量最多,共有10 項,結合該網頁所具有的版式符號數量(14 項),說明該網站比較注重多模態版式設計,偏好利用版式符號來協調基礎元素在語篇內的位置,詳細劃分主頁展示的內容。類似的還有慕尼黑、海德堡、哥廷根等孔院網頁。通過亞區域數量比較可以得出相似的結論,即德語地區孔院網站對主頁的版式要求各不相同,有兩種明顯的傾向,即版式復雜化與版式簡潔化。版式簡潔的主頁往往內容歸類明確,如巴塞爾孔院網站主頁的三個亞區域即導航、近期活動與孔院信息,維也納孔院網站主頁的亞區域劃分與其完全一致。而版式復雜的,如帕德博恩孔院網站主頁10 項亞區域內容主題涵蓋了導航、活動圖片、學院信息、業務分配、近期活動、近期主要活動、重要圖片以及學院介紹與聯絡方式等。不難發現,帕德博恩孔院網站主頁的版式亞區域多有重復,即便亞區域之間的實際內容并不完全一致,但同類信息往往分布在不同亞區域,易于使讀者失去關注點,反而無法把握好網站的主要核心內容,這是孔院網站主頁在多模態資源組合設計方面的一大缺陷。

(五) 孔院網站的布局設計

GeM 模型中還有一項導航分析層。導航元素可以引導讀者進一步深入多模態語篇,更好地調配閱讀資源。主頁作為孔院網站的封面,導航信息是其必備元素。通過統計,23 項網站主頁都含有導航元素,7 項主頁包含2 項導航元素,其余16 項則含有1 項導航信息。擁有1 項導航信息的網頁基本在導航區域顯示了網站主要的內容結構,例如海德堡大學孔院網站主頁的導航條就包括überuns(關于我們)、Sprachbereich(語言天地)、Veranstaltungen(活動)、China in der Region( 中國)、Kooperation mit der SJTU(合作)、Archiv(檔案)這6 個欄目。而擁有2 項導航信息的孔院網站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根據自身需求設置了另一個導航區域。表2 列舉了7 個擁有2 項導航的孔院網站具體的網站布局設計形式。

表2 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布局設計信息

表2 顯示,7 項網站主頁的導航2 區都更為詳細,導航1 區則更多地體現出網站內容的大致分類。各個網站根據自身需要,將該地孔院值得介紹與推薦的內容板塊置于導航2 區,例如法蘭克??自壕W站主頁,將其編輯出版的多媒體刊物“跳跳”也獨立設于導航區,以便訪問者能夠盡早發現這一項目。也有孔院網站將所依托的大學信息置于導航1 區,如特里爾大學、日內瓦大學。由于孔院在海外一般與當地大學合作辦學,因此同時為訪問者設置當地大學導航體現了孔院與大學的緊密聯系。

對于網站整體布局,23 所孔院主頁都通過導航區域體現了設計方案,但導航區域的數量與布局設計的效果并不成正比。與主頁資源組合設計呈現的效果類似,上表中7 項主頁的導航區域1 和2 盡管為訪問者提供了快捷的訪問通道,提示了內容重點,但在兩個導航區域的功能劃分方面尚不明確其設計意圖,即導航1 區和2 區各自獨立設置的原因,反而可能使訪問者面對過多網站入口,而無法把握網站核心。

(六) 孔院網站主頁的資源語義設計

GeM 模型針對多模態語篇具有復雜圖文關系的特征,引入RST(修辭結構理論)來描述該類語篇內部的語義聯系。根據劉世鑄[13]的描述,RST 理論由美國學者曼恩(Mann)與湯普森(Thompson)于1983 年提出,重點研究語篇的修辭結構。曼恩和湯普森定義語篇中具有修辭功能的完整片段為結構段,并為結構段之間設置了二十多種基本的修辭關系,包括環境、條件、闡述、評價、解釋、方式、非意愿性原因、非意愿性結果、析取、目的、解答、無條件、意愿性原因、意愿性結果、對照、背景、讓步、使能、證據、證明、動機、準備、重述、綜述、對比、連接、列舉、序列。之后,針對不同的研究需求,學者還在繼續補充修辭關系列表。貝特曼[10]144認為,在多模態語篇分析中,修辭結構分析可以起始于基礎單位,如圖和圖像標題等,并不一定是傳統語篇中的小句。張培佳[14]還注意到,修辭關系在多模態語篇中可以體現為多核心性,而非傳統的單核心,且修辭關系可以突破現象排列,這使GeM 模型避免了圖文關系研究中的位置導向性,可以落實到基礎單位的語義關系。因此,GeM 模型解讀語篇語義關系也能夠建立明確的關系圖式。

本文研究的23 項網站主頁基本運用了圖片資源。由于多模態設計注重不同模態資源間的互動,本文的分析聚焦各網站主頁內部圖片與文字之間的修辭關系,涉及主頁內圖片與其標題和周圍文字段落,暫不涉及文字內部的修辭關系。23 項德語孔院網站主頁內圖文修辭關系類型見圖6。

