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效應和機制研究

2024-01-08 11:08周榮華干春暉
上海商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吸收能力回歸系數效率

周榮華 干春暉

一、引言

近20 年來,中國科技創新投入一直保持持續高比例增長。2000—2020 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當量年均增長率為9.17%,R&D 經費內部支出為18.12%,遠超同期的GDP 增長速度。持續高強度的R&D 投入帶來了一定的技術進步,但是速度緩慢,在高端芯片等方面依然存在嚴重的“卡脖子”問題。大多數企業依然處于產品鏈的低端環節,附加值偏低,技術創新能力不強。因此,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前提下,提高企業的創新效率是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市場規模是影響企業創新效率的重要因素,超大市場是我國科技創新的優勢,也是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優勢。挖掘我國超大市場潛力,關鍵舉措在于提升國內市場一體化程度。20 世紀90 年代以來,中國市場一體化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商品市場一體化水平顯著提高,但是要素市場一體化水平依然較低。2022 年4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為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方向。如何提高市場一體化水平,發揮強大國內市場優勢,提高企業創新效率,亟需進行研究。

市場一體化是指國與國之間市場要素流動不受地方保護、貿易壁壘等因素的影響,只受交通運輸條件的影響,最終達到交易商品在生產地與銷售市場價格的一致性。市場一體化是區域內市場整合或者市場化融合的過程,貿易壁壘被削弱,商品和要素能夠自由流動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國內市場一體化對中國地區協調發展的影響及其啟示》,《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5 年第12 期,第22—25 頁。。企業創新效率是指企業創新活動的投入產出比,單位投入的產出越高,則企業創新效率越高。本研究以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采用三階段數據包絡分析法(DEA)測度企業創新效率。當前,學術界對市場一體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對創新產出的影響,認為市場一體化有利于增加企業創新產出。劉沖等認為區域一體化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進規模經濟效應發揮②劉沖、吳群鋒、劉青:《交通基礎設施、市場可達性與企業生產率——基于競爭和資源配置的視角》,《經濟研究》2020 年第7 期,第140—158 頁。。市場一體化有利于區域技術交流,促進知識外溢和技術擴散。市場一體化降低了區域間要素流動障礙,增加了企業獲取創新資源的機會,促進了資源的進一步優化配置。還有一些學者從市場一體化的對立面,即市場分割,開展研究。市場分割是指為了維護本地企業利益,地方政府通過行政干預,對外地企業和產品進入進行限制,使得商品和要素不能在更大區域內自由流通。劉斐然和胡立君認為市場分割不利于增加有效需求規模,制約了其對自主創新的引導作用,從而抑制了規模經濟效應的發揮③劉斐然、胡立君:《政府創新偏好、市場一體化與企業創新》,《當代財經》2020 年第7 期,第75—86 頁。。余東華和張昆認為要素市場分割不僅限制了生產規模,還增加了企業成本、誘使企業尋租等,不利于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④余東華、張昆:《要素市場分割、技術創新能力與制造業轉型升級》,《華東經濟管理》2020 年第11 期,第43—53 頁。。從影響機制來看,創新要素流動存在空間相關性,有利于區域技術進步⑤王正明、李遠、李文超:《創新要素流動對區域技術進步的空間效應研究》,《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 年第5 期,第65—79+112 頁。,而市場一體化有利于創新要素在不同區域之間流動,使得創新成果在空間上擴散,促進了企業技術創新⑥白俊紅、劉怡:《市場整合是否有利于區域創新的空間收斂》,《財貿經濟》2020 年第1 期,第96—109 頁。。市場分割使得區域內企業之間的競爭水平降低,企業交易成本上升,不利于企業開展創新活動⑦李增福、曾林、葉永衛:《市場分割如何影響企業的技術創新表現》,《產經評論》2020 年第5 期,第23—41 頁。。目前,關于國內市場一體化與企業創新已經有了較為詳盡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但關于市場一體化與企業創新效率仍有待深入的研究,且兩者之間的影響機制尚未得出一致結論。本文的主要貢獻在于:首先,以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實證研究了市場一體化是否有利于提升企業創新效率;第二,從交易成本和行業競爭性兩個方面探討了市場一體化對創新效率的作用機理;第三,分析了技術吸收能力的調節效應。

