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視化傳承轉譯方法研究

2024-01-08 00:53朱昕棣關宇辰
大連大學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遺傳可視化方法

宗 誠,朱昕棣,關宇辰

(1.魯迅美術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2.大連大學 美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薪火相傳,是獨有的民族精神全民性的活的記憶,是文化認同的重要標志[1]。非遺傳承既是世界各國的共識,也是我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傳承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為做好新時代非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數字化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各類信息以越來越豐富的可視化形式存儲并展現于數字化媒介中??梢暬椒ǖ奶岢鍪箓鹘y意義上的非遺傳承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創新傳承路徑與廣闊空間。以“非遺可視化傳承”為關鍵詞對國內2014 至2023 年相關文獻進行檢索,共有21篇相關領域文章,研究成果不多。一方面,當前的可視化傳承研究“重理論、輕實踐”,仍停留在對非遺作品的可視化存儲和可視化設計的理論研究視角,缺乏與所提出理論相對應的設計實踐;另一方面,當前普遍應用的可視化方法“重技術、輕傳承”,方法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難以涵蓋各種類別非遺傳承的實際需要。因此常出現為了應用技術而可視化,忽略了非遺自身在可視化傳承中的主體性。

因此,將應用于語言學范疇的轉譯方法應用于非遺的可視化傳承中,對優化當前可視化傳承方法的不足之處有著積極意義。運用轉譯方法對非遺進行可視化傳承,為我國非遺提供了一種更為深入、更為包容的闡釋方式,也為我國非遺傳承提供了一條更加行之有效的傳承路徑。

一、非遺傳承現狀分析

(一)時代機遇

1.政策支持

加強對非遺的傳承保護,不僅是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需要,也是世界文明對話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2003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4 年我國人大常委會批準了該《公約》在我國的施行。2005 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積極響應聯合國號召。2011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頒布實施,為非遺保護傳承工作奠定堅實法律基礎。2021 年,兩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為做好新時代非遺保護工作指明了目標和方向。

這些公約、條例和法規的出臺表明非遺傳承受到各地政府和機構的普遍重視,保障了非遺傳承工作法治化、規范化水平持續提升,為非遺傳承道路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2.技術賦能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為非遺傳承帶來了更多可能。在儲存方式上,信息技術、大數據、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提供了保真、高速的存儲通路,賦予了非遺數據更為安全便捷的保存形式。在呈現方式上,隨著VR、AR、3D 建模、動態設計、交互設計、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技術的發展,在增強人機交互體驗層面,特別是在非物質的(intangible)知識轉化(如制作工藝)和空間的沉浸式交互層面[2]帶來了更多優勢,科學技術的發展賦能創新了非遺數字化呈現的形態和手段。

以科學技術支撐賦能非遺傳承,使傳統意義上的非遺保護方式發生了根本變化,為非遺資源的分類、保存、呈現、傳播提供了數字化的新路徑和新空間。國家政策支持與技術賦能創新,為非遺傳承創造了良好的時代機運。而機遇的另一面則是挑戰,經濟、文化全球化和我國鄉村城市化的推進使得非遺傳承在新時代仍然困難重重。

(二)傳承挑戰

1.傳承人困境

傳承人在非遺傳承中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他們是非遺的具體承載者、地方性文化知識實踐者,更是非遺保持活態性的根本。目前我國非遺傳承人的存續現狀難以看好。一是普遍“高齡化”。國家級的代表性傳承人年紀多在六十歲之上;二是后繼乏人。由于許多傳統技藝難度高、強度大、耗時多、收入低,很少有人愿意學,不少民間藝術大師面臨無弟子或弟子太少的尷尬境地[3];三是與數字化傳承脫節。在非遺的當代數字化傳承過程中,往往略過傳承人參與環節而直接談傳承,忽視了傳承人自身擁有的寶貴技藝和經驗,使傳承人在數字化傳承過程中始終處于失語狀態。

