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對老年胃癌手術患者術后快速康復、營養狀態和腸屏障的影響①

2024-01-09 04:30吳帥只石現州盧少峰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屏障菌群機體

吳帥只,石現州,盧少峰

(濮陽市安陽地區醫院1.外科綜合ICU;2.普外一科,河南 安陽 455001)

胃癌發病率位居各類腫瘤之首,每年約有數萬人死于胃癌,約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4[1]。據調查研究顯示,胃癌發病率多與遺傳、免疫、飲食和環境等因素有關,且隨著年齡增長胃癌發病率顯著上升[2,3]。目前對于胃癌患者治療主要采用手術療法,而長期疾病和手術影響,導致大部分患者營養不良。同時由于胃癌患者多處于高齡狀態其自身機體調節能力較弱,需要提供外部營養以滿足機體需要[4,5]。據研究報道,早期腸內營養支持(enteral nutritional support,ENS)可有效緩解患者對營養的需求,增強機體免疫力?;诖?本研究觀察早期ENS對老年胃癌手術患者術后快速康復、營養狀態和腸屏障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濮陽市安陽地區醫院接受治療的60例老年胃癌手術患者,隨機將其分為A組(n=30)和B組(n=30)。A組給予ENS,B組給予TPN。A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52~74(63.51±3.79)歲,體質量指數18.9~28.1(23.57±4.12)kg/m2,患病時間0.5~5.1(2.84±0.41)年;B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51~75(63.42±4.05)歲,體質量指數18.4~28.6(23.66±4.53)kg/m2,患病時間0.4~5.2(2.86±0.5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1)納入標準:①經臨床檢測診斷為胃癌[6];②可配合臨床治療工作;③臨床資料完整;④肝腎功能正常;⑤由同一組醫師醫治。(2)排除標準:①經過化療或藥物治療;②存在其它惡性腫瘤疾病;③有精神疾病;④重度營養不良;⑤無法耐受麻醉。

1.2 方法

(1)A組給予ENS,方法:術后第1d給予患者0.9%NaCl 300mL;術后第2d給予患者腸內營養乳劑(TPF-D )(商品名:力邦,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23169 ,500mL/瓶 )約500mL,流速80~120mL/h,溫度36.5~41.7℃,術后第3~7d給予TP-HE+營養混懸液(TPF)(商品名:能全力,紐迪希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284,500mL/袋)1000mL,流速80~120mL/h,溫度36.5~41.7℃。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增加或停用腸外營養。(2)B組給予TPN,方法:術后給予患者葡萄糖、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攝入,每日熱量控制在125.97kJ/kg,氮量控制在0.32g/kg。待患者腸道功能恢復,即可由流食-半流食-普通飲食過渡。

1.3 觀察指標

(1)對術后患者康復情況進行記錄包括首次排氣時間(FET)、首次排便時間(FDT)、胃腸功能恢復時間(GFRT)、住院時間(HT)。(2)了解術后第1d和第8d患者的營養狀態,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G92000檢測總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轉鐵蛋白(TFN)水平變化。(3)于術后第1d和第8d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通過酶聯免疫分析法檢測患者血清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細菌內毒素(ET)、尿乳果糖/甘露醇(L/M)水平。(4)于術后第1d和術后第8d對患者進行生理鹽水灌腸,取排泄物進行細胞培養,選擇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大腸桿菌3種選擇性培養平板,于37℃培養箱中進行培養,記錄48h后菌群數量。(5)記錄患者治療期間出現的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比較

A組與B組比較患者FET、FDT、GFRT和HT均顯著降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比較

2.2 兩組患者術后營養狀態比較

與術后第1d相比,術后第8d兩組患者TP、ALB、PAB、TRF水平均顯著增加,且A組高于B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營養狀態比較

2.3 兩組患者術后腸屏障功能比較

與術后第1d相比,術后第8d兩組患者D-LA、DAO、ET、L/M水平顯著降低,且A組低于B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腸屏障功能比較

2.4 兩組患者術后菌群比較

與術后第1d相比,術后第8d兩組患者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明顯增加,且A組高于B組(P<0.05);兩組患者大腸桿菌顯著降低,A組低于B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術后菌群比較

2.5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均出現吻合口出血、腸道穿孔、傾倒綜合征、吻合口瘺癥狀,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n=30,n(%)]

3 討論

調查顯示,胃癌死亡率位居各類癌癥死亡率前列。而我國是胃癌發生率最高的國家約占全球胃癌患者1/3[7]。然而目前臨床上尚無理想治療胃癌藥物,通常使用手術治療。但手術對患者身體造成嚴重損耗,且大部分胃癌患者年齡較高,機體免疫力和營養吸收能力較弱,容易引發不良癥狀[8]。因此對于老年胃癌患者術后治療,臨床上主要通過給予營養支持,以改善其營養狀態[9]。

營養不良是影響胃癌患者康復的重要因素,它會導致機體對腫瘤的免疫抑制下降,進而引起各種并發癥發生[10]。ENS在給予患者營養的同時可起到保護腸黏膜,使細胞結構完整,加快機體恢復的功效[11]。本研究發現,A組與B組比較患者FET、FDT、GFRT和HT均顯著縮短;與術后第1d相比,術后第8d兩組患者TP、ALB、PAB、TRF水平均顯著增加,且A組高于B組。提示給予ENS可縮短患者康復時間,改善營養狀態。究其原因可能是,腸內營養提供的營養劑脂肪含量少,患者可直接吸收,有助于患者營養成分獲取,增強了機體免疫力,因而康復時間縮短[12,13]。

對術后患者腸屏障功能和菌群分析,可了解患者康復程度。本研究顯示,與術后第1d相比,術后第8d兩組患者D-LA、DAO、ET、L/M、大腸桿菌顯著降低,且A組低于B組;兩組患者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明顯增加,且A組高于B組。說明給予ENS可調節腸屏障功能和菌群數量??赡苁怯捎?患者術后機體正常生理功能受到阻礙,為抵抗外界有害成分入侵此時腸黏膜屏障會增強,而有益于機體健康的成分也會受到阻攔。給與患者ENS患者可直接吸收,減少了對腸黏膜刺激,而營養液中有機物質可直接作用于腸黏膜,保障了腸黏膜和細胞結構完整性,使腸黏膜屏障功能得到改善。在腸道保護菌種中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為有益菌而大腸桿菌為有害菌,患者腸內菌群改變可能是由于腸內營養液改善腸屏蔽功能和營養狀況使康復時間縮短等綜合因素導致的結果。

綜上所述,對老年胃癌手術患者術后給予早期ENS有助于患者術后康復,可有效改善患者營養狀態和腸屏障功能,調節腸道菌群,適合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屏障菌群機體
咬緊百日攻堅 筑牢安全屏障
“云雀”還是“貓頭鷹”可能取決于腸道菌群
屏障修護TOP10
Ω-3補充劑或能有效減緩機體衰老
“水土不服”和腸道菌群
一道屏障
維護網絡安全 筑牢網絡強省屏障
某柴油機機體的設計開發及驗證
大型臥澆機體下芯研箱定位工藝探討
肉牛剩余采食量與瘤胃微生物菌群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