二、文獻綜述與假說提出

市場一體化意味著建立了一個統一開放的共同市場,首先有利于規模經濟效應的發揮。市場一體化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貿易壁壘,使企業可以面臨更廣闊的市場。企業有更強的動力進行市場開拓,擴大企業銷售規模,因此可以減少單位產品的研發費用,提高企業創新效率。徐康寧和馮偉認為市場規模是創新主體進行技術創新的動力,對推動企業技術創新起到了積極作用①徐康寧、馮偉:《基于本土市場規模的內生化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的第三條道路》,《中國工業經濟》2010 年第11 期,第58—67 頁。。隨著市場規模擴大,消費者需求增加,企業生產規模也隨之擴大,從而提高生產率,產生規模經濟效益②歐陽峣:《大國發展道路:經驗和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年,第264—266 頁。。市場規模的擴大,降低了單位產品的研究和開發費用。第二是市場一體化帶來了競爭效應。隨著市場一體化水平不斷提高,企業進入異地市場的障礙減少,本地企業數量隨之增多,由此產生了激烈的競爭,增強了企業創新動力③楊浩昌、李廉水、劉軍:《本土市場規模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及其地區差異》,《中國科技論壇期刊》2015 年第1 期,第27—32 頁。。第三是產生了要素配置效應。市場一體化減少了要素流通壁壘,有利于研發人才和資源自由流動,促進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④王曉芳、謝賢君、孫博文:《區域一體化的技術進步效應路徑研究——基于長江經濟帶的經驗數據》,《華東經濟管理》2019 年第3 期,第64—71 頁。。創新要素的跨地區流動增加了創新主體之間知識和信息的交流,推動了企業之間的合作,對推廣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起到了有利作用,降低了企業的創新成本。由此本文提出假說1。

假說1: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為正。

市場一體化減少了交易壁壘,提高了產品跨區域流動便利性,降低了企業交易成本。孫早等認為在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地區,政府干預比較少,形成了低交易成本和低進入壁壘⑤孫早、劉李華、孫亞政:《市場化程度、地方保護主義與R&D 的溢出效應——來自中國工業的經驗證據》,《管理世界》2014 年第8 期,第78—89 頁。。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和激發市場活力。企業交易成本降低有利于促進資源優化配置,進而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市場一體化有助于實現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與企業之間的高效匹配,降低了企業管理成本⑥李哲、陳子韜、吳建南:《“一網通辦”何以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基于上海市A 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探索性研究》,《行政論壇》2021 年第5 期,第115—121 頁。。市場分割提高了區域間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本土企業,不利于企業進行研發活動。市場一體化有利于勞動力跨區域流動,降低了市場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錯配,大大提高勞動力與企業需求之間的匹配度⑦黃麗馨:《要素市場改革視角下的創新效率研究——以廣西為例》,《廣西社會科學》2017 年第9 期,第46—50 頁。。市場一體化有助于資本與不同經濟部門之間的匹配,一方面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更多的投資機會,提高了資本利用效率,由此本文提出假說2。