2.傳承鏈脆弱

傳統非遺傳承從傳承載體與傳承方式上都依托于人本身。一方面,非遺的傳統傳承載體依托于人的代際傳承。隨著老一輩傳承人的逝去,他們所承載的非遺文化資源也會隨之消亡;另一方面,非遺的傳統傳承方式依托于人本身的代際口傳身授,小范圍的教授傳承雖保證了非遺的本真性,但也導致了非遺傳承的效率和范圍有很大的局限性;傳承是非遺文化中最“活”的,也是最脆弱的環節。這種依托于傳承人的傳統傳承鏈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這是由于非遺的形成有其自身特定的時代背景,受當時的經濟、政治環境影響,又和當地民眾的鄉土風俗、意識形態存在必然的聯系,有其寶貴的文化意義,也是當地歷史的真實見證。因此非遺文化在傳承進程中一旦傳承鏈出現缺口或疏漏,其造成的影響是毀滅性的。

3.傳承力不足

非遺不是靜態的文化標本,而是動態發展的文化活體,被譽為人類的“活的靈魂”。這就意味著非遺的形成與發展,需要通過人的能動生產與能動創造,源源不斷地注入傳承活力,在代際之間維持非遺活性。在過去,非遺在自身傳統文化生態環境中不斷生成和演變,不僅使得經典作品隨著時間推移進一步發展豐富,并推動著非遺整體的演變更新。而當前的通過數字化手段的傳承方式由于忽略了傳承人地位,阻斷了傳承鏈發展,一定程度上也阻滯了非遺自身的創新發展,導致非遺“失活”。

當前,非遺傳承方式亟需優化創新,非遺傳承急需探索符合新時代語境的新范式。如何促使傳承人參與到非遺的傳承中來,鞏固傳承鏈永續發展、賦能非遺傳承力,是新時代非遺活態化傳承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非遺可視化傳承

“可視化”一詞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可看得見的、清楚地呈現”,也可譯為“圖示化”,如計算機編程的可視化界面(VB、VC)等[4]。傳統的非遺傳承方式主要借助文字、影像等,記錄方式陳舊、不夠系統,缺乏多樣化。在非遺領域,隨著移動技術日趨成熟,利用可視化方法可以高效、便捷、海量、生動地傳承非遺,使非遺更具活力。

(一)可視化傳承必要性

1.時代需求

劉魁立教授曾指出,當前民族傳統文化受到廣泛和前所未有地關注,這是時代的賜予,也是非遺的幸運[5]。隨著當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非遺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在這樣的時代語境下,傳統單一、單鏈、單向的傳播方式顯然已不能滿足非遺在當代的發展需求。通過可視化傳承實現非遺多元、多渠道的傳播成為時代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與技術的發展為非遺的可視化傳承提供了一片沃土,而傳承人失語、傳承鏈脆弱、非遺失活等問題也迫切需要更新的、優化的可視化傳承方法。

2.文化價值

我國的非遺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長期積淀,也是勞動人民生活智慧的集中反映,蘊含著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2022 年黨的二十大提出通過激活非遺技藝等文化資源的多元價值賦能鄉村振興,說明了非遺在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也有助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助于實現共同富裕。從戰略角度出發,非遺的可視化傳承有助于堅定民族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文化角度出發,重構非遺的傳統美學價值,將其中蘊含著的中國文化基因與現代社會中的文化場景和功能要求相融合,完成創新設計的中國文化精神鏈接[6]。從經濟角度出發,可視化傳承既為非遺文化價值的開發與利用提供了手段,也為我國建立健全文化產業體系添磚加瓦。

3.發展潛力

可視化傳承作為非遺活態化保護與應用的新路徑,在非遺傳承中的創新發展仍有巨大探索空間。從非遺自身視角來看,非遺作為文化實踐的媒介,是文化記憶的重要存儲器[7],蘊含著豐沛且尚未挖掘及待利用的文化資源??梢暬瘋鞒袔椭沁z突破其自身的時空局限性,拓展了非遺呈現方式,拓寬了非遺傳播渠道,改善了非遺在傳承發展過程中的被動局面??梢暬癁榉沁z傳播途徑與創新應用帶來了更多可能。這不僅有利于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且有利于形成新的產業生態,打造出新的文化產業模式,從而深度挖掘出非遺的文化價值。從可視化傳承視角來看,可視化方法在非遺傳承的實踐應用領域雖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現代科技仍處于高速發展中,且前景十分廣闊。這意味著可視化傳承領域在未來仍有著巨大的橫縱發展空間。因此可視化傳承應緊隨時代與科技的步伐,不斷優化方法,創新迭代,不斷探索可視化傳承的更高效能。

