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超下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半定量評分與疼痛度、膝關節功能的關系研究①

2024-01-09 04:30曹永峰李文周
黑龍江醫藥科學 2023年6期
關鍵詞:退行性定量軟骨

曹永峰,李文周

(濮陽市安陽地區醫院超聲醫學科, 河南 安陽 455000)

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為膝關節疾病中較為常見的病變類型,其主要引發類風濕、骨性關節炎以及創傷等病理改變,導致患者出現疼痛、功能障礙等臨床表現,從而對患者的工作、學習以及日常生活等產生不良影響[1,2]。早期診斷、評估以及及時治療為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的重要干預策略,而影像檢查是輔助臨床診斷的重要手段,其中X線檢查屬于既往常用方式,但其早期敏感度較低,MRI對于軟骨病理改變評估較為可靠,但其檢查時間相對較長,費用相對較高,因此在臨床應用受限[3]。超聲檢查具有快速簡便、價格相對便宜等優勢,近年來在臨床開始受到關注[4]。故本研究對B超下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半定量評分與疼痛度、膝關節功能的關系進行分析和研究,為臨床診斷和評估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就診的82例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患者的病歷資料。(1)納入標準:①確診為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②單側病變;③患者知情同意,且病歷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①)存在膝關節手術史;②合并感染或外傷史;③合并精神或智力障礙類疾病。根據患者治療方式分為門診組與住院組,門診組接受門診治療,共49例,住院組接受住院治療,共33例。門診組男19例,女30例;年齡48~80歲,平均(59.12±4.03)歲;病程1~55個月,平均(16.27±3.11)個月;體質量指數(BMI)為18.3~25.1kg/m2,平均(22.16±1.29)kg/m2。住院組男11例,女22例;年齡46~79歲,平均(58.79±4.18)歲;病程1~51個月;平均(15.97±3.39)個月;BMI為18.6~24.7kg/m2,平均(22.22±1.32)kg/m2。本研究已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超聲檢查,以彩色多普勒超聲儀作為檢測儀器,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并屈曲膝關節,盡量使膝關節處于最大屈曲角度,然后使用12MHz頻率的電子掃描探頭于患者患側髕骨兩側進行橫縱掃描檢查,掃描范圍包括髕骨兩側及下方部位。然后指導患者調整姿勢為俯臥位,并伸直膝關節,盡量使膝關節達到最大伸直角度,然后對患者腘窩進行掃描檢查。掃描過程對探頭進行實時調整,使入射聲波與患者關節軟骨保持垂直關系,使關節軟骨被最大程度呈現,將掃描過程中畫質較高的成像圖像進行保存,輸入處理工作站,接著導出后進行后期分析,由2名資深的專業超聲科醫師對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評估患者膝關節軟骨狀態。評估結果分為5個等級:(1)0級,軟骨檢查結果完全處于正常狀態;(2)1級,軟骨檢查結果顯示器表面較為粗糙;(3)2級,軟骨檢查結果顯示存在局部缺損,但未累及全層;(4)3級,軟骨檢查結果顯示存在累及全層的局部缺損;(5)4級,軟骨檢查結果顯示存在局部全層缺損,且存在軟骨下破壞征象。

于檢查前先對患者疼痛度、膝關節功能進行評估,其中疼痛度評估通過視覺模擬評分(VAS)完成,VAS分值為0~10分,評分越高提示患者膝關節疼痛度越嚴重;膝關節功能評估通過美國特種外科醫院(HSS)完成,HSS從疼痛、活動度、肌力以及功能等多個方面進行評估,分值為0~100分,評分越高提示患者膝關節功能越好。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超聲半定量評估等級及疼痛度、膝關節功能;(2)分析患者超聲半定量評估結果與疼痛度、膝關節功能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超聲半定量評估

超聲半定量評估等級為0級的患者共15例,占比18.29%;評估等級為1級的患者共23例,占比28.05%;評估等級為2級的患者共18例,占比21.95%;評估等級為3級的患者共14例,占比17.07%,評估等級為4級的患者共12例,14.63%。

2.2 兩組超聲半定量評估等級及疼痛度、膝關節功能比較

門診組超聲半定量評估等級、VAS評分均低于住院組,HSS評分高于住院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超聲半定量評估等級及疼痛度、膝關節功能比較

2.3 超聲半定量評估結果與疼痛度、膝關節功能相關性

經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超聲半定量評估等級與其VAS評分呈正相關,與HSS評分呈負相關(P<0.05),見表2。

表2 超聲半定量評估結果與疼痛度、膝關節功能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膝關節軟骨為組成膝關節的重要骨性關節面,其呈透明性狀,在膝關節活動中主要發揮彈性負重作用[5]。膝關節屬于人體最大負重器官,因此相對其它器官更容易發生退行性病變,其中軟骨組織為最容易發生退變的部位[6,7]。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的關鍵為軟骨基質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其生物力學隨之改變,進而影響膝關節的負重能力,最終軟骨可形成侵蝕、斷裂甚至骨硬化[8,9]?;颊咴缙谥饕蕴弁窗Y狀為主,多數患者也以緩解疼痛程度為治療目標,而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出現動作、體位受限,從而導致肢體功能障礙,因此早期評估與診斷對于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屬于骨科常見疾病,且具有早期隱匿、病程較長等特點,因此便捷、安全、價格合適以及重復高的檢查手段對于診斷和評估病情具有重要意義[10]。超聲檢查為臨床常用檢查,其價格相對實惠,操作相對簡便,且作為無創檢查可滿足重復操作,因此與上述要求較為相符。且近年來,臨床通過超聲對膝關節軟骨組織的形態、回聲信號以及表明先維度等進行精密顯示,然后再以半定量評估標準對其進行評定,從而為膝關節軟骨病變提供新的評估手段。而本研究結果中,門診組超聲半定量評估等級、VAS評分均低于住院組,HSS評分高于住院組;經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超聲半定量評估等級與其VAS評分呈正相關,與HSS評分呈負相關。結果表明,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患者超聲半定量評分與其疼痛度以及膝關節功能存在相關性,對于患者病情具有評估價值。分析其原因為,超聲相對X線檢查,對于膝關節軟骨的呈現效果更好,而超聲相對于MRI檢查,應用安全性、靈活性、簡便性更好,禁忌證相對更少,更易于推廣。而超聲半定量評估等級中,患者級別越高,膝關節軟骨病變程度越嚴重,而患者病變程度越嚴重,其疼痛度也相對越高,膝關節功能受損也越明顯。且王新剛等的研究[11]也表明,超聲半定量評估對于膝關節軟骨病變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患者超聲半定量評估等級與疾病疼痛度以及膝關節功能存在較高相關性,因此超聲半定量評估在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診斷及病情評估中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猜你喜歡
退行性定量軟骨
顯微定量法鑒別林下山參和園參
鞍區軟骨黏液纖維瘤1例
髓外硬膜內軟骨母細胞瘤1例
當歸和歐當歸的定性與定量鑒別
10 種中藥制劑中柴胡的定量測定
衰老與神經退行性疾病
退行性肩袖撕裂修補特點
原發肺軟骨瘤1例報告并文獻復習
關節置換治療老年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30例臨床報道
慢性HBV感染不同狀態下HBsAg定量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