假說2:市場一體化通過降低企業交易成本,進而提高了創新效率。

市場一體化降低了進入其他地區的壁壘,使得大批外地企業進入,激發了本地企業危機意識,倒逼企業提高創新效率。市場一體化增加了企業之間的交流,使企業更容易獲得競爭對手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方面的信息,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和創新動力。市場規模擴大,吸引了大批企業進入,企業數量迅速增加,企業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環境。張杰等和程昔武等認為產品市場競爭程度提高對于企業創新具有正向影響①張杰、鄭文平、翟福昕:《競爭如何影響創新:中國情景的新檢驗》,《中國工業經濟》2014 年第11 期,第56—68 頁;程昔武、張順、紀綱:《企業異質性、市場競爭與研發投入——來自中國A 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 年第1 期,第75—85 頁。。企業在創新過程中,以提高創新產出為導向,不斷完善研發人員績效考核以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從而提高單位創新投入的產出。產品市場競爭提高了公司高管激勵效果,擴大公司信息披露內容并提高信披頻率,促進企業創新效率提升②胡令、王靖宇:《產品市場競爭與企業創新效率——基于準自然實驗的研究》,《現代經濟探討》2020 年第9 期,第98—106 頁。。市場一體化使得大批企業進入,帶來顯著的溢出效應。本地企業通過技術擴散效應獲得了先進創新知識和技術,并通過學習效應降低了企業創新成本。由此本文提出假說3。

假說3:市場一體化加劇了行業競爭性,進而提高了企業創新效率。

企業創新活動受外部市場資源的影響,而這些資源的最優化利用需要企業具備較強的技術吸收能力。技術吸收能力是企業獲取、消化、吸收外界新技術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生產產品的能力。企業技術吸收能力越強,越能有效地管理外部知識和技術,獲取更大收益,進而提高企業創新績效③劉學元、丁雯婧、趙先德:《企業創新網絡中關系強度、吸收能力與創新績效的關系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16 年第1 期,第30—42 頁;曲如曉、劉霞:《外國在華專利申請的技術外溢效應研究》,《世界經濟》2019 年第11 期,第124—147 頁。。市場一體化降低了區域要素和商品流動壁壘,有利于新產品和技術的傳播。擁有更強大的技術吸收能力,就會讓企業更容易得到創新的溢出效應和學習效應,從而能夠更好地吸收其他先進企業的創新成果,促進自身研發活動順利進行④陳玉萍、高強、謝家平:《研發國際化與企業創新績效:吸收能力的調節作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20 年第6 期,第113—122 頁。。吸收能力越強,提高了優質資源的可獲得性,有利于增加企業之間合作。提高企業技術吸收能力,有助于形成產品的差異性競爭優勢,擴大市場占有率,降低單位產品的創新成本,提高企業創新效率。由此本文提出假說4。

假說4:技術吸收能力強化了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

三、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定

除了自變量對企業創新效率有影響,來自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因素等控制變量也會對其產生影響,因此將模型的形式設定為:借鑒江艇的研究成果⑤江艇:《因果推斷經驗研究中的中介效應與調節效應》,《中國工業經濟》2022 年第5 期,第100—120 頁。,通過建立如下模型檢驗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作用機制,模型的形式為:

其中ecit為被解釋變量企業創新效率,tindexjt為解釋變量市場一體化水平,N為機制變量,企業交易成本和行業競爭性,control為控制變量,β為自變量回歸系數,γ為控制變量的系數,α為常數項,vi為企業固定效應,εijt為隨機誤差項。i表示企業,j表示地區,t表示年份。

借鑒相關研究成果,運用以下模型檢驗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調節效應,模型設定如下:

其中,M表示調節變量技術吸收能力。參考連燕玲等的文章,如果β2和β5都顯著的話,說明調節變量是有顯著的影響。當β2和β5符號不同時,表明在調節變量的作用下,會弱化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當β2和β5符號相同時,表明在調節變量的作用下,會強化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①連燕玲、葉文平、劉依琳:《行業競爭期望與組織戰略背離——基于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分析》,《管理世界》2019 年第8 期,第155—172+191—192 頁。。