(二)可視化傳承意義

1.保護視角

可視化方法使非遺資源可以靈活地進行圖文聲像與數字信息的雙向轉換,實現對數據的實時修改、編輯、排序、移位、備份、刪除及增補,并高速、便捷地通過網絡進行傳輸,方便隨時進行高效地檢索、調用。一方面打破了“口傳身授”的桎梏,推動建立規范化、系統化的傳承路徑;另一方面也為后續科學規范地管理非遺資源,打造國家文化資源庫、文化大數據平臺奠定基礎。

2.傳播視角

通過可視化方法,沖破了非遺傳播原本相對封閉的自然狀態,將非遺轉化為可編輯、可互動的數字化語言,保障了非遺在現代數字化媒介中的兼容和流通,更大程度地實現非遺資源的深度聚合,幫助非遺更好地組織及呈現??梢暬瘋鞒性诜沁z和受眾間構筑橋梁,充分發揮傳播載體的媒介作用,增大非遺的媒體曝光量,拓寬傳播渠道,拓展和延伸非遺的傳播空間,從而緩解非遺傳播困難,解決傳承困境。

3.發展視角

可視化方法賦予非遺更為靈活的傳承方式,賦活相關產業開發與自身創新。一方面,對非遺的可視化處理為“多元化”“非遺+”等跨領域融合提供必要條件。不僅有利于非遺走向大眾生活,亦有利于將非遺引入主流文化,給非遺在當代的持續發展帶來更多可能;另一方面,可視化傳承拓寬了非遺的呈現形式和傳播渠道,為非遺自身發展帶來新語料,反向推動非遺活化創新,實現由“?!钡健芭d”的傳承。

(三)可視化傳承誤區

1.表面化

可視化方法突破了傳統保護方式和傳播渠道的局限性,因此在非遺的呈現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然而,由于對非遺傳承部分的忽視,所以當前的非遺可視化傳承大都流于表面,主要表現在傳承內容的表面化和傳承形象的表面化。傳承內容的表面化體現在內容碎片化而不充分、不嚴謹、不深入,傳承技藝工藝部分暫無,沒有做到對非遺資源真實、全面、系統地挖掘提取。傳承形象的表面化體現在僅有流于形式的肖似性再現,且視覺風格過度娛樂、趨于雷同,這種忽視非遺本真而過度依附現代流行趨勢的做法,不僅不能對非遺起到有效的傳承,反而會對非遺自身文化價值造成消解及損害。

造成可視化傳承表面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對非遺元數據挖掘不深入、不全面,沒有把握住非遺自身的文化內涵。一方面是由于對傳承人重要性的忽視。傳統語境下,非遺的存在和發展完全依賴于傳承人的生產活動和藝術創新,忽略傳承人在非遺傳承中的重要地位,脫離非遺自身一味地進行視覺創新是本末倒置,使可視化方法與非遺傳承產生根本性矛盾;另一方面是由于可視化過程中對地方性知識的曲解。由于非遺的形成受當時的文化、經濟、歷史背景所影響,也與當時人們的鄉土民俗、價值觀有著必然的聯系[8],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地域性及流變性。因此非遺在視覺內容、社會行為習慣和文化內涵的傳達方面具有其自身獨特的敘事語言,當前的同質化可視化“模版”和視覺風格并不適用于所有非遺類型。

2.片面化

非遺是各地文化的活化石,因歷史、地域、民風的不同而形態各異且種類繁多,蘊含著當地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民族情結。不同種類的非遺表現形式不同,因而傳承技藝也各不相同,有的側重于手工藝,有的則側重于戲曲表演等。常規非遺可視化傳承方法普遍只對非遺進行圖形圖像語言處理,無法展現非遺活態性。這樣單一的傳承方法難以適配多樣的非遺類型,在面對多種形態聚合存在的非遺時可視化呈現效果還是相對片面的。

造成可視化傳承片面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具體可視化方法的選擇,方法本身在非遺傳承領域適應力不足,必然導致對非遺呈現和演繹的局限性,不能滿足非遺傳承的深度需求。因此應充分考慮各類非遺傳承方式,在方法的選擇上,站在宏觀視角多學科融合創新,規避可視化傳承局限性。