本文語料中共出現四種圖文修辭關系,包括舉例、重述、解釋和證據。由于圖文之間的修辭關系往往并不單一,可能同時兼有多種關系,因此圖6中的統計數據總量大于語料中實際出現的圖形數量。

在上述四種關系中,舉例關系是出現頻率最高的圖文修辭關系,共有73 項,占總量的42%,將近一半。舉例關系指圖像與相關文字之間體現了一方為一方具體實例的關系。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都需要向訪問者介紹孔院信息,尤其是孔院組織的一系列活動,因而選用活動圖片作為實例圖像,具體呈現說明文字的內容不失為一種實用的修辭方式。例如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網站主頁上設有一個亞區域,由亞區域標題與25 幅圖片構成,本文采集標題與第一排圖片如圖7 所示。該亞區域標題為“Impressionen aus dem Sprach- und Kulturprogramm”,即語言和文化活動印象。為了說明之前舉辦過的活動效果與內容,該網站主頁配備了相關的25 幅圖片,分別包括書法課、夏令營、漢字書寫、文學講座等內容。通過這些圖片,訪問者對該孔院籌辦的活動能夠產生直觀印象,了解其具體形式,因而這些圖片作為實例有效呼應了該亞區域標題的語義內容。

再如杜塞爾多夫孔院網站主頁(圖8),該網站主頁使用了多幅圖片作為實例來呼應圖片上的文字,即該孔子學院的標語“Begegnen Sie China.Reich der Mitte zwischen Tradition und Zukunft.( 遇見中國,傳統與未來之間的中國)”。該主頁選用的圖片中有表現當代中國的孔院漢字推廣活動,也有喻示古老中國的古典浮雕,分別作為“未來”與“傳統”的代表。通過圖片與文字之間的舉例關系,訪問者能夠更好地理解該網站標語的具體所指。

重述與解釋是繼舉例關系之后在語料內最重要的兩種修辭關系。重述關系出現28 項,解釋關系出現25 項。重述關系指圖片與文字內容互為一致,互相重復,一般具有凸顯功能。柏林自由大學孔院網站主頁圖片(圖9 右方)周圍盡管沒有環繞任何文字,但圖內顯示中國傳統書法書寫的柏林自由大學孔子學院名稱,且在圖中央進一步使用大號字體凸顯了漢字“孔”。GeM 模型認為圖文修辭關系并不受到線性約束,該圖片與同網頁、不同區域使用的柏林自由大學孔院德語名稱符號標識(圖9 左方)建立了跨區域重述關系,也同時形成了雙語種對應關系,凸顯出該網站具有跨語種、跨文化性。

解釋關系則指圖文之間體現為一方對另一方作出具體解釋的關系,為了更好表現一方的語義內容,而輔助以圖片或文字做進一步解釋說明。例如海德堡大學孔院網站主頁在介紹HSK 考試時使用的配圖(圖10)。該圖片中央文字“HSK Prüfung.Jetztbiszum 19.Mai anmelden.Mehrerfahren”(漢語水平考試,報名至5 月19 日,了解更多)說明訪問者可以進一步通過該圖片進入網站內部了解漢語水平考試的詳細信息。背景圖片上出現的各色鉛筆說明這一鏈接的內容與書寫、學習相關,進一步可以聯系到該學院的任務之一,即為漢語水平考試做準備。因此,背景圖片是對該圖片中央文字的解釋說明,提示訪問者文字內容相關的范疇。

圖1 GeM 模型的四個層次與多模態設計分析

圖2 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基礎單位數量

圖3 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的圖片數量

圖4 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的版式符號

圖5 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的亞區域

圖6 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修辭關系分布

圖7 海德堡大學孔院網站主頁圖文修辭關系實例

圖8 杜塞爾多夫大學孔院網站主頁圖文修辭關系實例

圖9 柏林自由大學孔院網站主頁圖文修辭關系實例

圖10 海德堡大學孔院網站主頁圖文修辭關系實例

證據關系在語料范圍內出現較少,僅有3例,表現圖文關系種一方可以佐證另一方內容。例如埃爾福特孔子學院網站主頁關于該孔院的合作關系使用了一幅圖片(圖11)。該圖下方文字“Kooperationsvereinbarung zwischen Konfuzius-Institut Erfurt und Landeshauptstadt Erfurt”(埃爾福特孔子學院與州首府埃爾福特簽訂合作協議)告知網站訪問者埃爾福特孔院與埃爾福特市建立了合作關系,上方的圖片顯示左方為孔院代表,右方為埃爾福特市代表,雙方簽訂了協議,并手持協議拍下照片,因此圖片證明了下方文字的真實性。

圖11 埃爾福特大學孔院網站主頁圖文修辭關系實例

除了上述的舉例、重述、解釋與證據關系,23項孔院網站主頁的圖文關系還呈現出一個特點,即圖文之間并不能產生直接修辭關系。共有43 項圖片與主頁的文字之間無法產生直接語義聯系,占總量的四分之一。例如格拉茨孔子學院網站主頁出現的一例圖文(圖12)搭配。該圖下方文字“Anmeldung Chinesisch-Kurs für Alle ohne ECTS”(大學外部人員申請漢語課程)內容指向漢語授課,而配圖為模糊的弧形線條組,像素較低,無法清晰分辨圖形的具體指向,因而該圖形與下方文字之間無法提煉清晰的修辭關系。