(二)數據來源與變量說明

本研究省級層面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各地區統計數據以及EPS 全球統計資料,由于西藏自治區數據存在大量缺失,故最終選取了2015—2020 年我國30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數據進行研究。上市公司數據主要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CSMAR)和中國研究數據服務平臺(CNRDS)。由于2015 年之前的R&D 人員數量指標由技術人員數量來代替,與后續年份在統計上存在口徑不一致,且缺失較多。因此最終選取了2015—2020 年期間,連續6 年完整地披露R&D 研發投入和產出數據、非金融行業、非ST、PT 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樣本包含8 568 個觀測點,1428 家企業。為了排除極值對實證結果的影響,將數據作了前后1%的縮尾處理。

1.因變量:企業創新效率(ec)

為了更加準確地反映企業創新效率的情況,剔除環境因素和隨機因素的影響,采用三階段數據包絡分析(DEA)方法來測度企業創新效率。企業創新效率的投入變量、產出變量、環境變量的選取如下。第一,投入變量。選擇年度R&D 人員和R&D 支出總額作為勞動投入和資本投入來測度企業創新投入。采用永續盤存法計算R&D 資本存量,用R&D 資本存量作為上市公司資本投入總額。R&D 經濟折舊率設定為15%,并采用R&D投資價格指數對R&D 支出金額進行平減處理。第二,產出變量。選用專利數對企業創新產出進行度量。由于專利申請時間和授權時間之間存在一定的延遲,當年的授權量可能來自于前些年的企業申請,故采用專利申請數作為企業創新產出變量的測度指標。第三,環境變量。選擇基礎設施、技術市場規模、企業創新活力、經濟發展水平、勞動者素質5 個指標作為環境變量。分別采用郵電業務總量、技術市場交易額、地區R&D 活動的企業數、地區生產總值、地區每十萬人口高等學校平均在校生數來測度。

2.自變量:市場一體化指數(tindex)

市場一體化,意味著商品和要素資源在沒有政府行政干預下,能夠在不同地區間自由流動,使得各地區商品價格和要素價格趨于一致。測度市場一體化最常用的方法是價格法。本研究采用桂琦寒等和陸銘與陳釗提出的方法來測度市場一體化①桂琦寒、陳敏、陸銘等:《中國國內商品市場趨于分割還是整合——基于相對價格法的分析》,《世界經濟》2006 年第2 期,第20—30 頁;陸銘、陳釗:《分割市場的經濟增長——為什么經濟開放可能加劇地方保護?》,《經濟研究》2009 年第3 期,第42—52 頁。。其計算步驟如下:第一步,計算相對價格,采用價格比的對數一階差分來度量相對價格。第二步,取均值消除固定效應。第三步,計算每兩個地區之間相對價格波動方差,再取均值。第四步,對均值求倒數開根號。市場一體化包括商品和要素市場一體化,要素市場包括勞動力市場和資本市場。本研究采用價格法分別對商品、勞動力和資本市場一體化進行測度,將其進行加權平均后,得到市場一體化指數。參照以往學者的研究方法,使用各類商品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來衡量商品市場一體化指數,采用各單位職工平均工資指數來衡量勞動市場一體化指數②都陽、蔡昉:《中國制造業工資的地區趨同性與勞動力市場一體化》,《世界經濟》2004 年第8 期,第42—49 頁。,采用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來衡量資本市場一體化③劉志彪、孔令池:《從分割走向整合:推進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阻力與對策》,《中國工業經濟》2021年第8 期,第20—36 頁。。

3.機制變量

(1)企業交易成本(cost)

學者通常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與財務費用來表示交易費用。本研究借鑒夏杰長和劉誠的成果選取銷售、財務及管理費用三者之和與總資產之比來衡量企業交易成本④夏杰長、劉誠:《行政審批改革、交易費用與中國經濟增長》,《管理世界》2017 年第4 期,第47—59 頁。。

(2)行業競爭性(ih)