三、非遺可視化傳承轉譯方法

可視化傳承目前存在的表面化與片面化誤區,致使傳承方式單一,因此引入轉譯方法,突破傳統可視化方法的局限性,優化可視化傳承路徑,為非遺傳承提供切實可行的實踐方案。

(一)轉譯的概念

1.語言學范疇的轉譯

轉譯,又稱重譯,指的是借助一種外語(我們稱之為媒介語)去翻譯另一外語國的文學作品[9]。當兩種語言進行轉換時,由于語言不同常常使得表達習慣與句式結構上存在差異,而通過直譯往往不能達到對語義的準確傳遞,因此通常需要轉譯。區別于推崇保留原文字面的直譯與“棄其形而得其神”的衍譯,轉譯方法在語義維度上兼顧了顯性語義與隱性語義的傳達,“化其形而承其神”,這與非遺可視化傳承由非物質文化到可視化圖形圖像的轉化思路不謀而合。

2.非遺傳承視域下的轉譯

將轉譯方法引入非遺可視化傳承研究,調用語言學中的“語義、語用、語境、語構”四要素分別對應非遺文化的元素象征、技藝應用、文化生態、形態構成,運用圖形圖像作為視覺表征對非遺的文化部分和傳承部分分別進行可視轉化表現,并予以創新式演繹,以當代視角“翻譯”傳統非遺,聯通非遺文化與現代生活。相較于傳統可視化方法對非遺文化直譯般的“陳述式”傳承,轉譯方法重在對非遺傳承部分表現形式的轉寫,并在設計過程中嵌入地方文化,其優勢在于對多樣態非遺文化的兼容,以及對非遺內在文化內涵的表達。以新的視角解讀非遺,以新的方式保存非遺,以新的形態呈現非遺,以新的需求利用非遺。

(二)轉譯思路推演

在設計學領域,轉譯方法在非遺傳承中普遍被分為理論、實踐、路徑研究三個層次。理論研究側重于轉譯方法與過程的探討,實踐研究則關注基于理論研究的前提所進行的設計應用與轉化,路徑研究則是在文化層級歸類、分級的基礎上建構轉譯過程模型,從多維的視角完善和豐富了轉譯理論的實踐方法[10]。本文界定的非遺可視化轉譯方法融合理論、實踐、路徑研究三部分,整合為非遺元數據挖掘、傳承內容可視化、非遺創新式演繹三步:

1.非遺元數據挖掘

非遺元數據涵蓋以非遺發展歷史、地方性知識、材料、工具、技藝等非物質的傳承部分,及以非遺作品為主的文化部分。因此需要在前期對非遺元數據進行大量、深入且嚴謹地挖掘與提取。在收集元數據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原則:一是要歸本溯源,明確傳承人在非遺傳承中的重要地位,并深入了解非遺所處的文化生態;二是保證數據的真實、系統和全面。由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的多種屬性,資源涉獵范圍較廣,形態種類多樣,因此對傳承的精準度、專業度要求較高。

具體而言,首先,將傳統的采訪、記錄、攝影攝像等方式和圖文掃描、立體掃描、全息拍攝、數字攝影、運動捕捉等現代化手段結合,多渠道、多視角對非遺元數據進行采集。建立以數據為基礎的非遺元數據庫,這是可視化傳承的基礎工作,亦是保障真實、系統、全面傳承的關鍵一環;其次,將采集的元數據分別從傳承部分與文化部分兩方面進行分類。針對個別缺損非遺作品,利用圖形、圖像渲染、3D 建模等技術手段修復并復原,再現非遺的本來面目;最后,對非遺文化信息從橫縱向雙視角進行梳理。橫向梳理非遺的歷史蹤跡、發展脈絡,縱向拓展非遺的形成背景、地域文化、流派演變,這有助于全方位把握非遺基本信息和文化內涵,并保障轉譯過程中非遺文化層次結構的完整性。

在此基礎上,以楊家埠木版年畫可視化轉譯項目為例,來展示轉譯方法在非遺可視化傳承領域的實踐方案。年畫在中國有著極為廣泛的普及度,是中國文化中特有的版畫體裁。山東楊家埠木版年畫風格獨特,兼具藝術表現力與感染力,畫風濃郁,形象樸素,線條流暢,在年畫藝術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在元數據挖掘提取階段,將年畫作品進行圖文掃描,數字化歸檔,并根據書籍文獻、采訪影像等相關資料,分別從藝術特色、工具技法、文化脈絡三方面深入理解與提煉,形成楊家埠木版年畫元數據庫。