圖12 格拉茨大學孔院網站主頁圖文修辭關系實例

再如海德堡大學孔院網站主頁使用的歡迎文字與配圖(圖13)。圖片上方使用德語(Herzlich willkommen beim Konfuzius-Institut Heidelberg)和漢語(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歡迎你)分別表現了對網站訪問者的歡迎。背景圖片則在左側使用中國某一城市的高樓圖像,右側使用中國古典宮殿側影。這樣的古今結合構圖只能引發訪問者對中國的聯想,并不能直接指向地處德國海德堡的孔子學院,因而背景圖片與上方文字之間無法建立起重述、解釋以及其他的修辭關系。

圖13 海德堡大學孔院網站主頁圖文修辭關系實例

在多模態資源語義設計方面,本文認為:第一,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基本具有資源間的語義設計意識,多采用舉例型的傳統配圖模式。第二,與此同時,分析結果也體現了該類網站在多模態語義設計方面的欠缺或規劃意識薄弱,主頁內四分之一的圖片都無法與網頁內文字建立直接的修辭關系,體現出配圖不當的主頁設計問題??鬃訉W院的主要任務是宣傳中國語言文化,網站建設者似乎認為只要選擇與中國相關的圖片就可以在語義上映襯網頁文字內容。借助修辭結構分析,我們卻發現事實并非如此,這樣的配圖不僅不能促進對文字的理解,或許還會對訪問者的理解造成困擾,使得網站主頁的多模態資源只能做到形式組合,無法實現語義互配,從而對網站的交際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四、德語地區孔子學院網站主頁的多模態設計現狀

本文借助GeM 模型對23 所德語地區孔子學院網站主頁進行多模態話語分析,從設計資源、資源組合、資源布局、資源語義設計等方面對23 項語料進行量化統計,從而得以呈現德語地區孔院網站主頁多模態設計之現狀。23 項網站主頁中約半數含有超過100 項基礎單位,部分主頁的基礎單位數量較少。因而就設計資源的用量而言,各項主頁就初步體現了對網頁設計的不同理念,部分網頁信息豐富,版式多樣,部分網頁信息簡潔,版式單一。就圖片與版式符號這兩項基礎單位的使用而言,語料內也明顯呈現出不同的使用傾向,某些網頁偏好使用圖片,某些網頁則多用版式符號,表現出不同網站主頁的設計重點不同。在資源組合設計方面,23 項網站主頁的版式層級數量接近,但在區域模式中顯示的亞區域數量不盡相同,通過獨立分析發現,亞區域數量與網頁信息的明確性并不成正比,往往多個亞區域數量會顯示類似的信息,缺乏表達重點,不利于讀者系統性地了解網站傳播的中國語言文化。導航層的分析結果顯示,作為網站門戶,孔院網站主頁都設置了導航區域,便于訪問者進一步閱讀。7所網站對主頁設置了兩個導航區域,便于更好地引導訪問者閱讀,但與組合設計所呈現的缺陷類似,通過導航模塊實現的整體布局設計效果并不都是正面的,由于分類原則不明確,導航模塊不一定能充分展現多模態資源的整體布局。在修辭層,結果顯示,舉例、重述、解釋與證據是語料內出現的四類圖文修辭關系,其中舉例關系最為常見,也出現了少量證據關系,說明23 項主頁的資源語義設計并不空白,但類型還較為單一。值得重視的是,這些主頁中四分之一的圖片與主頁上的文字尚未建立直接的修辭關系,是該類主頁多模態設計上的一大缺陷,不易于拉近讀者與網站的距離,也浪費了圖片資源本身具備的良好交際功能。

五、結語

借助GeM 模型分析德語地區23 所孔院網站主頁的多模態設計特征,闡明它們在設計資源類型、資源組合、資源語義設計方面的共性與差異,以及設計方面的可改善之處。多模態設計對于多模態語篇的建構與傳播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分析多模態設計,也即逐步還原語篇建立的過程與機制,從而能反省多模態語篇的傳播效果。我們認為,后續研究應當進一步依托GeM 模型的建庫便利條件,使用XML 語言對語料加以標注,形成完整的德語地區孔院網站所有網頁的多模態文本數據庫,以便更清晰地呈現其體裁特征與設計特征,優化其多模態設計,提升孔院網站在語言文化傳播過程中可發揮的作用,進一步擴大其在海外的影響。

猜你喜歡
孔院版式德語
孔院武術,想說愛你真的不太容易
助力“一帶一路”發展 提高孔子學院辦學質量的一點新思
非洲孔子學院人才培養和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墨讀中國”
淺析“留白”在版式設計中的應用
合作學習在大學德語閱讀課中的應用
版式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學術期刊的版式設計
哲學“專業德語”教學研究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