參考Haveman 等的測量方法,采用各行業每年的赫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來衡量行業的競爭性程度⑤Haveman H A, Jia N, Shi J, et al.,“The Dynamics of Political Embeddedness in China”, i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7,Vol.62, No.1, pp.67-104.。其計算公式為其中,xi表示第i個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Zi表示該公司所屬行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該公司所占的行業市場份額,hhi為行業內每家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與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合計的比值的平方累加,N 表示該產業內部包含的主體數目。hhi值越大,行業競爭性越弱。為了便于對實證結果的解釋,參考連燕玲等的做法,對hhi值乘以負1,得到行業競爭性指標ih。ih值越大,行業的競爭性越強⑥連燕玲、葉文平、劉依琳:《行業競爭期望與組織戰略背離——基于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分析》,《管理世界》2019 年第8 期,第155—172+191—192 頁。。

4.調節變量

技術吸收能力(absorb)取決于行業對人才的吸引程度,而行業對人才的吸收和接納程度和人力資本技術水平的高低高度相關。本研究以曲如曉和劉霞的研究方法為參考,采用研發人員數量與行業總就業人數的比值測度技術吸收能力①曲如曉、劉霞:《外國在華專利申請的技術外溢效應研究》,《世界經濟》2019 年第11 期,第124—147 頁。。

5.控制變量

控制變量包括國家層面和企業層面等因素,包括企業所有制(equity)、企業規模(asset)、企業年齡(ed)、企業股權結構(lhr)、企業經營能力(ca)、企業盈利能力(roa)、企業現金流(cash)、企業資產結構(as)、董事會結構(dd)、地區經濟發展水平(gdp)、對外開放水平(Open)。企業所有制為虛擬變量,國有企業為1,民營、外資等其他企業為0;采用企業資產總額來衡量企業規模;采用報告期年份與企業成立年份的差值來測度企業年齡;采用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來測度企業股權結構;以固定資產與總資產之比作為衡量企業經營能力的指標;以資產收益率作為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標;采用現金流量比率來測度企業現金流;采用有形資產比率來測度企業資產結構;采用獨立董事占比來測度董事會結構;采用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來測度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地區貨物進出口總額與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來測度對外開放水平。

(三)描述性統計

表1 變量定義與描述性統計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基準回歸

本研究使用固定個體效應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從表2 第(1)列可知,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回歸系數是0.300,且在1%的水平上顯著。市場一體化會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效率提升,市場一體化指數增加1 個百分點,企業創新效率將提升0.3 個百分點。假說1得證。本文進一步運用行業固定效應、地區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實證檢驗,從表2第(2)、(3)、(4)列可知,回歸系數均顯著大于0。

表2 基準回歸結果

從控制變量系數來看,asset的回歸系數為0.622,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企業規模越大,企業全要素生產率越高。規模大的企業有充足的創新人才和豐富的創新資本,研發實力強。由于成本分攤的優勢,往往通過創新能獲得更大的收益。大型企業擁有足夠的創新人才、充足的創新資金和強大的研發實力。在成本分攤的影響下,企業的技術創新往往能帶來更多的利潤。ed的回歸系數在1%顯著性水平下達到了0.926。企業成立時間越長,經營狀況比較穩定,管理比較成熟,有助于企業創新。lhr的回歸系數為0.136,股權集中程度越高,對提高公司的創新效率越有利。股權結構的集中有利于緩解因股權分散性而導致的“搭便車”現象,大股東能保證企業研發持續穩定地投入,從而顯著促進企業創新效率提升。gdp的回歸系數為2.278,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有較為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規范的產權保護及專利保護政策,企業創新動機較強,有助于企業創新。open的回歸系數為-3.197,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這主要是由于出口有利于企業創新,而進口在某種程度上會對企業的科技創新造成擠壓,從而削弱了它們參與自主研發的動力,抑制了科技創新效率的提升。