2.傳承內容可視化

文化的本質是借助符號來表達與傳達意義的人類行為。因此可視化轉譯即運用圖形圖像語言,結合“語義、語用、語境、語構”四要素,經由“視覺風格——形式轉化——形態轉化”三步走,將非遺傳承內容“翻譯”為國際化的非遺文化符號。在內容上,要做到準確表達非遺自身文化內涵,這是傳承的根本目的;在形式上,貼合非遺本身,入境問俗,不同非遺類型要根據其自身地域文化及藝術風格選擇貼合的視覺表現風格。

具體而言,首先要確定可視化視覺風格,為后續圖形圖像轉化奠定基調。非遺自身藝術特色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對人精神、情感的反映,以及對社會背景的折射。因此需要對非遺元數據進行由淺入深地剖析,根據非遺自身蘊含的:語義——非遺元素的象征性、語用——非遺技藝的生活化應用、語境——非遺形成與生存的文化生態、語構——非遺自身的形態構成四要素角度出發,明確可視化轉化視覺風格,協同非遺自身藝術特色、文化內涵、民族集體情感與最終視覺呈現;其次,依據視覺風格將非遺文化部分與傳承部分分別進行可視化轉化。由于考慮到后續對非遺元數據的通用性、可拓展性、元數據之間的易轉換性、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等需求[11],因此非遺的表現形態有別,轉譯方法也有所不同。文化部分,是由形到形的形式轉化。需要先對非遺作品的圖形、色彩、紋樣、材質等進行特征提煉,將經典元素、圖案紋樣、角色形象等藝術特色進行提取歸納;將色彩進行相應主題色的分類記錄;將構圖的形式進行沿用等。并在此基礎上利用視覺設計手法解構、重構非遺元素,深化非遺特征,利用視覺轉化強調非遺自身文化特質,增衍其視覺豐富性。傳承部分,是由技到形的形態轉化。需要依托于非遺信俗性知識、程式化知識、技能性知識和原理性知識四類知識類型,明晰傳承內容。再根據不同非遺類型的特質及存在形態,運用不同的轉化再現方法。其中,技藝工藝類非遺需要將制作過程中的材料、工具、工藝和加工形態等方面的專門知識,器物的選擇、使用、維護、保存等的社會生活常識,以及與之有關的規格、配置、歷史文化和傳說故事,制作場景和應用場景等通過視覺設計手段,借助圖形圖像等具象物進行轉譯再現。而表演類非遺則需要對服裝、妝發、道具、舞臺設計、故事情節等進行圖形圖像語言轉化的同時,搭配音樂、表演動作、表演形式等要素動態再現演藝過程。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既要警惕轉譯與“再創作”之間的尺度,避免非遺文化“失真”;也要規避將非遺生硬地套入單方面提供的可視化模板中,局限其存在形式。要根據非遺傳承內容的存在形態“因態制宜”并傳達其內在文化內涵,以達到“化其形而承其神”。在非遺與現代數字化的相遇中,轉譯方法試圖突破傳統存在形態的藩籬,在沖突與融匯間,使非遺得到新的發展可能。

在楊家埠木版年畫在轉譯過程中,可歸納為寓意豐富的語義元素;吉祥祈福的語用功能;山東當地豪放質樸的語境生態和作品加技藝的語構形態,通過四元素協調組合確定了明艷夸張的視覺風格。并依據該風格對所提取元數據的文化部分與傳承部分分別進行形式轉化和形態轉化雙層面的可視化轉譯。就文化部分而言,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形象塑造講究“年畫待要畫得好,頭大身小,眉眼清楚,身價四稱,顏色花哨”,色彩運用講究“紫是骨頭綠是筋,配上紅黃畫才新”,善用補色與對比來表現畫面的明暗冷暖關系,并沿用“滿”和“全”的中心對稱構圖程式,對門神灶神、美人娃娃、花鳥魚蟲等形象進行由形到形的可視化圖形轉化(見圖1)。就傳承部分而言,依據年畫“木板雕刻、套色印刷”的技藝特質,對楊家埠木版年畫的印刷紙張、使用工具、制作流程分別進行圖形圖像語言的形態轉化,再現技藝場景(見圖2)。