(二)穩健性分析

1.內生性問題處理

本研究的自變量是企業創新效率,這個變量是公司層面的,而主要的解釋變量市場一體化是一個省級層面的變量。不同地區的市場一體化水平對當地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具有普遍性,而個別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對該地區市場一體化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市場一體化與企業創新效率之間存在著單向的因果關系。然而,由于忽略關鍵變量而導致的內生性問題,仍需做進一步研究。交通基礎設施的現狀對地域間的運輸費用產生直接的影響,對地域間市場交易成本產生間接的影響。當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比較完善時,會降低商品貿易的運輸費用,從而降低商品市場交易費用,使得區域之間的商品價格趨同。因此,交通基礎設施與市場一體化存在非常強的關聯度,同時與隨機擾動項關聯度較低①趙鵬:《交通基礎設施對區域一體化影響研究》,《經濟問題探索》2018 年第3 期,第75—82 頁。。本研究使用公路密度(roadm)和高速公路里程數(groad)作為市場一體化的工具變量來處理內生性問題,結果如表3 第(1)—(4)列所示。表2 中Durbin(score) 的P 值和Wu-Hausman 的P 值均為0.000,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解釋變量存在內生性,需要進行處理。兩階段最小二乘法(2SLS)回歸結果顯示,在第一階段,公路密度(roadm)和高速公路里程數(groad)的回歸系數在1%的水平下顯著為正,提高公路密度和修建高速公路有利于企業創新效率提升。F 檢驗的結果顯示公路密度(roadm)和高速公路里程數(groad)兩個變量都不是弱工具變量。使用工具變量法回歸后,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回歸系數均為正。

表3 內生性處理結果

2.穩健性檢驗

本研究采取以下三種方式進行穩健性檢驗。第一,更換市場一體化測度方法。地方政府干預是造成市場分割的原因,全國財政支出對地區總支出影響越大,地方政府干預越少,市場分割程度越低,則市場一體化程度越高。本研究借鑒雷娜和郎麗華的做法,采用省級財政分權程度作為市場一體化的替代變量進行估計①雷娜、郎麗華:《國內市場一體化對出口技術復雜度的影響及作用機制》,《統計研究》2020 年第2 期,第52—64 頁。,結果如表4 第(1)列所示。省級財政分權程度的計算公式為:財政分權=(各省人均財政支出+全國人均財政支出/各省人均財政支出)。第二,更換企業創新效率測度方法。運用隨機前沿方法(SFA)對企業創新效率進行重新測量,回歸結果如表4 第(2)列所示。從表中可知,使用新的方法對市場一體化和企業創新效率進行測量后,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系數顯著為正。穩健性結果表明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產生正向影響。第三,剔除特定樣本??紤]到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些直轄市的企業可能存在更為突出的反向因果關系,將企業所在地位于這四個地區的樣本剔除,重新進行回歸,結果如表4 第(3)列所示??紤]到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剔除2020 年的樣本進行回歸,結果如表4 第(4)列所示。

表4 穩健性檢驗結果

(三)市場一體化和企業創新效率機制檢驗

1.市場一體化、企業交易成本、企業創新效率機制檢驗

市場一體化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減少了企業交易成本。從表5 可知,市場一體化對企業交易成本的回歸系數在1%顯著性水平為-0.088 1。市場一體化促進了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降低了環境影響、信息不對稱、不確定性等因素導致的交易成本。根據制度經濟學理論,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企業的知識產權交易行為會受到限制,使其運營效率下降,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知識創新①胡振吉、吳銳:《創新驅動下企業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研究:基于交易費用視角》,《湖北社會科學》2022年第10 期,第69—76 頁。。假說2 得證。本研究采用兩種方法進行穩健性分析,第一,更換企業交易成本變量的測度方法。采用王進猛和沈志漁的方法,以企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財務費用作為交易成本(ncost)的測度指標②王進猛、沈志漁:《外資進入方式對交易成本的影響:實證檢驗及政策建議》,《中國工業經濟》2010 年第7 期,第66—73 頁。,進行穩健性檢驗。從表5 第(2)列可知,市場一體化對交易成本的回歸系數為負,且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第二,剔除特定樣本??紤]到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些直轄市的企業可能存在更為突出的反向因果關系,本研究將企業所在地位于這四個地區的樣本剔除,重新進行回歸,結果顯示市場一體化對企業交易成本的回歸系數顯著為負,具體如表5 第(3)列所示。穩健性結果顯示,市場一體化可以降低公司的交易費用,從而提高其創新效率。

表5 市場一體化、企業交易成本與企業創新效率檢驗結果

2.市場一體化、行業競爭性、企業創新效率機制檢驗

市場一體化提高了行業競爭性,從表6 可知,市場一體化對行業競爭性的回歸系數為1.165 6,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企業間的競爭有利于信息流通,提高信息透明度,有利于企業創新。大批外地企業的進入加劇了市場競爭,激發了企業危機意識,在創新的過程中會更加重視經濟效益角度,大力提高單位創新投入的產出。假說3 得證。本研究采用兩種方法進行穩健性分析,第一,更換行業競爭性變量的測度方法。采用勒那指數(le)來測度,它使用一家公司的定價水平和邊際成本之間的差距來衡量公司在行業中所處的壟斷地位。勒那值愈高,愈容易形成壟斷,愈不易形成競爭。研究中對le值乘以負1,得到行業競爭性指標ln。ln值越大,行業的競爭性越強。市場一體化對行業競爭性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結果如表6 第(2)列所示。第二,剔除特定樣本??紤]到北京、上海、天津、重慶這四個直轄市的企業可能存在更為突出的反向因果關系,將企業所在地位于這四個地區的樣本剔除,重新進行回歸,結果顯示市場一體化的回歸系數顯著為正,如表6 第(3)列所示。穩健性結果顯示,市場一體化提高了行業競爭性,進而提升企業創新效率。

表6 市場一體化、行業競爭性與企業創新效率檢驗結果

3.技術吸收能力調節效應檢驗

表7 中模型(1)-(3)顯示了技術吸收能力(absorb)對市場一體化(tindex)與企業創新效率(ec)的調節效應檢驗結果。技術吸收能力的回歸系數為0.191,且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技術吸收能力有助于提高企業創新效率。加入技術吸收能力與市場一體化的交互項后(tindex×absorb),交互項的系數為0.349,且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技術吸收能力和市場一體化與技術吸收能力交互項的系數符號相同,表明技術吸收能力強化了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假說4 得證。本研究采用更換企業創新效率的測度指標,即采用SFA 進行穩健性檢驗,結果如表7 第(3)、(4)列所示。從表中可知,市場一體化、市場一體化和技術吸收能力交互項的回歸系數均顯著為正,結果穩健。

表7 技術吸收能力調節效應檢驗結果

(四)異質性分析

1.企業規模對比分析

本研究以企業資產總額為企業規模的測量指標,以年度企業總資產額中位數為依據,分成大企業和小企業兩組研究樣本,分別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表8 所示。從表中可知,市場一體化在大企業樣本組和小企業樣本組中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187、0.463,均通過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用自抽樣法(Bootstrap)來檢驗結果顯示P 值為0.000,組間系數估計值差異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市場一體化對小企業創新效率提升作用更強。這主要是由于小企業自身規模劣勢,對創新人才和資金的吸引力不夠,市場一體化水平提升,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使得小企業能從更多的渠道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創新人才和資金,更有利于企業創新效率的提升。

表8 異質性分析結果

2.高技術產業對比分析

行業特征是影響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參考黎文靖和鄭曼妮的成果,把研究樣本分成高技術產業和非高技術產業進行異質性分析①黎文靖、鄭曼妮:《實質性創新還是策略性創新?——宏觀產業政策對微觀企業創新的影響》,《經濟研究》2016 年第4 期,第60—73 頁。。由表8 可知,市場一體化對高技術產業和非高技術產業企業創新效率的回歸系數分別為0.214、0.382。用自抽樣法(Bootstrap)來檢驗結果顯示P 值為0.077,組間系數存在顯著差異。在非高新技術行業中,市場一體化對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更為顯著。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家對高科技工業的扶持,例如稅收和信貸。市場一體化使得非高技術產業能有機會獲得更多創新人才和資金,更有利于企業創新效率的提升。