圖1 文化部分可視化

圖2 傳承部分可視化

3.非遺創新式演繹

非遺在當代要想開拓其生存空間,關鍵還是要找到適合的現代化演繹形式,學會使用創新利器,不斷跟隨時代的進步尋找新的呈現路徑。與傳統可視化方法相比,轉譯方法主動尋求實驗性的、探索性的、具有開創性的設計態度,對非遺的一般保存、保護、傳播方式表示非全盤認可,對傳統模式的固化提出挑戰[12]。轉譯方法所具備的生成性為非遺文化提供了易于傳播的數字化形態新“語料”,將可視化轉化得到的圖形圖像語言進一步創新式譯出,為非遺的現代化演繹注入新的主體能動性,延續并拓展了非遺文化的生存時空,在非遺與現代之間打開通路,賦活非遺。

具體而言,非遺可視化轉譯在當代的創新式演繹可分為三條路徑:一是活態呈現。即運用創新方法對可視化處理過的圖形圖像進行動態呈現,生動模擬非遺技藝流程或表演場景,實現抽象非遺的具象譯出。通過動態設計與3D 建模等方式直觀展現非遺作品、技藝流程等,使圖形圖像語言化靜為動,從靜止的視覺形式轉化為動態的可變形式。視覺上,動態圖形之間的交錯、互換、位移、反復都大大豐富了非遺的視覺表現力,也使非遺技藝呈現更為清晰直觀;二是虛實交互。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技術是關于人——機交互的新媒體技術,也是構建人——計算機——展品協同的重要支撐[13]。非遺的審美具有強烈的身體“在場性”與“融入性”[14],因此隨著三維體感交互、實時渲染等技術的成熟,可視化傳承一方面在數字化的基礎上不斷引入新技術,構建與非遺傳承相契合的虛擬演繹方法,探索由實向虛的轉化可能性;另一方面采納可視化方法構建線上展館、虛擬體驗等沉浸式體驗項目,在純粹的虛擬空間里創造或拓展呈現空間。通過生成真實角色、場景搭建、動作綁定、人機交互等方法,模擬展現非遺生產情境和動效,實現非遺的虛擬再現及交互操作,使受眾身臨其境體驗非遺原貌,全方位感受非遺文化魅力;三是文創衍生。如IP 形象、文化創意產品等以非遺可視化內容為資源,對其進行時代價值的轉化并譯出。以符合當代消費需求的生活用品或裝飾形式為載體,采用手工制作或機器批量生產方式,創造出新的富有非遺特色的文化創意產品。從文化角度而言,文創產品的出現有助于非遺走進大眾視野,為非遺傳播和傳承打開通路。從經濟角度而言,非遺作為“知識介質”(mediation of knowledge)通過文化的詮釋因而增加其資本價值。有助于推動非遺市場價值的孵化與開發,為非遺傳承帶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以楊家埠木版年畫印刷技法的動態演繹為例,將可視化處理后的雕版、紙張等圖像利用設計軟件進行動態呈現,并創新式譯出為動態海報(見圖3)。通過翻頁和印刷等技藝步驟的動態效果的展示,清晰直觀地再現了楊家埠木版年畫“由淺及深,由小及大”的套色印刷過程。

圖3 楊家埠木版年畫技藝動態海報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不斷變化,非遺因其呈現方式、傳承手段的多樣性、復雜性和活態性等多方面原因,對其的保護工作面臨著更多挑戰。因此要緊隨時代步伐,依據不同非遺載體的特質,研究、實施其不同的傳承方法。

面臨當前的時代機運與種種挑戰,非遺可視化傳承研究從意義、思路、方法等多角度討論可視化傳承的必要性、意義及存在的誤區。從而引入轉譯方法,試圖論證可視化轉譯在非遺傳承中的可行性,使非遺與可視化技術從傳統與現代互相凝望變成相互滋養?;谵D譯方法的非遺可視化是對非遺傳承創新的必要途徑,有效地推動了非遺文化的傳播,更好地實現了非遺的合理開發、利用,也為其他傳統文化的可視化傳承提供了借鑒之路。

猜你喜歡
遺傳可視化方法
非遺傳承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視化分析
基于Power BI的油田注水運行動態分析與可視化展示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維可視化
還有什么會遺傳?
還有什么會遺傳
還有什么會遺傳?
“融評”:黨媒評論的可視化創新
可能是方法不對
用對方法才能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