3.東、中西部地區對比分析

根據企業所在地不同,將樣本劃分為東部和中西部企業進行估計,發現市場一體化對東部和中西部地區企業創新效率影響系數均顯著為正,其中中西部地區的回歸系數更大一些。具體見表8 中第(5)、(6)列。市場一體化每提升1%,對東部、中西部地區企業創新效率提升的作用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分別為0.201、0.728。用自抽樣法(Bootstrap)來檢驗結果顯示組間系數估計值差異通過了顯著性檢驗。這主要是由于東部地區外向型經濟發達,對外開放水平高,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國內市場的依賴;而中西部地區受地理位置和區位因素影響,經濟發展水平低,營商環境較差,市場一體化極大地減輕了在中西部地區的企業來自于勞動力和資金的制約,幫助提高了企業的創新效率。

五、結論與政策建議

本研究運用價格法對2015—2020 年全國30 個省的市場一體化水平進行了測量,運用三階段DEA 方法對此期間1 428 家上市公司的企業創新效率進行了測量,在此基礎上,采用計量分析方法,對市場一體化與企業創新效率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市場一體化促進了企業創新效率提升。市場一體化通過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增強行業競爭性,從而提高企業創新效率,技術吸收能力強化了這一影響。在小企業、非高科技行業以及中西部地區企業,市場一體化對于促進這些企業的研發人員以及資金的獲取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市場一體化對這些企業創新效率提升作用更大?;谝陨蠈嵶C分析結果,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推動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完善分稅制,不僅保證中央權威,還要調動地方積極性。結合各地區優勢,合理開發利用地區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推進區域間產業協作,引導東部地區產業合理有序轉移,中西部地區有效承接,促進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加強地區交流與合作,在區域范圍內實現要素市場的大配置,在產業集聚的同時實現人才和資本的有機整合,最終實現國內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

第二,破除區域間行政壁壘,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對本地市場的保護,破除區域間行政壁壘,調整地方政府對經濟發展目標的固有追逐方式,降低其干預與保護主義的動力。主動打破區域貿易壁壘,并消除隱蔽性、歧視性的區域市場準入限制,將市場范圍不斷擴大。繼續推進地區之間的“互通有無”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中西部地區與全國發達地區之間的交通聯系。完善地區之間的產業分工利益補償機制,以減少地區之間的貿易壁壘。建立健全統一的市場體系,消除限制要素在地區間流動的行政性障礙,加快建立統一規則、統一標準的市場準入標準與監管體系。

第三,重視人力資本,提高技術吸收能力。加強企業交流與合作,構建科技和人才合作平臺。通過企業之間的互訪,交流企業技術創新經驗。建立跨區企業科技合作平臺,鼓勵企業以平臺為依托,發展新技術產品研發合作關系,吸收并消化各地區先進技術。加強對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扶持,特別是對技術引進后的消化吸收給予政策上的扶持與指導,支持建設各類共性技術平臺和中試基地,加快新技術轉化應用。在鼓勵企業進行國外技術合作的同時,還要制定更多的政策,以指導企業增加在技術吸收環節的投資,使其能夠更快地消化吸收并轉化為自己的產品。

猜你喜歡
吸收能力回歸系數效率
提升朗讀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
多元線性回歸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電導法協同Logistic方程進行6種蘋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較
金融環境對OFDI反向技術吸收能力的再探索
多元線性模型中回歸系數矩陣的可估函數和協方差陣的同時Bayes估計及優良性
跟蹤導練(一)2
技術轉移二元視角:吸收能力與釋放能力的作用
“錢”、“事”脫節效率低
企業知識搜尋、吸收能力對產品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
吸收能力對校企合作績效的影響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